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时候,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由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便想把狮子除名,但是又必须补进一位镇管山林的动物。这时,玉帝想到殿前的虎卫士。天宫的虎卫士从前也只是地上的一种不出名的动物。它从猫师傅那里学得抓、扑、咬、冲、跃、拍等十八般武艺后,成为山林中的勇士。凡是同它较量的,不死即伤。从此,老虎威风凛凛,雄霸山林。后来,玉帝听说老虎勇猛无敌,便下旨传老虎上天。老虎到天宫后,同玉帝的卫士们较量,取得胜利。从此,老虎便成了天宫的殿前卫士。
谁知虎卫士上天不久,地上的飞禽走兽就开始胡作非为起来,给人间造成了灾难。这事惊动了土地神,土地神连忙上报天宫,请玉帝派骁勇天神镇住百兽。玉帝便派老虎下凡,老虎要求每胜一次,便给他记一功。玉帝只求人间安宁,当然满口答应老虎的要求。
来到凡间,老虎了解到狮子、熊、马是当时最厉害的三种动物,就专门向这三种动物挑战。凭着老虎的勇猛和高超的武艺,接连击败了狮子、熊和马。其他恶兽闻风而逃,藏进了无人居住的森林荒野。人们欢歌笑语,感谢老虎为人世间立了大功。
回到天上,玉帝因老虎三连胜,便在它的前额上刻下了三条横线。
后来,人间又受到东海龟怪的骚扰,大地一片汪洋,虾兵蟹将作恶人间。老虎又被派到凡间,咬死了龟怪。玉帝一高兴,又给老虎记一大功,在额头的三横之中又添了一竖。于是,一个醒目的"王"字出现在老虎前额。从此,老虎便为百兽之王,总管百兽。时至今日,虎额上也还可见到一个威风凛凛的"王"字。
在狮子的恶名传到天宫后,玉帝便决定除去狮子的属相头衔,补进了兽王老虎。从此,虎成为属相,狮子则被贬到遥远的南方去了。当然,老虎也从玉帝的殿前卫士下到凡间,永葆凡间安宁。
2.左青龙右白虎
风水上的术语。四灵主理春夏秋冬,除了青龙、白虎,还有朱雀、玄武,共四种动物,称之为"四灵之物"。中国古时的二十八宿又分为四组,每组有七个星宿。这四组,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中天之星。每一季配以一种动物和一个方位。春天配以东方,其灵物为青龙,因青龙代表了春天的生机、万物生长之气。青龙的生气勃勃,就等于春天的花草萌芽之象。夏天,天气炎热,就以红色火作代表,而且,夏天雀鸟特别多,因此夏天之灵物为朱雀。朱雀即是红色的火雀。此外,夏天配以南方。秋天带有肃杀之气,古时行刑亦多在秋季,称之为"秋决"。而且秋天来临,树黄叶落,所以白虎正好代表秋天落寞、肃杀的气氛。秋天则配以西方。冬天则配以北方。冬季时候,花草树木不再繁盛,动物亦冬眠,有着收藏之象,所以,玄武正好代表这个季节。玄武,即黑色的大龟,龟有收藏之象,黑色代表收敛。
平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代表左右位置,不是代表真正的青龙、白虎。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
3.药王孙思邈虎口拔骨
古时候,医生出外采药时,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这是他们的护身符。
传说药王孙思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药王随身虽然带着一条用来挑草药的长扁担,但要用它来对付老虎又谈何容易。他不知所措,只是恐惧地盯着老虎。奇怪的是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而是张大嘴蹲在地上,并以一种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并不停地轻轻摆动着脑袋。药王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他缓缓地接近眼前这头庞然大物,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这只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想要帮它,替它除去这块骨头,但他担心的是,眼前这只动物要是因为疼痛而突然闭嘴的话,他的胳膊一定会被咬断。正在这时,他想起他扁担上的一个铜环,他取下铜环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这样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他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老虎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当药王取走虎口中的铜环时,老虎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答谢这位仁慈的医生。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是药王的弟子,因为只有药王能够为老虎看病并且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
4.老虎学艺
《老虎学艺》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个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但它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猫很快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想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逃过了虎的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
5.虎头鞋的故事
以老虎为形象的虎头帽、虎头鞋、虎围嘴、虎面肚兜是我国民间儿童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以虎为形象的儿童服饰寓意深远,深受中国传统虎文化因素的影响。其中,虎头鞋是孩儿鞋的一种,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又是一种吉祥物,传说具有驱鬼避邪的功能。
关于虎头鞋,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他乐于助人,为两岸人摆渡过河从不要钱。有一天,一位老奶奶冒雨过河请人为即将临产的儿媳接生。谁知她刚走到河边,风一刮,雨一淋,头像炸开似的疼。石姓船工看见了,将老奶奶搀到屋里休息,自己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雨过天晴,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奶奶千恩万谢,送了一张画给船工。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船工看了很喜欢,就将画贴到了自己的茅屋里。
从那以后,船工收船回到家里,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原来,姑娘是天帝的女儿,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过了些年,他们添了儿子,取名石虎。几年过去了,人们都知道了船工与画上的美女结为夫妻的事。这天,县官来到渡口,见船工的妻子貌美,便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见县官起了歹意,便收了凡身,回到画上。县官抢走了画并把画贴在了床头。可是,不管县官怎样甜言蜜语,画上的美人就是不下来。
小虎在家一直哭着要妈妈,送画的老奶奶告诉船工,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小虎穿上它,就一定能够找到妈妈。按照老奶奶的嘱咐,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了虎头鞋。小虎穿上一试,身轻如燕,立刻向县衙飞去。见了县官,虎头鞋变成了老虎,咬死了县官。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赶忙从画上跳下来,带着小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现在,人们仍认为虎头鞋能除恶魔保平安,因此都要给孩子做双虎头鞋穿。有些地区还讲究穿三双虎头鞋,并保留让姑姑做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送侄儿的风俗。俗语有:"头双蓝(取谐音拦),二双红(红能避邪,可以免灾),三双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长大成人)。"有了蓝、红、紫三双不同颜色的虎头鞋,孩子必会安然无恙。
6.梁山好汉与虎
细细数来,《水浒》一百零八将的绰号里,与动物有关的有35个,其中与虎有关的竟有11个,他们是:
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病大虫薛永、中箭虎丁得孙、母大虫顾大嫂、打虎将李忠。
梁山众好汉中,武松、李逵、解珍、解宝,他们的绰号虽与虎无关,但都是地地道道的打虎英雄:《水浒》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打虎;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杀虎;第四十八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解珍、解宝猎虎。景阳冈武松打虎是棋逢对手的英雄之战,所以威名远扬江湖;李逵打虎乃合情合理的复仇之战,亦不失英雄本色;解氏兄弟打虎虽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壮举,但毕竟杀了当地的恶霸和州官,反上梁山做了真好汉。这些人打虎,皆打出了梁山好汉的英雄气。然而,翻遍《水浒》,也没找到一处那个绰号"打虎将"李忠的打虎的故事。那么,李忠何来"打虎将"之称呢?
《水浒传》第五十六回说道:"李忠祖贯濠州定远人氏,家中祖传靠使枪棒为生,人见他身材壮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将。"原来"打虎将"并不曾打过老虎,只是仗着"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的那张牛皮和祖传的狗皮膏药混迹江湖,博取虚名,虽无打虎之实,却不惭不愧、心安理得地占据了"打虎将"的美名,甚至坦然以英雄自居了。
7.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是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原文描写为"五虎大将",后人惯称"五虎上将"。
关于五虎上将的排序,在原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240回)中,排名顺序为:关、张、马、黄、赵,后来清代的毛宗岗、毛纶父子二人改编演义后,变为关、张、赵、马、黄。现在最为流行的版本《三国演义》(120回)就是经过毛氏父子改编的演义。
有的书籍将魏延代替马超,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员。从战功和能力来看,魏延有勇有谋,而且战功卓越,见识超群,而马超不过匹夫尔。同时,马超早逝,对整个三国局势影响不大。马超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刘备阵营的,但并不太受刘备信任。
关羽关云长,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量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于小人之手。他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
张飞,字翼德,位列五虎次席,勇力过人,智谋不足,但还是粗中有细,当阳疑兵,义释严颜显示了其工于心计的一面。
赵云,字子龙,五虎之三,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自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的真实写照,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从事小心谨慎,人称"常胜将军"。
马超,字孟起,五虎之四,名门之后,相貌堂堂且武艺高强,但心计稍欠,以致被人利用,是刘备入主西川的功臣。
黄忠,字汉升,位列五虎之末。原为韩玄手下将,年近六旬仍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他的弓箭射术更是天下无双。
8.萨锤那舍身饲虎
这是一则来自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故事。相传,古代大车国王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叫萨锤那。一天,风和日丽,三位儿子进山打猎,来到深山谷,见一只母虎因产后体弱,捕不到食物,饥饿难忍,想吃身旁的幼虎保命,但又难以下口,正犹豫不决。
"老虎母子太可怜了,我不能让它们活活饿死在这里。"萨锤那心想,"老虎虽然恶名在外,但也是几条生命,应该想办法救活它们!"他决心已定,又怕二位兄长阻拦,便谎称自己有件小事要办,让兄长先走。
兄长走远以后,他来到老虎前,脱了衣服,躺在虎口边。但是,母虎的身体太虚弱了,连吃肉的力气都没有。此时,萨锤那救虎之心更加迫切,心想,若再耽误时间,老虎母子就性命难保。他折了一根竹刺,登上山崖,刺破喉咙,纵身跳下,落在虎口前。母虎闻着血味,用舌头舔食,才有了点力气,挣扎起来,将萨锤那的血肉吃完,领着小虎走了。
二位兄长在山谷口等了半天,不见弟弟赶来,又返回寻找。这时人和虎都不见了,只见山崖下一堆白骨。他们从衣服上认出这是萨锤那的尸骨,便放声大哭,十分悔恨,不该留下弟弟喂虎。最后他们便拿起萨锤那的衣服,回宫报信。国王和王后一听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欲绝,来到山谷,抱骨痛哭,最后昏倒在地。众人急忙呼唤,才逐渐醒了过来。众人将萨锤那的尸骨运回王城,建造了座舍利塔,将遗骨供入塔中,香火四时不断,使萨锤那早日功德圆满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