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学生家长必读
32105900000054

第54章 孩子,我们是朋友

编者语:因为编这本书,我和邹老师通过几次电话,聊的话题最多的还是教育孩子的问题。邹老师写过一本书叫《给孩子的365封信》。当我想让她聊聊书信在女儿成长历程中的作用时,她倒是显得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得意。她告诉我,书信只是自己培养孩子和孩子沟通的一种方式而已,而这种方式女儿比较喜欢。这种用书信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将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是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一篇写给孩子的日记

孩子,如果让你来回答我写给你的信或日记在你成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的话,你会怎么说?依着我的理解,它好像是一个无声胜有声、无处可在而又无时无事不在的朋友,是那种用心去体验、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说话的朋友。

之所以说信是朋友而非我是朋友,我看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我说话办事太讲节奏,太不注意给你面子了。好在我像开机关枪一样的话语有时是背过你的面孔恶狠狠地说出的,有时是你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说出的,你只听了个大概,没有过多地受到那种不良的态度、不良情绪的影响。

而写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它是经过左思右想、深思熟虑之后才放在纸上的;它要在一篇东西中传递很多的信息,爱呀、关心呀、希望呀、挑剔呀、指责呀、就事论理呀、以文寄情呀……首先有一点,要经得起写者自己的审美观的检验的;其次,是要让第一读者有看下去的冲动的。再进一步循环下去,就是写者爱写,看者爱看;再写再看,写者不厌,看者不烦……不能这样持续下去了,再重复下去,就跟“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成了一样的了。

孩子,我发现你对我贫笔的兴趣比对我正儿八经写的内容更感兴趣,于是,我在你的兴趣引导下把注意力更多地融入到你喜欢的充满想象力的事情方面。可是,很遗憾,那只是支离破碎的星星点点的表达。不过,谢谢你一如既往地对那不管是在白纸上还是在花纸上写下的黑字感兴趣,使得咱们的每一天都会有着不同以往的新鲜感。

说真的,我还真没见过常常和孩子一个鼻孔出气、穿一条裤子、坐一条板凳的妈妈呢,而我应该算是一个这样的妈妈吧!有不少人都觉得这是惯孩子。可我觉得,有原则的惯就不是惯。你应该支持我的观点吧?在家庭中,不是以谁的年龄大谁的辈分高就由谁说了算的,而是要看谁说得有道理就听谁的,而且要作为原则坚持下来的。这个观点你也是赞成的吧?你知道我最难以启齿的是什么事情吗?是你没有一个健健康康的好身体。你小时候,咱们恨不得用上所有的时间强化语言、强化知识,没把锻炼身体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你没有一串能叫响的好分数,因为咱们把很多东西看得都比分数重要,当然就不会以为分数有那么重要了。可中考、高考都是要拿分数说话的呀!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觉得咱们能抓得住咱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说,最近你认为每天中午看《今日说法》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特别报道《百姓关注的话题》很重要,就每天中午从学校赶回家来牺牲午休看电视,我就很得意:咱们是社会之人,就该关注社会之事。如果现在只考虑学习有多重要,那咱们什么时候认为社会比学习更重要呢?

想想都有意思,咱俩曾经把那么多的时间用来重复来重复去描述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你的提醒下,我把你要我告诉你和我特别想让你知道的事情写给你。这一写就不可收地由断断续续到天天坚持做到了今天,话题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男女老少、工农商学兵、天文地理音乐美术、吃喝玩乐、战争和平、功过是非……什么有感议什么,谢谢你能篇篇不落地看,其中一部分还做了评论。我曾在什么场合说过,像你这样地看,它就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持;而坚持的态度,则是成事之根本。这种坚持的态度也是你将来投身社会、奉献才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欣赏地看到,你在爱与关心、理解和尊重、礼貌、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记住自己的责任等等方面越来越进步,有时会感动得我流下泪来……或同你一样,心在流泪。而且,我以为,有不少方面,都是与你我长期书面交流一些内容,形成和强化自己的行为分不开的。

你似乎对我的一些过去是有看法的。以那天为例,咱们聊起你小时候学习的情况时,都还能清晰地记得,在学习方面,你要看这个,我让你看那个;你要读这个,我让你读那个。常常是你气我气的,很好玩。是很好笑,不过是现在的观点了,当时就会教条地以为自己坚持的做法是对的,现在就根本不会那样处理事情了。可是,不论怎样,作为妈妈的我,总是把我当时认为是最好的东西给了你。这个观点,你同意吗?

我周围的朋友、同事提醒我,说我太惯你了,不该由你做主的事情由你做主,该我管的事情我偏不管。我说没关系,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是她每天最直接的榜样,我对自己有自信,我对她也有信心。你认为呢?可就在同时,别人认为差不多好了的事情,咱们则是细账算个没完没了,三番五次的,也为周围人看不过眼……现在呢,人家觉得我真的成了不怕开水烫的死猪了,也就不烫我了。或者,是我变得迟钝起来了,别人烫了我,我也没觉得,那整个儿就是两个字:好玩。

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哲学头脑的普通人。

我付出了我所能付出的努力,也因此品尝到了很多与别人不一样的幸福。

一个孩子都能具有那样博大的宽容,懂得用奖励的办法来对待本该惩罚的人,大人为什么却不会呢?

——邹朝荣

邹朝荣宁夏银川人。1983年毕业于西北政治学院。1987年10月女儿韩羽降生,然而女儿给这个家庭只带来短暂的欢笑,听力经残疾测定,先天极重度耳聋。韩羽虽然是个先天性聋儿,但是她却和正常孩子一样,上的是普通的小学、中学。

邹朝荣女士是位普通的母亲。她教育女儿的精彩日记《给孩子的365封信》,完整地记录了女儿16年的传奇成长历程,也是一种让两代人互相理解、沟通心灵的难得方式。这些日记提出并解答了女儿成长道路上几乎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小到待人接物的言辞礼节,节约时间的具体方法,学习知识的小技巧,培养独立性的必要训练,甚至乡下麻雀和城市麻雀的差别等等;大到诚实、独立、生命、死亡和做人的尊严,以及历史人物、民族英雄、世界名人等。邹朝荣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在日记里和女儿讨论清楚这些问题。

邹朝荣用写日记的方式教育和培养了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儿,她教会了先天失聪的女儿创造、爱、同情、劳动、独立、合作等,从心理、心灵上给了女儿一份“绿色亲情”。她写给女儿的一年365封信可以说是现代版的“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