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28

第28章 浓浓药味闻不厌——记原大碶制药厂

记者 顾圆圆 谢挺

说起大碶制药厂,相信很多人会找回曾经的记忆。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地方国营企业,它曾经辉煌一时,生产的很多片剂和中成药,如肌苷口服液、参杞蜂皇浆、西洋参口服液,在地方上颇有名气。“当年在药店里买他们厂的十滴水、红药水”,“很多保健品是他们生产的,质量相当好”,“肌苷口服液特别有名气,买得抢一样”……采访中,很多中老年市民这样感叹以前药品的质量如何好,言语中透着对老药厂的怀念。

可是,问起对老药厂的了解,很多人除了知道这些有名的产品和药厂的大体位置外,再也说不上更多。对他们来说,曾经的药厂是家非常说得起的单位,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去工作的。那么,大碶制药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来的,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现在又怎么样了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很多原来该厂的老干部、老职工,听他们娓娓述说从前的故事,还原昔日的点点滴滴。

大碶制药厂三更其名,产品曾远近闻名

大碶制药厂最先叫做镇海县制药厂,因为厂址在大碶,所以很多人习惯称作大碶制药厂。后来因为建区扩区和改制等,又改名为滨海制药厂、宁波市第三制药厂。从1970年一直经营到1995年,最后转制,更名为天真制药厂,现在已经搬迁到大港工业城甬江路15号。目前拥有抗生素类、心脑血管类、皮肤病类、营养补充剂类、肝病类、抗感冒类等二十余种产品,剂型齐全(原料药、片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小容量针剂等),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出任企业专家组组长,为企业的研发提供科技支持。

上世纪70年代初,因为偌大的镇海县还没有一家制药厂,镇海县卫生局就投资了8万元兴办药厂。起初是办在镇海,因为水质等问题,没过多久就搬到了当时的大碶镇,具体位置就是现在的大碶街道坝头社区汤家桥。同时县卫生局还下派了两位干部,50多岁的支部书记胡连庄和40多岁的厂长马金苗,他们的作风和干劲在往后的岁月里经常被人称道。

刚创业的时候是非常艰苦的,厂房是由大碶米厂的一个车间扩建,又把当地人称作“皇宫”的庙堂改建成了厂房,最初的设备只有两个烧草药的大铜锅,员工只有十几个人。药厂是从做中草药片剂、糖浆开始的,因为中草药药片和糖浆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将原料拿来,经过高温熬煮、浓缩、制成颗粒、包装等程序,最后成品出厂。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药品并不愁销路。除了中草药片剂,药厂还生产农忙的时候比较有需求的“三水”:红药水、十滴水和碘酒。当时,虽然全年产值只有几十万元,但上到干部下到职工,大家热情满满,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创效益。

到上世纪80年代,制药厂逐渐发展并迎来了销售高峰,生产的葡萄糖吊瓶、肌苷口服液等产品受到了医院和消费者的欢迎。然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产品没有及时创新,制药厂逐渐开始不景气。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改制为私企,改名为天真制药厂。2003年12月末,因为一些指标达不到标准,天真制药厂搬迁至大港工业城,留下一个废弃的厂区,结束了在大碶三十年的历史。

止血敏、大输液、肌苷口服液都曾是厂里的主打产品

上海知青吴培林曾经在制药厂做出纳。39岁进厂的他,一干就是20多年。见到吴培林的时候,他的身体依旧很健朗,回忆起当时的制药厂也是侃侃而谈。他告诉记者,厂里设质检科、技术科、供销科、生产科、行政科等,分为三个车间,口服液车间、小针剂车间和片剂车间。到最后转制前,制药厂共能生产包括肌苷注射液、止血敏、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等34个品种,而其中止血敏、大输液是厂里的主打产品。

止血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等。刚开始时效益并不好,产出与投进的原料重量比例一直只有24%左右,基本处于亏损状态。1978年开始,通过工艺改进,技术人员修改了化学投料比、控制温度等,产出与投进的原料重量比例显著上升,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比例提高到了40%,同时采用了充氮保护技术,使产品质量得到了稳定,这样一举使止血敏扭亏为盈。由于质量好,产量稳定,而且在浙江省仅有一家生产,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1981年止血敏获得了镇海县科技三等奖。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药厂开始生产大输液。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分为20毫升葡萄糖浓度50%的注射液、500毫升葡萄糖浓度5%的注射液、500毫升葡萄糖浓度5%和氯化钠浓度0.9%的注射液、250毫升葡萄糖浓度10%的注射液。制药厂的大输液主要指的是500毫升和250毫升这两类,而且申请了“北仑牌”商标,图案设计和商标名称是当时来自金华的48岁的朱建中想出来的。

为了生产好葡萄糖注射液,药厂派出了几名骨干去别的药厂学习技术,还造起了大输液车间。时任车间主任的朱钦和告诉记者,就当时药厂来说,正规的针剂车间、片剂车间、锅炉车间并不算什么,而能建造起大输液车间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毕竟这需要有很高的技术条件。从配料、洗瓶、烘干再到分装、灭菌,整个流水作业中要保持无菌环境。“双抢”的时候,大输液基本是做好一批就马上运出去一批,大输液流水线上的工人忙都忙不过来。大输液的制作要求比较高,一瓶检验出来不合格,那么这一批都得报废,所以生产大输液时期药厂并不是特别有利润。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大输液最好卖的时候;80年代后期,因为生产大输液出了事故,再加上大输液产生的利润并不高,厂里开始停止生产大输液。这段时期是药厂的平稳发展时期,药厂的名声渐渐打响,厂里的员工也渐渐多了起来。

1977年,药厂建造小针剂车间和中成药车间,安装2吨锅炉一台,开始生产中成药。先后试制成功肌苷口服液、参杞蜂皇浆、西洋参口服液等新产品,并批量生产。这段时期是药厂最鼎盛的时期。当时的保健品并不多,药厂的保健品一出来,因为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迅速得到百姓的认可。药效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当时有人把厂里烧剩的药渣子要了去服用,药性很快就显现出来了,很有劲道。而让制药厂达到顶峰的产品还属肌苷口服药、垂盆草颗粒,到现在还是颇有口碑。吴培林告诉记者,在1988年的时候,甲肝大规模流行,相关药物供不应求,而服用肌苷口服药、垂盆草颗粒可在恢复期起到辅助作用,当年每个月销售量在150箱以上。这个时期,药厂还为员工建造了第一幢宿舍,为满足条件的员工分了房子。后来,又逐渐造起了第二幢、第三幢。这些宿舍现在还在。1985年,药厂取得省卫生厅、省医药公司《药品生产合格证》和《药品生产许可证》,参杞蜂皇浆口服液获得省新、优、名、特产品“金鹰奖”。

曾经创造连续五年工业产值30%以上增长的佳绩

1978年,霞浦人张仕德从南京药学院(现为世界最大的专业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毕业后,来到制药厂当技术员,其中离开过制药厂,后来又被调回。1990~1995年,他任厂长,是制药厂转制前最后一任厂长。今年60多岁的张仕德在新大路上开着一家“港城大药房”。见到他时,他正在检查药房的药物清单。谈起他任厂长期间的情况,他连用了三个30%:每年产值30%的增长,每年利润30%的增长,职工工资每年30%的增长。

1990年张仕德接手制药厂时,厂里已经是连年亏损,如何力挽狂澜,成为全厂上下每天日思夜想的事情。苦练内功成为他们的首选。在与各个部门负责人商量沟通后,管理层首先从外协加工环节入手。原先外协加工印制药品包装盒每套需要0.14元,为了节省成本,制药厂派人寻找加工厂,通过货比三家,最终把价格压缩到了每盒0.09元。“别看只有0.05元的差价,在当时我们相关药盒要生产200万盒左右,一年就能节省将近10万元。”张仕德笑着说。除了在药盒印制方面降低成本外,在外协小针剂安瓿瓶生产上,从每支0.018元降低到了0.013元,按照每年4000万支的消耗量,每年可节省成本20多万元。除了降低成本,制药厂还着手引进人才,通过与原来学校老师的联系,每年从医学院引进1~2名人才,逐渐培养成为各个岗位上的技能人才。同时大力引进新品种,通过逐年引进消化,从一开始的14个品种增加到了34个品种。相应地,从1993年开始了厂区扩建、生产线的改造等。

随着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员工人数也不断上升。1995年末,制药厂已从开始的60人左右发展到了150人,加上临时工,总共达到了230多人;厂房也从4000平方米扩展到7700平方米。制药厂转制,最后盘盈了20万元,来接手的私企派遣的财务人员感叹道,他经历过多次转制资产评估,一般厂里转制都会盘亏,现在还能有节余上交,实在很难得。

浓浓的药味,却是老职工们一辈子都闻不厌的

朱钦和老人清楚地记得自己是这个药厂第29个员工。说起药厂,朱钦和有说不完的话。“当时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条件非常艰苦,烧锅炉没有蒸汽,都是用柴火烧,很多职工家里离单位比较远,没有怨言,每天准时上班,全厂从领导到员工都非常团结,一心想着把厂办好。”朱钦和说,他当过大输液车间的主任。“双抢”大忙季节,很多地方有拉闸限电,但是因为大输液生产的特殊性,药厂是从来不停电的。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大输液都是按照上面的要求生产的。20毫升葡萄糖浓度50%的注射液一生产出来,就送到灾区去。80年代初,他当过药厂的厂长,忙着厂里的调度、生产,忙着接活、开会、排生产任务,全部的精力投在了厂里。朱钦和的老伴方老师告诉记者,当时全家住在自己的娘家林头方,家里的事老朱一点也帮不上忙,每天忙着厂里的事情,台风天里都是自己和孩子们守在家里,老朱在厂里抗台。现在的朱钦和已经退休在家,但对药厂的感情还是非常的深厚,家里还收藏着当时药厂的药盒,还经常回大碶看看曾经的同事和老厂。朱钦和经常感慨,那时候大家都很年轻,充满了干劲,肯吃苦,又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如今,吴培林和老伴依旧住在大碶汤家桥头职工宿舍里。吴培林说,自己是住在这幢房子里的最后员工了,已住了三十多年了。吴培林和老伴都是药厂的职工。他是出纳,老伴是厂里的家属工,洗洗药瓶子,做做包装纸盒。吴培林回忆说,自己是药厂刚创办的时候来的,1989年退休,大半辈子都给了药厂。虽然是出纳,但经常会去各个车间转转,大家的工作态度非常好,老干部们作风也好,清清爽爽、规规矩矩,很正派。“我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出当时生产的样子,厂里浓浓的中药味道,还有那时候每个人的样子。”吴培林告诉记者。在吴培林的家中还有一只厂里二十周年纪念发的热水瓶。如今,空闲的时候,吴培林经常去看望住在附近的老同事,去老厂转转。“什么时候我们老员工能够聚聚呢?”吴培林心里总是这么想着。

八年里,制药厂的老厂区里只有一位员工留守

现在的老药厂还有一个员工,他就是顾才兴。顾才兴今年69岁了,他说自己和朱钦和同龄,大碶人。他是1977年从煤矿回来后被安排在药厂工作的,做的是锅炉工。

2004年,天真制药厂要搬迁到大港工业城,厂长叫他过来管这个空厂,顾才兴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9月26日。从那天起,他在以前厂里的一间办公室放置了床,从家里拉来三条狗,开始他的管门老头生活。顾才兴带着记者在老厂里转了一圈。记者看到,老厂区早已经破旧不堪了,杂草丛生,有几幢房子也已经是危房了,只有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冬青树、广玉兰苍翠依旧。场地上随处可见当年药厂的影子,如一些洗药品的刷子,一些装药的瓶瓶罐罐。顾才兴一一告诉记者,这个房间曾经是干什么的,那个房间曾经是干什么的,这个是实验室,那个是锅炉房,那边场地是养做试验的兔子的,还有当年热闹的时候是怎样的情景。他又在以前的实验室里找出一盒肌苷口服液给记者看,说这个补品当年可是很说得起的,卖得很好。别看现在这个样子,当年这里可是一家正正规规的国企啊!言语间几分自豪。

“现在还是会有很多的老职工回来看看,跟我聊聊天,说说那时候大家是怎么样积极干活,怎么样为国家多创利润的。我现在年纪也大了,就好好把这门看好吧。”顾才兴的话久久回荡在空空的厂房里。

(2011年11月16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