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妇女在妊娠期间,会发生广泛性的瘙痒。分娩后可自行消退,在医学上称为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它是由于妊娠期的胆汁郁积和雌激素或黄体酮的作用,引起胆红质排泄紊乱而诱发皮肤瘙痒。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孕妇中瘙痒症的发病率可达2%~4%,是妊娠期较常见的病症之一。
从临床观察发现,孕妇并发瘙痒症多在妊娠后3个月,有的可早至妊娠3个月。瘙痒程度因人而异,轻重不等。主要在腹部、四肢,有的发于全身,以腹部、掌趾瘙痒为主。但皮肤无原发性皮疹,可因搔抓而引起继发性的表皮脱落。有些孕妇在并发瘙痒症后。可发生轻度的黄疸,如眼睛结膜轻度黄疸(实验检查可见肝脏胆汁郁积)。分娩后瘙痒症与黄疸即可迅速消退。
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对胎儿影响很大,可使胎儿死亡率增高,并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和产后大出血等,应引起孕妇的高度重视,做好保健工作。当孕妇发生瘙痒症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水擦洗,要少吃刺激性食物,尽量少搔抓,避免再刺激而加剧痒感。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心情舒畅与大便通畅,不可擅自乱用药,谨防发生胎儿畸形或药物性皮炎。轻度瘙痒可外用0.1%地塞米松霜,严重的宜用消胆安治疗,以降低血中胆酸浓度,缓解瘙痒,或用较安全的抗组织胺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