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81

第81章 碶,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

记者 余琼林 刘姗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沿海地区大多以农渔业为主,水利自古受重视。为了不使海潮入侵为害庄稼生灵,浙东的先民便发明了能够阻咸蓄淡泄洪的碶桥。北仑沿海有许多碶闸。碶,建在河道入海口,用块石砌成桥形。在碶门两侧的墩柱上有垂直凹槽,用来插入碶门板,以阻隔海潮与河水。

碶,从石,契声,即水闸。《明史》:“筑石契蓄淡水。”既然是水闸,为何称为“碶”?

“碶者,契也。‘契’字衍生有契机、契合、默契、相契或投缘等含义。在海疆水利中,‘契’以石垒成,使陆、河、海三者契合相处,这也许是‘契’被称为‘碶’的原因。”区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者陈定荣说。作为北仑人,从小在碶边长大,陈定荣对碶研究颇深。

海涂淤涨,海水外扩,四座碶闸串起小浃江沿岸历史

小浃江是甬江的姐妹河,也是小港最主要的水系。沿着小浃江顺流而下,一座座碶闸串起沿岸的历史,也记载着每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从东岗碶到浃水大闸,或寂静守望,或长虹卧波,每座碶闸,都讲述着一段故事。这些被岁月打磨光滑的石板、石墩,以及过往的蛛丝马迹,钩起那些失落的记忆。数百年间,横跨在小浃江上的古碶今闸不仅留住了静静的一江春水,也使两岸的人们得避水患之害,得享水利之惠。

小浃江发源于鄞州东钱湖和三碶浦水库,流经五乡碶过鄞镇桥入小港境内。江道迂回曲折,分支纵横交错,仅在小港境内就有18条分支,长度在2千米以上有双峰大河、下邵大河、枫林大河等。一度,江上商贾云集、舟楫交错,是远近闻名的航运和通商要道。

宋代之前,小浃江上还没有碶闸,潮水可以直接到达鄞州五乡。五乡以外,便是一片苍茫的海水。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知县宋继祖在今天的小港冯家斗村东侧,建起了一座5孔的碶闸,这就是东岗碶。碶闸下为江、上为河,既能灌溉农田,又能防止倭寇入侵,承担了水利与军事的双重作用。

万历三十一年(1603),为解决上游鄞东地区排涝的问题,由鄞县令魏成忠主持,在老碶往东400步处的山麓重建新碶,共8孔,旁置船堰。条石为梁,成排方石柱为墩,石墩内凿双轨凹槽,用于插两道木质碶板,以方便小舟穿行与泄洪。清康熙九年(1670),县令王元士又将碶板分成三块,可以自由调节以控制水位。

碶板一般是由松木制成。俗话说:“千年高搁枫,万年海底松”松木被海水浸泡,多年不坏,小港水利站叶站长说。自古以来,碶板都由政府购置,放水的时间碶板晾晒在岸边,当地群众即使再贫困,也没有人会把它偷走。

东岗碶外依青山、内揽碧水,风景优美,文人墨客多流连于此。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姚燮曾在此筑室读书,并广植梅树,其书斋名为大梅山馆。他晚年自号大梅山名,评点《红楼梦》,赞曹雪芹“以涵古盖今之学,撰空前绝后之书”。

年长日久,海水带来的泥沙,逐渐在碶闸外堆积起来,海涂淤涨、海水退去,新的绿洲形成了。此时的东岗碶,已经节制不了下游的江水。于是,在距离东岗碶5公里的地方,建起了燕山碶,东岗碶逐渐成为内碶。近代,人们又在东岗碶的石板路面上浇了水泥,把碶当做桥来通行。碶前记录其“身世”的石碑,也被湮没在爬山虎的藤蔓之中。

泥沙继续淤积,海涂变成良田,小浃江沿岸的历史在延续。清嘉庆二十年(1815),当地人胡钧、乐涵倡导在小浃江出海处兴建义成碶,碶长10余丈,15孔,耗资12000贯。嘉庆二十二年(1817)碶建成后,阻咸蓄淡,原先以晒盐为生的盐民,再不必受卤碱之苦。小浃江沿岸一带,也成了农耕富庶之地。镌刻在石碑上的一副桥联“傍蚶岙以奠基,风波永息;并蛟门而划界,泾渭攸分”,表现了人们拦住海水、平息风波的决心。而此碶自发起至工成,皆出于义。因时起事之义也,以义创之,以利成之,而义成之利可收入千万世而无穷,故名义成碶。

新中国成立后,义成碶进行了多次修理加固,1960年木质碶板被改成钢筋混凝土板,安装螺旋杆启闭机,加入了现代化的元素。虽时隔数百年,站在义成碶上,今昔之感油然而生。一边是林木葱郁的蛟山,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凉亭,一江碧水经由苔痕斑驳的石墩,悠然远去。

浃水大闸,是小浃江流域唯一一座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碶闸,也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碶闸。它位于大山和笠山之间,将小浃江水排入大海。碶闸一共10孔,每孔净宽2.5米,设计排涝流量143立方米/秒,负担着鄞东和长山区35万亩农田排涝任务。

张益帆是小港水利站前任站长,曾参与修建浃水大闸。据他回忆,1966年四五月份,当时的镇海县决定修建浃水大闸,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10月成立指挥部,每个公社派一名干部参加,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前后500多人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工程,花费近两年时间。小浃江入海口就此改道,原来的义成碶变为了交通桥。

对管碶人来说,雨水就是命令。一旦下暴雨,河水来不及排泄,田地就会受淹,张益帆说。浃水大闸建成那一年,有一位守碶人在五乡喝喜酒,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急忙放下酒杯,骑上自行车,急急往小港赶。雨越下越大,他全身都被淋湿了。足足骑了一个半小时到碶闸,看到同事们已在放水,他才松了口气。

碶闸关乎农业的收成,所以守碶人启闭碶门都不敢有半点懈怠。张益帆说,上世纪70年代,白峰有个碶放水时,守碶人因为太累,睡着了。结果涨潮时,海水倒灌,淹了50亩棉花地,被县里通报批评。

一代代守碶人,在江水与海水的交汇、撞击声中,与忠于职守的海碶一道度过了他们的青春。关于他们的文字或记载,几乎湮没不见。1997年10月开始,守碶人陈茂龙参与管理浃水大闸,当时4个人24小时轮流值班,条件艰苦。没有煤气,用柴油烧饭;没有电视,只能到附近的气象站去看。2002年,碶闸管理房里通了煤气、安了电视,守碶人的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时光荏苒,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昔日的荒滩上稻谷满仓、瓜果飘香,农耕文明在这里延续,无数文人、志士、商人从这里起步。木屋、瓦房被高楼大厦取代,现代化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小浃江水,倒映出几个世纪的风景,几座古碶闸矗立在水中,不华丽、不张扬,静静看着岁月流逝。它们是默默无闻的真正的治水功臣!

岩河、泰河流域,很多碶桥已不复存在。建造年代最早的是石湫碶,至今保存完好的是备碶

岩河、泰河是北仑重要的两条水系。据北仑地名志记载,岩河系原始浦道,旧称大浦河,地处原灵岩乡而得名。岩河有西、南、东三源,其中西源起于璎珞河头,是60多年前北仑人坐航船去宁波方向的终点站。泰河(又称中河、西泰河)也是原始浦道,处原泰邱乡而得名,源于塔峙岙诸溪流,北出牌门桥,过贝家碶。两河最终汇于新碶,出下三山大闸注入金塘水道。

这两条大河流经大碶、新碶两地,周边支流密布,下三山大闸泄洪排涝,抵挡海潮来侵。但北宋初期,新碶一带大部分还是浅海。据考证,北仑最早的碶应该是石湫碶。

从严格意义上讲,石湫碶位于岩河旁,新安、柴楼之水与新路岙之水汇合处,可调水流,“天雨,七分下灵岩,三分下泰邱;晴久,三分下灵岩,七分下泰邱。”而石湫碶以北,则是海浪滔天。石湫碶建于何时已不可考。1047年,王安石任鄞县县令,巡视沿海,“雨,不克东。辛巳,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鄞县经游记》)。”王安石在石湫停留时,石湫碶已变成桥,当时桥面仅为五块乌黑的木板,听村中老者说此桥为“乌板桥”。本地方言,“乌”“五”同音,王安石便以为是“五板桥”。

石湫碶建成后,民众渐渐聚集,碶桥边形成了北仑最早的街市。当年航船途经石湫,总要歇一歇,碶桥上的“水阁凉亭”曾停留过无数南来北往的客人。不久前,记者来到了石湫村,只见老街风貌依旧,但已没了往昔的喧声和笑语。夕阳的余晖落在街面上,平添了几分宁静和沧桑。石湫村85岁的陈大伯说,石湫桥前几年断了,才改成水泥钢筋的,但桥下的石头构件都是原来的,经千年而不坏。

据北仑区地方志记载,随着陆地外延,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建长山碶。1562年,邑令何愈新筑千丈塘,塘起长山碶,东延至陈华浦,沿塘建有杨家碶、贝家碶、小山碶、通山碶,并改长山碶为五眼碶,规模居上述诸碶之首,故改称为长山大碶,简称大碶。附近自然镇也由此得名。

碶与塘是相连的。说起碶塘,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贝碶村68岁的徐德祥说,以前清水倪家弄有个倪天官,是个孝子。当时清水外就是海涂,潮涨潮落,倪母年老体弱,因潮声而失眠。当时清水海涂积泥已厚,倪天官便拿出积蓄,建议当地官员把碶塘外延,即可安抚母亲,也可多得土地,供百姓耕种,于是便有了新的碶塘。

清水村倪家32代孙、54岁的倪信民说,清水倪家是1072年从象山迁过来的。倪家先辈出过几个大官,但倪天官具体是哪一个长辈,后代也弄不清楚。他出示了一张倪天官的画像。

新碶范围内的杨家碶、贝家碶、小山碶以前都有专人管理。贝家碶取名贝家,据说是因为当时管碶的人姓贝。但贝家碶造得太远了,围起来的土地是“太丘畈”(地势低),百姓就挖些池塘和小河流,让积水能及时排出。荒滩渐渐变良田后,民众迁入者渐多。先是杜、周、袁姓,后是贺、徐、陈姓等人家,贝家碶旁形成自然村落。而最早的贝姓人家反倒衰落了。清光绪五年(1879),里人陈璞斋、叶来善、陈嘉栋等捐资重修。如今,已改为桥的贝家碶静静地横卧泰河上,还有一个碶闸凹槽尚存,表明它昔日的功能。

据《新碶镇志》记载,因千丈塘外涨沙可垦,清雍正八年(1730),穿长场盐大使耿昭需准许盐民围田公垦,遂筑永丰塘,乾隆十一年(1746)告成。塘起算山碶,有新槎浦碶、永丰碶(新碶)、太和碶(东碶)等,直至林大山西麓,后又续向东南至蝣蛄山碶,横亘20多公里。

备碶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也在永丰塘上,由邑令周樽发起建造,所以又称周公碶。民国12年(1923),又重修加固。当年备碶一带可热闹了,备碶村老年协会会长,76岁的贺满清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带有备碶、东碶、新碶,所以又称三碶镇。当时备碶旁很热闹,有隆记行、王公兴、全泰米行、宝兴南货店等,农历每逢二、五开市,而新碶也是四、九开市。一些大的行都有自己的船,主要走南方,运来木料、猪仔、布料等等。如飞龙船每装一次猪仔就有100多只。

还有从舟山的朱家尖和两头洞运来石料,用于做寿坟。两头洞的石头较软,可以雕刻;朱家尖的硬一点,适合横梁。船是随潮水靠岸的,往往半夜的时候到碶边。船工们打着号子把石料卸到岸上,再装到内河船上,运往各地。内河上也有客船,备碶人要去宁波,在碶边坐大通汽船。顺着岩河十八弯,过薛家桥,经石湫,去杨乐河头。当时备碶几户富庶人家都有黄粱树。“千年黄梁不上屋”,是很贵重的。“当年我妻子的奶奶就有个用黄梁木做的簪子。”备碶村村民、90岁的顾阿炳说。

现在备碶一带早已不见黄粱树,而且新中国成立后,备碶集市渐渐衰落,而新碶边更热闹了。我们可以从贺友直的《新碶风情画》中看到当年新碶边的繁华场景。据记载,备碶、新碶在清代属水利要道,均设有碶夫,以司启闭。光绪八年(1882),因过塘石板等船只渐多,塘碶易损,为备修葺,需按船缴捐。

1968年,下三山大闸建成后,为扩大岩河排涝效果,新碶凉亭跟建起岩新碶,新碶、贝碶等或废弃或改建为桥。1977年,岩河整治后,居子碶、岩新碶、新槎浦碶等也相继废弃,其中岩新碶原址上建起了珍宝公寓。而备碶改桥后,桥下石头垒成的碶闸构件至今完好。

当年王安石率吏民凿山造堤,芦江河上便有了穿山碶

1047年,才27岁的王安石来到穿山。作为鄞县(旧时宁波)县令,未届而立之年的王安石踌躇满志。鄞县沿海饱受海潮侵袭之苦,民众生活困顿不堪。

“至芦江,临决渠之口”,面对惊涛拍岸,耳听民生疾苦,王安石决定建碶闸以护百姓。据《镇海民国县志》记载:“宋庆历年间(1047年)荆国王公宰鄞时凿山为之,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三丈。”

穿山碶捍浦为河,海潮来袭之忧暂解。民众心怀感激,“立荆公祠于碶左,岁祀之”,穿山村内的主干道也命名为“荆堤路”。

随着时间的流逝,穿山碶几经变迁。“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里人刘怀瑸、怀瑛建穿山旱碶,阔七丈八尺。潦则泄之,使大水易于出;旱则捍之,使咸潮不得之。”后光绪年间又加以修缮,穿山碶也由三孔变成五孔。

穿山碶是芦江河上重要的水利工程。自建成后,就有专人管理。到光绪八年(1882),出公田若干亩,由守碶人布种、收息,以作“辛资薪水”。在以农业为主的年代,碶闸关乎民众生存,当时政府对其重视之至,也就不难理解。

1953年前,穿山碶一边是三孔,一边是二孔,中间是个小山包,上面有间小房子,供着碶管菩萨,穿山村90岁的邹云发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夕到1953年,邹大爷守了五六年的碶,而当年和他一起守碶的人现在也只剩下他了。他告诉记者,他们是按潮水涨落开闭碶门的,天一下大雨就要急忙来开碶门,到了晚上水还未放完,就在菩萨脚下铺了稻草过夜。守碶一般是两个人搭档。每人给三亩多公田耕种,收成作为工资。

那时碶门是木制的,每孔碶有13块碶板。吃饱了水的碶门很沉,两人各在一边,用钩子钩住碶板,用力提上来。风和日丽天还好,碰到台风天,内河成涝,逢落潮要放水。人都站立不稳,拉上的碶板往往会被吹落到海里,人也会被吹走。还有打雷天,钩子是铁的,碶板是湿的,很容易引来落地雷。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飞机扔炸弹,晚上去拉碶板,根本不敢点油灯,黑灯瞎火的,全凭经验,邹大爷说。

新中国成立后,因原有的碶闸年久失修,又漏水严重。1952年,天降大雨,形成内涝,3万亩稻田被淹,当年减产800万斤。柴桥13个乡迫切要求修建穿山碶,于是老碶被拆除,新建七孔石碶。那是1953年1月,芦江河结冰,有3公分厚,柴桥街道穿山村82岁的丁财定老人说,造碶先要挖淤泥。做工的人都是一个一个村子的男劳力轮着的,村里结工账,女人们则敲敲石子,做一些辅助活。工程历时4个多月。

七孔碶的流量是每秒96立方米,在穿山碶工作了38年的邹善达师傅说。1953年,他父亲开始管穿山碶,一直到1974年,父亲回家,20岁的邹善达子承父业。他从小就跟着父亲,穿山碶的变化他都了然于心。七眼碶原先也是木制碶门,旱时不开碶门,两道碶门间还填满了黄泥。但往往久旱后必有大雨,大雨一来,从柴桥、紫石那边过来的水汹涌而下。碶板被水抵住后,最难拉起。水位一边高一边低,拉碶板很费力,往往先放开一孔,把水先放一点;水势稍缓,再放第二孔,邹师傅说。

1965年,镇海水利局一位姓余的工程师来到穿山碶,经过试验,用水泥钢丝网折板代替了木制碶门,启闭用人力螺旋杆。启闭时,守碶人推着螺旋杆不停地旋转,转得头都晕了,呕吐完了,继续干活,邹善达说。一直到1972年,碶门改为电动升降的,碶上又造起了屋子,守碶人的安全问题才得以解决。

尽管七孔碶流量大了,但有时发大水了,也会排涝不畅。穿山村上了年纪的人都记得,1956年、1963年都发过大水,七孔穿山碶放水还是不畅,村子里积水几天后才退去。

邹善达最引以为豪的是,无论是他父亲一辈还是他这代,他们守着穿山碶60多年,从未出过差错。

2005年,“麦莎”“卡努”台风来袭,穿山一带的村子全部进水,有的地方水有齐腰高。花木地全部受淹,柴桥花农损失惨重。再造穿山碶已刻不容缓。2007年4月,投资1.26亿元的穿山碶外延扩建工程开工。新穿山碶外延500米,流量为每秒500立方米,原碶改建为桥,柴桥水利站余站长说。

穿山碶几经变迁,民间关于穿山碶遗址保护的声音一直在延续。2008年,区博物馆陈定荣老人集民间意愿,上书区政府,建议在穿山碶原址附近树碑建亭,以记载穿山碶与王安石治海潮的功劳。建议书很快得到区政府领导的批复,并拨下专款。如今碑亭的设计已成、碑文拟就,万事俱备,只待各方筹措,开工建设。

“一旦碑亭建成,芦江岸边将再添人文景观,也让后人知晓‘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的治海事迹和浙东先人发明碶这一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意义。”陈定荣先生说。

(2011年6月22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