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藏
碶是北仑的“特产”,也是沿海乡村的一道景观。有老人曰:阿拉北仑地方,格末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成溪,有溪必连河,有河必入海,入海必通碶。这番话,道出了北仑大地上山、水、河、碶、海之间的关系。
于是,北仑的海岸边,延绵的海堤上,常常可见凸现的一古朴建筑,虽然有些默默无闻,却显憨实强悍,它的一边是河,一边是海,咸淡之间岿然而立方显风采。它的名字叫做碶。碶就是水闸。《农政全书·水利》上说:“四面为斗门碶闸。”北仑大地上,有不少与碶相关的地名,如大碶头、新碶头(郭巨也有此地名)、小门碶头、贝家碶头等等。同为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省,此类海边建筑只用“闸”,而未见用“碶”。
碶是古代浙东沿海民众为拒咸泄洪,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的水利设施,大凡沿海有河流耕田的地方,多筑有碶。
早在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为鄞县令时,在东南海晏乡(今北仑柴桥)穿山筑堤,建通山碶,这就是后来的穿山老碶。北仑古代的官员和民众不但认识到碶作为“水利锁钥”的重要性,而且比较成熟地掌握了碶的建造技术。据史料统计,历史上镇海县(含北仑)境内各朝代建碶达100多座,这主要与这里濒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古代关于碶的管理,一般设有碶夫专司启闭,小碶1人,大碶2人。从前,还有过船过碶闸收费的史事。《新碶镇志》上说:“光绪八年(1882)十月……谕示民众,新(碶)、备(碶)两碶乃水利要道,因过塘石板等船只渐多,塘、碶易损,为备修葺,需按船缴捐。”这项收费,实质上相当于现在的碶桥维修基金。
碶一般分为内碶和外碶两类,内碶一般起到二级防洪作用;外碶则往往建在海塘,平时一般不开启,待洪水来袭或内河水位过高时,则利用潮位的涨落,开闸泄洪。现在有的内碶,也有因围海造田后,海涂堆积外移“退居二线”而形成的。从前的碶,多用石料筑成,闸门两边有石榫头,采用横向的厚实不易腐烂的木板作碶木,多为当地成材的枫木剖板制成。后来采用水泥预制板,人力螺杆启动。现在的碶,主要由钢砼平板、螺杆启动装置,多用机器启动。
关于碶的功能,清朝宁绍道台孙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国家以农事为重,而农事以水利为先,宁波为滨海重镇,鄞则附郡之首邑……水发源于四明,其间名山大川,绵亘数百里,阻咸蓄淡,以资灌溉,设塘堤,设碶堰者,所在多有。”“余思筑碶截水,运石砌塘,自是经久之谋,农田水利固应如此。”
碶的最大功能就是在河流与海洋的衔接处起到阻隔并调节河水与海水交流的作用,所以既是关口,又是枢纽。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造碶的工艺也日渐先进。现在造碶不但用材讲究科学,造型创新,而且碶闸的管理方式也现代化,由原来的人力开启,改为现在的电动化、电子化。同时,碶的功能也有了新的延伸,过去仅局限于泄洪拒咸,现在由于退耕还涂后,沿海民众利用潮汐的涨落,吐故纳新,引潮养殖。碶,不仅有排放功能,而且还增加了引潮功能,变单向为适当的双向,这样更具有经济意义,使碶闸的功能得到了深化。可以这样说,无论今后社会如何发展,人类怎样进步,只要有海河存在,碶不仅永远不会消亡,而且会与时俱进。
碶,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水利设施,也因为它与宁波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寄托了历代宁波人讴歌良臣、弘扬助人为乐传统美德和祈求平安、丰足的文化意蕴,因此又衍生出它特有的文化现象。北仑民间盛传的王安石智筑穿山碶,就是一例。传说,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在当地任县令时,巡视到当时的海晏芦江河水系(今北仑柴桥一带),见四周环山,中间一块大平原,且水源丰沛,气候温和,是农耕的好地方,可美中不足的是这一带涝咸灾害频发,百姓苦不堪言。为此,王安石相中了临海的一处丘陵,率众搬土劈石,历尽艰辛,造就了一座宽3.6丈,高3丈的碶闸,时称通山碶。碶闸建成后,当地百姓免于涝咸之苦,一时物阜民丰,后芦江河畔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和对外通商口岸。当然,这只是一则民间故事,但王安石治水有方是不争的事实。“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仑小港的义成碶,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清嘉庆年间,小港乡人胡钧、乐涵自发建碶,众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皆出于“义”字。碶建成后,取名义成碶。义成碶上有楹联,是对它功绩的写照,联书:“傍蚶岙以奠基,风波永息;并蛟门而划界,泾渭攸分”。有些碶名还寄托了百姓祈祷平安吉祥的意愿,如太平碶、海晏碶等。有些碶名则体现人们渴望丰衣足食的理想,如梅山渡口边的留耕碶、新碶的永丰碶等。还有乌金碶、积渎碶、行春碶、灵长碶、群英碶……都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含义。
碶还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如北仑籍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先生创作的《老街风情录》中有碶。此外,碶在当地作家的散文、诗歌、曲艺作品创作中,也常常成为重要创作元素。还有与碶有关的歇后语等,更是丰富了这一文化现象。
(2011年1月17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