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铃木镇一教育法
32130800000018

第18章 努力消除孩子的不良性格

从自卑中站起的人不会再畏惧挫折和失败。从自卑中走过的人清楚自己的所得所失。

——铃木镇一

引导孩子形成完美的性格

铃木镇一指出: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家长们应该从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让他们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树立这样观念的孩子,就会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就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绩。

自信心是孩子在实际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以及适当的教育而形成的。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是不了解的,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了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因此,应当鼓励他们去试试看,做一做。

(1)不要说“你做还早呢”

孩子总喜欢跃跃欲试,想做点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一个孩子脚还够不着自行车的脚蹬子,就想去骑车;从来没有下过水,就跳到水中去游戏。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

孩子不会骑车,你可以帮助他,让他踩着脚蹬子推着车跑,初次体验一下“骑车”的滋味;你可以给他买一辆小型自行车,让他学着试一试,总有一天他会学会的。孩子想游泳,不妨给他套上个救生圈,让他在水中嬉戏,做出游戏动作,他会兴高采烈地喊:“妈妈,我会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增强一份自信。让我们格外留心孩子“第一次”的尝试吧,这在他一生的道路上将是一个良好的起步!

(2)鼓励他们去冒险

父母应为了让孩子从小明白不能在别人的保护下生活,父母应允许孩子们单人去划独木船或驾驶帆船,让他们去发现各种冒险事物,尝试可能涉及到的危险。尽管父母心里对此有些难过,或有预感的害怕,也要硬着头皮让他们尝试。

(3)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

孩子都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中坚定信心的。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增强了勇气。这种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是由放心放手的勇敢的家长培养出来的。

(4)对孩子说:“你能……”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孩子的经验是很有限的,他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应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他就会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我们要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做风筝,却总也做不好,你对他说:“你能做好,再做一遍怎么样?”而不要责怪他:“你为什么总做不好?”因为你认为他干不成,他也许就真的什么也干不成了。只有在你的鼓励下,风筝才会伴随着孩子的欢笑飞上天空。

(5)重视孩子每个成绩

不论教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创造条件让他取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这样他就会倾注全部热情和聪明才智,去争取新成功。

英子3岁就爱画画,她的父母把他的画挂在墙上,称赞他:“画得真好!”并且把他送进美术班学习。后来他的画被登在报上,并送到国外去展览,小英子如今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小画家。

我们要对孩子感兴趣的事表示支持,对他的小小成绩表示欣赏。这样,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下,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发展。这种永不停歇的关怀和爱并不等于娇惯。娇惯本身无视孩子的进步,不把孩子的成绩当作一回事,被娇宠的孩子只会滋生依赖和自负,而不会产生自信。

同时,我们在给孩子选定目标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目标适合他们的能力。过分复杂的事情,一次一次地失败,会使孩子产生胆怯的心理,失去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心理学把它称为“学会的无助”,即在困难面前无能为力,害怕困难,缺乏竞争心,不想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铃木镇一认为:给孩子最大的信任,最必要的指导,最低程度的帮助,这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方法。

让孩子相信自己,消除自卑

很多孩子身上都有一种隐藏的缺点,那便是自卑。这些孩子常发现自身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拥有那种能力,因此开始批判自己,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

某大公司招聘职员,有一名叫井上的青年应聘者面试后,在等待录用通知时一直惴惴不安。等了好久,该公司的信函终于寄到了他手里,然而打开后却是未被录用的通知。这个消息简直让他无法承受,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无心再试其他公司,于是服药自尽。

幸运的是,他并没有死,刚刚抢救过来,又收到该公司的一封致歉信和录用通知,原来电脑出了点差错,他是榜上有名的。这让他十分惊喜,急忙赶到公司报到。

公司主管见到他的第一句话是:

“你被辞退了。”

“为什么?我明明拿着录用通知。”

“是的,可是我们刚刚得知你自杀的事,我们公司不需要因小事而轻生的人。”

这位应聘者彻底失去了这份工作,原因何在呢?很显然,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评价,偶然受了点打击便轻视自己,对未来不抱有希望,这是心理极度脆弱和自卑的表现。他没有想到自己失去工作,不是失在严格而苛刻的公司经理的考题上,也不是败给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恰恰是自卑成为了自己的克星,挡住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发展道路。

把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

有一个女孩子,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觉得自己配不上幸福的爱情,为此感到很自卑。有很多优秀的男子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本来她有良好的品格,受人尊重,应该拥有美满的婚姻,但结果却把事情给弄得一塌糊涂,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大有改变。

不要总把自己看得太低,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付所遇到的问题,他比他自己想像的要更优秀、更成功、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力……

惟有孩子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自信,也惟有孩子自己才能将自己贬低。有出身寒微者、有高考落榜者、有先天疾患者、有重度残疾者……他们虽然心中藏着深深的自卑,但在生活中却能够不断努力,不屈服于眼前的遭遇,向往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向往更为舒适的生活。他们始终在困境中自敬自重,不失真我本色,保有着一份纯真。

自卑是人生的绊脚石,踢开这块绊脚石,努力进取、拼搏,明天才不再有今日的贫穷、无知和卑微。

——铃木镇一

从自卑中站起的人不会再畏惧挫折和失败。从自卑中走过的人清楚自己的所得所失。超越自卑不是沉湎其中被自卑左右,超越自卑就是正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补偿缺憾,昂起头努力去做,把心之所向当作阶段性目标,为之付出,为之奋斗,保有自尊,而且永不自满。

让孩子与怯懦的性格告别

在一所小学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个身体单薄、性格内向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河上光男,因为忍受不了本校一位高年级的男生(有“小霸王”之称)的欺侮,竟然吞下了大量安眠药,怀着无以排解的恐惧含恨离开了人世。在自杀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后,小霸王曾在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拦住他,要他明天务必“孝敬”一条烟,否则就会放他的血。在这之前,他曾遭受过多次类似的敲诈和威胁,还多次被打得鼻子、嘴巴出血。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因为小霸王威胁他说:“要是敢告老师和家长,以后就别想有好果子吃!”

听到这件事,每个人的心情都会沉重如砥。“孩子,你为什么这么怯懦?既然你死都不怕,你还害怕那个小霸王吗?你为什么不知道反抗?”性格怯懦,的确令人揪心。

性格怯懦的孩子,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沉默寡言,不好动,朋友很少,说话声音很小,做事很犹豫,经常不敢独自出门。一般说来,孩子怯懦性格的形成主要与家庭教育相关,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孩子经常受到大人的恐吓

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为了制止孩子胡闹,经常恐吓孩子说,“你再闹就让老虎把你吃了”,“你再不听话,晚上魔鬼会把你抓走的”,等等。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安静下来,殊不知,这些话对于一个辨识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会带来相当大的心灵创伤。

(2)家长动不动就训斥孩子

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特别苛刻。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家长的愿望时,他们就会严厉地训斥孩子,骂孩子没有本事,甚至体罚孩子。这样做会大大地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把孩子管得过死,甚至剥夺了孩子学习以外的一切自由。长期发展下去,孩子的活动范围就特别小,甚至不敢和人打交道,怯懦的性格就慢慢形成了。

(3)家长对孩子的爱太多

现在,许多家长疼孩子疼得太过分了,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有人这样描述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的举动——“饭不用他自己盛,生怕烫着;苹果不用他自己削,生怕伤着;路不让他多走,生怕累着;高处不让他去,生怕跌着;学骑自行车,父母双双跟着扶着,生怕摔着……”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你什么都不能做,孩子自然就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4)家长经常向孩子灌输“卑微”的思想意识

我们经常听见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我们家穷,没权没势,也没什么本事,你要少出头露面,少与人搭界,吃点亏就吃点亏”。在这种意识的诱导下,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怯懦性格呢?下面是铃木镇一给家长的建议:

第一,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她)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她)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胆小。父母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第三,教孩子学会维护自尊。

当孩子受到别人嘲笑或欺负时,教导孩子这样做——让孩子认识到大多数取笑人的行为是很无聊的,不值得理睬。但有些取笑伤害了孩子,因而不能置之不理。对取笑进行分类:有些取笑非常愚蠢或明显不真实,对此,你和孩子可以一笑了之;如果取笑的话里有真实的成分,那么要教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做出反应以阻止对方的嘲弄。不要对取笑太敏感,教孩子用以静制动的方法对付嘲弄者,不回嘴,只是把头转过去或转身离开;用新的方式对付欺负者,有时制止嘲弄的最佳方式是先发制人,伶俐的口齿是有效的武器。帮助孩子学会灵活机动地做出恰当的反应,不能一味退让,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四,鼓励孩子结交朋友。

可以多带孩子到各种集体场合,别人表示出的对孩子的友好尊重,能使他感到快乐,孩子也会愿意与人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孩子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玩,让他做小主人。平时注意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

及早纠正孩子心胸狭窄的毛病

心胸狭窄的坏习惯在当今的孩子中相当普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颗宽容的心,与他人友好相处。但他们不当的教育方式却经常使他们的愿望难以实现。

静子是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她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从小时候起,静子就会察言观色,还是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会看老师的眼色行事,深得老师的偏爱。上学以后,自学能力也非常强,学习成绩好,而且她不用纸笔的速算能力在全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同时,静子又能歌善舞,学校的演出都少不了她的身影……诸多的长处使静子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表现为——“我行,别人不行!”

静子虽然成绩突出,并有那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但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心胸狭窄,她容不得别人比她强,受不了老师的一点儿批评。因此,她和同学的关系很紧张,有时也会跟老师闹矛盾。上幼儿园时,她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有一次,她和一个小朋友争吵起来,老师批评了他们。她觉得自己很委屈,回家又哭又闹,逼着妈妈给她转幼儿园。妈妈拗不过她,只好给她换了一所幼儿园。上了学,静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挺喜欢她,但她心胸狭窄的坏习惯还是没有改。班上如果某个同学在哪方面超过了她,她就会非常气愤,想方设法打击、报复或者诽谤人家,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同学们知道静子有这样的毛病,所以都疏远她。静子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有一次,老师表扬了别的班干部,而没有表扬她。老师说她学习好,工作能力强,就是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同学关系有时会出现一点紧张,希望她能稍微改变一下。老师说得很委婉,也很诚恳,但心高气傲的静子哪里听得进去。为了这件事,静子一连几天吃不下饭,也不说话。她觉得太不公平了,老师怎么能这样对她呢?静子总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而生闷气,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越来越为女儿担心,她担心女儿这样的性格将来适应不了社会。因此,静子的妈妈找到我,并诉说了上述情况和自己的担忧。最后她说:“铃木先生,求求您千万想想办法,帮助我把孩子这种性格改变过来。”

其实,静子这种心胸狭窄的性格不是天生的,妈妈对她的影响很大。静子的妈妈是一个能力极强的人,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自身的优越使她容不下一点儿反对的意见。在家里,有时她做事不妥当,静子的爸爸给她指出来,她不但不会接受,还大发脾气,耍性子,不吃饭。从小静子就从妈妈那里学到,不管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绝对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在家庭中,孩子就是一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整天围着孩子转,他们的要求从不会被拒绝,“只知付出,不图回报”。长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我”是最好的,谁都不如我。因此当孩子走出家门,面对更广阔的交际空间时,难以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现实。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爱斤斤计较、不能吃一点亏,这也会给孩子造成消极影响。

铃木镇一指出:心胸狭窄不但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还会损害其身心健康,甚至会阻碍其将来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帮助孩子纠正心胸狭窄的坏习惯,让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使他们快乐地成长。下面是铃木镇一给静子母亲和与她有相同要求的家长们的建议: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

孩子心胸狭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小和同龄人的接触太少,家长对他处处忍让,以至予他们从来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家长应多提供机会,让孩子经常与小伙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谅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家长不可袒护孩子,要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

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不可偏袒自己的孩子。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客观地认识自己,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

心胸狭窄的孩子为一点小事经常耿耿于怀,进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家长应引导孩子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这样,由矛盾引起的不快就会很快消失。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即使是别人错了,也应该原谅他。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使他更珍惜彼此的友谊,更明白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好。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总会模仿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作为家长,在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要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得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陶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心胸狭窄的害处

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别人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不会原谅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如果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就会吃大亏。

不可忽视对孩子孤僻性格的纠正

孤僻是孩子的不良性格之一。这对孩子长大后的人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性格孤僻呢?孤僻离群的孩子平时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很正常,只是一旦处于社交情境或集体生活,或要送她进入幼儿园、去学校时,就会出现异常反应,例如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怕见生人,回避集体活动,不敢与人说话和交往,表情淡漠等。

铃木镇一指出:从孩子的天性来说,孩子是乐群好交的,那些孤僻离群的孩子的性格大多数不是缘于天生,而是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缺乏与同伴在一起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孩子在幼年时,常被关在家里独自玩耍,不与其他孩子交往,这样往往容易形成孤僻性格。另外,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分照顾和迁就,孩子生活在自己家中的小天地里什么都很顺心如意,而当他到幼儿园、学校等集体情境中时,他就会感到陌生、害怕,再加上要遵守集体的规则,他会感到一切都不如家中如意。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娇惯,会使孩子在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很差,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而采取逃避的方式,拒绝去幼儿园或学校。

当然,孩子的孤僻离群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比如,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内向、拘谨、好独处、不爱活动等,孩子本身具有这些特点,家长又很少让他们出去与同伴一起玩耍,这样容易形成孩子孤僻的坏脾气。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孩子的孤僻离群,如由于孩子原来所处的环境闭塞,很少见到陌生人,当突然改变环境时他会觉得很不习惯。孩子的挫折经历可能是造成其孤僻离群的另一个原因,在与人交往中屡次遭到拒绝后,孩子会产生挫折感,因而寻求自我保护而不愿与他人交往。

孤僻离群的性格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心理问题,使得孩子难于应付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变得自卑和羞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成长。

——铃木镇一

要改变孩子孤僻的性格,下面的方法父母们不妨试试:

(1)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主要表现为全家人的和睦相处,家长疼爱子女,儿女孝敬父母,彼此关心照顾,共同生活,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一种凝聚力,孩子在这种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与人融洽相处之道,其人格也会不断完善。

(2)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多与同伴交往

著名教育家渡边宏一先生提出的教育原则是:家人不要太亲孩子,孩子应该与年龄相同者一起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孩子总是与家人在一起,就会产生依赖式的自卑心理,将来步入社会就会感到很难适应。

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孩子长到三岁时,就已经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这是孩子社会交往的萌芽期,在这个时期,家长应提供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条件,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多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获得丰富的社会交往经验,得到社会生活的训练,培养社交能力。

(3)鼓励孩子多与大人交往

心理学家腾田一宽教授指出,孩子从小与大人交往,有利于孩子形成能屈能伸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孩子长大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邻居、客人要热情、谦虚、礼貌,这样可以使孩子逐渐养成尊重别人、爱护别人的良好品德。

家人要引导孩子与亲人平等相处,切忌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围着孩子转,让孩子凌驾于父母之上。同时,家长也要尊重孩子,切忌随意训斥打骂孩子,要让孩子在互敬互爱的家庭气氛中形成合群的性格。

(4)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社交技能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都有自己比较要好的朋友。孩子和朋友交往中,家长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朋友之间要互相信赖,彼此尊重。

家长应告诉孩子可以被接受的游戏方式,鼓励孩子说出“我跟你玩好不好”等一些有礼貌的话,并让孩子知道别人喜欢他这样,而不喜欢不礼貌的孩子。告诉孩子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

家长应经常赞美孩子,也教会孩子学会赞美别人。孩子自己如果能说出“你很棒”、“好漂亮”之类的话,则可以赢得不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