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李道轩

名医丁良瀚,名师胡明德,少年大学生施展;

穿山客运站,霞浦工办食堂,新大路夜市,外宾招待所,海员俱乐部;

东风老酒,呛便烧酒,桂花汽酒;

郭巨灯具,霞浦童装,塔峙模具,湖塘铜字铜牌;

做大塘,造水库,为冰厂挑冰,上山挖青衣,捻河泥,还有“绍兴船家”在芦江、岩泰河、小浃江上泛舟捕鱼;

……

这些地道的北仑故事,浓缩着北仑父老乡亲的苦乐和追求,寄托着在外游子的怀恋和乡思。这些故事曾经只是口口相传,存于人们心底,如今终于得以化为文字。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册、第二册)是以北仑新区时刊年轻记者为主采写的通讯报道,主要记录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发生在北仑(原镇海县甬江以南部分),如今40岁以上土生土长的北仑人会感到特别亲切的一些人和事。我们按照内容作了粗略分类,用英文字母A、B、C……作了标志。

第二部分(第三册)是北仑的中、老年乡土作家们撰写的散文,反映北仑父老乡亲在物质匮乏年代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真善美。这些散文按在北仑新区时刊上的刊登日期顺序编排。

为了保留原汁原味的北仑方言,本书使用了一部分借音字,如“塌蛋”、“塌青麻糍”、“红毛番薯(土豆)塌塌”中的“塌”字,“番薯笠”中的“笠”字,“筛谷寨”中的“寨”字,“田螺延在田里”中的“延”字,“水塔糕”中的“塔”字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北仑这块土地上,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人们从未停止过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活动。许多事情,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不仅推进了当时北仑的经济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还为如今北仑的开发建设打下了基础,留下了精神财富。譬如,没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塔峙公社模具产业的发端和兴起,很可能就没有如今蔚成大观的北仑现代模具、汽配产业集群;一代名师胡明德与少年大学生施展的师生情缘,三十多年来一直激励着北仑学子去追寻心中的理想;暂且不说做大塘、造水库,即便是柴桥农民和瑞岩寺林场工人1958年至1965年栽植的金钱松林,如今也已成为九峰山景区山顶上的特色景观。诸如此类有意义的人和事,由于当时镇海县和北仑地区没有报社,没有文字记者,未能在纸面上进行系统翔实的记载,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除亲身参与者外,当时的社会大众也只是看到、听说个大概,并不知其详情。如今,一些当事人正逐渐老去,说得清楚来龙去脉的人越来越少。为了不使这些人和事在岁月流逝中湮没,给今人、后人留下遗憾,有必要进行抢救性的采访报道,为老一辈干部群众树碑立传。

由宁波日报·开发导刊编辑部承办的北仑新区时刊,创办于北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新管理体制之后的2003年初,当时只有几名记者,一周出版一期;2007年下半年扩成周三报后,有了十几名记者、编辑;2010年扩成周五报,记者、编辑也增加到二十几名。从2008年开始,编辑部在做好“新近发生事实”报道的同时,抽出一小部分人手开展“往事”的采访报道工作。

北仑新区时刊的“80后”记者们,对挖掘这些老底子事情充满了热情和韧劲,在通讯员和热心人的帮助下,辗转寻访老一辈当事人,有的到镇海寻找退休老干部,有的迂回劝说心有顾虑的当事人接受采访,他们还设法查考档案资料,搜集老照片,到原貌早已荡然无存的现场还原当时的场景。几位只会讲普通话的外省籍年轻记者,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写出了几十年前原汁原味的“北仑土话”。

随着越来越多的往事报道和怀旧类散文在《北仑新区时刊》刊登,越来越多的人建议我们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据我们所知,已经有不少读者将这些牵动自己情感的文章剪下来保存。

本书记载的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和事,需要说明的是,记述国营、集体企业和人民公社在一些具体的方面曾经取得的成功和业绩,并不意味着我们留恋当时的经济体制。依我们理解,当时能取得这些成功和业绩的原因:一是党政组织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二是干部群众敢作敢为,顽强拼搏;三是在短缺经济的大环境下,只要做出合格优质产品,就基本不愁销路。事实上,曾经有过鼎盛期的国有、集体企业,在后期已经明显表现出活力不足、竞争力下降的情况。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相信,农业天然地适合家庭经营,国有、集体企业应当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政府应当管企业和个人不会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旧体制的弊端,对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90年代中后期实行的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十年间各个领域的市场取向改革的成功历程,在我们于2009年编辑出版的《北仑脚步——北仑新区时刊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报道集》一书中,已经作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记载。

本书收录的往事报道,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工业企业的。这些报道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仑农村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到上世纪70年代,各个人民公社已经有了一些社办企业,许多生产大队也已经有了数家队办企业,甚至有的生产队也尝试着办起小工厂;上世纪80年代,在放开搞活的形势下,北仑的乡镇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加速发展。有一些工厂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民间手工作坊基础上整合发展起来的;有一些地方国营工厂、大集体企业是原镇海县根据群众生产生活的迫切需求,派遣得力干部,多方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物资、设备等生产要素,千方百计办起来的。与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的农村相比,北仑农村能够较早、较快地工业化,也得益于与工业中心上海的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以及地处工业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这些优势,这在社(乡镇)、队(村)办企业和后来的家庭工厂、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尤为明显。北仑人往往在去上海出差、与上海人交流时萌生办厂念头,通过“关系”从上海等地接来业务,从上海等地请来老师傅、技术员作指导,或派职工过去学习培训,开展以零部件配套为主的专业化协作,研制生产终端产品,使得北仑的工业基础逐步厚实起来。一些掌握生产技术、供销渠道的人跳出去“单飞”办新厂,“人看人样”,老厂周边出现更多生产同类产品的新厂,块状经济逐步形成。在乡镇企业和块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霞南童装厂厂长张敏元那样的“办厂能人”功不可没。兴办企业的成功,不但带来经济上的效益,而且具有社会学上的意义。带有共性的一个情况是,一个“后生”如果在一家好的企业工作,就会被亲友邻居认为“有出息”,找对象也会变得很“吃香”。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媒体记者喜欢将北仑写成“在滩涂上崛起的现代化新城”、“在荒滩上建成的国家级开发区”,这大概是为了增加文采。其实,即便是在物质匮乏年代,拥有肥沃海积平原、交通便利的北仑也算得上是长三角南翼的一片工农业生产相对发达的富庶之地。开发开放之前的北仑,并不适合被比喻为“一片滩涂”。

本书也试图为人们理解、看待北仑发生的有关事情提供新的视角。譬如对于一度兴盛的郭巨灯具业的衰落、外迁,大家议论较多。《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郭巨人灯具业的前世今生》一文,提出不如把“郭巨的灯具业”理解为“郭巨人的灯具业”,郭巨人在广东中山市古镇、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干得好,就是为郭巨灯具业续写辉煌。郭巨灯具业发端、兴盛和外迁的过程,是郭巨人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更大成功的过程。该文还指出,优势块状经济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形成的,从产业配套条件、生产经营成本等方面考量,把在中山市古镇开厂的郭巨人再请回郭巨,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辛苦过、奋斗过、贡献过的老一辈干部群众带来精神上的慰藉,让他们知道,在北仑区域开发开放热火朝天,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今天,中青年一代并没有忘记从前的事情,依旧珍视老一辈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所做的点点滴滴和创下的大小功业。同时,也希望本书能给北仑土生土长的青年人和新北仑人了解北仑的历史、区情和民俗带来便利。

感谢贺友直老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宁波晚报》的林绍灵为部分散文作品配图。

感谢为一系列采访报道提供协助的众多热心人,他们中间比较突出的有柴桥街道方志办的孙兆钧、霞浦工办原副主任贺永根和《小港街道志》编辑陈性立。

“作者系北仑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宁波日报·开发导刊(北仑新区时刊、北仑新闻网)编辑部主编”

201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