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道理。然而男人40岁以后,转岗跳槽必须谨慎。因为对他们来说,面对新的挑战,有可能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转岗兴许更差,跳槽没准更糟。
1.树挪死,人挪能活吗
跳槽,对现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是一个很流行的字眼。然而对于不少40多岁的男人来说却是想跳槽,却又跳不进好槽。
在现实中,由于工作中的不如意,想跳槽的40多岁的男人的确不少,但真正付诸行动的,或者重新找到工作且很满意的40多岁的男人则是屈指可数。想跳槽的40多岁的男人不同于下岗的40多岁的男人的转岗,他们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不过是他们认为这工作不满意,不适合他,或者是他们认为应该获得更好的工作。
为什么这些40多岁的男人想跳槽呢?
他们的职业与事业相矛盾而导致。
40多岁的男人他们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经历与特定的年龄阶段,导致了他们想往高处走的心态与想法。
现在40多岁的男人,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人的欲望被压抑住了,它不允许个人随便发挥,人有才无才,反正在一块儿混。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像一股强劲的春风,给死气沉沉的社会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固定的40多岁的男人,现在终于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了。
40多岁的男人不像青年人,他们人生的路已走了一半,再不奋斗一把,以后永远就没有机会了,造成一个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原来的单位或者是工作不对口,不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或者是待遇条件差,半死不活。
40多岁的男人对工作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深知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外资涌入,合资、独资、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那里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40多岁的男人所在的单位简直是天上人间。待遇又好,工作又对口,面对这样的诱惑,40多岁的男人能不动心吗?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市场经济为没有机会为自己作第一次选择的40多岁的男人提供了宽广的舞台,40多岁的男人当然跃跃欲试,想表演一番。
虽然那么多的40多岁的男人想跳槽,但事实上,他们却很少有人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首先从他们自身的原因来看,机体已开始老化,生理功能明显减退,体力和精力也逐渐衰退。再加上中年男子大部分都是超负荷运转,健康的支票早已透支,积蓄的疾病到中年时已开始显现出来,40多岁的男人常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40多岁的男人身体的这种衰退性变化,往往很难适应其所承担的繁重社会工作和家庭负担的需要。
对于跳槽的40多岁的男人来说,一般新单位都要求其付出更加艰辛和紧张的劳动。面对这种情况,40多岁的男人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40多岁的男人脑袋瓜也没有青年人好使,接受新事物慢多了,原来的知识结构也根本没有时间去升级换代。对新的工作多少不适应,这也是40多岁的男人跳槽的一个顾虑。激烈的社会竞争,稍不留神,就有被击败的可能。
40多岁的男人经受不住这种折腾。另一方面,40多岁的男人知识层次普遍不高,技术水准也偏低。此外,40多岁的男人大部分是家庭中的顶梁柱,上养老,下养小,要想放弃目前自己全家赖以生存的工作,放弃原有的医疗、劳保、养老、住房等方面的保障的确需要过人的勇气与胆识。
再从外在原因来看: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体制不健全,阻碍了他们工作的自由转换,如人事、劳动用工、医疗、社会保障等等都制约着他们跳槽。另一方面各个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也阻碍了他们跳槽。通常而言,单位从发展角度来看,招聘员工的对象主要是青年人,中高层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也在朝年轻化的方向发展。此外,40多岁的男人到新的工作单位中的定位也很尴尬,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这些各种因素使得40多岁的男人难跳槽,更难跳到好槽。
40多岁的男人想跳槽又难以跳到好槽使他们在工作中置于进退两难的困境。由此而生的矛盾、焦虑、苦闷、伤感、沮丧等等都交织在他们的身上,使他们在工作中安不了心,也难以安心。这就是40多岁的男人职业危机的另一个重要表现。
凡此种种,人挪是否能活,就成了40多岁的男人需要明确的问题。
2.正确评价自己,人到中年慎跳槽
不知是否每个人都对自己做过认真的评价,并且,在评价的时候是否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即这一自我评价会因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内容。
哪怕只是简单地将自我评价分为家庭、个人兴趣和工作、事业上的评价这样三个部分,其内容也各不相同,甚至有时差别还比较大。
正确评价自己,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情。这不仅是自己对工作、事业、爱情、家庭的基础,也是自己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有些人本应该取得较好的成就甚至于可能名垂青史,但正是因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而功未成、名未就。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人虽然并非具有极高的天赋和才干,却恰恰做到了正确地评价自己、把握自己,所以使他自己的才干得到了超水平的发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光辉业绩,并载入史册。由此可见,正确评价自己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跳槽”,实际上就是主动介绍自己的工作评价。因此,其价值在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后的表现情况是一个未知数。同时,还应该把自我评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加以区分,因为两者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正确的做法是,先以对自己在原来单位的工作评价作为参考依据,然后将这一评价放到新的单位去做一鉴定,预测一下“跳槽”后一段时间里的变化,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大概了解一下自己的价值,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在有的情况下,可以和实际情况大致相符,但更多的则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因为,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对“跳槽”者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包括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工作,究竟怎样去尽快适应这些,打开局面,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建立起一种互相了解信任的关系,客观地说,这个结论不是产生于事情的开始,而恰恰在事情的末尾。
让我们以每日的收入为题,做一下比较。
假如一个人40岁时的收入为每月2000元,工作单位属于效益比较好的那一种公司或企业,和大多数朋友相比,他们的收入及其他待遇均不如自己,这时,自我评价的结果是“比较满意”。但和有的单位比较起来,又觉得有差距,有时差距还挺明显。这时候,你就需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了。
收入问题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人都把它放在首位或者把它作为惟一的标准。尽管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但你不能不承认工资收入对每一位“跳槽”者的具大诱惑力。若是每月多挣几百元,那么直到退休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了。但是,你认为自己的收入还不错,不愿再为这方面的问题去冒风险,那么你的这种心情也可以理解。当然,这只是对那些将工资收入放在首位的“跳槽”者而言。有些人只不过将工资收入作为条件之一加以考虑,而是将重点集中在其他方面,则另当别论了。
此外,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前提下,还要对自己所在单位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和准备“跳槽”到的那个单位的过去、现在及将来都做一番客观的分析和比较,如同客观地评价自己一样。经过这样一番开动脑筋地思考,大概可以说心中有数了。
不动则已,一动就要考虑好后果。因为,一旦离开原单位,再想回来官复原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认清自己的优势与性格特征
以前,你有一份正当的工作,一个体面的地位,你觉得生活稳定、事业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还说得上幸福快乐。可是现在,你觉得你的每一天那么难熬,压力重重、忧心忡忡……你想尽快换一份工作,或者尽快获得成功,来使你摆脱困境,证明自己的选择、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信心与雄风。
可是,在你投入真正的行动之前,不妨先停下来,放慢你的脚步。
因为,你面临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在你进入这个领域之前,你如果没有好好审视自我,对自我做出准确的定位,你如何去寻找新的工作,并牢牢把握,取得成功呢?而这,正是你多年来疲于奔命、习惯于单调、机械的工作和生活所忽略的。
在人生的转折处,每一个人都需要重新认识自我。那么,如何开始呢?
(1)要确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生来就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有自己的组合材料。我们有些是花岗岩,有些是大理石,有些是碳酸岩,有些是细沙石。多年来,我们不断塑造自己,不断用刀削,用锤打,用沙纸磨,用皮革擦。我们把自己塑造成了现在的样子,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人能替代你。认识到这一点,你会感到信心倍增。
(2)要知道性格主导人生
一个人对一件事采取什么行为态度,一个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人是否会成功,现实的机遇固然重要,但内在的心灵更占主导作用。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两个方面条件都相似的人修读同一课程,在同样的时间内听同一位老师的讲课,却往往获得不同的成绩。
(3)要肯定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有一套与生俱来的特质,其中某些特征由于金子的点缀而显得完美,而另一些特征则被断层所破坏。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个人的智商和努力,却能对此做出影响。我们自己能造就自己。
因此,当你面对巨大的人生转折时,你是否过多的指责外在,而忽略了探索内心呢?假如我们能够了解自己:
知道我们用什么制成;
知道我们真正是谁;
知道为什么我们对事情有如此的反应;
知道我们的优点及如何利用;
知道我们的缺点及如何克服;
那么,我们何愁做不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人的性格丰富多样,心理学家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活泼型、完美型、力量型以及和平型(有的心理学家也把这分别叫做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粘液质)。
很多男人以为了解自我是很容易的事,尤其是40多岁的男人,由于饱经忧患与沧桑,性格已趋向成熟、深沉,所以常忽略对自己本身性格的分析。须知,正是因为忙于适应社会,才不断地磨灭了自己的天性。现在,你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尤其是把你现在的性格拿来与年轻时的性格相比,你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自己。
4.机不可失,抓住不可多得的机遇
40多岁的男人,生命已燃烧了一半,还有那一半的生命,该如何度过?错过了月亮,再也不能错过星星。因此,40多岁男人应果断推人生的机遇。
改革开放使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变得空前繁荣。人们的眼界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青年人正充分享受这种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他们找职业,东挑挑,西拣拣,不但要求待遇优厚,而且还要有很高社会地位,一旦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马上就跳槽。现在找工作和当年找工作简直是天上人间,令40多岁的男人们羡慕不已。看着青年人那潇洒的生活,40多岁的男人心里直痒痒。
40多岁了,再不挑选一次,就永远没有机会了,50岁,还去哪里呀?所以现在,赶快瞅准机会,作最后一搏,不枉到这世上来一趟。从体能和吸收新知识这方面来讲,40多岁的男人确实稍逊于年青人,不过,40多岁的男人也有40多岁的男人的优势。40多岁的男人富有社会经验,做事扎实,吃苦耐劳。可以说,40多岁的男人与年青人各有千秋。
张岳曾在一家工厂的技术科干了20几年。他在大学时学的是机电专业,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进了工厂。在厂里,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干。他每天只是到工厂里的车间看一看,一下子20多年就这样过去了。有一天他突然梦醒,觉得自己一生一事无成,很是悲伤。
40多岁的人了,再不干一点,还等到什么时候?他不想再继续这种死气沉沉的生活,想调换一种工作。于是,他经常利用休假跑人才市场。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有一家剧院要招聘一位音响安装师,看上了他,提供高薪,一拍即合。张岳立即毫不犹豫地辞掉原来的工作,来到这家单位上班。
他原来是学机电的,干这事简直是易于反掌。他很快就当上了那家剧院的音响总设计师,把工作搞得井井有条,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他每月除了工资以外,还有奖金,加在一块,是原单位的十几倍。他虽然很忙,但忙中有乐,活得很充实。他时常感叹自己终于抓住了机会,以前干了几十年,还不如现在的一年。人生终于活出了一点价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40多岁的男人,应该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否则就永远失去了。时间不等人,等到50来临,想跳也跳不了。人生不能带着这么大的遗憾,否则,死不瞑目。
5.挺起胸膛,走自己的路
五、六十年前,鲁迅先生曾经发问:中国人失去自信心了吗?先生当年的回答是:历来中国就有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中国人还没有失去挺拔的脊梁。如果现在把这个问题再问一次:中国人失去自信心了吗?回答是:有一部分人是失去了自信心的。
许多下岗后决心“下海”的人到迈步时又犹豫起来:我是经商赚钱的料吗?我行吗?缺乏自信心,这正是妨碍40多岁的男人二次创业的一大心理障碍。
过去,我们有一个错觉:组织上给安排一个工作,自己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一干10年、20年,连自己也相信可以干这种工作,并且自认为自己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天赋。其实,如果你多试试不同的工作,也许会发现自己更适合干别的工作,而不是组织上给你派定的工作。比如说,你喜欢联络,并善于交际、组织,且反应机敏,在大学教书,你可能也可以当个好教师。但是如果你试着经商、办实业,也许你要变成像洛克菲勒、福特、彼尔·盖茨那样的有名的企业家。当个教师,不仅对你个人是个悲剧,对于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不容否认,经商创业或从事其他行业也需要一定的天赋,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准备。但是,只要你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创业并不比从事教学、科研或做工更困难。
所以说,40多岁的男人只要敢于创业,只要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抓住机遇,成功并不困难。
现实中赚钱的门道与赚钱的方法多的是。
北京某国有企业有一位40多岁的工人从工厂下岗后,租了一辆冷藏车从烟台拉海产品,供应北京的大宾馆。一两年之内,个人净收入40多万元,并自己拥有了两辆冷藏车,雇了两个司机,还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海鲜饭馆。生意蒸蒸日上,新职业着实让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因此说,40多岁的男人应该有一种勇气,即癞蛤蟆敢吃天鹅肉的勇气。一般情况下,天鹅肉是很难吃到的,尤其是癞蛤蟆,因为毕竟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于是,人们常常用它来形容难以做到的事。但事实上,有的人不仅吃到了天鹅肉,而且把它们养起来作为摇钱树。这里也有个观念问题。观念新,行事才有创意。只有观念新,才会有新思维,新举措。
因此,40多岁的男人即使失业下岗,也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英雄气短,自惭形秽,要始终保持自我良好的感觉,蹲在地上,望着天上,敢想敢干,一有闪念,及时尝试想人家不敢想的事,走人家不敢走的路,发人家不敢发的财,尽全力去成功。
6.辞职也应当讲究策略
所有准备辞职的40多岁的男人,在证明了假如继续留在原单位会给自己造成损失之后,就已萌生此念了。
造成自己辞职的理由很多,比如,自己经过努力已无成功的希望;原单位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所在单位不重视自己的作用;经济状况不好,已无再增加收入的可能;能人相继离去,各谋高就缺乏活力,缺乏生机,暮气沉沉,再呆下去使人感到压抑、窒息;干不干一个样,赏罚不明;在无所作为的单位混日子不如趁早结束这种状态,重写新篇等等。
在作出辞职这一决定时,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尽量排除内心杂念,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有必要,还应征求好友或长者的意见,让他们帮助自己做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分析。这样的“双保险”则会使自己更加坚定信念。应该注意到,辞职须经过正规的程序来操作。在员工守则中,一般都有“辞职需提前说明”的条文,所以,即使自己打算马上辞职,也不能突然提出次日离开公司的要求,让对方措手不及,势必会在办理有关辞职手续时引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应该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辞职事宜。尽管这个单位在自己心目中已失去魅力,但从自身的负责态度来看,也不能变得毫无感情。辞职的时机应选在公司工作不太忙的季节或者自己的工作已告一段落时为最佳。而当公司上下人人忙得不可开交时,或你所负责的工作刚刚完成进度的一半时提出辞职,会招人议论,认为自己不懂得人情世故,缺乏教养。
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单位提出辞职,这是基本常识,不要用口头声明的形式。空口无凭,会惹出许多节外生枝的是非。有无工作的交接,退还使用的工具物品,都应以刚进公司时的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尤其是工作的交接,应条理清楚,有理有节,而不要乱七八糟地扔下一堆,使接替工作的人茫无头绪。这既是对公司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得体地处理好这些交接工作,能表示出一个人应具备的品德,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
不要认为辞职是自己一方的事情,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虽然辞去自己在单位的工作是别人所不能勉强的事情,但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外,公司也扮演了接受你辞职的角色。也就是说,这出戏是“两人台”,一方说唱不行。要以平和、冷静、不卑不亢的态度来对待公司的决定和要求,对同事们也应持这一态度。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对自己辞职持有看法的人也应理解。因为同样一个问题,如果看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有时出入很大甚至截然不同。
也可能对于你这样一个思进取、求创新的人,这个公司不太合适,但对于那些上进心不强或安于现状的人则不失为一个“安乐窝”呢。所以要善待那些“持不同政见者”。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大家朋友一场,来日方长,以后谁又保证再没有见面的机会。好离好散是最佳方案。
当你把这些事情一一办妥后,就可以认为自己的辞职工作已圆满完成了。此外,还有两件小小的事情提醒你注意。
无论哪一个单位,按一般情况,从提出辞职到正式离开大约需要10天左右时间,若是中层领导干部、技术骨干,则应适当延长几天时间,高层决策人员的辞职过程应再延长一些时间。所以,有些单位或公司对高层人员的辞职,规定必须在两个月之前提出,以便为培养人才、交接工作留有充分的余地。
最后说一下辞职函的问题。一般说来,在辞职函中应表明自己的谢意与继续保持友好关系的意向,即使与自己单位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要以积极的态度说一些对公司、对同事的留恋之语,以表明自己的“高风亮节”。
下面是一位中年公司部门主管的一份辞职函,特作推荐。
××经理:
在过去的工作时间里,得到了各位同仁的热情帮助,使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在此我向各位同仁表示真诚的谢意。
坦率地讲,我到这个单位来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的目的未能达到,现在有一家公司同意提供给我这个机会,因此我决定辞去现在的工作。
我准备在两个星期之内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但如果公司需要我训练一位继任职员,我将乐意再延长一个星期时间,直到完成任务为止。
此时此刻,我为离开各位同仁,深感遗憾,我相信,在今后的漫长岁月中,我们仍有见面的机会,想到这里,我感到了欣慰。
真诚地感谢各位,并祝大家好运!
×××
年月日
这封辞职函之所以写得好,有如下几条优点:
以感激性的话语开头,冲淡紧张情绪。
中间部分用语得当、策略,婉转地表明了辞职的意思,含蓄有致。
最后为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留下伏笔。
辞去工作或谢绝工作都会令对方失望和不快,你以友好的态度、得体的语言以及通情达理的行动就可以使对方理解你的心情并同意你的要求,从而使自己为在这个公司的工作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7.被解雇时解决有关问题的技巧
解雇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破产,或由于应对新的挑战,与他方联手合营,并在内部进行精减机构、裁减冗员。按规定,应先解雇那些临时工、兼职人员和闲杂人员,然后是一般工人,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是什么反常之举。但是如果公司有大的变动,进行新的改革,在辞退了临时工和闲杂人员外,仍要从正式工人中裁减一定的数量,那么处在40~50岁年龄层的人员恐怕是要首当其冲了。
企业解雇这些工作了20~30年的员工时,常常会“动之以情”并“晓之以理”,劝慰他们要顾全大局,理解公司和企业的难处。当然,在进行说教时,也会开出价格,说明若能接受公司的要求,离开岗位,将会得到什么报酬,若不愿离去,继续呆下去也没有什么好工作,让大家权衡利弊作出决断。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两难的题目。如果接受公司的意见,失去这一工作,恐怕以后再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就不多了,只能依靠公司发放的退休金和补偿费过日子;但也有一些幸运者或者找到了更加合适满意的工作,或者利用手中突然增加的一笔钱买到一些当时价格很低的不动产,依靠出租资金补充生活所用,日子居然比以前要好。如果拒绝公司的意见,还继续上班,则工作肯定不如意,只是保住了自己的工资,这也成为幸运者。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渡过危机,重振旧日雄风,于是留下的工人自然也随之兴旺起来。由此看来,各种可能机会均有,但都不确定,究竟怎样选择才是上策,实在不好定论。
当然,在具体解决这些问题时并不是不需要一些技巧。
对于接受公司条件的人,可以不必先痛快地表示出自己的意见,而是表示出相反的意见,说明自己是多么愿意为公司工作,多么留恋这个工作岗位。这样做可以向公司提一些其他条件,比如说公司出面联系新的单位,在补偿费用上还应多加一些等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会组织,或诉讼于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必定要出面解释,这样通过工会组织的效力,可能比个人去向公司提要求更容易达到一些。
应该学会在不利的处境下看到有利的因素。人已到中年,再多工作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况且是公司提出的这种要求。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一定为公司保留面子呢?索性撕破脸皮去打一场官司。到时官司一了结,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千万不要被公司的眼泪蒙蔽,也不要被公司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应该想到自己今后的生计,想到购房时所负的债务,想到孩子就学的费用,想到自己年老体迈后的生活等等。在自己工作能力最旺盛的时候却被公司赶出了大门,尽管这并非出自于公司主观的愿望,但具体到被解雇者来说,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在自己身上产生的结果又有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