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40岁男人必读书
32245000000026

第26章 克服不良的心理

病由心生,心静则体安。男人过了40年之后,身心健康由高峰渐渐下滑,开始进入多事之秋。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负,使得中年男人的心理出现了种种不良反应,诸多灰色的情绪潜入心底,威胁着男人身心的健康。中年男人的精彩生活,必须从清除心理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开始。

不良的心理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克服,则很容易引起身体的疾病。为了身心健康,为了生活和工作的和谐,40多岁的男人要尽力克服不良的心理。

1.多事之秋:40多岁男人的灰色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40多岁的男人没有一个知己不足为奇。许多人都承认他们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和吐露心事的亲密无间的朋友。内心世界的封闭使他们无法通过情感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友情的缺乏使40多岁的男人陷入一种强烈的孤独,一个40多岁的男人对自己的感受如此描述:“在这个世界里我感到孤独、嫉妒、愤怒、紧张。”正是这种孤独感和对他人的排斥感加剧了40多岁的男人的情绪危机。

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40多岁的男人的“灰色心理”,这种心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化解,就会产生心理重负,酿成心理危机,导致精神崩溃。要化解心理危机,就应当建立一个充实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建立起多种多样的情感寄托、情感发泄方式和情感沟通渠道,保持一个充实平衡的心灵空间。

40多岁的男人在生理上已由生长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并开始感到与现代生活及工作的快节奏脱节,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40多岁的男人开始出现心理偏差,其失落感与灰色情绪自然都甚于女性。

一般人都视40多岁的男人为强者,认为他们事业有成,家庭稳固,责任重大,是成熟的阶段,理应能处理所有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所以,40多岁的男人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

“灰色心理”一词源于美国。美国社会医学专家经过调查发现,许多40多岁的中年男性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之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如得不到及时防治,不但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如果我们以40岁为界将人生分成两个阶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40岁以前的人生是个不断增长的过程:升学、知识积累、就业、事业有成、成家、娶妻生子……但是,中年以后,人生却好像进入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健康退化、子女离家、事业发展缓慢、婚姻危机等。若遇上外界的变迁,如下岗失业、经济危机,就更加重了40多岁的男人的失落与挫败感。可见,40岁~50岁的心理危机是人人都将会遇到的现象,现代社会尤其难免。

40多岁的中年心理危机其实就是指人过40多岁,需要面对这一人生阶段特有的问题、变化和挑战。而这些挑战是人到40必经的阶段与考验,人人都不例外。

面对40多岁的心理危机,如果能顺利度过,人生就会进入新的里程;如果不能顺利度过,人生就会受阻,产生混乱感、无能感、空虚感、失落感,妨碍人的发展,影响人的健康,失去人生的意义。

2.不让过度紧张危害自己的身心

紧张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在一定情景下出现的情绪状态。适度的紧张情绪能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活动效率,但过度的紧张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心理和活动本身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过度紧张会演变为紧张症。紧张症状表现为精神的和体力的失常,包括:疲乏,食欲不振或食欲过旺,头疼,好哭,失眠或睡眠过度,常常通过喝酒、吸毒或其他强制性行为来解除紧张。伴随紧张情绪的可能是吼叫,莫名其妙的烦恼或者无所事事的感觉。

现代的人们生活太紧张,自己把自己逼迫得太厉害。他们疯狂地逼迫自己赚钱,以把自己弄得更阔气、更高人一等。结果常常得不偿失,所得到的物质财富并不能补偿他们失去的健康。

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许多神经紧张、被逼得团团转的人。另有一些人虽然表面很轻松,但其实内心很紧张,只是他们懂得如何掩饰自己而已。

物质成就的取得需付出多大代价?值得我们因此而患高血压吗?值得我们牺牲个人的健康吗?

现在很多人患了神经过度紧张的毛病,这个毛病甚至比我们所谓的“伤风感冒”更为普遍;心情真正平静的人十分少见。从各种方面来说,因此患高血压的人数,可能比我们所担心的任何其他疾病,诸如癌症、心脏病等多得多。

紧张可导致你得高血压,松弛则可令你身体健康。

医学专家已经指出,松弛对心脏病患者大有帮助。对于从事神经需高度紧张的行业以及心脏病患者,医生往往在处方中把“放松心情”列为良药,或甚至把它当作是恢复健康的惟一药方。“放松心情”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一吐为快

假如你正为某事困扰,不要闷在心中。把苦恼讲给你认为可信的、头脑冷静的人——妻子,父亲或母亲,亲戚或好友,医生或老师等。讲出来,可使你心情放松,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苦恼,还往往会帮助你明白如何解除紧张。

(2)暂时回避

暂时回避一下使你伤脑筋的问题,有时是有好处的,不妨去看会儿电视、看本书,或玩点什么,也可做短途旅行,换换环境,以摆脱苦恼。让自己“原地受罚”是自我折磨而非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当你冷静下来,情绪及理智趋于正常时,即要准备回过头来解决你的问题。

(3)强压怒火

你如果动辄发火,请不要忘记,最终你往往会因此感到愚蠢并后悔的。如果你想痛斥某人,尽量推到第二天再说。与此同时,找些诸如修整花园或做木工的体力活去干,也可去打网球或长距离散步。平息怒气有助于你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更有把握地、理智地处理问题。

(4)不妨做些让步

你若与人经常争吵并且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请记住,只有小孩子受挫发怒时才会这样。你应当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但要冷静,同时要考虑到结果可能证明自己是错的。即使你绝对正确,不时地做些让步也会有益于你的心身;你这样做了,别人也往往会让步,结果是免除了你精神上的紧张,事实上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还会给你带来成熟和满意的快感。

(5)为别人做点事

你若一直在为自己的事紧张和烦恼,不妨帮别人做点事,这样可以缓和你的紧张和烦恼,甚至给你增添助人为乐的热情。

(6)逐一处理问题

人若处于紧张之中,对普通的工作也会觉得困难重重,一筹莫展。这时你可先挑出一两件当务之急的事,一个一个地处理,别的暂且搁置一边。一旦首战告捷,其余的便会迎刃而解。假如你觉得万事都不能舍弃,那就需反省一下:你是否过高地估计了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把你自己看得过高了。

(7)避免当超人的欲望

有的人陷于紧张状态是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事本应做得更出色,他们企求万事都做得完美无缺。这种欲望必然招致希望受挫。你应先明了哪些事可稳操胜券,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事上,这样便可望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至于其他的事情只需尽力而为,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也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

(8)不要过于挑剔

有些人对他人期望过高,一旦他人不遂己愿,便感到失望、灰心丧气,或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不堪造就”的人可能指的是妻子或子女。我们总是希冀他们能符合我们预想的模式,甚至希冀他们能投我们自己之所好。请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有权发展自我。因为亲人的缺点而感到泄气的人,实际上是对自己泄气。不应挑剔他人的行为,而应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帮助他发扬光大。这样做,将使双方都感到满意,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

(9)给别人留有余地

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往往企图处处争先,事无巨细,就连在公路上开车也不甘人后。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竞争,非赢即输。生活不需如此,竞争是易受传染的,而合作也是同样。你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也往往更加从容。别人不再感到你对他是个威胁时,他也就不成其为你的威胁了。

(10)让自己易于接近

我们中间不少人觉得自己为人们所遗忘、轻视或怠慢,这往往是一种想像。我们不应回避、退缩,相反,应主动表示友好,这样做才是有益的,也更实用。在退避三舍与锋芒毕露之间有一块中间地带,你不妨试一试。

(11)安排出娱乐的时间

不少人总感到忙得不可开交。对这样的人来说,规定出一个固定的娱乐时间将会大有助益。应培养一种爱好,使自己的业余时间有所寄托。你可以将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得到乐趣,暂时把工作统统忘掉,这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是可取的。

情绪上的紧张往往起始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手头拮据,职业问题,子女的抚育,老人的赡养以及婚姻的不幸,等等。然而,一个人长期的习惯和处世之道也会成为不安的原因。这些内外因素左右夹攻、火上浇油、愈演愈烈,使你的精神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仅靠自助已不足以解决问题,还需求助于咨询或其他服务机构。他们将会给你以具体的指导。

人人皆想寻求情绪的安宁或良好的精神健康,但有幸兼备良好的内在品质与优越的外部环境,能自动确保情绪安宁的人却不多见。我们必须为此付出努力。这意味着我们需力求提高我们自知和知人的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自行解决问题,在需要帮助时求助他人。要获取良好的精神健康,其关键在于以信任为根本的处世宗旨:相信我们自己和其他的人都有不断改进和成熟的能力;相信人类有同心协力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相信精神和道德的价值以及人类基本的良知。这一信念能支持我们战胜心理紧张而不为其摧垮。

3.不要让焦虑打破内心的宁静

三国时诸葛亮说过:“宁静以致远。”一个人,只有他的内心保持宁静,才能奔溢出智慧之源。然而,焦虑,这个人类心灵的杀手,常常使我们心智堵塞。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症,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符。

焦虑并不一定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焦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患上焦虑症,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得了焦虑症,你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你会觉得你的焦虑将你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

一般而言,焦虑症的起因主要有:

(1)人格因素

患者性格多有些自卑、易于紧张、恐惧、对困难估计过分,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依赖性强,对自身躯体和内脏情况过分关注。

(2)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来源于精神内在冲突,包括本能冲动与现实原则、本能冲动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因防御行为而使原始冲动得不到满足或发泄,本能冲动继续积累到某一程度时,自我的控制能力失效。由于致力于激烈的内部防御工作,神经症患者在本能冲动负荷过盛的情况下,防御无效则变为焦虑,表现出坐立不安、激动、浮躁、紧张与失眠。

(3)遗传因素

据统计,焦虑症在患者的亲族中发病率为14%,而一般居民为5%,单卵双生子的焦虑同病率为41%,而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6%,故专家认为焦虑可能与遗传素质有关。

(4)生理因素

在焦虑发作时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量的增加,但可能是伴发而非诱因。有研究发现,在运动后焦虑症者其乳酸分泌远较正常者多,另外输注乳酸也可激发焦虑。

4.不要让忧虑成为自己的隐形杀手

对于跋涉在成功道路上的人来说,成功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相伴而来的是焦躁和忧虑,这些不良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长期生活在忧虑和紧张之中的人,心理状况是极为混乱的,渐渐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会直接影响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

曾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亚历克西斯·卡锐尔博士说:“不知道抗拒忧虑的商人都会短命而死。”在谈到忧虑对人的影响时,一位医生说,有70%的人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好起来。这些病都是真病,比如胃溃疡,恐惧使你忧虑,忧虑使你紧张,并影响到你胃部的神经,使胃里的胃液由正常变为不正常,因此就容易产生胃溃疡。

忧虑也容易导致神经和精神问题。著名的梅奥兄弟宣布,我们有一半以上的病床上躺着患有神经病的人。可是,在强力的显微镜下,以最现代的方法来检查他们的神经时,却发现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他们“神经上的毛病”都不是因为神经本身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而是因为情绪上有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恐惧、挫败、颓丧等的情形。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大量消除了可怕的、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可是,医学界一直还不能治疗精神和身体上那些不是由细菌所引起,而是由于情绪上的忧虑、恐惧、憎恨、烦躁,以及绝望所引起的病症。这种情绪性疾病所引起的灾难正日渐增加,日渐广泛,而且速度快得惊人。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而跟周围的环境隔断了所有的关系,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解决他所忧虑的问题。

忧虑还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其他疾病。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罗素·塞西尔博士是世界知名的治疗关节炎权威,他列举了四种最容易得关节炎的情况:婚姻破裂、财务上的不幸和难关、寂寞和忧虑、长期的愤怒。

对于40多岁的男人来说,忧虑就像是一名隐形的杀手,再没有什么会比忧虑使一个男人老得更快。忧虑会使你的表情难看,会使你咬紧牙关,会使你的脸上产生皱纹,会使你愁眉苦脸,会使你头发灰白,有时甚至会使头发脱落。忧虑会使你脸上的皮肤发生斑点、溃烂和粉刺。忧虑就像不停往下滴、滴、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丧失而自杀。

在哈尔滨某医院的病房里,有一位老人,他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她在医院里帮助患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在这个医院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原来,这位老人早在8年前就患上了癌症,当他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时间,而是极力安慰那些比他年轻的患者,鼓励他们战胜病魔,在老人的带动下,医院的重患病房里自发地成立了“抗癌协会”,他们每天组织在一起读书、看报纸,走出病房去晒太阳。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快乐地面对每一天。结果,奇迹发生了,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症状明显减轻,有的已经战胜了癌症,重新回到了工作的岗位。

而这位当年已经被医生断定只有三个月生命的老人又整整活了8年,直到现在他仍然顽强地活着,每一天她都在用她自己生命的热量影响着大家,战胜病魔,找回健康。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经告诉他的学生说:“要愿意承担这种情况……能接受既成事实,就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个步骤。”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艺术》里也谈到了同样的概念:“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当我们接受了最坏的情况之后,就不会再损失什么,这也就是说,一切都可以寻找回来。“在面对最坏的情况之时,”威利斯·卡瑞尔告诉我们说:“我马上就轻松下来,感到一种好几天来没有经历过的平静。然后,我就能思想了。”他的说法很有道理。

可是现实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忧虑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情况,不肯由此作出改进,不愿在灾难中尽可能抢救出一点东西,他们不但不愿意重新构筑自己的财富,还沉浸于过去失败的记忆中不能自拔——终于,使自己成为忧郁情绪的牺牲者,他们摧毁了自己奠定成功的最后一块基石——健康。

人生,要有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用恬淡的心情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5.认识强迫症,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在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现代社会,强迫症已经成为40多岁男人的时尚病。

从心理学角度,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神经症障碍。患者体验到冲动和观念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又无法摆脱。

对于强迫症的诱因,一般认为精神因素为主要发病原因。现代社会具有压力大、竞争激烈、淘汰率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内心脆弱、急躁、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偏执性人格或完美主义人格的人很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其中完美主义人格者表现得尤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他们会制订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过度强迫自己和周围的人去达到这个目标,但总会在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中挣扎。此外,自幼胆小怕事、对自己缺乏信心,遇事谨慎的人在长期的紧张压抑中会焦虑恐惧,易出现强迫症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像反复检查门锁这种强迫心理现象在大多数人身上都曾发生过,如果强迫行为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如果强迫行为每天出现数次,且干扰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就可能是患了强迫症,需要治疗了。

在我国过去医生认为强迫症并不多见。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通过大规模的调查惊讶地发现强迫症甚至比常见的情感障碍、惊恐障碍的患病率还要高,每年因强迫症要花费8.4亿美元。强迫症与抑郁症一起。被列入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四大精神障碍之一,成为21世纪精神性疾病研究的重点。近几年,强迫症患者的职业和年龄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年轻的白领阶层发病率越来越高。值得关注的是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加压力的完美主义追求者或一意孤行的偏执狂。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为自己设下了强迫症的精神陷阱。

从本质上说。强迫症大多源自儿童时期。与自幼养成的个性特征有关。这些特征是:胆小谨慎、少年老成、做事优柔寡断,缺乏丰富的生活情趣,固执,过分追求完美,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诸事爱钻牛角尖,刻板,不善随机应变,适应陌生环境很慢等。而这些儿童的最大优势就是循规蹈矩,能适应中国的考试制度。他们也就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成为知识分子的主力。这也是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有强迫症的原因之一。

而家庭教育的过分严格、粗暴,学校管理条框过多过细。很少给学生留自主自由空间,也是促成和助长强迫症的重要客观因素。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一般应在心理医生指导下,采取综合性治疗。

(1)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要使患者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即使经过治疗,短时间内不见好转,也不会恶化。更不会转变为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行为治疗

对于有强迫行为的患者,应采用行为治疗。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如对于登上高楼总是出现想向下跳的患者,可带患者走向二层楼。如无强迫意向,然后。再带患者走向三层楼、四层楼。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实践之后,常常可获得成功。

[3]药物治疗

对于有强迫思维的患者,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公认:氯丙咪嗪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强迫症的药物。一般剂量为,氯丙咪嗪每次25~50毫克,每天2~3次。

(2)注意事项

应当注意的是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应当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由患者作主张,否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而对于患者自身而言,由于强迫症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因此,患者自我调节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听其自然

不要苛求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它,议论它。比如,作业做好就算了,不要再去想对错。

[2]进行调节

患者可以对自己的异常观念和行为进行戏剧性的夸张,使其达到荒诞透顶的程度,以致自己也感到可笑,无聊,由此消除了强迫性表现。

[3]参与文娱活动

最好能参加一些冒险和富有刺激的活动,大胆地对自己的行动做出果断的决定,对自己的行为不要过多发表限制和评价。在活动中尽量体验积极乐观的情绪,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4]进行自我暗示

当自己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和焦虑状态时就可以进行自我暗示。比如:“我干吗要这样紧张?一次作业没做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向老师讲清原因就可以了。就是不讲,老师也不会批评,就是批评了,又有什么好紧张的。只要虚心听取下次改了就行,何必那样苛求自己呢?谁没有犯过一点过失呢?……”

[5]转移注意力

当出现强迫现象就采用其他活动来转移或直接对抗强迫思维,如高声唱歌,背诵诗词等。

满灌法或称厌恶法如:在强迫洗手时,家人就命令他持续不断重复,他要终止时也不让终止,直到他厌恶之极,决不愿再做下去为止。

6.40多岁男人怎样调适工作倦怠心理

老林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单位,他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颇丰还很稳定。这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啊。工作伊始,老林尚能满怀信心地投入工作,可是一年过去了,老林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所有的行为都和计划的没有什么差别,没有任何新鲜感,自己再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为了某个项目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了。这个工作不能再带给他快乐和满足,尤其是当他看到办公室的种种争斗时,更感到厌倦万分。他的情绪开始低落,行为变得古怪,经常发牢骚、发火……究竟自己是怎么了?老林不能解释这些。老林周围也有很多朋友有类似的现象。

其实,老林是产生了工作倦怠感。所谓工作倦怠感,是指人们在紧张与忙碌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生活上的以及工作中的情绪感受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动,而呈现出一种身心紧张或调试不当的负面行为。

染上工作倦怠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备受窒息的痛苦。据调查,现代人产生工作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有2.6%的人患上了工作倦怠症。产生工作倦怠的白领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将会给职场中的你带来不可预期的伤害。

心理学家多德拉认为,如果一个环境给你带来了不良症状和障碍,那么你在这个环境中就会遇到许多心理上的冲突。要解决这些症状和障碍就得去认识你身上存在的心理冲突。

(1)40多岁的男人心理冲突

40多岁的男人心理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渴望成就与惧怕改变的冲突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一切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实现自我价值就成了一个人的最终目标。职业顾问说,没有变化的例行工作,最容易导致上班族工作倦怠。在变化中求生存,任何单调的东西只能给人带来厌恶,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许多白领阶层尽管已经对现状感到厌恶,还是惧怕改变自己。

多年养成的工作生活习惯已经定性,程式化的思维和工作方法已经固定,工作的辛苦和劳累、缺乏创新的刺激,已经使他们的大脑越来越懒惰。他们不愿去想、不敢去想已经在危害着他们身心健康的种种因素。因此,一方面缺乏成就感需要改变,一方面又惧怕改变,二者的冲突自然就给本来就繁重的工作增加了不少危险。

[2]做优秀职员与做合格家人的冲突

步入成熟的白领通常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公司职员、慈爱父母和孝顺儿女等。特别是40多岁的男性,家庭中的琐事经常会占据生活中的一大部分,更容易陷入焦虑状态中。众多角色集于一身,难免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压力,既想工作上有所成就,又想顾及家庭的幸福,使许多职场中的人因为身不由己而陷入深深的苦恼中。

[3]需要关怀与维护自尊的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进步和飞速发展使人产生了异化。为了使人力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使用了先进的管理措施和高级的技术设备,使人处于不停的忙碌状态,进而减少了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本身对交往的需求永远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更需要情感上的抚慰。但是现代社会又给人提供了感情冷漠的土壤,特别是有了一定地位的白领阶层,更是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自尊心,不愿意主动和人交流。尽管他们很渴望别人的关心,希望和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还是龟缩在维护自己自尊心的安全地带。

(2)解决办法

知道了症结所在,解决起来也就会有的放矢了:

[1]打破心理的界限,做自己的主人

在公司里,很多人抱怨工作任务太繁重,没有时间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其实,这是惰性形成了内心的界限,把你限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很多你认为无法改变的事物其实只是自己心理的界限把它封闭了,勇敢地去想像、去突破、去改变,这样你才会在职场潇洒地遨游。

[2]转移情绪,消除怨气

良好的心态是生活快乐的秘诀,心理学家告诫: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不要带着怒气去工作和生活。再聪明的人也会因为情绪不良而失败。做一个情商高的人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每天注意那么一点点就行。回到家前先告诉自己笑一笑;周末放下所有负担,和家人一起逛逛公园;生气的时候伸个懒腰,站起来走走;经常换不同的衣服穿……有心做到的人永远会快乐。要知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3]和和睦睦万事兴

在公司里活得最不开心、工作做得最差的往往是那些人缘不好的员工。新员工学历傲人,惟我独尊;老员工资历不浅,心中不服……事业一筹莫展的人总想和别人比个上下高低,但是这样只会伤害了同事之间的关系。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何不聪明一点搞好同事关系呢?给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就是为自己积累财富。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唐汶告诫大家做人要把握以下“五不”原则:倚老不卖老;弹性不固执;幽默不伤人;关心不冷漠;真诚不矫情。所以放下架子吧,这样你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相信聪明的你会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在职场中寻找到新鲜的水源。做条自由欢快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