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32101700000031

第31章 仁人福厚,鄙夫禄薄

“原文”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

“释义”善良宽容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宽厚胸襟而通体舒畅,这样,就会得到长久的丰厚福禄,做起事情来也轻松自如;而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会因为自己的思维狭隘既得不到丰厚的福禄,做起事情来也显得失手无措。

仁柔寡断,建文帝失国

朱元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后,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不料,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于是,朱元璋立朱标的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承帝位,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朱允炆做皇帝时已二十多岁,在中国古代继承帝位的皇帝中,他这个年龄不算小。朱允炆也算得上是聪明能干的人,明朝又处于国势上升时期,按常理说,他应该做个太平天子。可是,他只做了五年皇帝,便被赶下了帝座,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叔父朱棣。原来,他即皇帝位时,他爷爷朱元璋给他留下了一个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难题:尾大不掉。

原来,朱元璋建国后害怕有人起异心,于是分别封自己的几个儿子做藩王带兵驻守各地,这就形成了这些藩王拥兵自重的现象。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这些藩王倒还安分守己,可朱元璋一死,这些藩王就开始蠢蠢欲动。其中野心最大、实力最大的当属燕王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英勇善战,且有智谋。明朝建国后,受封燕王,驻军在北平(今北京)。

聪明的朱允炆早在做皇太孙时就预料将来各位叔叔是自己的对头,曾和侍读太常卿黄太澄语及此事。做皇帝后,朱允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夺了除燕王以外其他五个叔叔的爵位、权力。对这些藩王的处理,朱允炆干净利落。唯独对后来夺了他天下的燕王朱棣,小皇帝朱允炆优柔寡断,一误再误,最后自己终于痛失皇帝宝座。

在削藩之初,朱允炆曾和朝臣仔细分析如何削藩。最后采纳黄子澄、齐泰建议,避强就弱,先削夺了其余诸王。而燕王朱棣据地最险要,政治军事经验最丰富,本来就因朱允炆不允许他进京师奔朱元璋之丧而不满,又见其余兄弟被夺藩,自然兔死狐悲,更加警觉且怀异志。于是叔侄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朱允炆用黄、齐二人之计,提升北平军官张(日丙bing)、谢贵官职,密诏二人监视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燕王派使者葛诚到京师述职,朱允炆密问燕王府中动静,葛诚以朱棣心怀异志的实情相告,朱允炆又密嘱葛诚回北平后作为朝廷的内应。葛诚回北平后,朱棣已看出他表情有异,心中动疑。这样,双方矛盾更加明朗,可谓一触即发。

但是,同年二月,朱棣亲自到京师朝见朱允炆,“行皇道入,登陛不拜”。没见到面时,双方仇视提防;见了面,朱允炆反倒仁柔起来。

朱棣觐见,走皇帝专用的道路,又不对新皇下拜,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当时,有御史官弹劾此事,朱允炆竟轻描淡写地说:“至亲勿问。”户部侍郎卓敬密奏:“燕王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夫北平者强干之地,金元所由兴也,宜徙封南昌,以绝祸本。”朱允炆竟将这至关重要的奏章藏了下来,第二天对卓敬说:“燕王骨肉至亲,何得及此?”

这次朱棣入朝,时间长达一个月,龙离深渊,虎落平原,这时朱允炆对朱棣或捕或杀,都是一句圣旨的事。然而,小皇帝硬是大谈什么“骨肉之至亲”,以至于朱棣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北平。同年四月,朱允炆又一次轻易放弃了控制朱棣的最后王牌:将朱棣的世子朱高炽、儿子朱高熙、朱高燧放回了北平。

原来,朱元璋临死遗嘱,要亲王或亲王之子来京服丧三年,这时朱棣准备谋反,以病重要见孩子为借口,向朱允炆请求,允许留在京师的世子和其他两个儿子回北平,朱允炆竟然应允。朱棣见了自己的儿子后,大喜曰:“吾父子复得相聚,天赞我也。”于是决心谋反。

同年七月癸酉(公元1399年8月6日),燕王朱棣诱杀了朱允炆安在北平的近臣,公开反叛。出兵的理由是:清君侧。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他要按先帝祖训起兵讨伐奸臣。朱允炆也不敢怠慢,调兵遣将平叛。直至此时,朱允炆还荒唐之极。他对前去平叛的将帅下了一道可笑的圣旨:对朱棣只能活捉不能杀死,以免“负杀叔父之名”。这场叔侄间的较量持续三年,最后以朱允炆战败,朱棣全胜而告终。燕王朱棣终于攻占了京师,做了皇帝,即历史上的明成祖。

仁柔寡断的建文帝朱允炆,乘兵乱逃出了京师,从此下落不明。

宽宏大量,曾国藩立德

宽宏大量是立德之基,更是处世之道。

曾国藩认为,人必先有宽广的胸襟和平淡的心境,后才能稳健地立足于世。

曾国藩非常佩服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对他的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钦佩不已,对他的“量”字精神也深为折服。郭子仪的祖坟为人所掘,他不但不报仇,反而引咎自责,曾国藩称此“是名臣之度量也”。

韩信也是曾国藩心中的模范,韩信曾在闹市上受过“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他不但未找这些人报复,反而召他们来任以官职,他的宽容与大度实在是旁人无法可比的。每读到此处,曾国藩都会赞赏不已。他以此为例告诫部下,称韩信之举为“豪杰之举动也”。

他以此二人为榜样,与人为善,宽于待人,这在与左宗棠的关系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经历了几次波折,但曾国藩始终本着“待人以诚以恕”的原则与之相处。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屡试不中,科场失意,便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升为“刑名师爷”,咸丰四年三月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达六年之久。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经常意见不一致,容易起分歧。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绝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他生性桀骜,言词尖锐,锋芒毕露,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

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却以失败而归,欲投水自尽却未遂。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回到省城。左宗棠闻讯,便指责曾国藩说,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速死非义,何必出此下策。左宗棠虽然直言,但是在为主帅打气,话语中也流露出几分敬爱之意,使得曾国藩无言以对。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丧,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十分尴尬。后来,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他特地登门拜访了左宗棠,并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请求左宗棠篆书,以表谦抑之意。

尽管二人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合,但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力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他说左宗棠“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因此,他的保举才使左宗棠能够一展抱负与胆识。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曾国藩死后,左宗棠给他这样的论定:“念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挽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盖亦道实语。君臣友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往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两语亦久见章奏,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吾与侯有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也。”

为人处世,胸襟坦荡、大度宽容可以帮助人们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助,在行事过程中更加畅通无阻。

智慧总结

荀子曾说,一个有涵养、懂为人处世之法的人,应该懂得敬重天道、遵循常规、敬畏礼法、自守节操,对待事情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为人处世中,自己若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自己若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处处行得通。今日自己处在顺境,要想到他日自己也可能会处于逆境,今日自己待人盛气凌人,他日也可能有人会盛气凌人对待自己。因此,无论何时,要以“宽宏大量”立身,常给他人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