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194

第194章 晾竿

张仿治

从前看一则上海人表演的独角戏,专门调侃宁波话。他说,宁波话的许多词,总能从中看出其原理,比如说,人年纪大了,总是先从头部开始老起来,所以称老年人为“老头”;又如,称小女孩为“小娘”,这称呼非常有道理,小娘小娘,你别看她现在小,以后长大了是要做娘的。最后他说到用来晾衣服的竹竿,他说,“嗒嗒滴”的湿衣服,你把它晾上竹竿后,会慢慢干了,所以称这竹竿为“晾干(竿)”。在场的宁波人,听了后都不禁大笑。

当时那演员是向别人介绍宁波话,如今,要轮到我们宁波人自己去回顾这些老名词了,因为,不少的老“家生”正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它们的名字也慢慢被人们淡忘了,这“晾竿”就是其中的一种。

正如独角戏中所说,“晾竿”是用来晾衣服的竹竿。它虽十分平常,但不论贫富,每家都少不了。只不过有钱人家用的竹竿粗一点,长一点,颜色润亮一点,修得光滑一点;而穷人家的晾竿则又细又短,显然用的是小一点的竹子,而且有的已经变得枯灰色甚至一端有点开裂了,还在凑合着用。

尽管各家有各家的晾竿,在生活中却又差不多是公用的,如果某一天张家一下子洗了很多东西,自己家的晾竿不够用了,随便向左邻的王家或右邻的李家借几根来,都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关系更好的邻居,甚至都不必开口借,直接拿来用就是了。这时,就不分贫富,只论邻里情了。

晾竿光滑圆润,易擦干净,又不勾衣服,晾衣物、晒棉被,都非常实用,许多人家还春天用它晾菜干、冬天用它挂香肠腊肉,甚至有的人家东西掉到河里漂走了,也用长长的晾竿去“撩”(捞)回来。

平日人们总是把晾竿搁在自家屋檐下的两根屋柱之间。在屋柱离地约两米高的地方钉上钉子,套上一个绳圈,把晾竿的两端分别穿进两根屋柱上的绳圈。洗了衣服,就直接晾在这晾竿上。

衣服晾在屋檐下的好处是下点小雨都淋不到,但是难得晒到太阳。若要把衣被拿到露天去晒,晾竿该往哪里搁?那就要借助另一种“家生”,它叫“晾桠枝”。

晾桠枝是用毛竹做的。斫来毛竹,把顶部的竹梢砍去,再将竹竿上部每一个竹节的桠枝分别只留下三寸左右的一节,其余都斩掉,使留下的桠枝成了一个个“V”字,这晾桠枝就做成了。要露天晒东西的时候,把两根晾桠枝分别竖着往院墙边或屋檐头一靠,就可以在它的“V”字形桠叉上搁晾竿。因为晾桠枝上部的每个竹节都有一个“V”字桠叉,所以一对晾桠枝上可以从上到下搁两三根晾竿呢。此外,有条件的人家还备有几个一尺来高、中间有圆孔的鼓形石墩,把晾桠枝插进石墩中间的孔里,就能稳稳“站”住,这样,晾桠枝就不一定要找院墙或屋檐头去靠,只要搬动石墩,随便把它放在天井或晒场的哪个部位,插上晾桠枝,都能搁起晾竿来晒东西了。

如果没有石墩的人家也想把晾竿架到天井或晒场上去,就要用到第三种“家生”,那是“三脚架”。这三脚架可不是用来架测绘仪器和照相机,而是专门用于架晾竿的。也许这是最早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生活工具——把三根两三米长的竹竿,在上部三分之二处用绳子捆起来,再把下面的三只“脚”分开来使它站稳就成。只要有两个这样的三脚架,那就可以在任何空地上搁起晾竿晾晒衣物了。

如今,许多人家的洗衣机,已经带有了烘干功能,可是这用晾竿的年代,似乎还在昨天。你看,这些提着竹篮端着木盆的姑嫂妯娌们,刚从河埠头来。不一会儿,宽敞的石板明堂里就三脚架、晾桠枝林立,说笑声中,女人们纷纷搁上晾竿,这个从篮里取出衣服,把它甩顺直,从袖口穿进晾竿;那个在盆里拿出床单,再次绞了绞水,挂上晾竿,拉平整了,还不忘夹上木夹子……不一会儿,明堂里就晾满了各色各样的衣物,风儿吹过,色彩斑斓,就好像飘动着万国旗。此时,屋顶上的炊烟,晾竿上的衣物,互为映衬,弥漫着家乡的温馨和谐,抒写了村镇的清新宁静。

(2012年10月12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