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动人故事
32045900000044

第44章 我要做像你一样的好人

文/王英春

最崇高的美德莫过于让站在对立面的人发自内心敬畏自己。

2005年岁末,当23岁的大学生洪战辉成为中国公众精神榜样之际,22岁的大学生高春娜也因自己的传奇经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高春娜与抢劫犯勇敢搏斗,谁料,她因此遭遇小偷暗中偷袭,后又被公众质疑其行为动机,不由身心俱伤——难道,这真是一个缺乏公信度的时代?难道,见义勇为不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千里之外的一封小偷来信,意外地将故事延续了下去。

滴水成海。也许在某些时刻,善行义举只是一个人的事情,甚至被扭曲被抹杀,但随着岁月流转,必然会带给我们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

带着一颗向善的心长大

为什么一个弱女子能够见义勇为?这得追溯到高春娜的童年。

高春娜出生在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一户贫困农家。为了生计,父母一直在青海打工,她跟着爷爷生活,掰玉米、洗衣做饭,其乐融融。爷爷总是教育她:山里的每棵树都是向阳的,每颗心都是向善的。从小,高春娜就懂得宽厚待人,助人为乐。

10岁那年,高春娜被父母带到了青海乌兰县,和两个弟妹挤在租来的小屋里生活。妈妈在牧场给人家当保姆,父亲做苦力,高春娜边勤奋读书,边照顾弟妹。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ll岁的高春娜报考了青海海西州民族师范学校。三年后毕业,因成绩优异,她又被老师推荐到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续读,16岁她拿到大专文凭,到乌兰县赛什克中学教书。

第一天走进教室,高春娜大为震惊。墙皮斑驳,窗户残缺,课桌破旧,讲台歪斜,让人一阵心酸。同时,因为家境贫穷,很多孩子根本无心读书,常常迟到早退,许多老师也不闻不问。高春娜却不能放任不管。

经过几天观察,她发现最调皮的孩子就是朵巴西。他比高春娜还大一岁,高出一头,经常打架欺负同学,偶尔还去小卖部白吃白喝。高春娜经过家访,才知道朵巴西的父母离异,他经常遭到父亲痛打,性格也变得粗暴冷漠。因为常常挨饿,他不得不骗点面包饼干……高春娜有了办法。

那天下课后,高春娜诚恳地对朵巴西说:“你可以帮老师的忙吗?”朵巴西不回答,戒备地瞪着老师。高春娜笑了:“老师工作忙,以后中午你帮我挑水砍柴,咱们一起做饭吧。”朵巴西点了头。中午,高春娜把朵巴西领到宿舍,简单吩咐他干点儿活,很快,热腾腾的饭菜便做好了。朵巴西执意要走,高春娜问:“这饭菜是咱们一起做的啊,为什么你不肯吃?”朵巴西终于勉强坐了下来。吃完饭,朵巴西红着脸说:“高老师,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一顿饭了。谢谢您。”高春娜的眼圈倏地红了。

很快,朵巴西变成了好学生,另外一些调皮的学生也进步很大。但是,高春娜仍然不能杜绝孩子失学的情况,她的工资也很微薄啊。

“必须再学习,提高能力,更好地帮助孩子们!”高春娜梦想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导演,将来拍摄一部自己的《一个都不能少》。2003年8月,她如愿以偿地接到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编导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从此,高春娜走进大学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远离了风沙和牧场,远离了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但这一切变化,都不曾改变高春娜的梦想和那颗向善的心。

这个世界因何温暖

高春娜在学校过得忙碌充实,课堂学习,演出策划,担当DV短剧导演,生活愉快。2005年3月,她过完春节,准备返校。

青海省西宁市火车站人流如织,高春娜正往售票厅走,突然身旁有个黑影窜过,立刻传来女人的尖叫。原来,有人偷钱包时被发现,索性抢了手提包夺路而逃!高春娜毫不犹豫,把刚买好的水果丢下就追。火车站人头攒动,也不乏身强力壮的男人,但当时追赶抢劫犯的,除了女失主,就是瘦小的高春娜。看着小丫头的背影,有的人也被感动,加入了追捕小偷的行列。

高春娜平时并不擅长长跑,800米的测验她总是最后到达,可是此刻,她却迅如闪电,跑出几百米之后,就在一个狭小昏暗的胡同里,堵住了抢劫犯的去路。她紧紧拽住手提包不放!

高大的对手一下子愣住了,哪里冒出来的黄毛丫头?他凶狠地威胁道:“不是你的包,你少管闲事!”高春娜说:“也不是你的包,抢包就不对!”男人使劲推搡着高春娜,拳头像雨点般落下,打得她眼冒金星,可她就是不退半步。后面的人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对方恼羞成怒,从口袋里掏出凶器,狠狠向高春娜刺去!一下、两下、三下……鲜血淋漓,切肤之痛,高春娜仍死死地抓住手提包。此时,救兵已到,抢劫犯见大事不妙,慌忙丢包逃窜。

当时,高春娜惊魂未定,脸上手上都是血,幸好她穿着很厚的羽绒服,只是皮肉之伤。她把包还给失主,谢绝大家的好意,独自去医院检查伤势。准备挂号的时候,她翻遍所有的口袋,钱包却不翼而飞。她急忙沿来路寻找,却一无所获。

刹那间,她呆若木鸡,就在她冒险帮人夺包的时候;自己也遭人偷袭了……她觉得委屈,不可思议,不知所措——没钱买车票,回家肯定让父母担心伤心,她左思右想,决定投奔本地的好友,并向学校请了病假。在好友家休养了一个星期,高春娜返校,只字未提火车站的一幕。

树欲静而风不止

7月的一天,高春娜在大学生论坛看到一则帖子,正是描述自己见义勇为的事情。此事只有自己的好友知道啊,高春娜一问,好友立刻承认,嘻嘻笑道:“刚上演的《天下无贼》看了吗?盗贼猖狂到什么程度了呀,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就是要宣扬你这种正义之举,希望大家一起弘扬正义,让这个社会真正天下无贼!”

高春娜有点不好意思。之后,她也开始关注论坛里的跟帖,却发现除了钦佩赞扬,质疑否认的相当多,这让她心情有些沉重。

其中有一则大学生留言:“我们在盲目地钦佩这个女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赤手空拳跟持刀歹徒搏斗的故事是假的,现在的社会,做了这样好事的人哪有报纸上不连篇累牍报道的……”

“顶”帖的人相当多:“这个所谓的‘见义勇为’的事情,从头到尾就是一部独角戏,很有可能是捏造出来的,给自己请假找借口……”

“又一个垃圾!”……

这样的质疑,渐渐越来越多,当初被小偷偷袭,高春娜也没有如此难受!坐在电脑屏幕前,她双手掩面,泪水滚落下来。

这些赞扬或贬抑都在网上,也许跟现实生活中的高春娜无关。但她伤心的是,为什么见义勇为不能出于单纯的动机?为什么大学生也会如此不相信善良?在这种缺乏公信度的环境中成长,人人自私自利,还有谁愿意做英雄、当雷锋?这个世界如何温暖?

支持与攻击:两大阵营的对峙

渐渐地,“高春娜”在论坛成了点击率极高的名字,即使在校园她也深感压力,走在哪里都感觉到异样的眼神,听到窃窃私语,因为她“一手策划”了“见义勇为”行动,成了虚荣而且虚伪的女孩儿!

活泼的高春娜渐渐变得少言寡语,整晚失眠,上课心不在焉,下课便独自躲在宿舍。学校辅导员吴谦老师了解情况后,跟高春娜多次谈心:“老师相信你,同学们都相信你。”

班上一些义愤填膺的同学也在BBs上,对质疑的帖子进行反驳。

同学傅蕾留言说:“你们觉得,一个16岁就在大西北贫困牧区教书,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读书,买学习用品给学生、把饭分给孩子们吃的女大学生会说谎吗?”

室友李颖留言:“跟高春娜在一起的两年多,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无私和善良,她在山清水秀的南方都市读书,但是却心系她教过的贫穷孩子。每当节日,她都要给孩子们寄出大量的祝福卡片,每一张卡片,都要叮嘱孩子们做个善良的人。而每一年的教师节,那些孩子,会结伴去20多里外的县城给高春娜打来电话,祝福他们的老师节日快乐。请你们不要无端地怀疑一个善良纯真的女大学生。”

不久,又有陌生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没有见过高春娜,但是我相信并且佩服这个女大学生。我们在哀叹世风日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社会上许多的虚伪、欺骗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面对小偷的猖獗你们不敢也没有勇气去阻止,却对一个孱弱的女大学生的壮举大加怀疑和指责,这是你们的悲哀,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与此同时,攻击质疑的队伍也在壮大,说:“一切都是虚假,只有出名是真。”面对这些无稽的言论,高春娜逐渐冷静:何苦向他们证明自己的清白?让他们相信善良?一切都已过去,不如保持缄默。搏斗时手腕上留下的刀疤已经淡去,心里的伤疤却清晰可见。

一场关于“见义勇为”的争论,以高春娜的“不争”暂告结束。

“我要做像你一样的好人”

不久,高春娜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让她马上去办公室。她一进门,就看到桌子上那个熟悉的钱包,不由怔住了!那不是自己几个月前丢失的钱包吗?怎么躺在办公桌上?

正在高春娜发愣的时候,老师递给她一封已经拆开的信。

信竟然是小偷写来的。2005年3月1日下午,他偷了高春娜的钱包,还想把她的手机“带走”,就一直跟梢。孰料,他竟然亲眼目睹了高春娜勇斗歹徒的全过程。当他看到高春娜用鲜血淋漓的双手将皮包还给失主,不等失主道谢,就捂着伤口匆匆离开时,心情无比震撼……

回到家后,小偷非常愧疚,不知道该不该把钱包还给高春娜。最后,他分文未动,珍藏起高春娜的钱包,时刻警醒自己,并且重新回到学校,再未行窃。不久前,他看到报纸上的相关报道,才知道这位“英雄姐姐”正在承受巨大压力,这才“现身”,决定寄回钱包,证明姐姐的清白。钱包里有高春娜的湖南大学图书证,他直接把包裹寄给湖南大学校长,并请求校长“一定把钱包还给姐姐”。

他在信中最后这样写道:

亲爱的高春娜姐姐,你能原谅我吗?我已经回到了学校,我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做一个像你一样的好人。

看完信,高春娜忍不住哭了,那泪水是委屈,是激动,也是欣慰,是幸福。想到自己曾经黯然神伤甚至动摇,她觉得自己好幼稚。

爷爷说,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是啊——这个迷失的孩子,寄回钱包,承认错误,终于找回方向;而他的幡然悔悟,让一个即将对社会失去信心的女大学生重新找回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