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岁之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要自己吃饭,自己拿着杯子喝水。现在的宝宝一般很听话,想讨人喜欢,愿意听大人指令帮你拿东西,以求得赞许,对亲人特别是对爸爸妈妈的依恋也增强了。
这个时期,当宝宝做了某件事引起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大笑或夸奖时,他会很得意地一遍遍重复这个动作,以引别人的高兴。
给宝宝的心理健康创造优越环境
宝宝能力特点
满周岁的宝宝感情更加丰富,这时宝宝已经初步建立害怕、生气、喜爱、妒忌等感情,并且已经能够意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爸爸妈妈是宝宝身心发展的最初园丁,可以说也是宝宝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双重护士”。
因此,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切不可只注重宝宝的身体生长,而忽视了宝宝心理的健康发展。
培养宝宝的心理健康的爸爸妈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建立正确的生活制度
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是相互促进的,尤其在婴儿时期更为突出。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应当根据宝宝的年龄特征,对宝宝一昼夜的各种活动和休息形式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准时交替,使宝宝有规律地生活,并让宝宝的生理需要得到尽可能充分的满足,让宝宝自由活动不受束缚,从而能经常处于快乐状态,使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
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情绪
爸爸妈妈的抚爱、家庭的温暖,能培养宝宝良好的情感和情绪。但是,这种抚爱,却不是溺爱,不是无限制地满足一切需要。比如,对宝宝来说,不能一哭就喂奶,一哭就抱着,以免养成宝宝用哭来取得需要满足的不良习惯。
此外,也不能对宝宝进行不合理的逗引与戏弄,以免宝宝过度兴奋而导致神经发育不良。爸爸妈妈还要注意对宝宝的态度,若是有冷淡、歧视等态度,则会导致宝宝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
要多鼓励、多表扬
宝宝分辨是非的能力是在后天学得的,而爸爸妈妈的是非观念和处理态度对宝宝心理发展影响极大。
因此,爸爸妈妈对宝宝的良好行为和点滴进步,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不好的行为则应予以及时制止。
比如宝宝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的宝宝玩,爸爸妈妈就应当加以称赞;而当宝宝抢夺别人玩具时,制止他。是非要分明,态度要慈爱,使宝宝养成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小朋友的习惯,并让宝宝知道对与错。
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
宝宝的心理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爸爸妈妈应当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以充分满足宝宝发展感知力的需要。
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摇篮周围悬挂色彩鲜艳、能发出音响的玩具,引起宝宝注视、聆听或抓取摸弄。
对较大一些的宝宝,爸爸妈妈则应该准备一些彩色画册和玩具娃娃,供宝宝玩耍;或者带宝宝到庭院、公园,接触自然景色。
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应多和宝宝讲话,以激起宝宝与人交往的需要和说话的积极性。
自信心里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要让宝宝建立起自信心理,第一步便是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
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应该避免说一些恐吓的话,不要在宝宝不乖时严厉责备,而是应该管教与教育。否则,就会使宝宝以为他必须达到爸爸妈妈的要求,才会有价值。这样一来就会减低宝宝的自信心。
因此,只有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才能为宝宝树立起自信,也为宝宝的人生创造一个好的开始。
友好的社会交往
培养宝宝心理健康,爸爸妈妈还要鼓励和支持宝宝多和小朋友接近,坐在一起活动、玩耍;或者是参加一些成人社交活动,要多和爸爸妈妈以以外的成人接近。
这样的话,可以丰富宝宝的生活,开拓思路,锻炼性格,使宝宝逐渐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以避免羞怯、自卑、孤僻等心理产生。
想让宝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爸爸妈妈就要给宝宝的心理发展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
如何教育任性的宝宝
1周岁的宝宝已经有很强的任性行为,一有不满意之处就会发脾气,哭闹个没完,有的宝宝发火起来,还会动小手打人。爸爸妈妈在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宝宝能力特点
1岁左右的宝宝有时会向大人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如要进厨房、玩剪刀等,并且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大哭大闹。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遇到宝宝任性时,爸爸妈妈不要轻易迁就宝宝的不合理要求;更不要故意让宝宝学习错误的发音,否则错误的发音固定下来,以后很难纠正。
遇到宝宝任性情况,大人首先要耐心劝阻,说明危害问题。如果宝宝不肯罢休,爸爸妈妈可以采取冷处理,让宝宝自己去哭一阵、待发泄完毕后,再和他讲清道理。爸爸妈妈也可以用以下几个小办法:
转移注意力
在宝宝任性发脾气时,爸爸妈妈也可以说:“你听,那边是什么声音?快去看看。”把宝宝的注意力转达移到别的地方去,以摆脱眼前的困境。
暂时回避
有时让宝宝先哭闹一会时间也好,就当做呼吸操和运动体操,均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它既可以增加肺活量,又可增加血液循,还增加消化液的分泌。
其实,大哭大闹往往是1岁左右宝宝逼迫大人“就范”的主要手段。如果宝宝一哭,就无条件地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就会使宝宝认为只要自己一发脾气,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因此,爸爸妈妈切不能因为一哭闹就轻易迁就,要耐心等待宝宝冷静下来,然后再予以教育,但也要切忌用“武力”解决。
正确引导
在宝宝作任性时,爸爸妈妈要引导宝宝的个性向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宝宝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要明确表示禁止。对于宝宝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要加以鼓励,加强与宝宝的交流,保持愉快的家庭气氛,使宝宝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爸爸妈妈要坚定地拒绝宝宝的不合理要求。不然,宝宝更会变本加厉,愈闹愈凶。由此养成难以纠正的任性、不讲理的坏习惯。其实,宝宝因无理要求被拒绝而发泄几次,对他的健康并不会有多大影响,父母不必为此担心。
训练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宝宝的排便习惯应从小培养。其实,宝宝能有意识地控制大小便需到1岁之后,这时宝宝的自我意识有了萌芽,爸爸妈妈可以有规律地进行训练。但也有的宝宝这时可能还不行,遇上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不能打骂宝宝,应该耐心坚持下去。
宝宝能力特点
宝宝一出生,大便和小便都是天生就有的无条件反射,粪便在直肠内聚积很多就引起排便反射,就会自动排便;尿在膀胱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排出。
半岁以内的宝宝,一昼夜小便约20次,7~12个月减少到15次,2~3岁时又减少到10次左右,每次尿量也会增加;大便的次数比小便次数少得多,1岁以内每昼夜1~4次,吃母奶的宝宝次数可更多些。1岁断奶吃饭后,大便只有1~2次。
宝宝能力培养方案
这时爸爸妈妈更应重视排便的调教,使宝宝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宝宝的大脑神经系统基本发育成熟,能够主动控制大小便了。首先,爸爸妈妈应细心体察宝宝通常在什么时候大便、小便;便前都有哪些表情,如凝视、不动、脸发红等,发现这种情况就应立刻让宝宝坐盆,并用“嘘嘘”或“嗯嗯”的声音,促使宝宝大便或小便。
爸爸妈妈上卫生间时可以有意识带宝宝同行,引导宝宝主动在卫生间便便。最初要帮助宝宝穿脱裤子,以后逐渐引导宝宝自己料理。并且,要从现在开始,培养宝宝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准备一个可爱的便器
让宝宝喜欢上如厕,要先准备一个可爱的宝宝专用便器。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一同挑选他喜欢的便盆,还可以让他为他的便盆做些修饰,只有对便盆产生兴趣,宝宝才可能会有坐在便盆上大小便的欲望。这是如厕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培养快乐的如厕情绪
培养快乐的入厕情绪也很重要,爸爸妈妈应对宝宝能够自己顺利完成排便过程或有进步时都应给予恰当的表扬,这些称赞的话语,既对宝宝的语言和心理发育有促进作用,又能让宝宝体会入厕的舒心。
减少尿布的使用时间
当宝宝有尿尿的规律性后,爸爸妈妈就可以有意识地逐渐减少使用尿布,最后做到完全不用尿布,直至穿完裆裤,会大大减少患尿路感染的机会。如果使用尿布时间过长,宝宝稍大以后,晚上容易发生遗尿,尤其遇到紧张、疲劳等情况。
选择合适的裤子
宝宝的裤子讲究宽松,便于宝宝自己脱穿。
一般来说,棉质、吸水性强,易于清洗的裤子,能让宝宝强烈地感觉到弄脏后的不舒适感,又比较容易清理,有利于督促宝宝学会自己如厕。
尊重宝宝的意愿
在训练宝宝入厕时,应尊重宝宝的意愿。不要为了节省尿布,就把宝宝长时间放在便盆上,直至“方便”完毕。
坐便盆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5~10分钟左右即可。如果宝宝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过一会儿再去。
这个时期的宝宝,大部分一日排大便1次,所以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这样逐渐形成时间条件反射,到时就大便了。在宝宝坐盆时要专心致志,不能用玩具分散精力,更不能养成坐盆时吃饭,吃零食、喝水的坏习惯。
其实,每个宝宝接受入厕训练的进步表现不完全相同,而且通常是波段式摆动的,有时候进3步,退1步,此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少责骂,这样宝宝才能更快地学会自理。只要爸爸妈妈能做到持之以恒,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一定会逐渐形成的。
生活习惯能力培养
1周岁的宝宝,应该有自己的习惯与一定的生活能力了,以为日后的独立成长打下基础,对此爸爸妈妈还要加强培养。
饮食
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喂养次数每日可逐渐减到4~5次。
对于宝宝的饮食,要定时进餐,使宝宝的消化系统能有节律地工作。
在宝宝进餐时要有固定的坐位,并且要训练进食自理的能力,如让宝宝自己用手拿饼干吃,独自抱奶瓶吃奶,用杯喝水,试着拿汤匙吃东西。
睡眠
这时,宝宝白天睡眠次数可逐渐减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时间2小时。
爸爸妈妈每天应定时让宝宝上床睡觉,睡眠前不要让宝宝过分地兴奋。
宝宝这时已经能理解大人部分语言,爸爸妈妈可预先告诉宝宝你的安排,如妈妈正在和宝宝游戏,说:“我们把玩具收起来,要睡觉了。”然后收拾玩具,抱宝宝上床睡觉。
穿衣服
平时,爸爸妈妈应教宝宝配合穿衣、戴帽、穿袜、穿鞋等,这不仅能培养宝宝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强化左右的方位意识。
大小便
每天都要训练宝宝进行大小便,并且在教宝宝在大小便前要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发出“嗯嗯”声音。
培养开朗乐观的宝宝
爸爸妈妈应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进行情感交流。要知道一个乐观向上,充满爱心的家庭气氛,会使宝宝幸福开朗,乐于与人交往。
此外,爸爸妈妈还应经常带宝宝外出,让宝宝有机会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接触社会,从中观察学习与人的交往经验。并且,在宝宝与人交往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继续培养文明礼貌的举止、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