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小说赏读
32171400000006

第6章 愚公移山——《列子》

题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叙述愚公带领子孙挖山不止的故事,赞美了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抗争奋斗精神。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①七百里,高万仞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③九十,面山而居。惩④山北之塞⑤,出入之迂⑥也,聚室⑦而谋曰:“吾与汝毕力⑧平险,指⑨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⑩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

①方:原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②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③且:将。④惩:戒,这里是苦干的意思。⑤塞:阻塞。⑥迂:曲折,绕远。⑦聚室:集合全家。谋,商量。⑧毕力:尽全力。⑨指:直。豫,豫州。⑩杂然:纷纷地。曾:竟。损,削减。魁父,小山名。畚:土筐。始:刚。龀(chèn趁),换牙。叟:老头。穷匮:穷尽。亡(wú吴):同“无”。厝(cuò):同“措”,放置。朔东,朔方东部,今山省北部一带。

赏读

这篇小说先叙写人与自然的矛盾。绵长高峻的王屋、太行二山,为愚公一家带来了出行的不便,愚公便率领子孙开始移山的宏伟工程。绵延高峻的大山与人少力薄的开山者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愚公移山精神的可贵。除自然矛盾外,小说还叙写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河曲智叟作为愚公的对立面,他的话语反映了愚公的现实处境,突出了愚公移山的难处。愚公对答的话语不仅反映了愚公志向的坚定,又反映了愚公颇有远见。对现实的困难,愚公是了然于心的,但他更相信改变现实的能力,体现出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在愚公的大无畏精神感染下,河曲智叟满怀惭愧,无言而应。正反两个人物形成对比,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衬托出愚公的大智大勇。两个人的名字与两人的心智截然相反,体现出小说的讽刺诙谐意味。小说结尾借助神仙之力,移走二山使小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暗含人定胜天的思想。

这篇小说采用了对比反衬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借助人物语言、行为的描写,塑造了感天动地的愚公形象,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和对愚公精神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