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32334800000077

第77章 四项基本原则为本!改革开放强国之路(18)

当然,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生活中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某些条件,而且实事上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私营经济;还由于国家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将会产生收入不合理及悬殊过大等现象,其中有些人也可能转化为新的剥削者。但是,毕竟还是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有经济控制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对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私营经济,只能在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要接受国家的法律、行政手段以及税收、信贷、物价、工资等经济手段的制约、监督和引导。国家通过宏观调控的职能,可以调节其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因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适度的、受到一定限制的,具有明显的依存性和可塑性。这就决定了私营企业主并不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全意义上的阶级。

其次,从内部条件看:第一,私营企业主还远没有割断其与原有社会身份相联系的“脉带”。私营企业主的前身大多都是城市或农村的劳动者,或做工或务农。他们中许多人至今同原来的社会身份仍有程度不同的联系。另外,私营企业主的社会角色地位尚不太稳定,资产阶级的主要特征在他们身上还没有充分显露出来。即使有少数人是50年代的资本家代理人,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二十几年里,也变成了社会劳动者。况且,他们的人数很少,全国仅有16万人,现在还健在的已为数不多。即使他们有心兴办私营企业,也绝无可能再直接从事经营管理了。第二,许多私营企业主受党教育多年,不少人本身就是共产党员,对党仍怀有深厚感情。他们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感召下,走上私营企业主的道路的。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他们与其他社会阶层之间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他们虽然有剥削,收入高,但大部分仍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他们并没有真正分离演化为一个与工农群众对立的严格意义上的阶级。

3.私营企业主的未来走向。

私营企业阶层未来会怎样?是复归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还是可能演化成为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回答肯定是前者。所谓复归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意谓全民的共同富裕。为此,就必须让更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先富起来,这也是从根本上消除私营企业主行为中的消极影响的最有效办法。工农经济的崛起,既有利于改变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群体的不合理构成对人们造成的心理错位,又有利于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邓小平于1985年8月28日会见津巴布韦政府总理、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在谈到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时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与此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甚至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第二,决不能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失败了。只要我们严格遵循邓小平的科学论断,坚持做到“方向明确,头脑清醒”,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且通过国家政权制定和执行相对的政策和措施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对私营企业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团结、帮助、引导和教育工作,就能使这个阶层从总体上说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力量。

(选自王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私营经济政策初探》)

第四节 教育改革,人才辈出

1985年6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撤消了教育部,更名后,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兼任教委主任。

国家对高校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扩大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国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这样宏大的建设规模和增长速度,显然脱离了国情。

经济工作的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以调整为中心,边调整边前进,在调整中改革,在调整中整顿,在调整中提高。

经济建设新路子的十条方针是“八字方针”的具体体现。

教育战线出现好形势

1985年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5月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表了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总结了我国教育战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指明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教育体制系统改革的新篇章。

在这一年里,围绕着对中央《决定》的贯彻执行,教育战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改革取得了一个良好开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党全社会提高了对教育的战略地位及教育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发展教育事业许多地方和部门通过深入学习《决定》,认识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教育办得好坏,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国家的命运和四化建设的成败。而要实现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必须首先抓好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已提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日程。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发展各类教育和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划,部署了实施方案。

《决定》指出:“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且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1985年,从中央到地方,教育经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此外,地方还根据有关规定,开始征收教育附加费和按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群众集资办学。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使办学条件有了改善。

1985年全国进行了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有了一定提高。在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期间,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支援教育,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受到鼓舞,激发了他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

(二)切实加强了对教育的宏观管理和领导1985年6月1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撤销了教育部,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了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能够付诸实现在组织上采取的一个重大决策。新成立的国家教委,在工作范围的职权范围上,比过去的教育部都有所扩大,领导力量也大大加强,由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兼任教委主任,副主任何东昌兼党组书记,除另设七位专职副主任外,还有国家计委、经委、科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的领导人担任兼职委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有关部委也普遍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到1985年底,全国已有六个省成立了省教育委员会,统筹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各部门有关教育工作。

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宏观管理和领导,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会同国家计委、劳动人事部于7月12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研究长远发展战略和制定“七五”计划的基础上,用两年时间,从人才需求和预测入手,以2000年为目标,制定出本地区教育发展的15年规划,从而为制定全国15年规划作好准备。此外,国家教委受中央委托,在8月和11月召开了两次汇报会,了解了京、津、沪、沿海五省和内地12省贯彻中央《决定》的进展情况,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听取了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事实证明,这种作法对促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一年,各级党委、教育部门重视和加强了各级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一段时间里,各地党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深入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同学生座谈,听取意见,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决定》中提出对基础教育实行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决定》指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义务教育的要求和内容应该因地制宜,有所不同。根据以上精神,七个月来,全国各地制定了各自的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并开始组织“施工”。到1985年底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正式制定了本地的《关于普通教育实行分级管理的暂行规定》或《条例》《方案》等。许多地区对简政放权,划分县、乡、村各级教育管理职责权限进行了实验。根据部分省市的实验,目前县、乡两级管理职权划分的趋势是人权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财权实行县乡共管,以乡为主;教育、教学业务由乡统管。为了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国家教委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草案),报请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颁行。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先后公布了地方的义务教育条例或方案。

建立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结构合理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关键。为此,1985年11月由国家教委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确定了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并对“七五”期间新师资的培养和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进行了部署。此外,1985年中央机关派出了由3000多人组成的讲师团下到地方,帮助培训师资。

(四)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中等教育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大力发展职工技术教育,包括把一部分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是使我国的教育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一项重大改革。1985年全国各类职业技术教育高中阶段招生数为201.32万人,普通中学高中招生数为257.51万人,其比例为1:1.28.各类职业技术教育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416.45万人,占中等学校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36%,比上年提高了3.7%。中等教育结构得到初步调整。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决定》要求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历史遗留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改革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分配制度,并相应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扭转目前中等教育结构比例失调的状况,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遍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了贯彻上述精神,1985年9月国家教委在安徽召开了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座谈会,会上对如何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地位的认识,如何理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诸方面的关系,和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讨,为深入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理论上的准备。各省市也正在采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实行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例如,浙江省着重进行中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验,改革部门和行业办学、各自为政的弊端,由省教育厅与省计委共同管理,并且试行了办学经费的拨付同学校培养人才的成效挂钩、招收“收费走读生”,毕业后不包分配,和毕业生有偿分配等做法。

(五)高等教育着手调整结构,开始改革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1985年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高教科类比例不合理的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财经、政法、管理等薄弱的系科和专业获得较快的发展。本科生与专科生人数比例不合理的状况得到一定调整。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招收本科生31.79万人,专科生30.13万人,二者之间比例为51.4:48.6,较之1984年的59.8:40.2和1983年的65.5:34.5有了较大改变。

《决定》指出,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有关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管起来。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国家教委经过调查研究,在1985年底起草了《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管理职责的暂行规定》(草案),报请国务院审定批准(国务院已于1986年3月批准发布了这一规定)。该《决定》对中央、地方和高等学校的管理职责作了明确划分,既加强了中央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计划指导和宏观管理,同时又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这一年,国家对高校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在招生制度改革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权利,对第一批录取的学校全部试行“单独录取”的制度;在少数学校试行免试招收个别中学保送优秀生的办法;继续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等。在毕业分配政策上作出新的规定是:扩大办学部门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国家计划的分配范围,实行多渠道的分配办法。同时规定从1985年起对毕业生实行定期服务制度,毕业生必须到分配的工作单位经见习合格后连续服务五年,服务期满后允许合理流动。

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成人教育中一项显著改革是规定自1986年起开始实行全国成人高校入学统一考试,目的是克服当前成人教育中的某些混乱现象,以保证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成人教育情况复杂,根据中央《决定》的要求,国家教委于1986年将会同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起草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门决定,明确成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

总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1985年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贯彻中央《决定》目前只是刚刚起步,各方面对教育体制改革的认识还是不平衡的,有待于深入领会;各项规划、计划、措施有的还没有见到效果,实际工作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如基础教育中盲目追求升学率现象仍很严重;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中盲目追求高学历的问题也很突出。当前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现有体制还束缚着学校的某些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一个时期内宏观的指导和管理又跟不上形势,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甚至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了局部失控,这些都必须加以正视和解决。

1986年教育战线的中心任务是继续贯彻《决定》。各级教育部门要以狠抓落实、多办实事的态度,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争取早日把《决定》的蓝图变成现实。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向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决定》就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

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提高,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就向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