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玲
宁波蜜饯厂(原镇海县第二副食品厂、原柴桥食品厂)成立于1954年5月,是甬式蜜饯的创始厂。蜜饯厂的福寿山牌金橘饼曾荣获1983年、1987年浙江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产品销到香港,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地。1998年9月,工厂改制,厂房拍卖,工人买断工龄另奔他途,宁波蜜饯厂退出历史舞台。
从1954年到1998年,蜜饯厂有起有伏,从兴到衰,走的是条不平坦的道路。
1954年,公私合营,地方国营镇海县第二副食品厂成立
“我从1958年8月进厂,到1996年6月退休,在厂里干了37年零10个月。”曾任宁波蜜饯厂副厂长的周童华说。
“1954年,公私合营,柴桥的鼎丰酱油酿造厂、林家山粉厂、副食品厂等4家工厂合并,组成一家综合性的食品厂,就是当时的镇海县第二副食品厂,属于地方国营企业。”周童华告诉记者,当时的“二副厂”隶属镇海县供销社,共有4个工场,主要生产糖果、淀粉、麻饼、油枣等。以当时的霞浦为界,整个穿山半岛市场上的食品糕点基本上是“二副厂”生产的。“那个时候买东西都需要用粮票,附近的供销社、小店店主都是摇着船,推着手拉车,挑着担来进货的。”
1959年,宁波淀粉厂搬到柴桥穿山(现昌钜环保公司、儒杰冻品厂所在地)。1960年,柴桥米厂、宁波淀粉厂合并,统称柴桥食品厂。
“金橘饼,在二副厂的时候就开始小批量的生产,一年只有十几吨的产量。”周童华说,食品厂最多时有7个车间,正式职工300多人。当时食品厂除了生产糖果、糕点外,还做果子酒、五金加工等。蜜饯厂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场,在做蜜饯的同时,还生产糕点和酱油。
“1960年,困难时期,国家供应奶油、白糖,食品厂生产的奶油软糖,销售到香港要4元钱一斤。当时,食品厂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9.5元。”周童华回忆,产品都是工人手工简单包装,散装出厂。镇上有人在香港的亲戚朋友带了奶油软糖回来,一看,还是柴桥食品厂生产的。
“当时是计划经济,供应多少糖、面粉、大米都是上面确定的。我们按照要求,把产品卖给供销社,供销社再批发给商店。”周童华说,以霞浦为界,柴桥、郭巨、白峰、三山、大榭、梅山等整个穿山半岛的供销社,都是拿着粮票来厂里进货。油枣、豆酥糖、桃酥等都是紧俏商品,有时进货都进不到,经常有人为了进货想“找关系、开后门”。
哪个生产队种桃子、哪个生产队种金柑,都由镇海副食品公司和供销社统一安排好。柴桥供销社下拨化肥给村民,收成时,供销社派3名收购员,在厂内代收购;社员们挑着担、推着车送到厂门口。
1966年“文革”开始,厂里分成两派,食品厂规模小了,淀粉车间没有了,五金车间也只做点维修工作。糖果、糕点、蜜饯还在生产,但产量急剧缩减。
70年代初,从广东请来的师傅手把手地传授技术
1968年,食品厂只剩下两个车间,40余名职工。两个车间分别是柴桥镇上的总厂(老街附近,位于美丰弄),主要生产面条、酱豆腐、糖糕等,还有原来的四车间(高村和陈胜村交界处,现金钟酱油厂所在地)也还在,生产蜜饯和酱油。
1968年12月,柴桥食品厂革委会成立,周童华任第二副主任。1970年,柴桥食品厂成立党支部,领导班子初步建立,当时的柴桥镇武装部长张德兴任支部书记。
“原料有了,加工能力也有,但产量提不高,产品质量上不去。”周童华说,当时酱油是必包产品,镇上就这一家酱油厂,霞浦、郭巨、三山、大榭、梅山、柴桥等地的酱油都是由食品厂供应的,只有少量的酱油销往外地。
“酱油生产不用担心,蜜饯生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发展,得学习先进的技术。”1971年9月,周童华与3名职工,通过宁波副食品厂的介绍,多次到广东汕头、普宁等地多家食品公司参观学习。
周童华一行在广东汕头、普宁待了半个月。“设备工艺不一样,技术也不一样,半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够。”周童华等人白天在车间里跟老师傅学习技术,晚上到处拜访当地果子厂的领导、老师傅,想从当地聘请师傅回来。“当时,广东的蜜饯已经有了小包装,并大量出口东南亚。我们的金橘饼还是用大坛子装着,供销社买走后,再换装到玻璃瓶零售。不变革,没技术,根本没法与人家竞争。”
1971年10月,周童华一行从广东请来两个50多岁的老师傅,工资是40多元一个月。为了留住老师傅、学会制作蜜饯的技术,厂里的小年轻在空闲时间,经常到附近的河里、田沟抓些泥鳅、黄鳝,给两位老师傅吃。厂里做酱豆腐的师傅,也经常给老师傅弄点柴桥本地的黄酒喝喝。
每年6月~12月,水果上市,老师傅就在厂里教蜜饯制作技术,给工人上课,讲水果制作蜜饯的基础知识,手把手地教加工工艺。临近春节,老师傅们就回广东去,第二年旺季再来。这样一待就是3年。
“师傅告诉我们,我们生产蜜饯的设备是铁的,会与果汁产生化学反应,容易影响蜜饯卖相和口味。”周童华说,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厂里把设备换成了不锈钢,不断改进加工技术,还特地从广东订购小包装袋,邮寄过来,以提高产品档次。
1972年,柴桥食品厂正式改名为宁波蜜饯厂,以后几年大批收购,大量生产
慢慢地,蜜饯生产走上正轨,蜜饯也开始小有名气。1972年,柴桥食品厂正式改名为宁波蜜饯厂。“金橘饼很多是销往省内外各大城市。”周童华回忆。
“1974年,蜜饯厂从当地和附近收购水果。金塘李收购了184万斤,杨梅收购了20多万斤,桃子收购了30余万斤,金柑收购了100多万斤。仓库根本放不下。”周童华说,桃子、杨梅、李子都是要腌制过才能做蜜饯。收购的时间恰逢都是7月份左右,气温高,不容易存放,不加工好,很快就会烂掉。当时厂里的水泥池、大缸都腌满了,把附近村里的水泥船也都租来腌制果胚。还是不够腌,就到当时的穿山水产公司,借那专门腌鱼的池子来腌制。一个池子大概能腌制1万斤左右的李子,当时借了五六个池子。
“腌制一个星期就能晒了。厂里来不及晒,就发动周边的村民一起帮忙晒。厂里生产线也都是24小时运作,工人三班倒。光劈桃子、李子,捏金柑核的小工就请了两三百个。”周童华说,当时进厂当小工,还需要镇上打证明。
“那时候,我们的金塘李在全国很有名气。收购多了,蜜饯厂生产不完,就把李子加工成半成品,再卖给广东、福建等地的果子厂。”周童华说,1975年前后,蜜饯厂注册了“福寿山”牌金橘饼,还专门派人到青岛学习高粱饴制作工艺,厂子不断扩大规模,占地面积40余亩。
“1975年,我还只是蜜饯厂的一个小工人。每年一到金柑上市的时候,厂里就开始大规模收购。附近的村民挑着担,推着车把个头小、卖相差不适合鲜吃的金柑往厂里送。”曾任宁波蜜饯厂厂长的周建良说,当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根本不用自己跑市场,只管生产,不用愁销路。
1977年,“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厂子领导班子变动,厂子开始走下坡路。
上世纪80年代,蜜饯厂再次兴旺
“上世纪80年代,蜜饯厂再次兴旺,达到鼎盛。当时的厂支部书记是叶龙书,厂长胡国栋。厂子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上海、杭州等地的客户都是直接把车开到厂门口,等着要我们的金橘饼。”周建良告诉记者,随着“福寿山”牌金橘饼名气的打响,市场供不应求。很多客户直接在镇上的小旅馆住下,等着拿货。金橘饼一从生产线上下来,根本不用放进仓库,直接装车拉走。
“那时厂里最多一年收购了130多万斤金柑,地上全是金柑。金柑上市时,光为金柑去核的社员就要请上300多个。”周建良说,当时捏金柑核,一分半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捏100多斤金柑,比在生产队劳作一天赚得多。附近村民一到金柑上市时,就排着队想进蜜饯厂捏金柑,不少人还通过各种关系来说情。
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福寿山”牌金橘饼在市场上名气越来越大。1983年、1987年,“福寿山”牌金橘饼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1989年的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周建良带着“福寿山”牌金橘饼参展,荣获银奖;产品畅销长江三角洲各大中城市,还曾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
“当时,我们宁波蜜饯厂是浙江省占地面积最大的蜜饯厂,金橘饼产量全国最高,一年仅‘福寿山’牌金橘饼的产量有五六百吨,每年能为国家创造20万元的利润。”周建良自豪地说,国内有湖南浏阳、广西柳州、福建尤溪、江苏苏州和柴桥穿山半岛等金橘产区,其他产区的金橘,口味都比不上穿山半岛出产的。
上世纪90年代,蜜饯厂几经沉浮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蜜饯厂产品品种和包装跟不上市场需要,花色蜜饯的年产量从原来500吨逐年下降,最差时年产量只有50吨左右。
“产品几年来都是老样子,市场形势好,销路还可以。如果遇到市场疲软和波动,产品销路就会变窄,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被动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大中城市需要高档蜜饯,我们进不去;农村市场需要的是低档的蜜饯,我们又生产不出来。”1993年,周建良被任命为蜜饯厂厂长。刚一上任,周建良立刻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当时,市场处于疲软状态,我们厂产品积压,市场形势严峻,压力很大。”
1994年,周建良带着3个职工,开拓江苏市场。“那个时候,江苏市场月饼馅料需求量很大。我们用金柑为原料制作的红绿丝,很受欢迎。”周建良等人成功打开了江苏市场,为蜜饯厂带回一年300吨的订单。
要重振“福寿山”牌雄风,必须提高产品档次,增加花色品种,采用新包装。周建良带着供销人员,到省外有关单位和商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场调研。调研发现,蜜饯厂产品趋于严重老化,品种单调,包装袋老式,远远不能适应大中商场、特别是自选厅销售的需要。“原高糖制品,已被社会逐步淘汰;中低糖、低盐制品,新潮流口味已被社会、特别是大中城市消费者所接受。要救活厂子,必须学习、变革。”
1994年5月,厂里成立了蜜饯QC小组,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重点进行新蜜饯产品的开发。1995年上半年,蜜饯厂销售收入比1994年同期增加了135万元,增长了75%,职工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元。1996年春节,淘汰陈旧的糖果产品生产线,对当时市场占有率高的金橘饼类产品,提高质量,调减产量,推出花色蜜饯产品。
“从1994年到1998年,虽然通过变革、学习,蜜饯厂又多‘活’了5年。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东、福建等地私营蜜饯厂在产品质量、口味、包装和营销手段上都比我们强,蜜饯厂的体制根本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周建良说。
1998年9月,在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大潮中,宁波蜜饯厂厂房被拍卖,柴桥高村一名姓郑的村民以370万余元买走,而后转租改作他用。
(2010年11月22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