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历史,就是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逐渐出现了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由没有脊椎的棘皮动物往前进化出现了脊椎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圆口纲,圆口纲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下颌、从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且度过童年时代。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爬行动物可以在陆地上产卵、孵化,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性,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及其以前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会变得冰冷僵硬,这个时候它们不得不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
陆地上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为动物的进化开辟了新的适应方向,爬行动物在陆地出现以后,向各个方向辐射、分化,更高级的鸟类和哺乳类应运而生,当哺乳动物进一步往前发展时,人类终于脱颖而出。从爬行类以后出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具有恒定的体温,能适应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重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与原生动物相对,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称为后生动物。原生动物个体一般微小,绝大多数仅在2~5mm之间。原生动物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可生活于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但也有不少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原生动物一般以有性和无性两种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进行生殖。
主要根据运动的胞器,原生动物可分为:
鞭毛虫纲(Mastigophora)身体前端着生一个鞭毛或多根鞭毛。有些体内具色素体,能借日光能量,自己制造食物,营植物性(自养)营养,属于植鞭毛类(phytofla gellates);另一类是体内不具色素体的异养类型,称为动鞭毛类(zoo flagellates)。植鞭毛类能分泌硬体,因此化石较多。动鞭毛类不能分泌硬体,至今未见化石,虽然其化石可能在先寒武纪即已存在。
纤毛虫纲(Giliata)是以密生于体外的纤毛运动。现生的Paramecium(草履虫)为本纲的典型代表,铃纤虫是本纲的重要化石。
孢子虫纲(Sporozoa)是无运动胞器,以孢子繁殖,未见化石。
肉足虫纲(Sarcodina),其运动胞器为伪足,由细胞质向外突出而成,有叶状、丝状、枝状、网状和针状等。多数能分泌外壳,是原生动物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纲。
有孔虫亚纲——蜓有孔虫目。
放射虫亚纲是动物界最原始的一门,由单细胞所组成,也称单细胞动物。有些种类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如眼虫,因为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可划在植物的范畴;它们又能运动,并像真正的动物那样进食,因此也可划为动物。原虫很微小,一般只能通过显微镜才能看到。经记录的原生动物约有5万种,其中大约有2万种为化石种。
腔肠动物
后生动物,是有腔肠的动物类群所成的一门。分为有刺胞类(水媳纲、钵水母纲、珊瑚纲)和无刺胞类(栉板类或栉水母类)2个亚门,前者有刺细胞,后者有粘细胞;由于后者完全不具水螅型,所以也可把两者各作为独立的门,即有刺胞动物门(Cn-idaria,或狭义的腔肠动物)和有栉板动物门(Ct-enaria,或栉水母门Ctenophora)。一般认为成体仍保持着原肠胚的形态。身体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所构成,无中胚层。内外两胚层之间充有琼质样的胶质,称为胶质层,(有人把散在其中的游走细胞看作为中胚层性的细胞)。由内胚层形成的原肠即为腔肠。内胚层细胞司消化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原口可成为成体的口。
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是水螅,水螅身体呈圆柱状,一端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称为基盘,游离一端有圆锥状的突起,称垂唇,中央有口,周围有辐射状排列的触手6~12条,为捕食器官,在体侧常有水螅芽体。
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是后生动物中的最低等者。体壁上有许多小孔(称“入水孔”),故也称“多孔动物”(Porifera)。个体象瓶、壶、臼等,有时联成群体。多数海产,固着生活。游离的一端有大孔开口(称“出水口”)。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外层细胞扁平,内层细脑生有鞭毛,多数具原生质领,故称“领细胞”,主要行摄食和细胞内消化的作用。入水孔通入体内的沟道,与领细胞组成的鞭毛室和出水口组成复杂的沟道系统。含有食饵的海水由于内层细胞鞭毛的不断振动,从入水孔流入体内,不消化的东西随海水从顶端的出水口流出体外。在内、外两层细胞间,还有一层中胶层,其中有象变形虫的游离细胞、生殖细胞、造骨细胞、海绵丝细胞等等。海绵动物体壁内多具支持的针状骨胳,称骨针。依骨针的性质,可分钙质海绵和非钙质海绵两大类。
海绵动物都是固着生活的,它们的形状、大小、色泽在不同的种类差别很大。少数种类单体生活,例如毛壶(Grantia),身体呈放射对称、呈柱状或瓶状,体长仅数毫米到一厘米。又如佛子介(Hyalonema)等,身体呈杯状或筒状,它们以身体的基部固着,或以基部伸出的骨针束固着在海底。绝大多数海绵动物为群体生活,群体中的个体有的界线明显,例如群体白枝海绵(Leucosolenia),有的种群体中的个体界线不明显,如淡水海绵(Spongilla),它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形状,整个的群体常受附着的基底、空间、水流等环境的因素所影响,例如附着在岩石表面的常呈片状,附着在柱上的群体呈筒状,附着在岩缝中的群体常成簇状,即使相同的种也常因附着的基底不同而形成不同形状的群体。群体的体积一般较大,最大的群体直径可达1米、高2米。许多种海绵身体呈明亮的颜色,如桔红色、黄色、绿色、紫色、褐色等。少数种类呈灰色、白色。其中绿色的种类往往是由于体内共生的藻类所致,其他色彩均由体内的色素所形成,其体色出现的意义尚不清楚,可能具有警戒及保护的作用。
海绵动物已知约一万余种,其中百余种生活于淡水中。根据海绵动物骨针(spicule)质地和形态及水沟系统的类型将其分为了3个纲:钙质海绵纲(Calcarea)、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和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
扁形动物
一类身体扁平,最简单和最原始的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身体扁平,这在动物进化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通过身体的中线,可以把动物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这种对称叫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型给动物适应外界环境带来极大的好处。首先,它使动物的身体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出现分工:腹部主要形成一些消化和运动器官,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背面长肌肉具有保护功能。身体前端主要集中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每当向前运动时,总是以前端最先接触新的环境,因此,锻炼了身体的前端能够及时、迅速反应多变的外界环境,从而促使神经系统更加向前端集中,为在前端分化成脑创造了条件。其次,两侧对称也为动物的活动扩大了范围,不仅能在水中游泳,而且能在水底爬行,使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有可能到陆地生活。所以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一些陆地的种类。扁形动物除了具有外胚层和内胚层外,还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出现,使扁形动物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增强。由于扩大了活动范围,增加了食物来源,增加了营养,促进了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分化。所以,与原生动物和腔肠动物相比,扁形动物是向前大大进化了。现存的扁形动物约有7000多种,常见的有血吸虫、涡虫等。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的一类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寄生在人体的蛔虫和蛲虫。在线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这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这种体腔使动物身体内部的器官有了一个存放之地,但体腔与体壁的肌肉层之间没有体腔膜,体腔也没有任何孔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比较原始、简单。这种体腔又叫假体腔。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后相连的许多环节合成。有的有不分节的附肢,即疣足;有的无附肢,而只有刚毛,以佐运动。体腔多数明显。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数寄生。可分原环虫纲(例如角虫)、毛足纲(例如沙蚕、蚯蚓)和蛭纲(例如蚂蟥)三纲。
原环虫纲体制比较简单,体表无明显的环节,也没有疣足或刚毛。发生时有显著的担轮幼虫。例如角虫,体细而长,栖息退潮线附近的沙泥中。
毛足纲体呈圆筒状,或背腹稍扁平。体表环节显明,有几丁质变成的刚毛。可分多毛目和寡毛目,前者如沙蚕、沙蝎,海生;后者如蚯蚓、仙女虫,陆生或淡水生。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Mollusca)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软体动物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软体动物的真体腔是由裂腔法形成,也就是中胚层所形成的体腔。身体柔软,一般左右对称,某些种类由于扭转、屈折,而呈各种奇特的形态。通常有壳,无体节,有肉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外层皮肤自背部折皱成所谓外套,将身体包围,并分泌保护用的石灰质介壳。呼吸用的鳃生于外套与身体间的腔内。水陆各地都有分布。包括双神经纲(如石鳖)、腹足纲(如鲍、蜗牛);掘足纲(如角贝)、瓣鳃纲(如蚶、牡蛎)、头足纲(如乌贼、鹦鹉螺)等。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也叫节足动物。是一类身体由很多结构各不相同、机能也不一样的环节组成的动物。通常可分为头、胸、腹等3部分,但有些种类胸部和头部合在一起,也有些种类胸部和腹部没有分化,还有些种类全身愈合,不分头、胸、腹。节肢动物身体表面有由几丁质生成的坚厚的外骨骼。一般每个体节上都有着一对分节的附肢,又叫节肢。节肢的运动极其灵活,主要用于爬行和游泳。节肢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种类最多,占已知动物的85%,达100多万种,而且每种的数目多得惊人。在节肢动物里,昆虫占其总数的80%。甲虫又占昆虫的87%例如一个蜂群,总数可达5万多个。节肢动物身体的分化,以及身体变化的多样性,使它获得了高度的适应性,几乎在地球上任何空间都可以找到节肢动物。常见的有蜈蚣、虾、蟹、蜘蛛以及各类昆虫等。
现生的节肢动物,除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外,传统上根据有无触角而分成2个亚门。无触角的叫有螯动物亚门,因第1对口后附肢是取食用的螯肢而得名,包括鲎、蝎、蜘蛛、蜱螨等;有触角的叫有颚动物亚门,其第1对口后附肢是大颚,包括昆虫纲、甲壳动物,蜈蚣和马陆等。但现在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有颚动物亚门是人为的组合,所包括的类群之间并无亲缘关系。因此,节肢动物门应该分成4个亚门:已灭绝的三叶动物亚门、现存的螯肢动物亚门、甲壳动物亚门和单枝动物亚门。三叶动物亚门表现出最原始的特征,均生活在海洋中。除触角外,其余各体节均有双枝型附肢。螯肢动物亚门的肢口纲和蛛形纲头部的附肢。书鳃和书肺为同源,说明两纲比较接近。甲壳动物亚门过去作为一个纲即甲壳纲,因有大颚而被认为可能与多足纲、昆虫纲同源,但甲壳动物具两对触角且有其他各门所没有的无节幼体期,应为单独起源。单枝动物亚门与上述起源于海洋的亚门不同,似乎由陆地上演化而来,有触角和大颚,附肢基本上为单枝型,因而得名。
棘皮动物
生物学家将海星、海胆、沙钱和海参都归为棘皮动物。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底、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的意思就是它们的表皮犹如荆棘一般。起名字的由来可能是因为大多数这类动物的外表皮都由棘状的内骨骼(endoskeleton)支撑,内骨骼由含钙的盘状物组成。棘皮动物是一种高级的无脊椎动物,具有与其他无脊椎动物外骨骼不同的、由中胚层分泌的内骨骼,并有司呼吸及运动的水管系统,体腔明显,幼年期两侧对称,成年期则多为辐射对称。体不分节,无头部,体表具瘤粒或棘刺,故名棘皮动物。现生的海星、海胆、海参等都属本门动物。
棘皮动物的内骨骼多为一球形、梨形、瓶形、薄饼形、或星形的钙质壳,壳由许多骨板组成。壳上有口、肛门、水孔等。并有五条自口向外辐射对称排列的步带,步带之间为间步带。有的且有由许多骨板组成的茎及腕。壳及茎等均易保存化石。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分为:海扁果Homalozoa亚门,海百合Crinozoa亚门,海星Asterozoa亚门,海胆Echinozoa亚门四个亚门。棘皮动物全部是海生,从潮汐带到深水区皆有分布,固着海底或游移生活。
化石自寒武纪即有发现,以海胆亚门的海胆纲、海百合亚门的海林檎纲,海蕾纲、海百合纲等最重要。中国的棘皮动物化石很丰富,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海相地层中都有发现,其中很多是标准化石。
棘皮动物是生活在海洋里不太活动的一类动物。它们的成体是辐射对称的,但幼虫时期是左右对称的。棘皮动物的辐射对称是在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固着的生活方式,由左右对称的形式演变而来的,这是次生性的辐射对称。棘皮动物有由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埋在外胚层的表皮下面,常向外突出成棘,这和高等动物骨骼的发生相似。上述这些特点说明了棘皮动物与脊索动物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说明脊索动物是从无脊椎动物进化来的。
脊椎动物
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总称。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形态结构彼此悬殊,生活方式千差万别。除具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外,其他特征还有:①出现明显的头部,中枢神经系统成管状,前端扩大为脑,其后方分化出脊髓。②大多数种类的脊索只见于发育早期(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例外),以后即为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所代替。③原生水生动物用鳃呼吸,次生水生动物和陆栖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呼吸。④除圆口纲外,都具备上、下颌。⑤循环系统较完善,出现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⑥用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提高排泄机能,由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能更有效地排出体外。⑦除圆口纲外,水生动物具偶鳍,陆生动物具成对的附肢。该亚门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各纲的特征虽然有显著差别,但组成躯体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基本一致。
脊椎动物盾皮类是戴盔披甲的鱼类,它们是甲胄和化石无合类不同,是由覆盖头部的头甲和包裹躯干的躯甲两个单元组成,展出的东生清鳞鱼就是很好的例子,盾皮类是一支古老的有合脊椎动物,和其它鱼类及高等脊椎动物一样,最前面的鳃弓发展成摄取食物的合,合上装备了牙齿。合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中的一次重大革命,无合类只能被动地过滤水中的细小有机体,而有合类可用合主动摄取食物。盾皮类是一个种类繁纷的家族,在泥盆纪为其全盛时期,但随着泥盆纪的结束而趋于消亡。展出的云南鱼、武定鱼、般溪鱼,是部份不同种类的盾皮类的头甲。
恐龙的进化
最早的恐龙出现于距今约2亿2千万年前的中三叠世,化石还不很多。到距今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化石就多了,我国的禄丰龙、中国龙、芦沟龙、大地龙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前三者属蜥龙类,后者属鸟龙类。蜥龙类可分两大支,一支是虚骨龙类和肉食龙类,另一支是蜥脚类。虚骨龙类身体结构比较轻巧,骨骼中空,两脚行走,后肢强壮,前肢缩小,以小动物为食,芦沟龙、虚骨龙、似鸟龙等属此。肉食龙类为大型凶猛的恐龙,是恐龙中的残暴者,两脚行走,体重可达6~8吨,中国龙、永川龙、霸王龙等属此。它们以侏罗—白垩纪(距今两亿年到七千五百万年前)最为繁盛。与大多数恐龙一样,虚骨龙类和肉食龙类都在白垩纪末期(七千五百万年前)绝灭。
蜥龙类的另一支是蜥脚类,它们以颈长、尾长、四脚行走,身躯庞大,以植物为食为特征。它们有的体长可达50~60米,体重30~50吨,是陆地上的最大动物,博物馆里最招徕观众的展品之一,侏罗纪最繁盛,我国的蜀龙、峨嵋龙、马门溪龙均属此。它们的最后代表也延续到白垩纪末期。
恐龙的另一大类——鸟龙类分四支,即剑龙、甲龙、鸭嘴龙和角龙,全都吃植物。剑龙的最大特征是背上有两行三角形的骨板,尾部有4牧骨刺,这些都是它的防御武器。这类动物四脚行走,身长约7米左右,脑子特别小,藉肩、腰部膨大的神经结,补偿脑子指挥之不足。它们主要生活在侏罗纪(距今两亿年到一亿四千万年前),少数延续到白垩纪早期(距今一亿多年前)也绝灭了,是恐龙中最早绝灭的一支。我国的华阳龙、沱江龙、乌尔禾龙属此。
甲龙顾名思义是装甲的恐龙,头部和身躯几乎全被坚硬的骨甲所包裹,活像一辆坦克车。尾端还有一块骨质棍槌,用以自卫。这类动物身长也7米左右,四脚行走,生活在侏罗纪到白垩纪,白垩纪末期最后绝灭。我国有天池龙、甲龙为代表。
鸭嘴龙和禽龙等合称鸟脚类,为鸟龙类恐龙的一支。这类动物身体成半直立式,两脚行走,前肢小,后肢粗壮。禽龙是所有恐龙中最早被记述的代表,牙齿甚像现在鬣蜥的牙齿。鸭嘴龙我国有青岛龙、山东龙等为代表。前者头上有棘,身长约6米;后者平头,身长约15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下颌宽扁,状似鸭嘴。再是牙齿数目甚多,每边颌上大约有500枚,密集丛生,总数达2000枚,显然是用于磨研植物的。这类恐龙也绝灭于白垩纪末期。
禽龙的牙齿
禽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因为在欧洲和亚洲都已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禽龙骨骼化石。首次发现大约是在200多年以前,当时一个医生的妻子玛丽·曼特尔,在萨塞克斯郡的刘易斯附近一堆砂砾上发现了一些牙齿。玛丽·曼特尔便将这些牙齿拿回去给她的丈夫吉迪恩看,因为吉迪恩的业余爱好就是研究化石。
当时很少有人了解关于恐龙的情况,几乎还没发现过任何化石,但吉迪恩·曼特尔认识到这些牙齿是极期罕见且非常古老的。他把它们拿给各种专家看。专家们认为它们原来可能是一种鱼,或者一种犀牛之类的大型动物的牙齿。
吉迪恩对这种结论不满意。他注意到这些牙齿的形状类似于鬣蜥的牙齿,尽管它们要大得多,也古老得多。1825年,他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即这些牙齿属于一种巨大的史前爬行动物。他称其为“禽龙”。
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发现了更多的禽龙化石,于是便开始设法弄清它到底是什么模样。1842年,一位名叫理查德·欧文的化石专家发表观点认为,它根本不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动物,而是一种与之不同类型的灭绝已久的爬行动物。他把它称为“恐龙”,意思是“可怕的爬行动物”。
禽龙长约10米。它们属草食动物,是肉食动物的猎物。
直到19世纪早期,玛丽·曼特尔第一次在萨塞克斯郡的刘易斯附近发现了禽龙的牙齿,禽龙才为人所知。禽龙是可怕的动物。它们用其有力的后腿站立时,可高达5米。饥饿时,禽龙会用舌头扯下树叶,然后用像刀般锋利的牙齿把叶子咬成碎片。
二叠纪的生物毁灭
直到大约2亿年以前,地球上还没有一块被大洋分割的独立大陆,而只是一个连成一体的巨大陆块,地质学家们称之为“联合古陆”。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当时恐龙还未出现,主要的陆上动物是爬行类,最常见的植物是松柏类和蕨类。地质学家们称这个时期为二叠纪。
到二叠纪末,一场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地球。没有人确切地知道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植物和动物却因此而灭绝了,约三分之一的物种消失了。一种理论认为,那时发生了巨大的地质隆起,造成陆地抬升或海平面下降。另一种推测是,大概在那时,联合古陆开始分裂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各个大陆。巨大陆块的这种分隔,可能带来了气候的剧变,使得许多种动植物无法再生存下去。
在二叠纪,生物如此大规模地灭绝,可能为恐龙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第一批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五百万年前,它们利用地球上适宜的条件,昌盛了1亿多年。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碰撞,可能引起了某种灾难,导致二叠纪末生物的灭绝。
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良、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鹤、黑鹤、朱、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骛、胡兀骛、细嘴松鸡、斑尾棒鸡、雉鹞、四川山鹤鸽、海南山鹧鸽、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鹏、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遗鸥、四爪陆龟、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鳄、达尔鳄、白鳄、红珊瑚、库氏碎磲、鹦鹉螺、中华蛋镰、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我国特有的动物
中国动物种类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无脊椎动物约有17万种,鱼类约有2400种,两栖爬行动物约有500种,鸟类1186种,哺乳类动物430种。其中有数量众多的中国特有的动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中国特有的动物主要有:哺乳类动物的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羚牛、白唇鹿、黑麂、野牦牛、藏羚羊和台湾猴等;鸟类的鸳鸯,产于山西、河北的褐马鸡,产于甘肃、四川的蓝马鸡,台湾的蓝腹鹇、至锦鸡、黄腹角雏、绿尾红雏及几种长尾雏;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中国中南部山区的大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