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71

第71章 柴桥“十三行”的称呼由何而来?

记者 余芬

《百年兴盛济民生——张振革老人忆柴桥“十三行”》一文于4月7日在本刊刊登后,陆续有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这些读者多为80岁至90岁的老人,他们对“十三行”有着特殊的感情,老人们凭着自己的记忆说起往昔,跟记者探讨“十三行”名称的由来,还有人认为柴桥“十三行”的称呼最早可能由昆亭水产行贩叫响。

春晓镇昆亭上刘村的刘联庆老人今年85岁。他告诉记者,自15岁开始,他就挑着昆亭产的蛏子过昆亭大岭到柴桥老街委托“十三行”代销,因此与“十三行”颇有渊源。新中国成立后,老人还当过昆亭乡文保员,对当地的情况也比较熟悉。从他口中,记者听到了关于“十三行”名称由来的另外一种说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柴桥老街是周边富饶物产的集散地,其中老街“上街头”聚集了8家水产行,分别位于路的两边,其中朝东店铺分别为“长丰”“新丰”“泰昌”“公兴”四行,朝西为“茂利”“荣记”“瑞记”“天一”四行。三山、昆亭、梅山等周边地区的老百姓经常挑着张网货、涂货和土产品找这8家水产行代销。按照规定,代销要支付水产行一定的佣金,以往一般都是收取7%~8%的销售额作为佣金;但在1937年左右,这几家水产行将佣金涨至一成。

“一元的货物要收1角,这不是敲竹杠吗?我们昆亭人就不愿意了。”刘联庆说。经常挑着货物去柴桥老街卖的昆亭行贩对涨佣金十分不满,于是大家联合起来,坚决不找柴桥老街水产行代销,而是选择到其他地方自营自销。照老人的话说,就是“罢市”了。

不仅如此,昆亭水产散户还给柴桥老街的8家店铺起了一个外号,叫“十三行”,意为老街这几家水产行如果一意孤行,将跟曾经鼎盛百年,但已于1856年衰亡的原清朝“外贸特区”——广东的“十三行”一样的下场。

这样一来,柴桥老街的水产行的当地货源减少了,这对他们的生意影响很大。无奈,水产行的老板们推选“长丰”行的老板李佩定作为8家水产行代表与昆亭水产行贩谈判,最终决定将水产货的佣金比例从10%下调至8%,但土特产品的佣金仍然保持不变。

这起事件,记者在现年95岁的昆亭老人金根法口中得到证实。金根法说,他10多岁的时候也曾到柴桥上街头水产行卖过蛏子。他还记得他20岁左右时,昆亭水产行贩因为佣金问题集体“罢市”,还和水产行打过官司,最终佣金比例下调。

就这样,虽然最后昆亭及周边地区的水产行贩还是挑着货担找老街水产行代销,但是“十三行”的称呼叫开了,一直沿用下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十三行”严重损毁。新中国成立后,昆亭、三山、郭巨一带的百姓多将海产品送往大碶、新碶、宁海等地销售。

(2011年4月15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