书城亲子家教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32040400000005

第5章 重视宝宝的“表达”

对宝宝本能的“表达”要进行积极的给予反馈,这是宝宝能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新生儿的任何一举一动都透露着身心的需求,母亲应该关注宝宝的任何一个反应,争取尽快了解宝宝所表现出来的密码,尤其是要能听懂宝宝的哭声。他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以下要求和情绪:渴望交流、疼痛、尿湿不舒服等。

对于宝宝的明显反应不要长时间不理会,这种冷落会压抑宝宝的表达和交流的本能,在宝宝的心理上会留下较长久的影响。宝宝清醒的时候应该关注他的表现,随着宝宝眼睛视力的清晰,他逐渐能够看见母亲慈爱的脸,如果母亲在向宝宝微笑的同时能够轻声的说话,他就能将母亲的声音和形象联系起来,这个发现也会使母亲很快乐,同时,也会使宝宝对环境有个积极的印象。宝宝在吸吮母乳时,很多时候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的脸,母亲在这个时候如果作出言语或微笑的反应,宝宝会进一步将吸吮的快乐与母亲的声音、形象联系起来,以获得更加完整的印象。如果母亲在喂奶的时候不注视婴儿、不做反应、心不在焉或者情绪很差,忙于接电话、看电视等,都会使宝宝失去各种各样的感觉,也将会使这个整合过程延长。

新生宝宝的啼哭问题,父母应该对宝宝的哭声有所辨别:有病地哭,或是无病地哭,或是无故地哭闹。有病哭闹应及时送进医院进行治疗。无病哭闹是饿了或是、尿布湿了,或是太热和太冷,或衣服穿得不舒服等,经改变或护理就会变得安静。若是无原因的哭闹,则不要立刻去抱他或者哄他,否则一哭就去抱,久而久之宝宝则会养成了坏的习惯,“哭”成了向父母“示威”的武器。而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大小特点,去和宝宝交往,和宝宝接触,逗乐宝宝。这样对宝宝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宝宝睡醒后运动肢体时一般会有哭声,被称为是运动性的哭声。并且常常伴有节奏性,宝宝的哭声声音响亮,音调柔和,清脆有力,不嘶不哑。这时候宝宝通常脸色红润,呼吸也会非常正常。这样对宝宝的肺部扩张和呼吸肌的锻炼都有益。宝宝感觉到肚子饿了也会哭,被称为觅食性哭声,这时候的声调与上面所述的运动性哭声相近,但哭声比较着急,节奏也较为紧密。这个时候如果母亲用乳头或者手指及时触到宝宝的口角,宝宝就会立即将头部转转向母亲的奶头或手指旁边,接着嘴巴做吮吸动作,哭声立即停止。

当宝宝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对周围环境进行对抗,比如尿湿了小裤子、身上感到寒冷、衣服穿得过紧、或是别的锐物刺痛以及有蚊虫叮咬时,宝宝也会发出哭声。刚开始时是间歇性的“咿咿呀呀”,一般情况下不会太激烈,表现为哭哭停停。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注意到宝宝,并且帮助他解决掉“问题”,那么宝宝的哭声将会越来越大。

宝宝求抱时也会哭,当哭声缓和了下来时就会变得断断续续。如果还是得不到母亲抱,声调就会逐渐提高,哭声也会变得连续性增强。当被抱起后,哭声就会立即停止。这是宝宝感觉到自己孤单的表现,他需要母亲的爱抚。当宝宝在母亲子宫里时,无时无刻都会受到羊水和子宫壁的轻轻抚摸。刚刚来到人世间,就孤零零地独自躺在一张小床上,有时候他会感觉到惧怕。将他抱在怀里,接触到了亲人,宝宝能够感觉到了抚慰。这时母亲可将宝宝紧贴在胸前,让宝宝听到母亲心跳的声音,宝宝就会慢慢宁静了下来。

宝宝的教育应在宝宝出生后就开始,也许有的大人会感觉到不可思议,认为这样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人们将刚生出的宝宝看成是刚生出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对周围的光线有反应,而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一点感受;他们只需要母亲给自己换上清洁的尿布、给他喂充足的乳汁和放在温暖的摇床上睡。实际上,新生儿也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的感觉也很灵敏,具有较强的模仿力和辨别力。对新鲜的事物也会特别感兴趣,特别是会喜欢有生命的东西。

一般新生儿的视觉和听觉也会与大人一样基本相同,会感觉很灵敏。同时,视觉与听觉也是宝宝与大人交流的最初渠道。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周,就能分辨出从自己出生之日开始就起给他喂奶的母亲的声音;四周后就对语言的不同的发音就具有辨别力。宝宝出生后的前四周是他们步入生命最有意义的一段时期。宝宝的笑和哭声是一种婴儿纯粹本能的情绪表达的活动。哭声是宝宝身体某种不适的反抗或反应,而微笑则是身体感到舒适的表现。

母亲如果以自己的脸或是其他物品忽隐忽现来刺激宝宝的视觉,或以说话的声音、叮咚铃声来刺激宝宝的听觉,都可以诱发宝宝心理反应而微笑。这样既可以使宝宝的听觉和视觉得到锻炼,同时也可以对宝宝最初的大脑和心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蒙氏箴言:

母亲要重视宝宝的“表达”,蒙台梭利也提醒:我们对宝宝的态度不应该是怜悯,而应该怀着一种对自然造化的崇敬和感恩的心态,将这个小生命的心灵看作是一个我们无法完全了解的神秘世界。作为母亲,天赋的本能会促使其更加努力唤醒宝宝的潜在能力,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对宝宝身体的精心照顾,而且要更要关注宝宝的心理需要。宝宝如果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就要遭受到一些痛苦和压抑的话,这将会影响宝宝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