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21

第21章 硬着头皮办工厂——记大碶塔峙模具产业的萌芽和兴起

记者 俞慧娜 通讯员 乐善康

1960年,铁人王进喜在率领石油工人开发大庆油田时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正是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迅速拿下了大庆油田。1966年,塔峙人同样凭借着这种精神,在缺资金、缺物资、缺人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将模具技术引到了塔峙,并在短短几年间,就让模具技术在塔峙落地开花。

区政协教文卫体、文史委主任章忠贤说,北仑模具块状经济的形成有三个关键节点。一是1966年,第一家模具企业——塔峙公社农机厂诞生;二是上世纪70年代初,队办模具厂兴起,模具块状经济雏形形成;三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营模具企业的快速涌现,模具企业在北仑,尤其是大碶塔峙一带遍地开花,模具块状经济正式形成。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农村也可以办些小工厂”的精神,一穷二白的塔峙人办起了第一家模具厂——塔峙公社农机厂

乐小康是原塔峙公社党委书记,模具产业萌芽和发展正是在其在任期间。对于塔峙模具产业的起源,这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记忆犹新。他说,上世纪60年代中期,塔峙是镇海县里一个山区公社,全社1.3万人,3.5万亩山,9200亩耕地。当时,全公社全年国家订购粮仅80万斤,按7.2万元计算,平均每人年收入不到6元。而3.5万亩山,真正成材林不足万亩,经济林最多的大队,山林收入也不足该大队农业总收入的两成。

如何摆脱“脚娘肚当米缸”“扁担头扎米袋”的困境,让祖祖辈辈靠种田、卖柴为生的岙里人富起来呢?正是想致富的愿望,让他们想到了办工厂。“当时塔峙综合社主任叶阿毛,由于工作关系,熟悉了不少工厂。在工厂走访时,他发现,办工厂的经济效益比搞农业好很多,于是他提出了开社办工厂的构想。”乐小康说,那时候正好有一个机遇,根据毛主席“五七”指示“农村也可以办些小工厂”的精神,1966年夏天,他们办起了第一家模具厂,当时叫塔峙公社农机厂。农机厂有三个车间,分别是模具车间、胶木车间和农机具维修车间,主要生产三相开关插座、开关等农村电气产品以及插秧机、镰刀、锄头等农耕产品。

乐小康说,当时开办企业条件十分艰苦,缺资金、缺设备、缺人才,简直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他们开办农机厂的决心。没有厂房就借用清水大队的办公用房,没有资金就向经济效益好的大队去借,没有设备就去集体厂国营厂买他们淘汰下来的设备,没有技术就引进这方面的专家……

瞄准模具,塔峙农机厂迎来大发展

要做产品,首先要开模。压铸胶木产品简单易学,但胶木模的开发难度比较大,不但需要一定的车、钳、铣、刨等加工技能,还需要一定的读图能力。“模具既是机械制造的难点所在,也是生命力所在。”乐小康说,经过一番研究,他们决定开发模具。但当时全社上下没有一个能开模,哪怕是见过开模具的人。怎么办?“当时公社党委意见十分统一:没有技术,就找懂技术的师傅;没有订单,就挨家挨户拉业务,硬着头皮也要上模具。”乐小康说。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搜寻模具技师。先是从台州市天台县引进了著名的模具技师陈谷礼,将模具技术带到塔峙,后又从杜家大队、吕鉴大队招来了曾经当过车工的杜维灿、胡云方等机械操作技能高、在国家暂时困难时期回乡的下放工人。15岁就到上海永生金笔厂当学徒,之后又有多年车工经历的青林村人陆胜富,也就是后来塔峙公社农机厂的厂长,就是那时引进的。

近日,当记者来到陆胜富家时,这位已经满头银发的76岁老人向记者回忆了当年开模的情形。他说,当时模具的设计图纸都是些平面图,当时叫作三视图,加工方法主要是用锉刀、锯条、榔头这三大件手工开模,可以说,读图、绘图和车、钳、刨、铣等加工技术是开模的两大项看家本领。他在上海永生金笔厂10多年的工作经历正好练就了这两项本领他到农机厂后不久就带领厂里工人开出了后来农机厂的主打产品——矿灯模具。

在引进模具技师的同时,农机厂供销人员也开始四处“拉业务”。近日,记者辗转找到塔峙公社农机厂的创办人之一、当初负责业务的顾信业。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提电话,没有小汽车,那时候跑业务条件很艰苦,许多业务都是靠脚娘肚一趟趟跑出来的。”说起当时“拉业务”的情形,老人有些激动。他说,那时候,他们会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跑。每到一个城市,先找来这个城市的电话黄页,对照目录,找出潜在客户,然后一趟趟跑、一次次谈。“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不过如果恰巧遇到宁波同乡,那业务接得就比较快。”顾信业说,那时候,出门近的靠步行或骑自行车,远的乘公共汽车,住的是最差的小旅店,口袋里一般装着两包烟,一包是“五一”,用来递客户的;另一包是“大红鹰”,用来自己抽的。

“瞄准模具技术,塔峙农机厂迎来了大发展。”乐小康说,首先是上海国荣灯具厂成了农机厂的“铁杆”客户,其日光灯、矿灯订单纷纷下给农机厂。后来,山西、天津、黑龙江等地灯具企业慕名找上门来。1968年,农机厂年产值近10万元;1969年,年产值达到了12万元。

在良好的学习技术氛围中,模具技术迅速传播开来,模具人才迅速增加、成长

区发改局原党委书记陆忠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是1968年到塔峙公社农机厂的,在他印象中,当时工厂内外学技术的风气很好,大家都把学技术放在第一位。

“学技术的氛围好到什么程度?”陆忠林感慨地说,大家每看到一件物品,都会聚在一起讨论做这个产品用什么模具,模具材料用什么,采用什么工艺,要用什么设备等。“谁技术好,谁就更有话语权,也更受尊重。”陆忠林说,在社会上,模具工也很受重视。在当时,模具工被称为“外国铜匠”,学模具的小伙子,对象也特别好找。

陆忠林的话很快得到了原塔峙农机厂模具技工陈名浩的证实。他说,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学会车、钳、刨,走遍天下都不怕。”社会上对模具技术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他是1969年进塔峙农机厂当学徒的。进农机厂时,他才17岁,对模具技术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进厂后,他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术,晚上则点上柴油灯在车间练手艺。就这样,经过两三年时间,他逐渐掌握了开模技术。

1971年,现任宁波万隆模塑成型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敏振初中毕业后到塔峙农机厂当学徒。他说,现在还在开的CJO接触器壳体模具,那时算是比较难的模具。当时他有幸被选中参与这副模具的开发,足足高兴了好几天。为了将模具开得更漂亮一些,一连好几个晚上,他都跑到单位琢磨开模工艺。“那时大家学技术、提升技术的积极性都非常高。”陈敏振说,每个人都很上进,都鼓足了劲头学技术,一般两三年时间就能掌握开模的全套手艺。1973年,他也开始带徒弟了。

就这样,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里,依靠师傅带徒弟,徒弟变师傅再带徒弟这种方式,全面掌握车、钳、刨、铣加工技术的模具工队伍迅速扩大。到上世纪70年代初,塔峙公社农机厂已有6个模具小组,20多名具有一定开模技术的模具工,并且开始专业分工,有专门的设计、加工、装配人员,塔峙公社农机厂实际上已经是模具厂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队办模具厂蓬勃发展,塔峙一带模具块状经济雏形形成

青林大队农机厂是塔峙公社第一个队办厂。创办人陆忠庆是青林人,原来是青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分管财务。看到社办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大队党支部书记商量后,他想方设法从一些国营厂讨来了几台换下来的老虎钳,一些零碎钻头、刀具等,向公社党委申办队办厂。1968年,青林大队农机厂成立,并将曾在上海新民机械厂工作了10多年的叶信惠请到了工厂。

“后来队办企业的兴起,主观上是受社办厂良好经济效益的启发,客观上是社办厂已经帮各大队培养好了模具人才。”乐小康说,当各大队开办模具厂时,一些在塔峙公社模具厂已经顺利出师的模具工将模具技术带到了各队办厂。

1970年,继青林大队农机厂后,东岙大队办起了名为农机厂实为模具厂的队办厂。1972年,当国家允许成立队办厂时,塔峙公社各生产大队纷纷办起了模具厂,塔峙一带的模具厂开始裂变式发展起来。“1974年,塔峙公社大小不一的17个生产大队,都拥有了队办模具厂。”乐小康说,到1976年,也就是他调出塔峙公社的那一年,全社的社办企业职工已逾千人,队办企业从业人员也有五六百人。塔峙一带模具块状经济雏形由此形成。

得不到上级支持,就自己偷偷摸摸干

“塔峙模具产业形成时期,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有极‘左’的思潮,开办企业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多数时候是偷偷摸摸的,大有顶风作案之嫌。”说起当年开办企业的历程,乐小康说,办社队企业,并不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那么光彩,而是被视为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他们也被斥之以“模具笃笃敲敲,资本主义搞搞”的公社。有一件事情令乐小康至今印象深刻。那是1973年冬天,因为塔峙公社农田水利建设搞得好,镇海县委领导班子到塔峙公社参观检查。从共同大队出来经过青林农机厂时,乐小康乘机邀请他们参观这个厂。“我当时就是想通过参观,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同和支持。”乐小康说,但当时县委领导十分干脆地回绝了他——“这个我不要看”。

上级不支持怎么办?认准了模具的塔峙人并没有气馁。乐小康说,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对农业十分重视,将农业建设好,就能得到上级的肯定。于是,他们用模具厂创造的利润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们将太坵畈、清水桥南面的小城湾畈、金家的沙塘畈、西岙的岙口畈这些本来高低不平的零星小丘全部改成了大小一致、南北朝向的良田,3000亩山林基地建好了,3000亩茶林建设起来了,畜牧业发展也很迅速。从1973年到1975年,连续三年,县里都到塔峙公社开现场会。1974年,塔峙公社还作为镇海县唯一的一个公社代表出席省里召开的农业学大寨会议。“农业的发展也使得当时的上级领导虽然不支持我们搞模具,但也不反对了。”乐小康说。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模具企业在塔峙遍地开花

区政协原主席、曾任分管工业常务副区长的张嘉樑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家突破了“农民就是种田,农民搞工业就是不务正业,走歪门邪道”这一旧观念,从胆战心惊办工业转变为理直气壮办工业。国家也出台政策,知识青年3个人以上合股就可以开办个体企业。

上世纪80年代初,东岙村人忻丁南成立了北仑第一家个体企业性质的模具企业——北仑区大碶东岙东方模具厂;1984年,陈敏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横山模具二厂。由于横山已经有一家队办模具厂,因此,他就取名二厂,厂房是从村里租来的原办公用房。

改革开放为模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许多像忻丁南、陈敏振这样的模具工创办起了自己的企业,以开模具为主的个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祖祖辈辈靠种田、卖柴为生的塔峙人依托模具迅速富裕起来,纷纷盖起了洋楼,买进了汽车。

塔峙模具的成功吸引了北仑其他地方以及周边县市区的人挽亲托眷地到塔峙学开模具。1985年,16岁的春晓人徐旭东到塔峙学开模,9年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北仑大碶腾达模具厂,后改名为沿用至今的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宁波东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柯云岳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塔峙学开模具,然后在大碶创办模具厂的。

随着“外地”学徒的增多,塔峙模具产业逐渐以塔峙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到上世纪80年代末,新碶、小港、柴桥、霞浦等乡镇先后有人办起模具厂。

“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模具企业已经是遍地开花了。”章忠贤说,模具产业块状经济到此正式形成。

“铁人精神”引领着个体模具企业做大做强

“那时的个体企业,多数是白手起家的。”章忠贤说,没设备、缺人才,但这并没有浇灭他们开办模具厂的热情。“铁人精神”在感染着塔峙公社党委领导、社办、队办厂创办者的同时,也鼓舞了一大批个体企业创业者。

没设备,就到外协厂加工;没人才,就一人身兼数职,既跑业务,又开模具。面对困难,这些白手起家的个体企业主们总是迎难而上。

陈敏振说,企业要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是接业务,最难的也是接业务。因为按照当时模具行业的行规,模具加工是来料来预付款的,作为仅有几名员工、几台落后的手工设备的个体企业,让客户相信自己能开出合格的模具确实很难。

但是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后来,陈敏振通过朋友关系联系上了一家国营企业,这家企业也成为他开办模具厂后的第一个客户。一开始,对方还是以对产品质量不放心为由不肯给他做。后来陈敏振就提议:他先开模具,模具通过验收再付钱。没想到,陈敏振的这一提议马上博得了对方的信任。3个月后,模具开好了,并顺利通过客户验收。没多久,陈敏振开办企业后赚的第一桶金——1.2万元的模具款也顺利到账。

无独有偶,辉旺公司总经理金辉同样采用“先开模具后收款”的方式克服了接不到订单的难题,然后客户介绍客户,生意越做越大,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说起创业初期的情形,陈敏振不无感慨地说道,相比现在的条件,那时开办企业可以说是十分艰辛的。出去跑业务,多数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有时候,光赶路就得花上半天一天的,住的是最差的小旅馆。出去试模,坐上公共汽车就算很不错了,多数时候是骑自行车,自行车后面一边挂一个零件,前把手再一边挂一个,这样子驮着模具出门。有一次,他要去宁波试模,打算乘公共汽车过去。一大早,他就去清水站等车,车子是从柴桥那边过来的过路车,大约1小时一班,一连来了好几班车都坐满了,直到天黑他还没乘上车,只能又返回厂里,第二天继续去等。

“无论多苦,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章忠贤说,北仑模具产业就是在一批批拥有铁人般意志的创业者们的艰苦奋斗中形成的。

(2012年2月24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