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有个叫墨翟的人。此人是位学者,又是个能工巧匠。他会做“任五十石之重”的大车,曾与当时名匠公输班(鲁班)比过巧智。他还创制守城器械,胜过公输班的攻城云梯。特别是他发明的“听瓮”装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窃听器”。
墨翟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华夏大地上群雄争霸,战事接连不断。各国为了守卫住自己的疆土,都筑起了高耸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防工事。然而即使这样,也没有挡住敌军的入侵。原来狡猾的入侵者,当看到正面进攻不成时,就采用了迂回战术:他们悄悄挖掘地道,穿过城墙下,直通到城里某个地方,从侧面或背后打击守军。由于这种攻城方法做得十分隐蔽,常常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守军因此而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军事家都在研究应付的对策。
墨翟应用共鸣原理发明的“听瓮”装置,提供了一种及早发现敌方挖掘行动的好方法。
据《墨子·备穴》篇介绍,所谓“听瓮”就是“令陶者(制陶工匠)为(制)罂(口小腹大的瓮),容(容积)四十斗(合今78升)以上……置(放置)井中,使聪耳者(听觉灵敏的人)伏罂而听之,审知(发觉)穴(地道)之所在,凿内(从里面挖坑道)迎之(迎击敌人)。”陶瓮的安置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沿着城墙根每隔五步(约6米)挖井一口,遇高地挖到当时的丈五尺(约3米)深,低地则挖到地下水位以下三尺(约60厘米)为止。每口井内放置一口陶瓮,并在瓮口蒙上薄皮。当敌军挖掘地道时,就会有声音沿着地面传到瓮中,引起坛内空气的共鸣声;瓮内的声响引起瓮口薄皮的振动,就会被“伏罂”人听到。利用相邻几个瓮中声音的响度差,还可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向。
陶瓮的另一种安置方法是:在城墙根的一口井中,同时埋设两个稍有距离的瓮,埋设的深度以瓮口与城基相平为准。瓮口放上木板,使人侧耳伏板滞听。这种方法虽然陶瓮埋设较浅,因而易受干扰,但是因为一口井中埋设有两口陶瓮,所以从这两口瓮中声音的响度差,就可估计声源偏向哪边。再根据相邻两口井中四瓮的响度情况,就能确定出声源所在的方位。
墨翟发明的这种“听瓮”装置,后世一直在沿用。到了唐朝,我国又出现了“地听”器。它是用精瓷烧制的容器,形似空心葫芦枕头。据说,人侧头贴耳枕在上面,能听到15千米外的马蹄声。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介绍了一种用牛皮做的“箭囊听枕”,士兵“枕矢(箭)而眠”,亦可听到数里外的人马声。这两种侦听工具,也可以算作我国古代另外的“窃听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