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掌上流云
32143900000133

第133章 左邻

我家住在卫生局的时候,前面是昭乌达影院,它的高音喇叭不分昼夜地播放一支缠绵的曲子《彩云追月》,即使人在厕所里,耳边也《彩云追月》,咚噔噔噔,咚噔噔噔……我家在三楼,俯望下面,是一家幼儿园,我幼时即在此。那时在冬夜里,幼儿园的地面烧得滚烫,下床尿尿,个个都高提双脚飞奔。现时,我从楼上向下看,仍有孩子不愿回家,在铁链系的浪桥上摇摆,仿佛乘船。家长拿衣服,在一旁严肃地观看,其实是等待。

我家的邻居有两家。对门小吴家,铁撮子里每日积许多垃圾,橘子皮最多。那时刚结束文革,家家仍然匮乏着。须知,穷人家垃圾最少,更缺少大量的、鲜艳的橘子皮。小吴家富足。那时我刚到广播电台上班,曾想过,小吴家吃过饭就要吃许多的橘子了,他儿子吴迪吃得肯定最多。但小吴的能力并未仅仅停留在橘子上。一日,他请我去,指着一台机器,自豪地说:

“看!”

我看了,但不知是什么。觉得此物的选钮与按钮多到了繁琐的程度。

“录音机,先锋牌,日本的。”

我当然知道什么是录音机。前不久我哥哥甘珠从北京拿来一台磕砖头式的夏普牌录音机。但在1978年,故乡的小城无几人知道录音机。而且把人的声音录下来也是可怕的。小吴这台机器比甘珠那台夏普要大多了。

“大,”小吴说,“就不能叫录音机了,叫音响。也比它高级多了。”

我想道理应该如此。大,它里面的电线零件乃至选钮都多了,自然高级了。但小吴说这音响叫“先锋牌”一定搞错了,甚至可笑。日本的,叫先锋?前进、红灯,这都是中国的想法。先锋,难道日本也想革命么?但我笑笑没说什么。小吴那时断定我热爱音乐,并造诣不错,但我是近几年才“发烧”,为广州的朋友绿星等人拉下水。而小吴20年前就对我高看了。后来听音乐,磁带塞进去,噼里啪啦,玻璃稀烂的声音,我几乎跳起来,大骇。看小吴笑着,并有满意之色。想一下,才知是“先锋”里弄的,即现今之音响效果。我听得呼吸急促,并有些出汗了。在那时,小吴就弄一些电器生意,是得风气之先的人。只是有些寂寞,缺少同道与之倾听玻璃落地飞迸的声音。

左邻是小苗。小苗原来在盟革委会工作,文革后考上人大研究生,由京回来省亲时,我们才能见到他。小苗的女儿漂亮到出奇的程度,眼睛时时大睁着。也许这孩子并未用力睁,而我觉得尽全身之力才睁那么大。而大人如此瞪眼远不可观。小苗的太太是女兵出身,健壮,在商场工作,后来又生一儿子,名字我现在还记得:蓬蓬。当时的法国总统的名字跟他差不多,叫蓬皮杜。蓬蓬更加白胖,浑身之肉非常累赘,扶着床沿矜持地走几步便停下。他的眼睛十分专注,凝神于一切入目之物。蓬蓬盯着什么便长久地思考,如《中庸》所称,是要“穷天人之变”吧。

小苗像女人一样勤勉而整洁,见面时主动与人寒暄,声音有点发尖,眼里永远带着笑意。虽然文革已经弄了10年,但有知识的人仍然受人尊敬。我们这栋楼,也许昭乌达影院这一片才有一个研究生,小苗。与之为邻,我很感自豪。也许上下楼时,我眼里流露了好多的敬意,小苗常对我还以沉静信赖的微笑。那么,他到底在北京研究什么呢?有一天,我大着胆子,叩门拜访。说了一阵话后,他解答了我的疑问。

“农业经济。”小苗说。

我有些失望了。研究生这么难考,而小苗又这么谦逊和气,到北京研究农业经济?我认为,研究生是应该研究科学——那时我以为农业经济不算科学——虽然科学不一定是小吴的先锋音响,但似乎离人间越远(天文?)越古怪(原子?)才过瘾。当时,我准备好与之大谈,譬如俄罗斯文学等等。但“农业经济”妨碍了我的才华。沉默少顷,我翻着他放在沙发上的一本书,俄文的。“这是什么书?”我问。“勃列日涅夫论述农业的言论摘编。”小苗笑吟吟地回答。勃列日涅夫?这在当时也是一个让人生出寒意的词。

当时,我父亲仍有许多政治问题遗留着,他身上好多处包括脊椎被打骨折,烦躁,精神时好时环。为了让他快乐一点,我从单位借一台湾601录音机,即广播电台用的专业录音机。这种机器极重,背到家也出汗了。磁带是大盘的,保定产“代代红”牌。我借来许多蒙古民歌,让我父亲听。当两只8寸宽的磁盘沙沙转起来时,《达古拉》或《锡林河》等歌曲就响起来,我父亲听得不时落泪。晚上他关上灯听,录音机里的二极和三极管闪着温暖而微弱的黄光。

有一天,录音机坏了。我父亲很生气,愤怒地看我修理,说:“算了,你不要弄了,找小苗!”

我知道他找小苗是因为他是研究生。这很为难人家,但不找会引发我父亲更大的愤怒,譬如他把601砸烂。我只好去敲门,说这个事。

小苗很惊愕,表示非不为也,而不能也。我请他一定去,小苗搓着手,和他媳妇交换不安的眼神。他一定听说过家父精神不悦,所谓疯子,因而有些紧张。然而还是到我家“修理”录音机。

我父亲大悦,指着录音机说“研究吧”。

小苗文雅地点点头,然后问我这台录音机的开关电源等等。显然他第一次见到它。小苗认真地说:“这是电源开关,按,绿灯亮了,证明通电。这是放音,按,没有声音。再来一遍,还是没有声音。”停顿了一会儿,小苗对我父亲说:“叔叔,这台录音机的放音键按下去之后,没有声音,证明它已经出了毛病。”

我父亲焦急地听他说。

过了一会儿,小苗说:“我们再操作一遍吧。”放音、停止等等。“它的确坏了。叔叔,我所能做的,只是这些了。”

小苗低着头,带着深深的歉意。

我父亲仰面叹了口气,说:“既然研究生都不会,看来它真是坏了。”口气里有一些不满意。

当我母亲带着歉意送小苗出门,一再表示感谢时,小苗惯常的笑容消失了,面有忧戚。那时候,有多少人被打死或自杀了,还有许多人关在牢中或流落天涯。小小的赤峰城里常能看到疯子,我父亲是病情较轻的一个。小苗显然理解这样的病情给我家特别是我母亲带来的巨大压力。就在这一年初冬,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即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使后来的岁月让我们这样的家庭渐渐好起来,我父亲的病也得以痊愈。

小苗的儿子蓬蓬,一直向往到我家里串门,因为我家里养了许多猫。当门开的时候,蓬蓬把着自家的门框朝这边看。看猫从窗户跃下,或竖着尾巴与之对视。蓬蓬想来但不敢,怕这种与自己相异的动物。有一天,蓬蓬被他妈领着来到我家,目光始终在猫身上。我家的猫有黄毛的狡猾的堂·采查,这是一个西班牙电影中傻瓜的名字;黑毛的瘸子蔑吉嗄。蓬蓬庄严地看着它们坐卧行走,以至涎水成串地淌下尚无觉察。大人们说着话,蓬蓬看了半天,觉得时机成熟了,用手摸了摸盘卧在床上的堂·采查的腰,后者以惺忪的眼睛瞄一眼蓬蓬,嗅了嗅,继续睡。

蓬蓬大喊:“猫是肉的!”

这声音大得把我们都惊动了。我是第一次听到蓬蓬说话,他的胖而弯的指头仍在空中点着堂·采查,两只小牙在粉红的牙床上孤零零的。

大家一笑,觉得他说得有趣。

许多年过去了,有时想起蓬蓬这句话,仍觉得意味深长。床是木头的,铁铲是凉的,火是烫的。那么,猫是什么的呢?当人们第一次见到它炯炯的双眼、轻盈的四肢以及扭来扭去的屁股以及尾巴的高扬时,怎么来概括此物的本质呢?蓬蓬也许想说:猫是活的,但它柔软的皮毛与肋间温而颤的呼噜怎么表达呢?再说,万物谁为活谁为死呢?在神和小孩子那里,生死是没有界定的。由此可见:

猫是肉的。

后来,小苗一家人调至北京。蓬蓬现在早成大人了,如果他也像乃父一样读硕士,也已经应该结束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