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是一种精神,反映在人的思维、行动以及整体的气质风貌上。主动,就能广开人的思维,更大限度地促进人的潜能开发。这个世界很公平,你缺什么,生活就给你考验与机会,让你补什么,只要你积极主动地思考或行动,你总会在磕磕碰碰中找到一条完善自我、通向成功的路。
积极主动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推介给大众的。而弗兰克本人就是一个积极主动、永不向困难低头的典型。
弗兰克原本是一位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影响颇深的决定论心理学家,但是,他在纳粹集中营里经历了一段凄惨的岁月后,开创出了独具一格的心理学流派。
弗兰克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意识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也许,正是集中营里的恶劣环境让他猛然警醒:“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弗兰克的意思是说,在一个人极端痛苦无助的时候,他依然可以自行决定他的人生态度。在最为艰苦的岁月里,弗兰克选择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他没有悲观绝望,反而在脑海中设想,自己获释以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痛苦的经历介绍给自己的学生。凭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他在狱中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直到自己的心灵超越了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
弗兰克在狱中发现的思维准则,正是我们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
愈是积极主动,就愈能掌握人生方向,有效管理人生。能够不断砥砺自己的人,方懂得如何了解别人、寻求圆满的解决之道。同理,一个人愈主动,愈独立,就愈善于与人相处。
方芳积极主动的习惯是5岁开始的。记得5岁的时候,方芳觉得幼儿园的课程太简单了,于是就主动跟父母说:“我想跳级读小学。”父母建议她还是按部就班地读书,等到有足够的能力时再去读小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方芳大胆地提出:“让我尝试一下好吗?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如果我通过了考试,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那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父母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于是方芳很努力读书,最后以高分考进了小学。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你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停、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刹车等等。人生的旅途十分短暂,你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选择和决策的权利,虽然可以参考别人的意见,但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郭去疾被人称作“Google中国公关第一人”。2005年9月随李开复回到中国,以总裁特别助理身份为李开复处理官司事务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负责Google中国策略规划。
郭去疾的人生哲学是:每一扇机遇之门,都有一个守门人。收获机遇的临门一脚,在于主动执著地去找这个守门人。当他1999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时,收到了很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是一律没有奖学金。于是,他开始给这些大学的教授们写信,希望他们能接受他作为研究助理从而获得资助。一个月中,他写了两百封信,虽然有很多教授感兴趣,却都因为他研究经验不足而拒绝了。他还尝试写信给中国科大的海外校友,希望得到推荐,也没有结果。一天夜里,面对电脑里一封封婉拒的邮件,他一个人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失声痛哭。然而第二天醒来,他决定继续去敲击这扇机遇之门。几天之后,他终于收到伊利诺伊大学一位教授的回信,欣然答应资助。那位教授说,当他到系里索取郭去疾的材料时,发现系里正在准备给郭去疾的拒信。郭去疾最后说:“我的‘叩门之旅’在继续着,绝大多数时候,都无功而返。然而,石沉大海却不代表徒劳无功,因为一次一次,机会之门这样被我敲开。一步一步,我得到了到微软总部工作、到斯坦福大学读MBA、到Amazon和Google工作的机会。”
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积极进取的人,人生苦短,唯有积极、主动、努力地拼搏,才能不虚此生。你不能停滞不前,你必须向成功迈进,否则就会沦为失败者。
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