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78

第78章 古航道上有多少桥

记者 余琼林 通讯员 童玉汝

2010年10月20日本刊3版刊登了《北仑有条古航道 承载先辈苦与乐》一文后,有不少热心的读者打来电话,对文章涉及的内容给以补充,并提供了一些线索。其中,古航道上的桥梁引起了记者的兴趣,于是便有了探寻古桥梁之行——

“古航道上的桥梁很多,有20多条。”大碶街道多年来搜集北仑历史资料的乐炳成先生说。

井亭双桥落单,九步桥消失,竹山桥只剩下几块石头了

航船从“杨乐河头”回澜桥边回程,在岩河上走。岩河有西、东、南三源,西源起自大碶街道璎珞村的杨乐河头。航船一路上要从许多桥下经过。

航船自西向东偏北方向行驶,不远处就是对牛桥。站在桥上,抬头西看,可以看见育王寺18亩自产田。当年该寺众僧在田地自种自收,除了维持寺院开支外,还布施给周边的群众。

对牛桥下是“育王潭”,水深不测。据说,北仑历史上多次逢大旱,大河小溪干涸者甚多,但对牛桥下终年不干。对牛桥旁有一支流,曾有一小桥,即“小对牛桥”,可惜早已被拆除。

航船前行,过太公桥,进入新安村,再经大名桥,井亭双桥便在眼前。河水在这里拐弯,自西向东的河水改为自南向北。

记者看到,一条小桥静卧东西河道,是利用天然土墩为桥墩的石板桥,古朴大方。“原来这里还有一桥。”乐炳成先生指着拐弯的河水说,这两桥原是一前一后,顺着河道而建。如今,双桥落单,当年纤道上的石板也不见了踪影。乐先生说,造桥和铺纤道的材质就取自旁边的柴楼石料场。

接着过马车桥,过九步桥。这座桥,走走正好是九步,由此得名,乐先生说。但九步桥早已消失,在此河水又转向东流;经童家桥(徐洋)、胡家桥(石湫)、黄龙桥,河水又向北走,便来到五板桥。桥上有著名的水阁凉亭,是石湫“有屋无地基”的镇街之宝,也是古航船行程中的重要一站。

五板桥原是碶闸,建于何时已不可考。1047年,王安石任鄞县县令,知沿海百姓深受海潮侵袭之苦,便各地巡查,遍修水利。途中,在石湫停留,见碶桥面乌黑,仅是五块木板铺成,便问:“此桥何名?”此桥本无名,见王大人询问,一老者随口就答:“乌板桥。”本地口音“乌”与“五”同音,王安石以为是“五板桥”,于是该桥便有了“五板”名。王安石此行还写下了《浮石湫之壑以观海》一诗。

由于水路发达,当年石湫街上店铺林立,南来北往的客人在此停留,是北仑形成最早的街市。有民谣传唱:“滴落水,垒落柴,有囡要嫁石湫街。”足见当年石湫的繁荣景象。

五板桥过后便是青龙桥,不远处是竹山桥。竹山桥是三孔石板桥,长9.2米,宽2米,桥墩用条石叠砌。记者看到,桥边正在大兴土木。这座重修于清同治年间的桥只剩下几块石头了,旁边的河埠头倒还在。

竹山桥再过去一点,便是坝头。

牌门桥旁六角凉亭内曾有茶水桶和草鞋,供行人取用;陈华浦到泥堰头一带曾经很热闹

翻过坝头,进入中河,过另一条青龙桥,航船悠悠来到牌门桥边。牌门桥也是古航道上重要的一站。

牌门桥历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间,塔峙岙口王家被奸人陷害,为保全家族,于是改“王”姓为“全”再加两点成“金”,意为王氏虽遭烈火,仍为真金。

明正德初年,金氏(即王氏)其中一脉向北迁三里,定居于今牌门村。隆庆三年(1569)至万历十五年(1587)间,明州五县屡屡遭灾,金氏后人金石广率族人带粟粮,前去赈灾。事后,五县灾民自发敦促县衙在金家村北面依次建造了五座牌楼,以感谢金石广救命之恩。万历皇帝也亲书“为国捐助”四字,赐予金石广,并在五座牌楼北门建造牌门,该村因此得名,牌门旁有桥同名。

当年的乘客、船工和纤夫在路过牌门桥时,虽然这代表善举的牌门和牌楼早已被历史所湮没,但人们仍能感受到金氏后人承传善举的温暖。牌门桥旁曾有六角凉亭,是清同治年间后人为纪念金石广而建,取其字为亭名,即华安亭。

晚上,凉亭上挂起了天灯,给夜间行路的人照明。亭内有蜡烛等,供人取用;还有茶水桶,旁有竹筒勺,路人可解渴歇脚。牌门村村民、85岁的邱正祥说,当年,他的外婆一有空就烧水,村里的其他中老年妇女也一样,所以茶水桶总是满满的。

亭内还有草鞋。纤夫至此,如果草鞋破了,可以旧换新。这也是牌门村及周边的富裕人家捐赠的。而纤夫也深知好心人的善意,只会以一换一,绝不会多拿多占。换上新鞋后,必到田里沾上泥巴。俗话说:“有钿鸡肉剥皮,穷人草鞋拖泥。”浸透泥水的草鞋更耐穿。

牌门桥过后,往东走,过王史桥,便来到清水村。航船在清水村内穿过两座桥,一是清水桥,一是回龙桥(也称树桥头)。清水桥是个小站,清水村74岁的顾大爷告诉记者,这里没河埠头,但乘客如果要上岸,航船也会停靠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桥已改成混凝土结构。桥一边的凉亭还在,这凉亭像座小房子,和石湫的水阁凉亭有点相似。只不过水阁凉亭建在桥上,船从桥下走;而清水凉亭建在地上,上下两层,下面是通道,让人行走,小型汽车也能通过。

清水村原党支部书记、78岁的张长苗说,清水桥正对着街口,为保安宁,先人便在桥与街之间建了这个凉亭,上面供奉着关老爷。至于凉亭建于何时,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不上来,他们很小的时候凉亭就已经在了,肯定是在百年以上了。

出了清水村,过里隘桥,书院村的河面上有座念条桥。当年无公路,交通、商贸全靠内河航运。从璎珞“杨乐河头”至此已穿越廿座桥,故称“廿条桥”(古体“廿”写作“念”)。当年的念条桥边相当冷清,陈华浦桥到泥堰头的这一段河边倒是相当热闹,陈华村梅仁祥先生说。

陈华浦桥旁还有凉亭,以前一些小贩在这里设摊。梅先生说,过泥堰头的乘客都会在这里稍作停留,坐一会儿,吃点东西,看航船过堰坝。特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古航道以运货为主,柴桥供销社的货特别多,一般过泥堰头时,头舱的货都要卸下来,以减轻船身重量。

庙桥、新桥建于上世纪30年代,桥面宽阔;明朝时,柴桥边兴起集市,自然镇由桥得名

过了泥堰头,进入芦江河水系。霞浦街道霞南村内有两座桥,一是新桥,一是庙桥。庙桥因处于杨亭庙边而得名。霞南村73岁的张仁浦老人说,这两条桥都是张继堂先生出资捐造的。

庙桥和新桥建于上世纪30年代,桥面宽阔,在当时都是新式构造。当时庙桥边还有一块碑,上书有建桥事宜,“文革”期间被毁掉。如今新桥早已消失;庙桥几经修缮,桥面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桥墩还是原来的模样。

接着是杨木桥,再是资圣桥。资圣桥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五年(1750)重建,因桥南端有资圣山,山上有资圣庙,桥因而得名。岁月变迁,桥也几度修缮。1989年,台胞张敏钰出资拓建了资圣桥,因为柴桥是他的外婆家。拓建资圣桥是张先生对外婆的最好纪念。

过了钟灵桥后,便是柴桥了。柴桥位于芦江上,建于宋代。相传最早是木板桥,后由柴姓人造石桥,因此得名柴家桥。清光绪《定海县志》记载:“柴家桥,明嘉靖沃汝明修,案:石梁中旧刊进士桥。道光八年(1828)里人钟怀谦、刘翼重修,改名柴桥。”

柴桥头边商贸兴旺,形成北仑境内最大集市,人称“小宁波”。清代诗人胡有怀有《芦江竹枝词》为证:“榭山来往隔江潮,南北通衢唤渡桡。兼味不应嫌市远,一旬四日进柴桥。”自然镇也由桥得名。

柴桥头边的河埠头是航船停靠的地方,柴桥、郭巨、白峰、梅山等地的特产都从这里运出去,而大量的广货在这里运上岸。柴桥头边开设了许多商铺,上至绫罗绸缎,下至针头线脑,应有尽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至今还津津乐道。

那时正茂南货店的糕点很好吃,一般人都会选择上那里买;而裕兴隆棉布店价格公道,花样也很多,是五乡人开的;还有养正眼镜店等。不过现在都没了,柴桥街道芦北社区87岁的陈裕生老人说,那时出门,坐航船好比现在坐公交车;如果有急事就坐脚踏船,好比现在坐出租车,价格贵了些,但速度快多了。

从杨乐河头到柴桥头的河埠头,记者一路寻来。随着岁月流逝,古航道上的桥梁或坍塌,或被拆除,或被改建,还保持原来面目的大概只剩下井亭双桥其中之一了。

柴桥也几经变迁,唯有河埠头依旧,昔日开船时的螺号声、橹桨的划水声、船工的号子声以及纤夫的脚步声都已远去。记者只能从一些老人的叙述中捕捉几个片断,记录下来,并草绘了古航道上桥梁示意图,以告知今人、后人,北仑曾有过这样一条古航道,承载了先辈太多太多的苦与乐、生计与希望。

(本文摄影:孙红军)

(2010年10月29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