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06

第6章 轻舟低篷 百年渔歌——记晚清以来陆续移居北仑的绍兴渔民后裔

记者 刘姗

天渐渐冷了,在大碶岩河上捕鱼的“绍兴船家”,又备好了过冬的毡帽。他们习惯凌晨2点出去捕鱼,天亮拿到菜市场上叫卖。这个季节,对淡水鱼捕捞来说,收成马马虎虎。白天,偶尔能看到一条狭窄的小船在水面上穿梭,人坐在船尾,用脚划大桨,双手划小桨。这便是绍兴渔民的后裔们。

自晚清始,部分绍兴渔民陆续迁往北仑,在下邵、邬隘、湖塘、柴桥等地形成渔民聚居点。如今,在小港、柴桥、大碶还存在着由绍兴籍渔民组成的渔业队,他们与本地居民世代融合,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北仑人了。

过去的100多年里,几支“绍兴船家”历经迁移,最终在北仑定居下来。乌篷船、乌毡帽从此成为水上流动的风景绍兴渔民迁入前,淡水渔业在北仑一直是副业。

枫林渔业队负责人高青海告诉记者,他的祖籍是绍兴上虞,80多年前父亲离家到外谋生,去过五乡、东钱湖。在绍兴捕鱼是主业,几乎家家都有船。由于水少人多,收成不稳定,父辈们带着一家老小出门寻找生计,哪里有水,就去哪里捕鱼,生活异常清苦。

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小支绍兴渔民辗转来到小港。他们发现下邵一带水多鱼肥,从事捕捞的人却很少,于是在这里居住下来,靠捕捉野生鲤鱼、鲫鱼为生。渔民们没有房屋,在船上烧饭、居住,很少与外界交流。偶尔也有本地人招呼这些乌篷船靠岸,购买一尾新鲜的河鱼。

与此同时,另外两支绍兴渔民陆续迁到柴桥、大碶两地,芦江河、岩河、泰河上出现了“绍兴船家”忙碌的身影。茫茫大荡,一叶扁舟漾于水中,乌毡帽船家坐于船尾。这便是人们对绍兴渔民最初的印象。

起初,只有少数渔民找到了这些水面,后来他们又带来了自己的亲戚和邻居,举家迁到北仑,“绍兴船家”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我们的父辈有十几户从绍兴迁过来,都来自一个叫则水牌的地方。”大碶渔业队负责人傅裕根说,如今老人大多不在了,还健在的也有七八十岁。

刚迁到北仑时,逢年过节,渔民们都会回老家与亲人团聚。家乡父母离世后,家里只剩下堂兄弟们,渔民们便慢慢和故乡“疏远”了。“我们这一代生在北仑,长在北仑,对故乡的印象已经没那么清晰了。”大碶渔业队的文书说。老一辈渔民家里还藏着过去的网具、毡帽,他们的本地话中夹杂着绍兴腔。由于生活清苦,他们很少留下过去的照片。

大碶渔业队队员高水云告诉记者,队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只小船,是请绍兴师傅做的,别人做不了这么地道。高水云已经换了机器船,那一手“脚划桨”的绝技可没丢。多年来,与各地渔民的捕鱼风俗相融合,很多工具、技巧已经同化了,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船。绍兴渔船长6.5米左右,宽1.1米,船体设头舱、水舱和后舱,载重约0.5吨。人坐在船尾,以脚划大桨双手划小桨,船速飞快。

从捕捞为主到养捕结合,从丝网到鱼网,绍兴渔民的生产方式悄然变化

迁到北仑的绍兴渔民很快发现,只捕不养,资源很快出现了匮乏。1953年,柴桥渔业队开始尝试大荡养鱼。1954年,大碶渔民协会发展外荡养鱼。1955年,下邵龙丰渔业社、霞浦九峰高级社和白峰水利会相继放养鱼苗。1957年,国营县农场在大碶外荡养鱼,采取壮苗早放、合理搭配品种、苏打浸种等方式,并在沿河岸用牛粪堆肥培育浮游生物,增加鳙、鲢等饵料。当年县农场350亩外荡总产量403担,平均亩产115斤。大荡养殖的增产经验,使渔民认识到“有收无收在于放,多收少收在于管”的道理,改变了“白水养鱼靠天收”的低产状况。

1960年,下邵渔业队采取冬季放养“老口”鱼种(条重3两以上,长4寸以上的大规格鱼种)的方式,合理搭配青、草、鲢、鳙鱼苗,用牛粪堆肥培育浮游生物,定时、定量、定位投放青草、螺蛳等饵料。当年全荡1850亩水面,总产鱼2400担,平均亩产130斤,创全市外荡养鱼亩产第一。

“渔业队自身没有育苗的条件,鱼苗都是从长江流域买来的。买完苗乘轮船一晚上就能到宁波,再坐汽车运到北仑。”柴桥渔业队党支部书记钟正昂说,每年冬天一次放苗,等鱼长到一两公斤的时候再捕上来。最早养殖的淡水鱼以四大家鱼为主,后来增至鲤鱼、鲫鱼、鳊鱼等,部分渔民还养殖河鳗、甲鱼、河蟹、水貂等珍贵水产品。

随着大荡养殖品种的增多,科学养鱼得到推广。以往,渔民多将渔箔建在河狭水浅处,泄洪时常箔倒鱼逃。后来他们把渔箔改建在河阔水深处,并改一字形箔为八字形,有利于排涝。箔门是船只的通道,初建时固定箔门,不能升降,船行受阻;后改成上下两扇,下扇固定,上扇浮动,可升降,便于船只通行。箔门边搭了草舍,供管理人员食宿。

在大碶渔业队所在的东街,昔日热闹的水产行如今已是平整的马路。过去,渔业队捕上来的鱼就是在这里出售的,淡水行挨着海水行,各种风味的水产在这里汇集。“国家收购的品种有限,每公斤收购价只有几毛钱。”傅裕根说,虾、蟹都算作杂鱼,只能卖给附近的居民。

如今,在大碶、柴桥、下邵渔业队,仍然延续着这种养捕结合的生产方式。渔民的生产工具也从游丝网、撬网、打网到弹弓不断更迭着。凌晨2点,撑一只小船到河中,借助船头的灯光将固定在水中的网具捞起来,把游到网里的鱼虾一股脑儿倒出来,再将小龙虾、河虾、鲫鱼分类,分别放在不同的舱中。“一次要捞60多个网。”高水云说。

部分渔业队把水面分给渔民,有的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经济合作社负责管理日常事务

三个渔业队都有党支部和经济合作社。社员的户口有的在队里,有的在居住的村和社区里,党组织关系多在渔业队里。

柴桥渔业队现有2000亩水面,主要集中在芦江河上。由于台风等灾害天气较多,防汛任务重,河面一直没有分到户,由集体统一经营。近些年,渔民陆续转行,队里从事渔业的人已经不多,水面由12户渔民承包。其余渔民有的做生意,有的办厂,有的去工厂打工,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渔民了。西至育王岭、东至霞浦、北至新碶、南至新路水库的内河水网都是大碶渔业队的经营范围。1983年,这片水面被分到5个组,再分到户,和分田相似,高产水面少分点,低产水面多分点。渔民拥有水面的使用权,所有权仍属于国家。

对“绍兴船家”来说,早期过的是居无定所的日子,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初到北仑,有的一家几口挤在船上,有的租本地居民的房子住,一直没有归属感。1953年土改后,部分渔民分到了土地,开始融入本地生活。珍珠养殖兴起后,高青海等养珠大户率先在村里盖了小楼房,买了摩托车。

在大碶渔业队,先富起来的渔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建了房子,部分渔民无力建房,由队里统一出资建房。年月久了,当年集体建的房子已成为危房。“明年我们打算把房子修一下,让社员住得舒适点。”傅裕根说,现在淡水鱼的价格比较高,渔民的日子比过去好多了,有的在城里买了商品房。

(2009年11月13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