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117

第117章 “撩”海蜇

李品祥

数十年前我在农村生活时,曾跟着当地的农民去撩过海蜇。6月初,“菜籽爆、田水燥,蚕豆乌、大麦枯”。这时节正是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海洋上的梅蜇也正旺发。那时,宁波沿海一带的农民把平时捻河泥的小船和走舟山、沈家门的运输船纷纷改成海蜇船撩海蜇。

撩海蜇,就是用网兜在海上捞海蜇,一般是两人搭档。河泥船改装成的海蜇船,前面一人扳浆,后面一人摇橹,身边各放一顶海蜇撩网。能装两吨左右货物的运输船改装成的海蜇船,中间一根毛竹单桅,后面有一面舵,主要靠风力行驶。无风天气也用桨扳、用撸摇,它可以在较远的洋面上作业。

按季节分,海蜇有梅蜇、伏蜇和秋蜇。梅蜇个小,一般七八斤重,数量多;秋蜇个大,一般六七十斤,数量相对较少;伏蜇介于两者之间。

渔民都知道带鱼汛期,作业是从长江以北的洋面上逐渐向福建洋面而去。而海蜇汛期则相反。从6月开始捕捞梅蜇,镇海、北仑、大榭人驾着小船向东赶往峙头、桃花、六横洋面的佛渡水道、峙头洋,伏蜇多在大猫、金塘的横头洋,撩秋蜇则赶往金塘西北的灰鳖洋。

海洋上不是处处都有海蜇,只有在流涧里有海蜇可撩。有千岛之称的舟山群岛,潮涨潮落时,流水碰到海礁或海岛,会回头或盘旋,这样涨潮时有落水,落潮时有涨水,相反方向的流水相遇就成了流涧。流涧里的水由于逆向流水的原因发出忽忽的响声,并掀起层层涟漪。海蜇被相反潮流,托到海面的上层来了。运气好时,一个宽大的流涧,海蜇浮在上面像倒翻了似的。但海洋里的流涧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生成和消失,有经验的村民能算出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流涧在什么地方形成,什么时间消失。所以在找到流涧发现海蜇时要拼命地撩。有时不到半个小时随着流涧的消失,海蜇会沉得无影无踪。海蜇看上去没有眼睛,有人说“海蜇无眼虾当眼”,不知道是否真实。但海蜇运动也很灵活,你站在船头,手持长竹竿的撩网,戳向海蜇下方的水中,海蜇往往会逃出竹圈网兜。你必须摸清海蜇运动的规律,有时海蜇会横向运动,有时又会上下运动。有经验的村民,伸出五米多长的竹竿,即使海蜇钻到离水面三四米深了,也难逃出他的网兜。

撩海蜇是一项辛苦又危险的活。早上挑着工具和饭桶、水罐出海,三伏天在火辣辣的太阳炙烤下拼命地摇橹、扳桨。在广袤的洋面上寻找瞬间即逝的流涧。盛夏季节还会经常碰到雷雨,最可怕的是雷雨风。在雷雨风即将来临之际,许多小船会驶向较近的海岛港口避风,但离岛较远的海蜇船,那就惨了。有一年秋天,我就遇到了这种恶劣天气。那天,我驾驶一艘单桅海蜇船与父亲一起在灰鳖洋面全神贯注作业,当发现雷雨气势汹汹来袭时,已来不及避港。没办法,父亲叫我下篷,把桅杆拔倒,横缚在船身上,与船成“十”字状。雷雨风袭来,父亲紧握舵,把船头始终对着风浪袭来的方向。船在狂风恶浪中,一会儿抛向浪尖,一会儿摔向浪谷,暴雨加狂浪使船不断地进水。我顶着瓢泼大雨,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用饭桶等舀水工具双手不停舀水往船外倒。全身分不清汗水、雨水、海水。当雷雨过后,我全身累得像瘫痪了似的躺在船上。幸亏桅杆绑在船上,那支毛竹桅使船长了两只翅膀,起到了很大的平稳作用。为了增强船与风浪的搏击能力,我们也扔掉了不少海蜇。

新鲜的海蜇,胖胖的,水分不少,撩来后,要及时加工。村民用竹片刀先把海蜇项颈割断,在项颈头断处挖出一小撮肚肠,再把皮子下方青紫的皮衣用薄竹刀刮下来,这就是花蛇衣。花蛇衣加咸菜拖大麦浆,这味道再鲜不过了,无论现在用多少味精、鸡精,都比不了。每百斤海蜇,盐和明矾的总量是:盐15斤,明矾粉0.5斤,分两次或三次完成。明矾不足海蜇不硬,会杀水融化,明矾太多海蜇会像粉团一样掉下来;盐不足海蜇颜色变黄,盐多海蜇变干。村民们头天撩来海蜇一般第二天就出卖,为的是省盐。买进的海蜇必须继续加足标准量的盐和明矾,才能在海蜇缸中常年保存。

海蜇是水母的一种,营养价值高,常食海蜇能抑制血压的升高,又是一道不用烹调的美味佳肴,所以,如今在市场上身价不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镇海、北仑、大榭沿海的村民,差不多家家户户有海蜇缸。海蜇像种田人家的咸菜一样,是村民家的长下饭。由于海洋的污染,浙东海洋上的海蜇逐渐减少,至今几乎已无海蜇可撩。撩海蜇在新一代宁波居民中已经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了。但我相信随着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总有一天,海蜇会再次来到浙东近海。

(2010年10月14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