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这个题目放到孩子身上似乎大了些,但是要知道,一个人做人做事的诸多习惯大多数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不从现在抓起,等他长大成人,一些坏习惯影响他的生存与发展时就晚了。有意识地跟孩子签一些这样的合同,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
1.改变孩子急躁脾气的耐心合同
人们谈到对某个人的印象,大多会提到某某是个慢性子,某某是个急脾气,可见脾气的急与缓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脾气急躁有很多坏处,小孩子脾气急躁做事便没有耐心,大人脾气急躁会让人觉得不能托于重任。有的人认为一个人的脾气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很难改变不假,但只要家长付出努力,别用你的急躁脾气去校正孩子的急躁脾气,就一定能见到成效。
陆凯是个机警、反应敏捷的孩子,但同时他的性格也是很急躁的。吃饭、走路、说话无不表现出一个“快”字。每次跟大人一起做事情,都是他在催促爸爸妈妈怎么样怎么样,有时,甚至人家话还没讲完,他就抢过话头把自己的观点表述个不停。
这一年元旦,陆凯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打扑克牌。爸爸发现,每当陆凯手里有好牌时,他便焦急地催促坐在他左边的奶奶快些出牌,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能快些出完手中的牌。
于是,爸爸对陆凯说:“玩牌是大家共同参与的游戏,你要给别人一点思考的时间才行,不能只是为了你一个人能早点赢牌就不顾别人。这样下去,谁还会再跟你一起玩呢?”
陆凯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但是过了一会儿,他还是不停地说:“快点出吧,我这次的牌又特好!”
结合儿子平常遇事总爱脾气急躁的表现,爸爸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出现了空白,如果不及时纠正,不管对他日常的学习还是对他将来的成长,都坏处多多。
耐心被认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优劣、心理健康与否的衡量标准之一,也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孩子的耐心、帮助他克服急躁的毛病,不仅对他在学习上有帮助,而且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也有很大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建议使用如下方法:
①确立目标法。家长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方向。孩子心中有了目标,有了“盼头”,他就会为表现出坚毅、顽强和勇气,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确立目标一定要恰当,应该使孩子明白这目标不经过努力是达不到的,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不能太难或者太容易,太难或太易的目标都不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另外,目标如果是合理的,那就应当要求孩子坚决执行,直到实现为止,不能迁就孩子,更不能让孩子半途而废。
②独立做事法。应尽可能让孩子独立活动,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完成作业,等等。孩子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必定要克服一些困难、障碍,也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使他的意志得到了锻炼。假如孩子不能独立完成这些活动,父母也不应立即去帮助,应该“先等一会儿”,要让他自己去解决困难。当他战胜了困难,达到了目的,会显示出一种经过努力终于胜利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耐力和意志也就随之增强。
③解决困难法。父母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设置些障碍,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点小小的坡度。倘若把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部清扫干净,他现在可能平平安安,日后就会逐步失去走过坎坷道路的能力。
④自我激励法。孩子的意志品质是在成人严格要求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自我控制的结果。父母应时常启发孩子加强自我控制。自我鼓励,自我禁止,自我命令以及自我暗示等,都是意志锻炼的好方式。比如,当孩子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让孩子自己给自己下个命令:“大胆些!”“不要怕!”“再坚持一下!”等。
⑤充分肯定法。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父母要给予合适的肯定和赞许。赞扬、鼓励可以鼓舞孩子的勇气,提高孩子的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在孩子没有耐性完成计划时,家长要进行具体分析,切忌说:“我就知道你完不成任务”,“我早就说你没长性”等丧气话。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增加挫折感,而最终失去做事的信心与耐心。最后,要提请父母注意的是,人的意志品质与性格特征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耐心与意志力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应加强果断性和灵活性的锻炼,培养他大胆、勇敢、坚毅的品格。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着手,选择一项孩子感兴趣而又能够适应的活动,作深入持久的培养;为孩子制定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相对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借助家长的督促,来培养孩子的耐心。为孩子设立一定的困难情景或有目的地让孩子接受一些磨难教育,通过挑战和考验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达到培养耐心的目的。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只要情况允许,不要立刻满足,这叫做“延迟满足”。要让他等一段时间,让他学会忍耐,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的事情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他所要的东西不是立刻就可以到手的。要磨他的脾气,炼他的性子,使他变得更有弹性,更有耐心,这对孩子做事是非常重要的。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必须学会拒绝,否则就是在鼓励孩子放纵自己。这方面特别要注意的是父亲和母亲要互相通气,保持一致,以免孩子钻空子。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
附:爸爸妈妈跟孩子签订的克服急躁的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甲乙双方都认识到,乙方的急躁脾气给乙方的学习、做事、交朋友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乙方决心克服它,甲方愿意给予支持和指导,为此双方签订如下协议:
①每当遇到交谈的情况,乙方应仔细听别人把话说完,不许抢话头,打断别人的话。
②在等公车时,乙方不应左顾右盼,站立不安,车该来时自然来。
③对于甲方告诫的话,乙方应用心倾听,不能总说:“烦死啦。”也不能在甲方还没有说完的情况下,即点头敷衍。
④乙方在作业没完成的情况下不可以做其他的事。
⑤如果乙方选择了在课余时间学习某种技能,决不能半途而废。
⑥乙方的作业本从始至终要书写清楚工整,不能有一页不工整。
⑦乙方的计划(学习、锻炼等方面)一经制定,不能随意更改。
⑧乙方在感觉自己心里着急时,心里从1默数到100.
⑨每过一段时间甲方对乙方克服急躁的情况进行总结,如有进步应给予奖励。
⑩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父母要通过和孩子交谈帮助孩子认识问题,培养孩子的耐心。如果孩子因为玩不好游戏而大发脾气,干脆不玩游戏。那么,父母可以告诉他,这些事的确使人不高兴,但是拒绝游戏也解决不了问题,然后再引导孩子完成它。
②父母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时就要有耐心。孩子做错了事,要给他讲道理,耐心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即使在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时也要使其心悦诚服。父母要经常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讲讲历史上的成功故事,让孩子认识到每一个成功的人,每一项成果,无不是经过几年乃至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的结果,没有耐心是无法取得的。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成功是件了不起的事,但过程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是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达到的。
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菜、擦桌子、洗碗等等。刚开始孩子会漫不经心地边做边想玩,此时家长就要站在一边,教孩子做事的全过程,让孩子用心去做,直到把事情做好。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不能因为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渴了马上要喝,想要什么立即就给买。
④家长可以给孩子找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做。例如天天扫地、照顾邻居老人、坚持晨练、写日记等等,至少要能坚持一个学期。这种事对培养孩子耐心作用非常大。不过要和孩子商量,不要硬派,让孩子自己下决心去做。
2.改变孩子任性习惯的自制合同
现在城市家庭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娇惯、尽量满足其愿望就成了常见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孩子任性的毛病,稍不如意就耍脾气、闹性子。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以后要处处占先,受不了一点委屈,很难与周围的人相处,会给自己的工作、事业和生活增添不小的障碍。
李亮亮一家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都特别疼爱这个可爱的小孙子,甚至有点疼爱过头了。比如,李亮亮要是想得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她只要对爷爷奶奶撒撒娇,发点小脾气。那么,李亮亮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就一定能够得到和实现,这就是李亮亮的“杀手锏”了。也许由于爷爷奶奶的过分溺爱,李亮亮不知不觉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只要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自己不称心的事,他便使出“一哭、二闹”的“招数”。
有一天晚上,电视里播出一种休闲食品“海苔”的广告,不得了了,李亮亮赶紧让爸爸妈妈去给他买。爸爸说:“亮亮,这产品刚打出广告,我们家附近不一定会有呢,等周末有时间我去超市转转,一定给你买呀。”
可是李亮亮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见爸爸妈妈不理他,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冲着妈妈大喊大叫起来。
爸爸生气地说:“起来,快回自己的房间去。”
李亮亮见爸爸真地生气了,就收敛了一些,不情愿地走进房间,生闷气去了。奶奶见孙子受了委屈,不高兴了,忙追进亮亮的房间好言安慰,爷爷则下楼给亮亮买海苔去了。
爸爸觉得这样下去亮亮会被惯坏的,必须痛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让亮亮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于是他找时间与两位老人做了一次长谈,一开始老人自然不接受,但经他剖析利弊,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老人答应配合儿子校正孙子的任性习惯。
作为家长要明白,任性与有个性是两码事,任性是无论什么事都要遂了自己的意才行,而个性是在某些方面特立独行,坚持自己的行为风格。保持好的个性、改掉任性是每个家长应帮助孩子做到的。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她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家庭亲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对孩子过分溺爱的父亲与母亲人数分别达到40%和60%。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
有些孩子脾气特别急躁,个性倔,很有主意,稍不满意就会和父母“较劲”,表现非常任性。但他们的任性时间短暂,事情过去了,很快就忘记了。这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挫折耐受力比一般孩子差,常因较小的精神刺激就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愤怒情绪,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暴力行为,其情绪和行为具有突发性、不稳定性和反复性,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任性。“极端自我中心”的生活环境是造成任性的主要因素。在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阶段,这时如果父母对其迁就、放任,任由孩子指挥一切,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就会极度膨胀,从而表现为极端任性。这在由祖辈身边长大的独生子女中体现最明显。如果老人当着孩子的面反复说他任性,又给了孩子一种心理暗示,进一步引导他朝着“任性”的方向发展下去。可以说,这种孩子的任性完全是成人“培养”出来的结果。
大多数孩子任性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任、迁就。孩子任性往往与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宠爱有很大关系。
②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有些家长教育孩子要绝对服从父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的对不对,孩子都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
③家长蔑视孩子的人格。有些家长总在他人面前数落孩子,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虽然心里明白是自己错了,可为了保全面子也不接受父母的批评,于是就以“拧”来对抗。
④父母之间教育孩子的意见不一致,孩子从一方得不到满足后,又从另一方找到了突破口,从而表现出任性。
⑤有些孩子是由祖辈带大的,他们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一时遭到拒绝,孩子就会任性地报复。
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使孩子的品德和行为按照统一的要求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当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有的主张批评教育,有的却包庇护短,家庭成员在认识和要求上的不一致,必然会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情绪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当然喜欢袒护自己的那一方,会与批评自己的一方闹别扭。这不利于教育孩子的,以致使孩子养成任性,是非不清,听不进正确批评,常常无理取闹等不良品德和行为。
孩子希望父母把他们看成能自立的成年人,常常会计较父母和他们说话的口气和态度。但是父母如果仍像他幼小时一样看待他,这就会使他们为自己的才能和自立没有得到父母的信任而感到不愉快,而形成执拗的个性。再有,父母往往在遭到孩子拒绝时,恼羞成怒地强迫他立刻服从,这就极易使孩子因恼火而失去理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平静下来,好好想一想,告诉他:“你是个懂道理的人,想一想该怎样做才好?”孩子的头脑冷静下来后,就会听从父母的劝告。父母一方面要有严格的教育,一方面又要尊重所教育的对象,两者互相结合,孩子的任性就可以纠正。此外,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在小伙伴的督促下,孩子的任性就很难有立足的余地了。
附:爸爸妈妈跟孩子签订的自制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乙方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应该懂事了,爸爸妈妈因为乙方有时候表现得过于任性而感到着急。乙方也决心通过自制改掉任性的坏毛病,为此双方协议如下:
①乙方在向甲方提出某个要求之前,要先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乙方要努力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提无理的要求。
②乙方应明白,从现在起甲方不会对乙方有求必应,当甲方拒绝乙方的要求时,乙方可以讲清理由进行申诉,如果理由正当,甲方会尽力满足,如果理由不正当,甲方会坚决拒绝,此时,乙方不能无理取闹,不能以不吃饭、不上学相威胁,否则,甲方将取消乙方一星期的零用钱。
③无论何种情况下,对甲方和爷爷奶奶、老师要尊重,不能因为自己的要求没有满足就顶撞。
④受到批评时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真地错了,错了就承认错误,如果其中有误会,可以及时讲清楚。不能受了委屈就哭闹、抵触。
⑤跟同学、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要懂得谦让,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抢占他人的东西。
⑥玩游戏只能周六、日各玩一个半小时,平常不能玩。乙方必须遵守玩游戏、看动画片的时间限定,每按时停止玩游戏一次积10分,超过时限一次扣10分,积够100分全家一起去乙方喜欢的餐馆吃一次饭,积够500分甲方为乙方买一件特别的礼物。
⑦甲乙双方遇到问题时应以平等的身份沟通,甲方不能以大欺小,乙方也不能恃小“欺”大。
⑧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哭闹撒泼时,不要急着去哄,以免形成恶性循环。让他把“小脾气”及所有“本事”都使出来,由于家长冷漠的反应,当他明白这些并不管用时,他会对自己的行为重新加以考虑,有时会自觉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此时父母再去说理教育也不迟。
②避免无原则迁就孩子,父母尤其要减少对孩子的呵护,养成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锻炼意志的习惯。
③孩子的任性行为中有时蕴藏着积极的因素,父母应对此加以引导,既要不伤孩子的自尊心,又避免了孩子的任性行为。
④当孩子任性起来,吵着要这要那时,父母设法把他的注意力、兴奋点转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去,使他忘却那些不合理的要求。
⑤表扬和批评并用。孩子任性时,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训斥他,顾及到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孩子向那些听话的伙伴学习。
⑥父母要求孩子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
⑦孩子有时任性是因为知识少,认死理,往往把错误的行为当成正确的行为,固执己见。父母要想办法使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孩子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一些错误的做法。
3.培养孩子自尊习惯的尊重合同
自尊心是什么?简单说来,自尊心是个人的要求受到合理的、正当的尊重的一种情感。自尊是否也会成为一种习惯意识,一个孩子变好变坏,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其中维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张阔的姑姑过来吃晚饭。爸爸开玩笑地说:“张阔,跟姑姑说说,今天老师叫爸爸去学校干嘛呀?”听到爸爸的话,张阔的脸腾地红起来。
姑姑惊讶地说:“怎么了,老师叫家长了?”一句话说得张阔简直抬不起头来。这可是张阔上学五年以来第一次被“老师叫家长”。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姑姑于是问爸爸:“是什么事呢?”爸爸故意神秘地对姑姑说:“欺负女生!”
“啊?阔阔,你是男孩子,好男不跟女斗呀。怎么可以欺负女同学呢?”姑姑对着一边不知所措的张阔讲。
只见张阔站起来一边冲着爸爸说:“哎呀,别提了。”一边跑到房间里去了。
这时,爸爸才跟姑姑解释说:“阔阔想跟他班上那几个学习好的女同学一起玩,人家可能是因为他是男生吧,不带着他玩,于是,阔阔把坐在前面的女生辫子悄悄绑到椅子上,当老师提问到那个女生时,她站起来差点摔倒了。而且,不仅被辫子拽疼了,还惹得其他同学哈哈大笑。她就哭起来了。”
姑姑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哦。原来是这样的。看来得教育阔阔,尊重别人,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才能被别人尊重呀。”
“不过,”姑姑说:“你当着我的面揭阔阔的短,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啊。”爸爸听了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自尊者尊人,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二皮脸”,很难想象他会尊重别人,而这样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逐渐开始懂事了,这时他需要得到家长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满足孩子这种精神上的需要,会使他产生一种喜悦、欢乐的情绪体验,有利于良好心理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更能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无数研究表明,在孩子发展自尊心的过程中,父母的关心是极为重要的。反之,就会使他们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心理学家认为,自尊心得到尊重的孩子,常常表现出一种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自尊心强的孩子有三个主要特征:①在家里得到较多的爱护和赏识;②父母给他们规定了严格的行为准则;③家庭富有民主并且很开放。相反,低自尊的孩子经常感到孤独和忧愁,感到没有人爱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不能与父母、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自信。如果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则会胸无大志、自暴自弃、消极悲观、不求上进。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要从塑造孩子的优良个性的整体出发,要与培养诚实、正直、谦虚、宽厚、勇敢、开朗、有毅力、负责任、热爱集体、热爱人类等品格因素联系起来。还要教育他们把自尊心发展提高到集体荣誉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上来。
孩子渴望被家长和老师尊重,被同学尊重,所以当孩子的自尊心受挫折时,家长要积极地进行开导,并作具体保护。
首先,当孩子学习不好或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不要使用挖苦嘲笑的语言,骂孩子是“笨蛋”、“白养活了你”等。这样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同时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使怯懦的孩子更加怯懦,情绪执拗的孩子会激发他们强烈的对立情绪。越是奚落孩子,就越使孩子感到羞辱和痛苦。所以,孩子一旦做错事,家长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帮助孩子纠正,不要过分指责,更不能讽刺、打骂。惩罚时也要注意到尊重孩子。对孩子的错误要从正面示例,正面引导。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孩子感悟到父母是真心地爱护、尊重自己,并非有意与自己过不去。不能不分场合地在别人面前惩罚或不尊重孩子。
第二,切忌随意惩罚。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有了错误,轻者训斥,重则体罚。在家长的武力威慑下,孩子可能俯首帖耳,要他怎样,他就怎样,表面上循规蹈矩,老实听话,实际上只是一种心理压抑的暂时表现,他们的心里肯定不服气。比如,有的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就罚跪罚站,甚至不让吃饭或不让睡觉,结果孩子对父母的仇恨加深,导致孩子一反常态,做出违背父母意愿的事情来。还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就大发脾气,破口大骂孩子是“流氓”,甚至把孩子锁在家里,不让出门。结果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公然与父母对立,甚至离家出走。因此,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能采取武力,应当耐心地提出善意的批评、合理的要求,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启发孩子改正错误的信心和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多商谈,少命令。家长要求孩子做事时,会采取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如:“不能这样”、“不许那样”等。如果孩子长时间处在这种不自由的环境中,就会变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孩子会越发没有主见。长大后,做事情也或优柔寡断,没有进取精神。如果孩子的自尊心长期得不到保护,会磨蚀孩子独立的人格个性,形成孩子怯懦的不良心理习惯。因此,家长无论让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商量的口气,对孩子提出的合理建议也要采纳,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心理健康、有独立见解的人。
自尊者既不傲慢又不自贱。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常常也是重信义、不为环境所牵制的人,这样的人不傲慢,不轻人,不自轻,不自贱。他们知道:自狂会妨碍自己的进步;自贱会丢掉自己的人格。所以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能冷静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身处逆境的时候,也决不失去自尊。
附:爸爸妈妈跟孩子签订的尊重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有自尊心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乙方愿意做一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为此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①乙方在各种场合下都要尊重别人,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②乙方在学校、在客人家里玩耍嬉闹时要有所节制,不要惹人厌烦。
③不能粗口骂人,遭到别人辱骂时不能还骂,但要据理力争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④犯了错要认真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并诚恳道歉,不能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派头。大人批评错了,乙方可以申辩。
⑤甲方在客人和乙方的同学面前不能批评乙方,更不能揭乙方的短,而是应该维护乙方的尊严。
⑥乙方犯错误时,甲方不能用体罚或伤害性的语言对待乙方。
⑦甲乙双方要互相尊重对方的隐私。
⑧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要做到尊重孩子,家长就要改变同孩子说话的口气,要把教导训斥的口气变为平等交流的口气。只有尊重自己,继而承认自己,喜欢自己,才会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价值感。要教孩子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来尊重,即尊重自己。自尊是一种做人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获得同样尊重的权利。
②帮助孩子一起对失败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自己本身努力不够;二是自己力所不能及;三是外部客观因素影响。第一种原因有助于激发孩子继续努力,提高信心,后两种则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不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争取机遇,创造条件,今天达不到,以后可能就会实现。
③家长为孩子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和老师商量,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并不断自我鼓励,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再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设置一些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使孩子在实践中体会什么叫困难,哪里会有困难,遇到困难怎么办,体验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渐提高挫折的承受力。
④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因为孩子在竞争中表现一般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失望。父母要教孩子采取不找自我岔子的方法,经常地非难自我会成为一种自拆台脚的习惯。父母当孩子泄气时应鼓励他们;当孩子遇到威胁时同他们在一起,并给予他们克服障碍的工具。
4.纠正孩子说谎不讲信用的习惯
诚信是这几年经常被念叨的一个词,原因在于诚信的缺失已成为一种危害极大的社会问题。作为个人,我们无法信任周围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如果你的亲友当中某个人常常说谎话、欺骗他人,即使你仍会与他保持一定的交往,但在心里会不断告诫自己:这个人不可靠,我不会信任他。一个人一旦被贴上不诚信的标签,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了。尽管对于不诚信的人所有人都切齿地痛恨,但如果你是一位孩子的家长,就应反躬自问:对于孩子的诚信教育,我做了几分的努力?
唐飞最近总是要零花钱,有时向爸爸要,有时向妈妈要,说是买书用。爸爸和妈妈都很奇怪,他最近怎么总是买书,却没见到他看什么书。
唐飞的爸爸比以往提前下班了,他想今天是教师节,孩子下午放假,他一定在家里做作业呢。要知道唐飞可是班里最好的学生之一了,他学习很努力。
结果爸爸到家一看,却发现他根本不在。过了很长时间,他还是没回来。于是爸爸往他最要好的同学王明家打了个电话,结果无人接听。
快到吃晚饭的时候,唐飞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了,爸爸问:“今天下午你们不是放假吗?怎么才回来?”
唐飞说:“嗯,去王明家做作业了。”
爸爸不动声色地说:“原来你一直在那儿啊。”
“是的。”
爸爸不高兴地说:“可是我打过电话了,他家根本没人在。”
这时,唐飞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过了一会,他说:“我和王明去打游戏机了。”
爸爸看着说谎的儿子,觉得很失望。他说:“儿子,你虽然学习很好,可是不能说谎啊。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品格。一个经常说谎的人是不会被人信任的。”
孩子偶尔说谎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经常说谎而不被指出、校正,谎言就可能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伴他终生了。
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洛克曾说:“说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要使儿童不看到、不听到别人说谎是很困难的。孩子经常看到、听到别人说谎,又怎么不学呢?”
诚实是做人的首要品质,诚实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说谎。说谎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就相当顽固,不易改正,而且说谎是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矫正孩子说谎至关重要。为此,父母应以身作则,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对孩子说谎。遇事应对孩子说真话,耐心地讲清道理。此外,对孩子许下的诺言要兑现,做到言而有信。万一忘记或无法兑现时也应该向孩子道歉并说明原因,这样对改正孩子的说谎也有利。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的最大美德莫过于诚实。”一个人如果不诚实,将会失去一位好朋友,一位好顾客,或者一桩好生意,甚至会因欺诈而被送入监狱。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父母应引导孩子“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诚实正直。
当发现孩子说谎后,家长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有的父母发觉自己的孩子小小年龄就会说谎,他们为此十分担忧。将来孩子长大了会什么样?其实对年纪小的孩子的说谎行为要认清区别,有些是某个年龄心理发育的一种反应,而另一些则可能属于说谎。只有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教育措施,才有益于纠正孩子说谎的不良倾向。一味的打骂、斥责等简单的教育方法,只能将孩子推向愿望的反面。对孩子的话不能偏听偏信,必要时应作一番调查、核实。有不少孩子是发现自己做了错事,又怕被父母责骂才说谎的;如果家长再一味地打骂,反而适得其反。当怀疑孩子说谎了,就要分析前因后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这样就不至于使孩子把谎越说越大。在纠正孩子说谎的时候,家长应循循善诱地向孩子指出说谎的危害性,让孩子在内疚中知错,在鼓励中改错。
父母要着重从正面教育孩子从小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让他们懂得不说谎的人才能心里平静,精神愉快。孩子知识面窄,爱幻想,常将幻想中的事同现实中的事混淆起来,分不清事情的真假,其实这只是一种说谎的假象,对待孩子的这种“吹牛”,家长应该善于利用,首先鼓励、表扬他们创新的想象力,抓住机会,通过一些小故事以及身边的客观事物,如通过书本、电视等一些直观手段,让孩子取得正确的知识,让他们从小能比较正确、公正、客观的看待事物,不能一切想当然。
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自尊心,他们由于不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观,免不了使自尊心转变为虚荣心,从而导致说谎,因此从小要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竞争意识。通过平时的言传身教,讲故事,分析身边小事,说明一些做人的道理,从平时的一些小事严格要求,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做了错事会对自己对别人产生怎样不良影响,不良后果。让孩子明辨是非,不应该做的事不做,不诚实的话不说。当孩子无意中做了错事,要教育他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
附:爸爸妈妈与孩子签订的诚信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好孩子都应该诚实、讲信用,有说谎的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下决心改掉。为了使乙方成长为一个讲诚信的好孩子,甲乙双方签订如下协议:
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乙方都不得对爸爸妈妈说谎。
②乙方如果犯了错误必须自觉向爸爸妈妈坦白,如果刻意隐瞒,被甲方获悉,根据情况作严肃的处理。
③乙方答应甲方的事一定要做到。反之,甲方承诺乙方的事也要办到。
④乙方不能为了贪玩而编出各种理由应付甲方。
⑤乙方不能图省事,不动脑,就去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更不能在考试时作弊。
⑥乙方不得以各种理由骗取甲方给零用钱。
⑦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不应骗甲方说试卷丢掉了。
⑧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却欺骗甲方说是自己拣的。
⑨甲方会经常性地与乙方的老师取得联系,以了解他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如有违背约定的事发生,乙方必须及时向甲方汇报,否则将从严处罚。
⑩乙方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信守诺言去做到。应视自己的能力去回复他人的请求,不可以胡乱吹嘘。
乙方要保守朋友的秘密,不说别人的闲话,更不应在同学中传闲言碎语。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对于那些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固孩子,一定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有些孩子已经习惯于说谎话,屡教不改,甚至有损人利己的行为,态度还极为恶劣。对于这种孩子,父母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以外,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来戒除孩子的恶习。值得一提的是,当孩子旧错重犯时,如果他能诚实主动地告诉父母自己所犯的错误,那么在父母的批评教育之后,一定要对孩子的诚实作出肯定,并适当减轻惩罚。
②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他们所崇拜的偶像。家长的一切言论、行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要用美好的语言、行为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只有家长心灵美,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心灵美的孩子。在平时与孩子相处时,父母要注意自己对待孩子的说话方式,注意不提供有利于说谎的机会,也不叫孩子回答一些带有一定强迫色彩的,而孩子又不得不用谎话去为自己辩护的问题。
③平时鼓励孩子说真心话。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会打击他们承认错误的勇气,使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因为说真心话要挨骂挨打,所以他们就用说谎来进行自卫。因此,作为家长应在鼓励孩子说真心话的同时,做到:既能听得进令人愉快的真心话,也能听得进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
④孩子如果一次因为迷恋电子游戏而没有做功课并谎称做完了。父母发现后,不要发怒和指责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心情会非常焦虑和紧张。首先要求孩子补回功课,然后剥夺孩子一周玩游戏的权力,或者规定几天内不许出门玩耍。但是父母惩罚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惩罚既要让孩子感到痛苦和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又不要使孩子的身体受到损害和摧残。
5.培养孩子是非善恶观念的道德习惯
说起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个别家长会不屑一顾:孩子将来功成名就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的。持这一观点的家长应该反省:混迹街头甚至违法犯罪的不良少年是怎么产生的?退一步讲,即使功成名就,但缺乏道德约束的人迟早会走入人生的岐途,这样的例子难道还少吗?凡此种种,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从小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
张先生经常对儿子大海说的一句口头禅是:“顾好自个儿,别的啥都别管。”
有一次,大海在学校里跟同学打架,挨了老师的批评,张先生怒不可遏地冲到学校,打了大海的同学不说,还把老师大骂一顿,最后又与被打同学的家长扭打在一起。自此以后,大海在学校里越来越横行霸道、无人敢惹,得了个“小霸王”的称号,而张先生也被冠以“霸王爹”的“美誉”。
还有一次,父子俩在电视里看到一位热心人把一个被车撞倒在路边的老汉送到医院,最后却遭老汉家人诬陷的故事,张先生郑重地教育大海:“看到没有,好事不能做。”
可以预见,在张先生的言传身教之下,大海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张先生这种缺乏正确是非观念的教子方式是错误的,但是,父母自身拥有正确是非观念就能教出好孩子吗?那也未必,还要看家长以什么方式教育孩子。
家庭道德教育没有什么成熟的理论,也没有可依恃的范本,它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向孩子灌输是非善恶的观念,培养他优良的道德品质。把一些便于把握的问题集中起来,以合同的形式让孩子接受并照此去做,无疑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做法。
河南财经学院朱金瑞教授指出,品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通行证。一个讲道德的人,人们愿意与他交往,这意味着他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容易成功。品德是一个人素质中的核心部分,一个成功的人,大多是一个具有较高素养、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品德低劣的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个人吃亏也就越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意味着他的人生有了追求和动力,他的生命处于更高的境界,他的人生才会精彩。因此,教育孩子做一个有德性的人,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
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告诉他们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要坚决反对的。需要给孩子们实践的机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小事做起,使孩子在生活中磨炼意志,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转化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
道德既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长如果能躬行实践,道德则是世界上最为可贵的东西。相反,如果把道德仅当成教育、约束孩子的工具,而与自己无关,那也最让人感到痛心,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气氛。孩子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家里的环境和气氛的好坏对孩子道德品质、性格、兴趣爱好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陶冶孩子的良好情操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家庭要形成团结友爱、民主活泼、勤奋好学和勤俭朴素的好风气。
子女可以从父母的模范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很多有益的营养。爸爸、妈妈毫无疑问地承担着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责任。所有的育儿理论已经说了无数遍:父母实施教育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自己给孩子做个表率。举个例子,如果某家长当着邻居的面大大地夸奖对方的孩子,而回到家关上门就说“这个小孩简直就是傻瓜一个”的时候,你还怎么能够让孩子成为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呢。
在郑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15岁的孩子在郑州机场带着两个陪舞小姐,后被警方带走盘问,原来这孩子的父母从事电脑贸易,家境富裕,但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就带着15万元现金,周游各地,并叫上这两个小姐。当孩子的母亲到公安局领人时,对孩子没有任何批评,对警方也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会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
家长还必须重视的一点是,爱国教育是孩子道德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几乎是没有在特定的场合进行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发生的。学校更没有专门开设的爱国课,美国对学生进行的爱国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每天清晨,第一堂上课铃一响,进行的第一项内容,即是学生们虔诚地把手放在胸前,庄严地大声宣誓:“我向美国的国旗和共和国宣誓,在上帝之下,确保领土完整,为万民谋福利的自由正义之国,誓以忠诚……”美国人甚至在最喜爱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体育运动开赛前,第一件事便是全体起立,高唱国歌。在那隆重热烈的场合,成千上万、各种肤色的美国人注视着冉冉升起的星条旗,高唱国歌。置身于其间不能不被美国人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
附:爸爸妈妈跟孩子签订的做“好孩子”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坏孩子自私自利、惹事生非,弄不好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好孩子爸爸妈妈放心,长大后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贡献的人。乙方愿意做个好孩子,为此,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①在家里,甲方承诺乙方做作业或者在学校里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会无条件地帮助乙方;乙方承诺在甲方做家务时也会帮助甲方。在学校,乙方也会尽力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②乙方承诺决不欺付比自己弱小的同学和小朋友,在遇到别人欺负时也不会害怕,如果对方太过分,乙方要向老师或者甲方报告,甲方会跟老师一起协调解决。
③对老师要尊重,不要在背后议论老师、给老师起外号等,在校内校外遇到老师都要问好。不光对老师,对于认识的长辈都应如此。
④乙方不再跟同学比吃、比穿、比花钱、比气派,因为那都是爸爸妈妈给的,不是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而是要比学习、比遵守纪律。甲方保证乙方穿着干净、得体,并不再强迫乙方穿某件衣服,对于乙方提出的购买零食、玩具方面的合理要求,甲方应尽力满足。
⑤对于别人提供的帮助,乙方要心存感激并衷心致谢。
⑥国旗、国歌、国徽是国家的象征,要尊重而决不能亵渎。
⑦乙方不得有意损坏公共财物和别人的物品,不小心弄坏的要承认错误,甲方会协助乙方予以赔偿。
⑧乙方在学校要遵守纪律,对于调皮捣蛋的同学的不正确做法,如果无法制止,也不能附合参与。
⑨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父母要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孩子对各种道德现象的认识是很浅薄的,对人的道德评价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所以家长对周围现象和行为的评价,要分清是非,善恶分明,给孩子留下爱憎分明的烙印。对于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先引导孩子去分析和评价,然后再对孩子的评价给以补充和纠正。比如在公园里看到有的孩子摘花,拿零食喂动物,就问:“你看,他这样做对吗?”孩子会说:“不对。”可以接着问:“那为什么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呢?”以此来引导孩子用所掌握的道德观念来进行分析。渐渐地,孩子就能独立地进行正确的评价。有了正确的评价就不难做出正确的举动了。
②要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可以利用影视作品、书籍中良好的道德形象,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应该经常运用孩子周围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来感染孩子。
③父母还要注重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孩子的情感非常不稳定,容易冲动,自制力和坚持性差,所以孩子的道德认识常常和道德行为脱节。针对这种状况,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具体道德行为的指导和督促。家长对孩子作出的正确行为要不断赞美、强化,充分、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看到孩子主动把玩具让给别人玩,就表示很赞同,并说:“你做得很好,真是个好孩子!”看到别人在大街上随地吐痰,可以厌恶地对孩子说:“真不讲文明!”父母这种鲜明的是非观,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以后遇到类似事情也会给出相同的评价,从而产生正确的价值观。
④要注意尺度的把握。家长在对是非善恶的把握上不能过分苛刻,要允许孩子犯错误,不能抹杀孩子天性中求知活力的一面,因为好孩子不是呆孩子。
6.培养孩子关爱他人习惯的合同
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竭、泯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去爱别人。
刘涵玉是四年级的小学生,按照常理来说,她自己应该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她洗头洗脚、扫地铺床、洗鞋袜、倒垃圾什么都不会做。平时爸爸妈妈都让她以学习为重,不敢让她分心。因此养成了她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懒得做的毛病,更严重的是这让她从来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
有一个星期日,刘涵玉的妈妈头痛发烧,病倒在床上了,没做午饭。刘涵玉从外面玩够了回来,见到妈妈这样,不但不讲一句关心、体贴的话,反而大喊:“你为什么不做午饭?就知道躺在床上睡觉,难道你的肚子不饿,就不管我的死活了吗?要睡也要先给我做好饭菜再睡呀;要不,打电话叫爸爸回来给我做!”
妈妈实在病得昏昏沉沉,没力气起来。她只好给刘涵玉的爸爸打电话,刘涵玉加班的爸爸从单位赶回来给她做好了午饭,然后再急匆匆地赶回单位。
晚上,她妈妈和爸爸商量决定开个家庭会议。爸爸妈妈耐心地开导了刘涵玉,她最后认识到,妈妈病了,自己却没有给予一点关心,这样做是不对的。
刘涵玉的父母首先要让孩子自立起来,不能太过溺爱,以至于孩子认为父母做饭是应该的,对妈妈的病情不闻不问。让这样的孩子首先学会去处理自己的事务,不可一味地为其付出爱,要让她感受到并理解这种爱,才能懂得怎样关心别人。
孩子自私自利的根源于父母的私爱和溺爱,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培养出来的孩子很容易变成一个没有爱心、冷漠的人。
父母若不下点功夫培养孩子的爱心,将来孩子就可能使父母寒心,并可能带给父母无穷的哀伤、痛苦,特别是当父母年老时会更加悔恨。必须牢记,为国尽忠、为民立业、孝顺父母、友爱同伴、尊敬长辈和老师、对周围的亲友邻居有礼貌、遇到有困难的人尽力给予帮助,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是很重要的。如果父母没有理想追求,只知道喝酒、打牌,这样就无法去教育孩子约束自己,专心学习。如果父母在公共场合都表现出缺乏社会公德,就无法要求孩子做得更好。因此,父母要能和学校、社会携起手来,共同把孩子引导好、教育好。
培养爱心,首先要落实在平时的点滴行动中,更需要的是情感的熏陶和榜样的示范。读一些报刊上少年儿童为父母分忧、立志再艰苦也要完成学习的真人真事,特别要以父母本人的爱国敬业、关怀长辈和他人的行为去感染子女,让孩子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同时,要扩大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敢于面对现实和具体困难,乐于为父母分担责任。从家人的重病、下岗、遇盗、受灾中,进一步理解生活的多面性;从电视报刊上反映儿童少年被拐骗、上当、吸毒、犯罪等的事实中,逐步培养其判断是非、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做父母的不必为患病、灾祸或下岗造成的经济拮据、生活质量下降等向孩子说谎、隐瞒,应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向其说明情况,说明困难,共同分忧解难,使子女领悟人世间每一片面包都是要用汗水换来的道理,认识生活中的挫折,体验父母的爱心和抚养自己的艰难,从小懂得向别人奉献爱心的欢欣和快慰,知道战胜挫折、困难带来的成功感、自豪感。培养爱心,还要学会关心他人的本领。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以帮助他人为快乐,以会劳动、能负责为荣耀。例如承担适度的家务,主动帮爷爷浇花、喂鱼;给晾衣服的妈妈递衣架;父母对孩子良好的言行要给予微笑、鼓励,而不是物质允诺。爱心应当是不图回报、不计代价的。有的父母拒绝和不准孩子参加家务或社区劳动,生怕减少了孩子看书、习字的时间,怕分了孩子的心,影响学习成绩,其实,如果安排得当,适量的劳动与专注的学习交叉进行,可以调节大脑不同区域的负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有条理的劳动习惯可以迁移为相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使孩子终生受益。
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把爱献给别人一点儿。并不是孩子生来就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注意教育方式等,把孩子的爱心在不经意间给剥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抓起。父母要经常对孩子微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父母要把自己看作孩子的伙伴,陪孩子游戏、聊天、学习,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要富有爱心。只有富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父母首先要做到孝敬自己的老人、关爱家人、乐于助人。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他们自己也会自然而然地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附:爸爸妈妈跟孩子签订的爱心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乙方认识到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是不对的,只有大家互相关心,都奉献自己的爱心,世界才会更美好。为了进一步培养乙方的爱心,甲乙双方签订如下协议:
①甲方会一如既往地关心、疼爱乙方,乙方保证孝敬爸爸妈妈,感激妈妈每日的操劳。如果爸爸妈妈有病了,乙方会给他们应有的关心。双方要互相体谅。
②乙方保证为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学会自己洗头、洗脚、扫地、铺床、倒垃圾、洗鞋袜等事情。
③乙方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遇到同学伙伴有烦恼或者生病时,应积极打电话或前去问候。
④乙方会珍惜妈妈做饭、洗衣等家务劳动,体会其中的艰辛,说些温暖安慰的话语。
⑤当爸爸妈妈外出回家时,乙方要为他们做些拿拖鞋、搬椅子、端茶水、送报纸、递眼镜等小事。
⑥遇到家中长辈生病时,乙方能给他们唱歌、讲故事、捶捶背、摸摸胸等,并把自己最爱吃的东西给他们吃。
⑦如果看到可口的水果、香气扑鼻的鸡鱼肉蛋时,乙方不会独吃独占,要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饮食。
⑧乙方会常常帮邻居老爷爷拿牛奶、传信件、送书报。
⑨小区里组织的爱心捐献活动,甲方会积极参加,并带乙方一起参加。
⑩家里养的鲜花开放时,乙方会约同学一起来观赏,有可能时带到学校给老师观看。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父母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采取多做有益游戏,多看益智图书的方法。孩子喜欢做一些趣味游戏,就为他们设计一些表达爱心的游戏来吸引他们,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真善美。
②让孩子多与人交往,拓展交往空间。爱心,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孩子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要让他们学会多与人交往,从交往中学到东西,孤独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甚至患上自闭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要重视多教育,善于引导孩子。
③作为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情况,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加表扬,让他们的爱心行动得到鼓舞。
④父母要注重言传身教,大人们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大人们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
7.培养孩子乐观习惯的快乐合同
乐观的态度在人生中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责任。人生会有很多坎坷与曲折,保持乐观的情绪将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乐观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情绪,同样也会成为一种习惯,开朗乐观的人不仅健康,事业上也易获得成功。
袁洋经常是一副没精打采、郁郁寡欢的样子。学校里有知识竞赛,他根本不去积极参加,有别的同学参加了,他也感觉自己的班级不会赢的,这种悲观的性格让他做什么事都信心不足,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袁洋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去郊区爬香山。爸爸妈妈发现,本来就不喜欢运动的袁洋,进入冬天以后,越来越懒得动了。这样肯定对他的身体不好,所以组织了这次一家三口的登山活动。
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达以后,袁洋就有些疲惫感,表现得很懈怠。爸爸说:“打起精神,战斗马上开始了,我们来比赛呀。”到了山脚下,一家三口开始了的登山比赛。
刚爬了十多分钟的工夫,袁洋就落后了。他抬头看看那数不尽的石阶,没精打采地选了旁边一块大石头,一屁股坐在上面了。
走在前面的妈妈发现他没有跟上来,回头来找。她看到袁洋的样子,问到:“儿子,怎么了?战斗才刚刚开始,你就准备缴械投降啦?”
袁洋说:“妈妈,这么高的山,看不到顶,登山的石阶也没有尽头,什么时候才能爬上去呀?我可以放弃吗?你们上去吧,我在山脚下等。”
爸爸这时也回头来找他了,听到袁洋的话,不高兴地说:“洋洋,香山的主峰才五百多米,你完全有能力轻松地爬上去的,你看,还有很多小朋友都走在了你的前面呢。”
妈妈也说:“不要把困难想象得太大,眼是懒蛋,脚是好汉。石阶大概有一千多阶,你把它们分开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比如,每登五十个台阶就休息一会儿,然后再继续。说不定,你还能得冠军呢。”
听到这里,袁洋说:“那好吧。我试试。”
果然,在爸爸妈妈的提醒和督促之下,袁洋和爸爸同时到达了顶峰,把妈妈甩在了身后。
登上山顶之后,袁洋显得非常兴奋。他说:“爸爸,原来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难呀。看,香山已经在我脚下了。我们的城市尽收眼底啊。”
爸爸大笑着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儿子,记住,要永远保持乐观的心境,它将助你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袁洋正是在乐观情绪的支配下,成功登山的。让孩子学会乐观,他会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生有信心,待人也多了宽容和忍耐。孩子的快乐不一定是由物质的东西引发的,需要父母的培养和精神上的支持。
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孩子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父母分不开的。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消极心态使人沮丧、失望,对人生充满了抱怨。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父母情绪的好坏会通过言行、举止反映出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父母的乐观情绪能够感染孩子,使孩子胸襟宽广、热爱生活、处世豁达,使孩子怀着积极的心态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和谐幸福的家庭气氛,父母乐观自信,幽默豁达,能将自己的乐观精神感染给孩子,孩子就会乐观。即使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困难挫折,他也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具备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的目标。
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他们将来可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组织者。相反,有的孩子怕见生人,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怕做错事,爱哭泣。很少与父母家人说话,喜欢缩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在学校热闹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这类小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一个心存渴望的人看见的是成功的一面,而悲观失望的人看见的则是失败的一面;积极向上的人觉得生活中总是阳光灿烂,而失望沮丧的人见到的只是阴雨暴风。拥有自信十分重要,一个自卑的孩子往往不可能开朗乐观。可见,拥有自信与乐观性格的形成密切相关,对充满自卑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多发现他的长处,并多加表扬和鼓励,父母的肯定有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呈现一副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样子。即使事情关系到孩子,父母也要给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父母对小孩的举止、行为不要太过苛刻,应帮助引导孩子摆脱困难的处境,或者使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也可使孩子在困境中寻找到另外的精神寄托。
父母还要鼓励孩子多接触人,多交一些朋友。友谊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孩子在与同伴相处中享受到友情的温暖,将会使他们更加快乐。努力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与他人的融洽关系有助于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孩子具备了各种兴趣爱好以后,会在不同的爱好中发现自己的快乐。
父母要时常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事情做主,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如地使用决策权。还要让孩子能够主宰自己的情绪。在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应该为他们指出,前途总是光明的,使他们在恢复快乐心情的环境中寻找到安慰。父母应该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不是与物质财富的占有划等号的。告诉孩子,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对物质占有适可而止。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一辈子生活优裕,但是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孩子准备好了,这样就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娇惯了孩子,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什么都应该给我”,孩子因此容易形成“患得患失”的心态。
附:爸爸妈妈与孩子签订的快乐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甲方希望乙方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一个乐观的人,乙方也愿意在这方面改变自己,为此双方签订协议如下:
①甲方承诺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时,要克制自己,不把消极的情绪带回家。遇到困难可以开诚布公地与乙方探讨,共同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问题解决后与乙方共同庆祝。
②甲乙双方共同选择一些可以一起完成稍有难度的事项,比如登山、家庭小试验等,在完成过程中双方互相鼓励。
③甲方为乙方读一些励志书籍(乙方也可自己挑选阅读),了解、学习那些在逆境中奋斗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人。
④乙方承诺以后在遇到问题时,先想一想该怎么办,要主动出击,而不是悲观等待。
⑤在做一件事情时,乙方要不断告诫自己坚持再坚持,取得成功后要与甲方和他人分享内心的喜悦,同时也要分享他人的成功。
⑥乙方感觉不快乐时,闭上眼睛默数到100,然后把不快乐抛到脑后,强迫自己想想高兴的事或去做一件自己愿意做的事。
⑦乙方要有意识地选择几位性格活泼的同学交朋友,甲方欢迎乙方带同学来家里作客,并保证热情招待。
⑧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孩子从成人那里得到的快乐,使他相信成人。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父母不仅要尽量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乐观,营造快乐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拥有一颗乐观的心。父母乐观处事的实例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让孩子学会爱别人,积极去帮助他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信心,并把这种信心传递给别人。
②教孩子做事情不要拖沓。孩子的大多数烦恼都是由于习惯拖延,从而使其产生一系列的担忧。
③快乐随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在成功中,孩子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自我肯定。让孩子多看一些幽默漫画书,培养幽默感,尽可能地用幽默的态度对待事情。父母要注重孩子的爱好,为孩子培养各种兴趣,并给以必要的引导。
④对于孩子的想法、兴趣爱好,作为父母千万不要过分限制,它将压抑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比如和伙伴玩游戏,参加学校的体育项目等,开阔视野。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要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活动的空间。
⑤不论工作有多繁忙,父母都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与和谐。从小没有得到感情体验,没有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别人报以爱和同情,他们将形成冷漠无情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很少体验快乐,当然也不会具有乐观精神。
⑥父母要少发些牢骚,多一些宽容心,尽量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这样孩子就会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在于他们有很好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就会调整心理状态,恢复快乐的心情。
8.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懂事”合同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凡事习惯于感恩,就会使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习惯于感恩,当孩子遇到种种失败、无奈时,都能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习惯于感恩,能诠释生命中的挫折与不幸,创造生命中的奇迹。
邓女士的儿子郑洋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或许是遗传他爸爸的基因,郑洋长得比同龄孩子高出半头,加上他的浓眉大眼和一幅大大咧咧的性格,活脱脱一个小霸王的形象。但奇怪的是,在老师、家长、邻居眼中,郑洋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说起郑洋对他爸爸妈妈小大人似的关心和体贴,邓女士的同事们都羡慕不已,大家纷纷向郑女士取经。
邓女士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重要的是要让他有感恩的意识,咱们做父母的不能对孩子除了疼爱还是疼爱,只是一味地付出,让孩子觉得你的无休无止的付出和他的无休无止的索取都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孩子小还好说,等他带着这种意识长大成人后,就有咱们好看的了。”
确实,对于家长工作中的辛苦,邓女士和丈夫都有意识地让郑洋看到,在自己劳累的情况下,郑洋能干的事情就尽量让他代劳。同时,工资收入等情况也都让郑洋了解,让他知道他买东西花的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平常看电视看到相关话题的节目,邓女士与丈夫也是不失时机地向郑洋灌输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懂得感恩的观念。
邓女士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现代孩子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下,所有的事情都不去干,在潜意识里就形成了——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用回报。有些父母对孩子不知感恩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孩子还没长大,以后长大了自然会懂得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现象:父母为孩子任劳任怨,孩子却毫无感激之情,甚至还认为是应该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作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忽视了,父母的付出、外来的帮助和关怀在孩子眼里变得理所当然,谈不上什么感恩。孩子不懂得爱父母,更不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怨恨父母。所以,父母如果爱孩子,就要让他们从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觉到爱,在爱中领略被爱。当孩子渐渐长大,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爱的表达,可以使人感到愉悦和温暖。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就不会一味地怨天尤人,才有信心去面对生活的挑战。一个不知感恩父母的人,就更不可能感恩别人。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习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么父母对子女的涌泉之恩就可以不报了吗?“施恩不图报”是施恩者的美德,“知恩图报”是受恩者做人的良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报恩是报不过来的,但知恩图报是起码的,要让孩子在心里保有一份爱,父母怎么爱他们,他们就应该怎么爱父母。
要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就要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对父母怀有感激之心,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对老师怀有感激之情,牢记老师的教育之恩;对周围的人怀有感激之情,牢记他人的知遇之恩,向他们道一声“谢谢”,这些都是一种感恩心态的体现。
附:爸爸妈妈跟孩子签订的感恩合同
甲方:爸爸妈妈
乙方:
感恩就是对别人的付出心存感激,有感恩心的孩子才是懂事的孩子,乙方愿意做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为此双方签订如下协议:
①乙方应体贴、尊重甲方,孝敬祖辈,经常打电话问候他们。
②甲方买学习用品及礼物送给乙方时,乙方应使用“谢谢”来表达感激之情。
③乙方不应对甲方提出超越家庭实际收入状况的要求。
④乙方应在节庆日子里向甲方及家庭其他长辈表达真挚的问候。
⑤乙方有什么需要应同甲方协商,不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无理取闹。甲方有责任向乙方说明不能满足其要求的理由。
⑥乙方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应理解甲方的辛劳。
⑦乙方承诺在与他人相处中,对于别人的帮助要真诚致谢。
⑧乙方不得以哭闹、不吃饭等方式来要挟甲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⑨在甲方劳累的时候,乙方要自觉地为甲方做搬椅子、倒洗脚水、捶背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⑩乙方要帮助甲方做些家务,如洗碗、擦地板等。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执行。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合同执行要点:
①在父母与孩子签订了合同以后,要督促双方坚决执行,并且在施行当中不断地完善其中的内容。当孩子顶撞父母时,父母要注意聆听孩子说了哪些话,多去理解和宽容孩子,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真实想法,再去进行坦诚的教育和说服,孩子才会主动放弃不合理的要求,接受父母的意见。
②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在要求自己的孩子怀有感恩之心的同时,对于家中的长辈要怀有一颗感恩、孝顺之心。对于孩子所表达出来的对父母的爱,应给予积极的肯定。感恩不能只局限于对父母的感恩,还要培养孩子对老师、同学以及对帮助过他的、为他付出过的人怀有感恩之心。从多方面展开感恩教育,让孩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③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责任感,很少会考虑到别人,更不可能客观地看待问题。父母应当教育孩子待人处事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启发孩子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在生活中,父母更要鼓励孩子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别人有事相求,孩子又可以帮得上忙,就让孩子帮别人一下。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父母还可以教育孩子做一点力所能及的捐款活动,以帮助那些生活更加困难的人,养成乐善好施的美好品德。通过实际生活的锻炼和父母的指点,孩子渐渐就会懂得“感恩”。
④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指导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体验父母的辛劳,使他更加珍惜家庭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