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鹅凶猛: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3204700000131

第131章 腾讯动了谁的奶酪(51)

2001年8月,李彦宏“固执己见说服董事会”。董事会电话会议,李彦宏一改平素的温和、民主、安静,忽然变得激烈、决绝、大嗓门——深圳总经理办公室外,“百度”的员工们只听见一个人一直在说——董事们终于有保留地投降了:李彦宏,并不是你的道理让我们信服了,而是你的态度——既然你这么坚决这么有信心,我们只能让你去试了!

2001年9月,李彦宏力主百度结束此前将搜索技术提供给各大门户的运作模式,终止与门户合作,并推出了自己的网站和竞价排名。他作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是,在中国互联网的冬天,各家网站只想要“最便宜的技术”,而不是“最好的技术”,这让他感觉不佳。

参照一直关注的美国同业overture的经验,李彦宏做自己的网站引入竞价排名。一个必须强调的细节是,一向谨慎的李彦宏这次变招,也因为他看到了美国的Overture推出的竞价排名——业内人士回忆,百度对此事反应之快,甚至超过身在美国市场的雅虎。

在李彦宏看来,他辞去原来的工作,放弃股票期权,并不是要做一个平庸的公司。此后,大家看到的是,百度主动成了Google的直接竞争对手。而且,是一个当时看起来明显落后的对手。

2002年3月,李彦宏把公司的十余名骨干召集起来,说出了一个可谓激进的想法:9个月内,将百度的日访问页面提升十倍,并在页面反应速率和内容更新频率上全面超越Google。为此,李彦宏要求这些上班时间并不固定的工程师,每周两次在早9点召开例会。动员会结束后,工程师们直接去购买了床垫,堆在会议室。之后的9个月里,百度的团队以“快、准、全、新”为目标,每周维持两三项重大改进上线,最终在当年底,确保六成技术指标超越了Google。

百度转向,顺理成章的进步。“没有反复、没有动荡”,直到2003年年底,李彦宏在北大开讲座,不必再以“在座的谁用过‘百度’”为开场白,在中场,总会有人不断站起来,或者表达钟爱,或者探讨具体的搜索技术。“这时候,我意识到,‘百度’算是基本上成了。”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有点雷同,百度上市后,如当年腾讯的遭遇一样,遭遇了一拨又一拨的围剿,但百度还是那个百度。

搜索的江湖

搜索的商业价值伴随着百度的上市被无限的放大,于是这个江湖就变得像2003年的即时通讯一样,炙手可热。在展开描述一个混战的搜索江湖之前,先阐述下搜索的价值。在世界互联网开辟鸿蒙的初级阶段,搜索的价值就得到了高度认可。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人,可以靠自己就能找到这么多资讯,关于这么多人、事、物。”托马斯·弗里德曼说。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获得过三次美国普利策奖。在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中,他把信息搜索归入了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土机之一。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被搜索改变。“10年前斯坦福大学最德高望重的教授,在获取信息的便捷和丰富方面,还不如今天坐在孟加拉国一家网吧里的人。”Google的创始人之一塞吉·布林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