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主席的讲话是全国人民的期望,也是香港同胞的共同心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喜庆的日子里,人们思念邓小平,不知有多少话要对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说,不知有多少事要告慰这位中国人民伟大的儿子。
人们想告诉他,正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将他的构想在今天付诸实施。人们想告诉他,随着香港的回归,中华民族奏响了统一的序曲。
人们想告诉他,在他的旗帜下,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将会满怀信心地迈向新的世纪。“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
绚丽的礼花在香港夜空中绽放,那是把献给小平的心花送上云天九重。怀念是永远的,告慰也将永远!
(“替小平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
在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主席台上,人们都注意到中国政府代表团座席上有一位两鬓染霜的老人。她就是年过八旬的邓小平夫人卓琳。
历史将铭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创立者邓小平。正是他,在15年前,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一定要收回香港的坚定信念。正是他,以超凡的智慧和胆识,开创历史先河,将“一国两制”写进人类历史的史册。
“等香港回归祖国后,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站一站,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
这是一位世纪伟人的最后愿望。然而,也就在这一愿望即将实现的时候,带着深深的遗憾,四个月前,他离开了人间。
“替小平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带着邓小平未了的夙愿,与他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卓琳,与儿女们一起来到香港。“能亲眼看到香港的回归,是小平同志生前多次表达过的一个心愿。今天,我们能够代他完成这个遗愿,他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高兴和欣慰的。”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81岁高龄的卓琳早早就叫人找来一张香港地图,看了一遍又一遍。她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大喜事。我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
7月1日零时零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旗的陪伴下,在交接仪式的主礼台上冉冉升起,雷鸣般的掌声在大会堂久久激荡。人们为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而欣喜,为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盛大节日而欢庆。此时此刻,卓琳和她的儿女们百感交集,无比欣慰。
10时整,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隆重举行,卓琳与她的家人一起应邀出席。在主席台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特意走到主席台第二排,与笑容满面的卓琳握手致意。
为了把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变为现实,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保证了香港的平稳顺利过渡。卓琳也向江泽民主席等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宣誓就职的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同样激动不已。他在致辞时,临时离开了已定的讲稿,充满激情地说:“今天我们很高兴,卓琳女士也来了。我们向她表示敬意。”
全场响起了如潮的掌声。卓琳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全场鞠躬致意。
掌声经久不息。这一刻,香港回归――“告慰小平”成了所有人共同的心声。
小平旧居不眠夜
6月30日下午,广安县协兴镇的老乡,纷纷汇聚到邓小平旧居。他们拿来扫帚、擦布、鸡毛掸子,完成着迎香港回归的最后一件大事――把小平同志旧居再好好打扫一次。
实物、书籍,尤其是那些珍贵的小平照片,老乡们擦了又擦。随后,他们将旧居16间房屋的木窗门扇全部打开,拉亮房里所有电灯。
只听旧居管理所邵光平所长一声令下,几个小伙把几块大牌子抬上了旧居台阶的中央,一幅是小平慈祥微笑的画像,一幅是香港回归宣传画,一块则是老乡们自制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万响鞭炮已经挂好;几大锅象征团圆的白胖胖汤圆已经包好;还有一个大大的红“喜喜”剪纸字也早已剪好;两台大彩电播放着香港交接实况。明亮亮的小平旧居,洋溢着喜悦和欢乐。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国旗升起,国歌奏响,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老乡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此时,小平同志的亲表弟谈文全老人伸出四个手指向电视机走去,声音在颤抖:“小平,你再多活四五个月,不就能看到这一天了吗?话音未毕,泪湿眼眶。”
小平旧居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好多人轻声地哭了,喜悦与怀念交织,旧居院内人们泪水涟涟。邵所长将大红“喜喜”字贴在了小平像侧,老乡端一碗汤圆恭恭敬敬放在小平像前,协兴镇副镇长江陵对着小平像说:“小平同志,您15岁就离开这个院子寻找革命真理,从此就没有再回来。今天是您老人家高兴的日子,倘若您老人家在天有灵,能不能回家乡看看……”
夜很深了,江陵告诉老乡们:以协兴镇全体乡民名义发给香港同胞的贺电已经发出去了。她将电文又一次念给旧居院内所有的父老们听:“亲爱的香港人民,在您们饱经百年沧桑回到祖国怀抱的难忘时刻,我们身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出生地协兴镇的乡亲,特向您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明亮亮的小平旧居,一个凝结了太多情感的不眠不夜……
第五节 香港前程织锦绣,东方之珠更璀璨
一个百年梦圆后的清晨,一个欢乐、激情之后的清晨。
经过一场夏雨的洗礼,悬挂在港岛、九龙、“新界”大街小巷的五星红旗和特区紫荆花区旗显得更加鲜艳。
从万众瞩目的会展中心新翼到香港的各个角落,无数人彻夜未眠。
7月3日,香港市民在倾盆大雨中迎来了香港特区成立后第一个工作日。
香港人平静而充满自豪地走向新的一天。
早起的市民们推开窗户时,再不会见到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在空中迎风飘扬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区区旗。
纪念碑寓意“沧海云帆、乘风归来”,矗立在饱经风雨的罗湖桥头。在香港回归之际,沪港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引起世人瞩目。
在平稳、安定中迎来特区第一个黎明
早安,香港
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路灯播洒出淡黄的光。香港特区的第一个清晨到来了。几位老人正绕着草地跑步,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聚在水池边聊着什么。清新的空气从树丛中漫出,宜人的晨风拂面而过。迷蒙细雾中,庆祝回归的横幅、标语和大大小小的五星红旗、紫荆花旗随风飘扬,猎猎作响。
维多利亚公园沉浸在黎明前的静谧之中。正在散步的张伯每天这个时候都会来这里走上几圈,65岁的他,走在香港特区的第一个清晨里,“处处都感到一种新鲜。”
6月30日夜这里举行的一个大型庆回归嘉年华,直到凌晨1点多才结束。张伯回到家里本想休息一会,可心底的兴奋让他怎么也难以安眠。打开电视机,仍旧是有关回归的各种消息。张伯说,反正睡不着,还不如到这走上几圈,“今天可是特区的第一天!”
一个百年梦圆后的清晨,一个欢乐、激情之后的清晨。在平稳、安定中跨进历史新纪元的香港,又在平稳、安定中迎来了特区的第一个黎明。
平时车水马龙的大街,现在安静、宽阔了许多。凌晨4点多,谭鸿伟开出了回归后自己的第一班电车。古老的电车装饰着庆回归的广告,穿街过巷,行驶在黎明时分的港岛。街道两则异彩纷呈的庆回归灯饰,仍在渐淡的夜色中展现出迷人的风采。
因为要上早班,谭鸿伟6月30日夜只得放弃了收看政权交接仪式和特区成立的现场直播机会,早早上睡觉。“今天下午收工后,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录像。晚上还要和家里人一道去酒楼聚餐庆祝回归。”
洛克道的菜场已经开市,56岁的苏阿婆,把一筐筐蔬菜摆上摊位。飘扬在街道上空的国旗、区旗,组成了一道鲜艳、明丽的风景线。街头的报贩已经开工,各大报馆正陆续将报纸送来。套红醒目的大字标题、巨幅政权交接仪式照片,7月1日的香港特区各大报纸,都以浓彩重墨把香港回归的盛事记录在历史书卷之中。
5点多,天空突然飘起了雨点。随后,大雨如密集的鼓点,回响在特区的第一个清晨。如注的暴雨冲刷着高楼大厦,冲洗着大街小巷,将这座百年的都市笼罩在明晃晃的水色之中。
搭上一辆的士向太平山顶出发,经过一家邮局时,见到暴雨中已排起了一条长长的人龙。8点多,香港各大邮局将开始发售纪念特区成立的特别邮票和首日封,并提供特别盖戳服务。撑着各色雨伞、穿着各色雨披的队列,蜿蜒伸向雨雾深处,构成了一幅鲜艳的画卷。
雨势很大,街上的积水已淹没车轮。车窗外,身穿雨衣的警察淌水而过,弯腰巡视着各地水情。车子经过时,带有紫荆花的徽章从我们的眼前一闪而过。
山顶广场一家银行的门廊里,一群香港的年轻人席地而坐,清纯的欢笑声在寂静的清晨传得很远。刚刚结束了大学会考,正好遇上香港回归的大好日子,七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完电视直播节目后,忽发奇想,要上太平山顶看一看香港的回归之夜,看一看特区的第一个日出。
暴雨依旧如注。一声重雷就炸响在头顶,年轻人似乎浑然不觉,依旧沉浸在欢乐的话题中。“回归了,我们很开心,因为我们是真正的中国人了!”18岁的黄杰森话还没有说完,他的同伴就欢呼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暴雨已经过去。告别欢笑一团的年轻人,来到明仁亭,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暴雨过后的香港澄明、洁净,远处的九龙半岛像宽厚的手掌伸展在维多利亚海湾。来来往往的船只、灯火依旧的会展中心新翼、鳞次栉比的高楼间,不时闪现出庆回归灯饰……所有的一切,在向我们显示:刚刚走出一个旧时代的香港,正以清亮、美丽、活力盎然的新姿,迎来特区的第一个清晨。
香港市民争购特区首套邮票
香港邮政署7月1日发行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特别邮票。在全港126间邮局门口,市民排起长队,纷纷购买香港特区成立后的第一套邮票。
这套邮票共六枚,外加一枚小型张。邮票首次以“中国香港”作为铭记。六枚邮票的图案分别是大红双喜字与香港民居门楼、中环街景与香港三大银行、维多利亚港与会展中心新翼、货柜码头与远洋巨轮、双桅帆船与中华白海豚、紫荆花与五彩祥云。小型张的图案是港岛北岸的夜景和维多利亚港上空的礼花。整套邮票既富于喜庆气氛,又具有丰富的内涵。
邮政署专门为这套邮票发行了首日封,安排人员为集邮爱好者加盖“1997.7.1”字样的特别邮戳。
虽然早上下起大雨,但在中环邮政总局门口仍排了数百人的长队。一位在新机场工作的岑先生,今天凌晨看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电视转播后就赶来排队。买到邮票后十分高兴,立即自制首日封,加盖了纪念邮戳。他说,这套邮票和首日封很有价值,我要好好珍藏它们。一位姓龚的年轻人准备买几十套邮票和首日封寄往北京。他说,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第一天,把贴着特区首套邮票的首日封寄往北京,格外有意义。
为了保证市民顺利买到邮票,邮政署派出共400多人在各个邮局维持秩序。
香港特区向内地捐赠火车医院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7月1日代表香港各界热心人士,将一列名为“健康快车”的火车医院捐赠给内地。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代表内地有关方面接收了这列火车。
“健康快车”执行委员会主席方黄吉雯表示: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第一天,港人将自己的心意,铸成“健康快车”,赠送给内地人民,意义重大。她说,“健康快车”的目标是为内地偏远地区的贫苦及有需要的病人“减少残疾,恢复健康”。
“健康快车”共有三节车厢,设有两个手术室、诊室、检查室、放射室、器械室及餐厅、厨房、休息间等,卫生部为其编配了“199771”的编号。
按计划,这列火车医院每年将前往五个选定的偏远地区,为当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及家庭卫生常识。目前已有八位香港地区医生准备参与“健康火车”第一年的工作。
在赠送仪式结束后,“健康快车”于7月1日下午从香港红石勘火车站驶出,前往第一个目的地安徽省阜阳市。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等出席了捐赠仪式。董建华、鲁平、方黄吉雯为快车剪彩。
特区第一天即景
经过一场夏雨的洗礼,悬挂在港岛、九龙、“新界”大街小巷的五星红旗和特区紫荆花区旗显得更加鲜艳。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了她崭新的第一天。
7月1日凌晨零点,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交接仪式大厅里升起,香港跨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举行庆典仪式的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值勤的警察们在零时这一刻纷纷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紫荆花警徽,将原先佩戴的带皇冠图案的警徽换下。
从万众瞩目的会展中心新翼到香港的各个角落,无数人彻夜未眠。
在港岛,会展中心新翼内灯火辉煌,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墙照亮了维多利亚港;在九龙,3.5公里长的巨龙灯饰从尖沙嘴一直延伸到界限街,使本来就繁华的弥敦道更加热闹非凡;在“新界”,数万名群众冒雨聚集在与深圳交界的口岸,等候迎接解放军入港。
更多的人全家聚集在一起,观看庆典活动的电视直播。从6月30日到7月1日,每个电视频道都无一例外地现场播送有关回归的各种活动。
一大早,人们走上街头,纷纷到报摊前买报。当地各报均排印通栏标题,用大量版面,配大幅彩色照片,展示回归盛典的壮观场面,并纷纷加印特刊,对过去几小时中发生的各项活动进行详尽报道。
在港岛中环戏院里街口售卖杂志兼纪念品的“亚卢杂志公司”老板卢海和他的两个伙计忙得不亦乐乎。一批又一批前来购买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的顾客使十几米长的铺面显得十分狭小。
“买国旗的人最多了,卖了多少?我都记不得了”,忙着为顾客取旗的卢海说。
一连五天的假期,给常日拥挤的行人道带来些许宽松。但港岛邮政总局门前,一大早却排起了数百人的长队。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的纪念邮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首日封,成了邮迷们争相购买的“珍品”。摩里臣山邮局直到下午两点关门时,门前仍排着长长的人龙。
7月1日一整天,连接港岛和九龙的地铁里的人潮比平时上下班高峰时还要多。香港地铁公司发行的回归纪念车票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一张价值25元的车票,可在不受次数距离限制,随便乘车。
港岛中环的广场上,人们纷纷在新建的回归纪念亭拍照留念。更多的镜头则对着立法局大楼上首次升起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快门声此起彼伏。一对在此拍照的年轻恋人穿着别致的恤衫,身前的五星红旗图案上写着“你好,中国!”,身后则是“再见,英国!”
上午,一万只来自各地各省市区的信鸽从沙田运动场放飞。这个“万鸽庆回归活动”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意义。
入夜,今天凌晨升起五星红旗的维多利亚湾畔再一次成为欢腾的海洋。振人心弦的音乐在水面上回响,璀璨的烟花和激光划破夜空,由各界赞助耗资1亿港币的“万丈光芒庆回归”,被舆论界称为史无先例的“国际性庆典活动”。
9点32分,全球最大规模的卡拉OK大合唱开始。除了在场的1万人,全香港人都可以通过收音机加入八分钟的卡拉OK,一起咏唱“龙的传人”“中国梦”和“明天会更好”等七首歌曲。
在晚会的最后十分钟,1.7万枚花弹射入300米高空,映红了港九的夜空。
回归第二天
香港事务顾问任期结束仪式举行
由国务院港澳办和新华社香港分社聘请的香港事务顾问圆满完成使命,7月2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任期结束仪式。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仪式上讲话时,赞扬港事顾问为香港平稳过渡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希望大家继续为香港特区的建设尽心尽力。
钱其琛说,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也是本世纪末国际上的一件大事。此时此刻,全国人民、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在欢庆香港回归祖国,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诞生。各位港事顾问都在香港回归中出过力,都是香港回归的见证人。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备感欢欣!
钱其琛表示,五年前,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决定共同聘请香港各界、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人士担任香港事务顾问,以期更好地做好与香港政权交接和平稳过渡有关的工作。几年来,各位港事顾问就香港后过渡时期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积极推介基本法,组织和推动各界人士参与香港事务,做了大量务实、有益的工作。事实证明,港事顾问是香港社会一支重要的爱国爱港力量。随着香港过渡时期的终结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港事顾问承担的光荣使命已经胜利完成。你们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将载入史册,感召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