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正变得日益突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几乎一切步入现代文明进程的国家都为此困扰,而且自然生态危机又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愈演愈烈,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存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呢?随着文明全球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解决生态危机不能仅靠治理污染、适度开采资源、环保技术的提高这些补救性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而必须触及到现代文明所固有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人类中心主义等深层次的文化弊病。而重新实现和谐的生存环境也必须要从人类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的转变入手,从培育一种具有真正生态意识的人文精神、更新现代文明模式入手。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而逐步完成具有生态精神的人格塑造,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人类的生存困境:生态危机
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最深层、最根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则在于人自身,在于人与自然相悖的生存方式。
首先,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有人类以降,为摆脱自然界奴役,人类以其特有的能动性认识改造自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人类的生产能力有限,只能依靠采集、渔猎、种植、养殖从自然界中索取物质生活资料,人们信奉“安贫乐道”,“与自然和谐”。机器大工业使人类真正以主体的姿态开始了征服自然的历史,蒸汽机的发明、电能的利用、大城市的崛起,前所未有地改变了自然面貌,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财富的世界。与此同时,人类在“征服自然”的伟大壮举中所积累的智慧和力量正在指向人本身: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20世纪,“是全球规模环境破坏的世纪”;资源枯竭,人口暴涨,植被破坏,险象环生,若不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岁月将屈指可数。像“罗马俱乐部”警告的,不远的将来地球就会陷入“生态破产”境地,成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寂静的死球”。
其次,人的生存意义日渐消失。“天灾”来自于“人祸”。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与自然相悖的生存方式,导致人的生存意义丧失,人的本质生命的剥夺。日本学者岩佐先生认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环境恶化的主要根源;而造成、支持、担负这种生活方式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它决定并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利己主义、金钱第一、享乐至上,“成为压倒一切人类旨趣的东西”,“工业社会在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财富的狂热举动中,忘却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尽管经济发达了,衣食富足了,人却没有感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反而把人置于对自身的物化及其造物的依赖之上,灵性与物性、目的与手段相分裂,德性、情感乃至整个内心世界被严重轻视甚至“荒漠化”,信仰缺失,心灵空虚、“孤独”“恐惧”“烦恼”“忧郁”“绝望”。一旦陷入这种状态,人的非理性的欲望往往会自我放逐,将本能冲动、享乐、实惠视为唯一的真实,从而在自己所造就的生存与心灵的炼狱中承受着煎熬。如海德格尔所言:现代社会对人最大的戕害不是原子弹,而是人的生存意义的丧失,由此造成对人的本质生命的剥夺。
面对生态危机这个威胁地球的“敌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都在寻求疗救解放之道。但从总体上看,人们主要是从科技、法律和伦理三个视角来谋求应对之策的。确切地说,科技对于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直接的、生动的和有效的举措,法律对于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也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果缺少新的价值观念的塑造,缺欠新的生存理念的培植,缺乏新的伦理素质的养成,生态问题也许能在一时一地解决,却不可能得到最终普遍解决。简言之,要根治以天灾形式出现的人灾,还必须从人自身出发才能寻求合理的出路。
二、可持续发展核心:生态人格的培育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制约着人的存在,包括人的存在的类型、范式。一部人类史,既是人类在时间上不断延续的历史,也是人类在空间上不断拓展的历史,还是人的存在的内涵、范式不断深化、丰富和演变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说“:人是什么?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怎样生产”,既表现为“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还表现为“劳动者以何种人格形态进行生产”。由此呈现出不同的生产状况和结果,表征着不同的文明,人格形态存在的不同类型。自人类走出渔猎时代,主要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当下正向生态文明转移;在人格形态存在的形式上,侧重表现为“道德人格”“经济人格”,当下正向“生态人格”过渡。
“道德人格”,是指崇尚道德,轻视利益,安贫乐道的人格形态。在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里,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其上的各个生活领域,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个人从属于共同体。原始社会是“自然形成的部落共同体”,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一个肢体,他才能存在。道德则是维护共同体的主要纽带。进入阶级社会后,以自然血缘和宗法等级为纽带的人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为统治与服从关系,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和对外征服,将道德观念理论化,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灌输,成为人们重要的人生追求。这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依赖于自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发财致富,而是自给自足。立身做人是根本的,追求利益被看作是不道德的,主张“连同肉体的邪情私欲,统统钉到十字架上”。在中国,则主张“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也”(孟子语)。一直到宋明,“存天理,灭人欲”。崇尚道德,重视道德在立身做人及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身体力行实践道德,有其积极的意义;但重义轻利,则弱化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愈到后来愈益禁锢人的思想,束缚人的手脚,使个人陷于懒惰麻木、社会陷于停滞不前之中。
“经济人格”,是指崇尚经济,贬抑道德,努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格形态。“经济人格”是随着商品经济产生,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而出现的。17~18世纪的西欧,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易逐渐成为经济内聚力的核心,不再与流行的宗教、政治和社会习俗融为一体。“优胜劣汰”调节着社会经济,同时调整和安排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芸芸众生命运的不再是出身和门第,而是拥有的财富和金钱,社会最大限度地围绕着谋取利益来运转。洛克(1632~1704)认为,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孟德维尔(1670~1733)则进一步论证,追求个人利益是创造人生辉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动力;……亚当·斯密成功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1776年撰写了《国富论》,论证并揭示了把个人利己主义利益追求作为行为动机的“经济人格”,及其时代精神气质、行为表现、道德意义、生长机制等。由此获得广泛传播,成为人格塑造的重要依据,为资本主义发展催生着日益壮大的主体队伍。当然,斯密也看到了“自利”的“经济人格”的局限性。这种自利的欲望给经济带来活力,同时会产生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导致利己主义泛滥。以追求物质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始终蕴藏着毁灭人的种子。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经济人格”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人们在采取各种手段来争夺财富的狂热举动中,走进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自身的目的;跨进物质的天堂,却陷入精神的深渊。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挑战,也是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挑战。事实表明,“经济人格”在许多方面与时代已经愈益不相适应了。
“生态人格”,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格形态。生态,即“生命的存在状态”。世界,包括自然、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存在着客观的运行逻辑和规则。“生态人格”正是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中对这种运行逻辑和规则的逐渐阐释,并用于规范和改造自身,努力达到外部自然生态、内部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人格生态的平衡,形成良好的生命存在状态。生态人格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体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价值观:
(一)自然价值观
1.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农业文明时期的敬畏自然、工业文明时期的征服自然到现代生态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需要人们从工业文明时期的二元论的、还原论的机械世界观转向生态文明的整体论的、有机论的生态世界观。
机械世界观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为指导思想,用机械力学来解释一切,沉醉于作单一的简单化模式去描绘充满复杂性的自然界,拼命追求决定论的精确轨道,尽力排除偶然性、主动性、有机性、流动性,忽视了自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反抗性。其次,以笛卡尔的二元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人与自然的对立,认为人能有效地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让自然按它的自然的特性来为人类各种需要服务。再次,它坚持还原分析为根本方法,以物质的最小实体作为基础,将事物无限可分,导致了形而上学的还原论。它忽视了事物的整体的、有机的联系这样一种存在。这表明,工业文明时代及其机械主义世界观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与现代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则是一种生态世界观,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坚持整体的、有机的世界观。
首先,生态世界观把世界看作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共同存在于生物圈这个关系网络之中,人类与生物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包容,而不是传统的主客二分。其次,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也包含在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之中。自然整体的进化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尽管人类在自然中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作为自然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价值并不能大于自然整体的价值。因此,人类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自觉维护自然整体价值和促进自然进化的基础之上,在促进自然的完整、健康和繁荣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发展。
这种世界观既肯定人的主动性,更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受动性;既承认人与自然的对立,更强调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整体部分的活动要受自然整体规律的制约。
2.人对自然的生态责任
首先,从主体方面看,人是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代理人,人类应当以这样一种方式运用他的理性和道德,使得这种利用不仅有利于人的生存,而且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繁荣。其次,因为非人类生物有内在价值。罗斯特在他的著名的《自然界的经济学》中提到,自然界是不是一种有序、一种格局,我们人类必须认识和尊重它,正是不同层次的形形色色的生命系统的网络共同维持着地球上各种功能的运转,保证了生命的持续繁荣。这就是自然界的和谐、稳定与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具有它们自己的内在价值,应该受到人类的尊重。再次,从主客体关系方面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具有道德意义,归根到底是因为这种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对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直接损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自然道德和人际道德作为两种道德并非彼此分离与孤立,它们在实质上同一,在内容上渗透,在功能上互补。
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人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人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另一方面,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这就不仅要约束自己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行为,而且必须用人的主体能动性恢复重建环境质量。
3.人与自然的生态“美”境
生态人格是一种富有审美情趣的人格,在它看来,世界原本就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情感体验和理想思维一样都是人与世界发生关联的方式,世界的真实性就存在于人与自然和世界进行交流的多重关系中,因此,拥有审美情趣的人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受力和直觉,从情感审“美”角度实现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融合。
以往常见的是人与自然的认识关系,而把人的价值情感拒之于门外,实际上,自然生态美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美的环境是培养人“善”的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人类的精神生活提供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体验和欣赏生态美是人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品格的高层次要求。它能使主、客体在生命上求得同化与融合,达到物我相亲的境界,进行审美的情感交流。使人不是只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对待自然。
深层生态学认为,人们仅仅出于义务或道德而做出正确行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环境事务中,我们应主要诉诸人们的喜好而非道德,使他们做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审美行动。众多的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调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所以人们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使人类建立起与生命物种在共同生存的环境中相互扶持和协同进化的“亲和性”关系,使主体参与到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及和谐的情景中去。
人与大自然真、善、美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真是基础,善为真导向,美是将真与善统一起来的较高层次的要求。人类以这三方面统一的方式对待自然之时,将是人类克服生态危机的希望所在。
(二)社会价值观
在人与自然关系对立或紧张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或对立。并且人与人的矛盾占据主导方面,从现实方面说,应当以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改造推动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
1.人类公平
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均等问题的解决。因为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对自然的行为失范引起的,实际上是由于人们涉及环境、资源、生存空间的利益之争。
可持续发展公平观强调利益平等,要求发展的权利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人类平等原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的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二是“纵向”的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主导方面是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和决定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代内协调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代内平等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在“只有一个地球”上,由于空间、资源、能源、环境都是有限的,因此,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别国和其他地区的利益为代价,特别要维护后发展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其次还要求人们将代内平等原则延伸到代际,即强调对后代发展的足够公平。
实现人类利益的公平,必须从最基本的经济层面——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入手。市场经济在环境资源的价值方面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因此需要重新定位传统的市场经济:首先,根据二者的矛盾关系,市场强调经济利益,而没有顾及到环境资源的多价值性、市场外部性方面,在价值观和政策取向上,只有在首先将可持续性规范视为既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根据市场经济伦理去追求代内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次,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有相一致的方面,即都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人们行为。如果利用价格机制使当代人在经济活动中注意到生态系统稳定和谐、自然资源可再生利用、环境污染合理限定,那么下代人将能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代际公平”将有可能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伦理限定的范围应该拓展,不仅包括经济领域内的法规,还应包括与环境有关的法规,如利用市场对经济主体的活动作限定。这些行为规范所涉及的,可以是不能污染环境,不能出售毒品,等等。个体利益的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环境污染与自然资源耗竭损害到一部分个体利益时,这些人就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要求防止和治理污染,保护、节约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的丰富,公众的消费偏好逐步发生变化,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生活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个体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则被视为基本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市场经济伦理的内涵应该突出强调,人及人类社会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用性和匮乏性,以此赋予这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更加可贵的经济价值。
2.全球合作
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被破坏,都会对整个国际经济和人类带来损害。因此,人类应该将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对未来发展采取一种“着眼全盘”的观念,在行动上要谋求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相互协调。罗马俱乐部代表人贝恰在《未来一百年》中指出,全人类只有一个未来,人类应该摈弃文化、语言、观点、政治见解和宗教见解上的差别,史无前例地团结在一起。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既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生态问题,又迫切要求人们树立全球整体观。实践主体上,只有冲破阶级、国家和民族的狭隘眼界,把“个人”和“人们”变成了“人类”,强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无论种族、国度、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地球村”的公民,都应该担负起保护和洁净地球的责任。考虑到整个人类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一种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国际层面环境伦理观。
3.科技道义
人作用于自然的手段是科学技术,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同时,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是科学与价值分离的结果。所以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把资源、人口、环境与科学技术整合到一个新的目标框架之中。
具体说来,科学技术的运用既要实现物质价值,也要实现精神价值;要以人的价值统摄物的价值;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来统摄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科学技术的应用要有助于克服其负面效应,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人类的警醒与反思将促使人类将科技之剑重点伸向保护环境型和节约资源型的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领域。这样,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会从根本上消除人口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永续利用资源之间的矛盾,产生长远的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中利用科学技术必须从机械研究方法走向生态世界观研究的新范式,新的范式要求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当成具有复杂性的整体来研究,当成由相互作用关系网络的整体来研究。
(三)人的价值观
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哲学、价值哲学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对于发展目的的认识,经过了“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观”。
1.全面发展视野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人的理想状态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实现的前提条件。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多方面的需要,《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而这三方面最终都是为了人的存在这个目标。因此,要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成员享受各种权益,在体力、身心、精神、道德和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条件。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或目标相比,应该把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放在绝对优先的地位。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因此要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实现社会文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要改变过去单纯看GDP的发展方式,把增加人民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态指标作为重要指标。要把生态建设作为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中心。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只具有个体的意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它的实际内容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就是人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这是人的自由的最高体现。依据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的呼唤,要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还需改变我们关于社会发展的一些不适当观念。
2.合理消费取向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息息相关,因为消费不加节制,对自然无节制索取状态就不可能改变,自然保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人们需要根据适度消费、质的消费(文化、艺术、精神的享受)和生态消费来确定幸福。
适度消费是考虑到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维护规律,兼顾生产力状况,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彻底摈弃西方“消费主义”对我国广大公众幸福生活象征和目标模式的社会意识的引导和影响,适度消费还要加强精神型消费及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
要增加精神型消费,是指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涵养一类的文化型、科技型的消费,这对提高个体素质十分重要。精神性消费对创造性的追求是人最高层次的追求和享受,它能无限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克制物质的欲望,使人在物质丰富的同时,有一个安放精神的家园。
生态消费是人们消费的新领域,生态需要不仅是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精神享受和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然而,正如贝尔在《后工业社会来临》中指出的“:清洁的空气和水越来越成为稀缺的物品”,这是人们采取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带来的后果。所以经济行为亟待研究人们的生态需要和生态消费,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产品。
3.理性生态人格
通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把人从自身的旧观念、旧思想、旧的知识结构和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将塑造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可以称之为“理性生态人格”。这种“理性生态人格”是对传统的“经济人格”模式的批判扬弃。
理性生态人格具有双重素质。第一,他能对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事物作出符合生态学的评价;第二,他会有充分的道德、智慧和知识制定符合生态学的策略。
理性生态人格的行为规则:首先,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的伙伴意识,不使生物多样性灭绝,不使自然资源消耗超过它的可再生能力。其次,综合效益原则。与传统的经济人概念中的单纯经济效益原则相对立的,同时要注意到生态效益。考虑到人们的生态需要和生态消费方式。第三,公平与正义原则,即与传统的经济人概念中的“利己”原则相对立。在“理性生态人”看来,公平与正义不仅要使权利享有者承担起与其权利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且应承担起这一权利所影响的自然界的责任。
三、结语
要使人们养成生态意识和生态人格并达到“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生态意识本质上是随当代环境问题而诞生并随当代环境运动而传播的一种反映着新的价值观的社会思潮,主要涉及对大自然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与自然有关人类行为的价值的认识。它是反映当代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思维方式。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性,学会尊重自然;改变视自然为敌的逻辑,自觉约束干预自然的行为;把保护环境、再生自然视作如同孝敬父母一样的义务。生态人格是一种新型人格,它主要指具备环境伦理学所反映的价值观的一种人格样态,它涉及对所有生命形态的价值的哲学认识,涉及对人与其生命形态之间的关系乃至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哲学认识,涉及人与人之间环境关系的哲学认识。“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而且是一种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道德境界。
唯物史观认为,利益决定道德。“道德人格”“经济人格”“生态人格”,作为人类不同文明的主体承负者,归根到底反映了各自时代的利益要求,因而成为该时代积极的创造者和建设者。没有他们各自的努力,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文明、新时代的出现都是不可思议的。诚然,人类文明发展是进化与分化的统一,任何一种新文明都不是完全否定、消灭旧文明,而是对之加以改造,并使之成为新文明的因子。今天,在我们实现和提升工业化进程中,工业文明仍会在很大时空中发展,需要大力发挥“经济人格”乃至“道德人格”的积极作用。我们要摆脱人类生存困境,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协调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作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无疑是高尚的有道德的事业。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的“生态人格”将成为人们人格塑造的楷模。如果说,17~18世纪,正是“经济人”的不懈努力,使英国成为近代史上最先发达的产业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成了后进国家追求近代化的楷模。21世纪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培养造就愈来愈多的“生态人”,必将大大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在人类这场新文明的创造中将伟大的创新成果奉献给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