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好
一、湖北经济结构现状
从湖北的经济总量看,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低于东部地区,2004年湖北省GDP仅占全国GDP总量的4.63%,远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在全国的比例,而且低于邻近省份河南的经济总量及在全国的比例。反映在人均GDP水平上,2004年湖北在中部地区几省中,人均GDP是最高的,而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则明显落后,人均GDP仅为广东的54.39%,江苏的43.76%,浙江的44.10%。
具体而言,湖北的经济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
1.工业化水平偏低。
就GDP年均增长速度而论,湖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看,第一产业发展不稳定,围绕全国平均水平上下波动,但与其相差不大,第二产业的占比则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第三产业的占比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根据钱纳里、赛尔奎因等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在三次产业的产出构成中,工业化的演进使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并拉动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和反映工业化进程的基本指标,而湖北省该项指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反映出湖北省的“三化”进程,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不仅明显滞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工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湖北依靠传统产业和国有经济支撑整个经济增长,但是由于省内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同其他地区一样,技术、设备、产品老化,社会负担沉重、冗员过多,其经济运行状况日益艰难,竞争力难以提高。2004年,湖北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总量比率为3.04%,远远低于东部沿海省份,而且低于邻近省份河南,工业增加值仅相当于广东的23.21%,江苏的25.82%,浙江的39.89%。2004年湖北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9.40,比上年提高17.35个百分点,比江苏低近17个百分点,工业提供的利税只相当于沿海省份的1/3.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量3.69%,也远远低于东部水平。湖北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基础也较大,但汽车、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等战略性产业著名品牌不多,从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来看,湖北省企业个数虽然高于中部大多数省份(河南省除外),但低于东部沿海省份。1998~2003年广东、江苏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均由1.6万家增加到2.4万家,浙江由1.3万家增加到2.5万家,山东由1万家增加到1.6万家,而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98年为7399家,2003年为6271家,仅相当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27.8%,山东的40%,全国的3.20%。
3.非国有经济的实力不强。
非国有经济是一个地区内经济发展的活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内容,非国有经济发展规模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是反映市场化进程的基本指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以及中部的河南,通过对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使经济实力迅速壮大,而在这10多年中,湖北非国有经济虽然发展不慢,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状况明显落后。据统计资料表明,在产值方面,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湖北非国有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41.42%,完成的利润占26.79%,而同期湖南省分别为43.49%和49.6%,全国平均值分别为57.64%和66.72%。在数量方面,2003年湖北民营工业企业共计29.23万家,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仅1706家。在2002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湖北仅有3家。在产业结构方面,湖北个体私营企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制造业发展不够,科技型企业不多。
4.经济外向度低。
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外向度对整个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2004年,湖北省进口额为280.41亿元人民币,出口额为280.08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为560.49亿元人民币,经济外向度为8.88%,而全国平均水平为68.8%。这种结构状况说明,湖北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
从对外贸易的内部结构来看,湖北省进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出口占GDP的比重则有所波动,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与同为中部省份的安徽产生了极大的差距,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显示出更大的差距。2004年,湖北的进口额仅相当于广东的2.05%,江苏的4.07%,浙江的12.52%,出口额仅相当于广东的1.77%,江苏的3.86%,浙江的6.53%。反映在中国加入 WTO后,湖北没有利用好这个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表明湖北省市场结构仍然属于传统内向型,“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优势也还没有有效支撑湖北外向型产业的发展。
5.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支持不力。
近几年湖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呈上升趋势,投资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各行各业,极大地改善了湖北的投资环境,支持了经济发展。但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湖北的发展势头和发展速度不仅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原本落后的投资增长速度又大大落后于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湖北省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65.10亿元,全国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的3.23%。固定资产占GDP的比例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43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增长率自2000年以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3年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从湖北与主要地区的比较来看,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于大部分中部省份(河南除外),但远低于东部沿海省份,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靠投入拉动的情况下,湖北的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对湖北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湖北经济增长中的金融结构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金融一直对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金融资产量越大,金融资产投入越大,对经济的推动力越大。本文以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占比、湖北保险业发展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情况来反映湖北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
在直接融资为辅、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下,金融机构的贷款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外源资金来源,占中部融资总额90%的银行信贷融资更是举足轻重。各种金融资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越大,说明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同时金融深化量的增加意味着金融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赖资本投入的情况下,信贷资产投入量的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量的扩张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湖北金融机构信贷资产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在1999年为91.45%,以后逐步下滑,到2004年为84.94%,近6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湖北这一比例也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山西。
2.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占比。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投入拉动型,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的转型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尤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但是,在1999~2003年这几年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内贷款占比很小,而且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以2003年为例,湖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国内贷款占比16.12%,自筹及其他占比76.5%,而相应的全国平均水平为20.5%和70.5%,这也说明了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内贷款贡献有限,绝大部分是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及通过其他渠道筹得的资金。
3.湖北保险业发展状况。
保险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特殊的风险管理行业,以众多面对风险的主体间的互助为手段,通过精巧的精算技术和商业化运作,实现对社会经济的“稳压器”作用。企业、个人通过投保,可以分散和化解风险,从而使社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免受各种风险的负面冲击。总体上来看,至2004年11月湖北市场的保险公司达到14家,财险和寿险各有7家。全省2004年实现保费收入122.54亿元,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94%、保险密度(即人均保险消费额)为203.69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18元。
在绝对数上,湖北的保费收入虽然低于东部沿海省份,但高于中部大多数省份(除河南外),在相对数上,湖北的保险深度在这几个省份是最低的,保险深度和密度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省份,反映出尽管湖北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还很不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3年,世界保险深度平均为8.1%,中国为3.3%,世界排名第44位,而湖北仅仅为1.9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及世界平均水平。保险密度世界平均为470美元,中国为36美元,排名第71位,而湖北仅为20.16美元。
通过分析保险对经济提供有效支持直接体现的赔款及给付可以看出,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湖北的保险没有有效支持经济的发展。2004年湖北保险赔款及给付仅占GDP的0.58%,虽然该比例在中部省份中比较高,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部沿海省份。湖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经常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十分需要保险的保障作用。
4.直接融资发展状况。
从国内金融市场整体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约为3万亿元,占融资总量的85%,而同期股票、国债、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新增规模为5340亿元,只占融资总量的15%。从国内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构来看,2003年直接融资发行量为12515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280亿元,占比50.2%,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发行4520亿元,占比36.1%,股票发行1357亿元占比10.8%,企业债券发行量358亿元占比2.9%。企业直接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融到的资金仅占13.7%,而政府融资占86.3%。
从股票市场发展看,截至2004年底,深沪两市上市公司总计1377家,其中湖北64家,占4.65%,高于其他中部地区。但中部5省均低于广东、江苏、浙江。从股东市场筹资状况看,中部地区公司总体上融资能力较弱。2000年,全国股票市场A股筹资总数为1642.67亿元。其中,东部地区筹资1041.08亿元,占筹资总额的63.38%。而中部地区仅筹资336.07亿元,占筹资总额的20.46%。
从融资额看,湖北2001年11月湖北省上市的58家公司已累计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251.8亿元。安徽到2003年底全省上市公司已达36家。到2003年底,河南省共有上市公司33家,湖南共发行股票38只,江苏省上市公司84家,累计筹资额达到了500.25亿元。浙江到2004年11月为止,累计共有96家企业在首发上市,累计募集资金440多亿元。广东省(含深圳市)截至2003年9月,有上市公司141家,从证券市场累计筹集资金达95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11%。
三、促进湖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对湖北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分析表明,湖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湖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有很大关系。要在湖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出金融应有的作用,必须将金融发展与湖北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具体项目相结合,找准支持的方向和着力点。
1.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资本总是向最有效率的地方流动,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地方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在资本市场发展中,政府要发挥引导、协调和扶持作用,推动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实力。加强政府对区内资本流动的调控和引导,进一步协调区内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区内产业结构调整,避免无序竞争。
地方政府可以利用所掌握的政策资源、政府的信誉和影响力,有意识地学习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先进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文化等,在本地区进行推广,进而进行创新。由于湖北省在经济发展上属于典型的跟进型区域,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科学、理性、有效的行为十分重要。
2.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的实力。
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利用和发挥全国性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国家要求注资改造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机遇,扩大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积极发展社区性股份制中小银行,全面建立面向城乡社区的股份制中小银行,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同时,要探索增强本省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竞争力的方法,让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增强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疏通企业进入市场的融资渠道,以有效提升地方金融机构的信用供给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增强农村金融的作用。
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吸收了就业人员的48%,但其产值只占全省总产值的14.7%。这种产值和就业人数的严重倒挂,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湖北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可以考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政策业务;继续保持农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发展优势,重新考虑“弃农进城”战略,确保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继续引导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细化服务功能,增加服务品种,提升服务档次。
4.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金融支持。
在加强对非国有经济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引导,放宽市场准入政策,落实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国民待遇”的同时,改善非国有企业贷款难的状况,建立与完善对非国有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国有商业银行要切实下放贷款权限,增加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拓展适宜非国有经济需要的业务种类和范围;充分发挥租赁的融资功能与作用,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激活民间金融资本,促进民间资本营运效率提高,促进湖北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5.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保险在许多重大经济活动领域存在缺位。这与我国企业、个人风险意识淡薄有关,在经营活动中并没有想到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散风险;另外与一些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不够有关。因此,增强保险公司承保能力,扩大保险公司投资范围,增强公众投保意识,提高保险覆盖面和保险赔付率,是促进湖北省保险业发展,发挥保险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作用的关键。
6.提高外贸发展力度。
湖北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一方面继续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知名品牌项目。另一方面方支持各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出口,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以及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提高湖北省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和总量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忠明:《从比较中看提高湖北城市竞争力》,国研网2003-04-25.
2.湖北统计局:《湖北省与全国重点地区的工业发展情况比较分析》,http:// www。cfs。com。cn/zfzq/content/html/20040630/content002007010 _1000839031.html。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部六省发展研究中心:《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政策研究》;联合课题组:《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几点建议》国研网2005-03-04.
4.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各省统计局网站的统计公报及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