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甘肃江河地理名录
32411400000011

第11章 白龙江(2)

第三节 白水江

白水江是白龙江右岸的最大支流。白水江在古籍上又名白水、白水河、文县河、葭萌水等,常与白龙江混淆。《水经注》曰“白水西北出于临洮县西南西倾山,〈一统志〉所谓白水江也。水色白浊,东南流与黑水合,水出羌中”。此处实指白水江上游西源白河。“羌中”,古羌族之地。《宋书》曰“白水自西倾至阴平界,氐居水上者,为白水氐”。阴平即文县,今白水江流经古羌、氐地区。《明史》曰“(洮州)西南有西倾山,桓水出焉,下流为白水江”;《清史稿》“白水江,即禹贡桓水,一曰垫江,西自四川松潘厅入,经厅西南,东南入阶州(今武都)”,“桓水”即白龙江,“垫江”是嘉陵江,从松潘入者,只能是白水江;又曰“(文县)白水江,北自州(阶州)境来,经县东南……又东南纳县东诸水,人四川昭化”。以上均误以今白龙江代之。《辞海》白水条“即今白水江”;葭萌条“古水名,古白水下游流经秦汉时葭萌县(今昭化古城)北,称为葭萌水”。

1.流域概述

1.1 河流水系

白水江流域地处甘肃省南部,位于东经103°27′~105°08′,北纬32°43′~33°43′,流域西北、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均与白龙江干、支流流域相接,西部与岷江源头接界,西南和涪江流域接壤,南部与平武县夺补河流域相连。流域面积8311平方公里,地跨四川省九寨沟县和甘肃省文县,于文县玉垒乡关头坝汇入白龙江。

白水江发源于甘肃、四川两省交界的岷山山脉南段的弓杆岭,由西源白河与北源黑河汇流而成。著名的九寨沟是白河的一条支流。黑白二水于黑水塘汇合后东南流,经九寨沟县(南坪县)、甘肃文县,于文县玉垒关注入白龙江。黑白二水于黑水塘汇合后东南流,经九寨沟县(南坪县)、甘肃文县,于文县玉垒关注入白龙江。河流全长305公里,其中四川境内189公里,甘肃境内117公里,天然落差2958米。按河谷地形及河道特性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1)白河、黑河汇合口黑河塘以上为上游,流域内两岸边坡陡峭,山岭重叠,森林茂密,降雨较充沛,河床宽度在25~70米间,集雨面积3947平方公里。(2)白水江干流自黑河塘至文县尚德镇横丹为中游,流程116公里,落差790米,平均比降6.81‰,集雨面积4097平方公里。沿江两岸支流较多,较大的左岸有中路河、马连河,右岸有汤珠河(双河)、白马峪河、丹堡河等。该段沟壑发育、高山植被以草类和灌木为主。河床宽度在70~150米间,川地开阔,村庄居民较多,坡地多被垦殖,局部地区岩石土壤风化严重,山地陡峻,滑坡泥石流常见。(3)横丹以下至关头坝为下游,流程41公里,落差150米,平均比降3.66‰,该段水流趋向平稳,两岸高山为灌木和草坡相间,植被较好,河床宽度在100~180米间,集水面积272平方公里。白水江支流众多,共34条,左岸22条,右岸12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且枯水年最枯流量大于0.2立方米/秒的有黑河、白河、汤珠河、中路河、马连河、白马峪河和丹堡河。

1.2 水文气象

白水江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高程较高,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略低,据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九寨沟县和文县分别是12.7℃和14.8℃。文县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1%,多年平均蒸发量2122毫米。

白水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上游达600毫米以上,中下游九寨沟县为553毫米,文县为459毫米。雨季一般自4月开始,10月结束,据文县资料分析:冬季(12至次年2月)降雨量占年雨量的1.2%,春季(3~5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2.6%,夏季(6~8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1.7%,秋季(9~11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4.5%。

白水江流域汛期暴雨频繁,多出现在5~9月,其中8~9月最多。暴雨形式多为雷阵雨,上游海拔较高,暴雨强度较小,中下游暴雨强度较大。暴雨形成洪水,最大洪峰流量多出现在6~9月,上游洪水一般缓涨缓落,中下游洪水涨落较上游陡,呈单峰型。由于地形和植被的差异以及局地暴雨的影响,上、中、下游洪峰往往不对应,暴雨自上游至下游越来越大,中下游成为主要产洪区。白水江实测洪峰流量为816(1964年7月21日刘家河坝所测)立方米/秒,历史洪水调查最大流量1904年文县断面为1400立方米/秒,尚德断面为1560立方米/秒,玉垒断面为2480立方米/秒。

自水江径流以流域降水为主,有少量融雪径流,径流年内分配与降雨年内分配一致。多年平均径流量34.69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20.25亿立方米(1971年),最大年径流量44.34亿立方米(1964年),年径流深415毫米。

白水江流域泥沙资料十分缺乏,仅刘家河坝(后迁至蒿坪)站有,据1960~1996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195万吨,平均含沙量0.59公斤/立方米,其中汛期(5~9月)平均输沙量178万吨,占全年沙量92.0%,汛期含沙量0.9公斤/立方米,实测最大含沙量183公斤/立方米(1987年5月31日),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240吨/平方公里。白水江水质优良,据2004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全部河长均为Ⅰ类水质。

1.3 地貌地质

白水江流域位于陇南山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多为高山峡谷,个别地带较为开阔。境内峰谷交错,谷地窄狭,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河流自上游至下游,两岸植被逐渐减少,岩石裸露,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中以构造剥蚀的中高山地貌为主,河流及其堆积地貌(冲沟、阶地、漫滩、洪积扇、泥石流等)次之,重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滑坡、崩塌等)也较发育。

白水江流域处于南秦岭武都山字形构造、摩天岭东西向构造带和松潘至甘孜构造带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南老北新。区域内长城系、震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无火成岩出露,石灰岩出露较多。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和Ⅷ度。

1.4 自然资源

白水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34.69亿立方米,全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9.8万千瓦,其中:四川境内55.3万千瓦,甘肃境内64.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48万千瓦,其中四川境内31万千瓦,甘肃境内17万千瓦。白水江干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73.7万千瓦。其中:九寨沟县为26.6万千瓦,文县为47.1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1万千瓦,其中:九寨沟县为15万千瓦,文县为16万千瓦。

白水江流域和中路河上游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上个世纪是甘、川两省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现实施天然林保护区。区内主要树种有落叶松、马尾松、杉木、柏木、红桦等。

白水江流域矿产资源有金、铁、铜、煤、铝、硫黄、雄黄、石膏、石英石、重晶石、大理石、磷矿等十多种,除金矿外,其他储量均小。

流域土特产众多,主要有茶、漆、中药材、油桐、核桃、花椒、木耳、山野菜等,特别是碧口龙井、中寨纹党、山野菜闻名遐迩。

流域内有各种动物200余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羊、扭角羚、毛冠鹿、红腹角雉、绿尾红雉、蓝马鸡、香獐子、班羚、青羊、血雉、红腹锦鸡、水獭、云貂等近20种。

流域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风光旖旎。蜚声海内外的“九寨沟”就是白水江上游白河的支流,中游的白水江竹排漂流,中路河上游的原始森林,白马峪河邱家坝的大熊猫驯养场和即将开发的达嗄自然风景区,文县的古建筑,三国古战场遗址,碧口水库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景区。

1.5 自然灾害

白水江流域水、旱、地震、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以水旱灾害为主。白水江流域的水灾多由局地暴雨造成,为突发性山洪灾害。据记载文县有记录的水灾(1186—1987年)共41次,危害较大的6次。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夏六月,白水江涨溢,冲决县城南城墙;民国十七年(1928)暴雨落叶家山,关家沟水暴涨,泥石堵塞火烧关口,3个月不通行人;民国二十三年(1934)关家沟大水,冲毁水磨两轮,沿河田禾被淹没,水势凶猛,县城内居民震惊不安;民国二十八年(1939)城关降暴雨,石崖沟山洪暴发,冲毁县城西门外城壕石桥,洪水流入县城,西门外居民房屋被淹,水深3尺,家具漂荡;1977年5月29日尚德一带暴雨,7分钟降雨32.2毫米,韩家山泥石流从温水沟冲出,堵住白水江,江水回流至尚德电站入水口,越过边坡,流量79立方米每秒,渭沟涵洞淹没。7月5日碧口大雨,碧峰沟涨百年不遇的大水,冲毁肖家磨房一带所有房舍,沿河堤修房居住的农户住房被冲毁,国营编织厂、食品站及水电五局安装队办公室、宿舍、食堂房屋荡然无存,损失百万元以上,死亡22人;1982年8月6日城关地区发暴雨50分钟,降水达34毫米,暴雨中心的关家沟山洪暴发,冲出麻关谷口,冲毁拱桥及小河坝至县医院一带住房55间、死亡22人,淹没农田1万余亩,损失财产达280万元。

白水江流域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旱灾较多,旱灾是文县的主要灾害。据记载文县发生旱灾45次(1136—1987年),大灾有5次。宋绍兴六年(1136)大旱,米斗四千,饿死者甚多;明万历十五年(1587)大旱,灾荒严重,人相食;明崇祯十四年(1641)大旱,人民饥者大半,麦价腾贵,斗米一两五钱。至四月末,斗麦银二两。民有夫妻、父子相食者;清嘉庆四年(1799)旱,大饥,树皮剥食几尽;民国十八年(1929)大旱,颗粒无收,牲畜大半饿死,饥民相聚“吃大户”(都集中到粮户聚食)。

雹灾是文县仅次于旱灾的自然灾害。据记载在文县(1687—1987年)有雹灾年为19年,危害较大的有5次。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冰雹盈城壕,大如鸡蛋,内有小鱼、松苔;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二十七日,雨,雹大如鸡卵,积深3尺,溺死人畜甚多,伤毁田禾;197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发生11次雹洪灾害,17个公社受灾,受灾1.03万户、4.45万人,受灾面积5.79万亩,山洪冲走4人,伤10人;1977年5月29日,9个乡遭受15分钟的冰雹袭击,夏田受灾1.91万亩,成灾1.67万亩,占夏田播种面积的30%,秋田受灾1.96万亩,成灾1.71万亩,占秋田播种面积的29.95%,灾中10人被雹打伤,6人死亡,558头大小牲畜被打死;1987年5月30日,16个乡、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大雹灾、暴雨和洪水灾害,长达50分钟,降水达87.6毫米,最大风力10级,风速28米/秒,在暴雨集中的24分钟内,降水量高达73毫米,冰雹的平均厚度10厘米,堆积处厚达30~100厘米,冰雹最大直径50毫米,损失惨重。

白水江流域地处南北地震带中段,地质情况复杂,是著名的多震区,据《文县志》记载,晋咸宁四年(278年)至1976年共发生地震18次,危害较重的7次。明万历九年(1581)六月,地震,山岩、城墙多崩,震中位置北纬32°9′,东经104°43′,震级5.5级;清道光二年(1822)四月二十九日,地震,摇塌房屋11余间,死23人,伤20余人,震中位置北纬33°0′,东经104°6′,震级5.5级;清光绪五年(1879)五月十日,地震,十二日地大震,山崩水涌,城垣倾塌,压毙10830余人。震中位置北纬33°2′,东经104°0′,震级6.5级;清光绪六年(1880)五月十五日,地震,压死9人,伤59人,震中位置北纬32°9′,东经104°6′,震级5.5级;清光绪十一年(1885)八月十七日,地震,自东北而来门户动摇,顷刻即止,无死亡,震中位置北纬34°5′,东经105°7′,震级8级;民国九年(1920),12月16日晚8时,地震,死伤700余人、牲畜2000多头,倒房屋很多,震中位置北纬36°7′,东经104°9′,震级5级;1976年8月16日22时,四川南坪、平武发生7.2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Ⅸ度,波及文县,地震中文县死亡4人,受伤40人,倒塌房屋136间。

1.6 社会经济

白水江流域2004年人口19.06万人,是多民族杂居区,主要有汉、藏、回、羌等民族,其中汉族占90%以上,藏族约占8%,松潘、九寨沟以藏民居多,文县白马峪河居住有白马藏族,岷堡沟有藏族村寨。甘肃流域内耕地面积1.06万公顷,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和黄豆等,经济作物有纹党、当归、大黄、黄芪、花椒、苹果、雪梨、柑桔、桃、杏、樱桃、柿子、蕨菜、核桃、生漆、天麻、油桐、木耳等,其中“中寨”牌纹党享誉海内外。

白水江流域经济比较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2004年文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6亿元,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农业增加值1.54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0.72亿元,粮食产量5.7万吨。

白水江流域现无铁路,国道212线公路和东青公路沿江穿甘肃境内而过,交通便利。

1.7 治理开发

白水江流域从宋代始就有了灌溉引水渠道,但成效不大。民国时期因战乱频繁,财政枯竭,民不聊生,水利事业基本停滞。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五六十年代兴修了诸多引水工程,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起到了很大作用。1979—1988年是加强配套挖潜期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党中央调整时期的治水方针,把重点放到了续建、配套、挖潜和除险加固工程上。陆续建成了一批水渠、机电提灌、河堤、人畜饮水和水土保持等工程。白水江流域主要开发目标是发电、防洪和灌溉,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电网建设的配套完善和对小水电事业的支持,小水电站开发有了长足发展,流域内已建小水电站18座,2005年建成了全流域最大的一座水电站——汉坪嘴电站。

截至2005年底,白水江流域已建、在建小水电站共28座,装机容量18.73万千瓦,干流已开发15.53万千瓦。至2005年,流域内已建小型水库1座,总库容5100万立方米,小型灌溉工程735处,河堤工程242处。流域内文县耕地面积1.06万公顷,其中水田527公顷,旱地1.0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46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2.4平方公里,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703.4平方公里的70%,兴建了一批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10.93万人的饮水困难,占需解决总数的85%。

2.白水江流程

2.1 源头

白水江河源分两岔,西岔发源于甘川交界处的岷山山脉弓杆岭东麓,最高点高程4350米,水流湍急,白浪翻滚,形成白色浪花,称之白河;北岔发源于弓杆岭西麓,最高点高程4574米,流量较大,水流呈深蓝色,称之黑河,是白水江主源。白河、黑河于九寨沟县城以上约20公里处的黑河塘汇合后始称白水江,由西北流向东南,在甘肃省文县石鸡坝乡柴门关流入甘肃境内。

2.2 上游

从源头至黑河塘为白水江上游,白河流程57公里,集水面积1334平方公里,河床比降陡,平均为20‰,局部地段达80‰。享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九寨沟是白河支流之一。黑河流程139公里,集水面积2613平方公里,河床比降稍缓,平均为13‰,局部可达30‰,流域内山高林密,风光秀丽。在黑白河交汇处建有二道桥水电站(引黑河水),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

2.3 中游

从黑河塘始,到甘肃文县横丹为白水江中游,河床比降平均为6.81‰,落差790米。四川省九寨沟县(原南坪县)在1981年5月至1990年设有南坪水文站。白水江流入柴门关后,河两岸坡地多被垦殖,河谷两岸沟壑不对称发育,水土流失严重,是泥石流滑坡多发区。柴门关为文县著名雄关,位于万山丛中,是古阴平通往四川松潘的重要关隘,关内山势陡峭,悬崖连阁,栈道通径,江水湍急,峭壁上刻有“秦蜀锁钥”四个字,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据考古发现,白水江畔哈南村有马家窑文化遗址。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口以上124公里和95公里处,分别有汤珠河和中路河汇入白水江。白水江水利资源十分丰富,为水电开发和农业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石鸡坝现发展水浇地690公顷,是全县万亩水浇地建设示范区。干流建成有总装机容量9000千瓦的水沟坪电站,沿河新关、郭家坡、剪子坪一带有岩金矿,新关岩金储量12吨。白水江畔岷堡沟有一座木式结构的楼子叫“文楼”,建于雍正八年,经历史学家考证,是白马氐人仅存的遗址。

石鸡坝乡至石坊乡河段,河流山川地开阔,河口以上81.26公里处,有马莲河从左岸汇入白水江。河流两岸有10个行政村,河道坡度平缓,水面宽阔,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白水江上唯一的一座古桥——石坊古伸臂木桥坐落于此,有着百余年历史,极具观光和保藏价值。该段河流也是白水江漂流公司江上竹排旅游胜地。此段有石坊灌区工程,控制面积400公顷,现工程完成近半。干流上总装机容量2.8万千瓦的柳园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石坊乡至城关镇河段,白水江流经全镇13个行政村,河口以上63.76公里处有白马峪河从右岸汇入白水江,白马峪河上游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修建有大熊猫驯养场。文县县城坐落在白水江畔,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段较开阔,水面宽约70余米。全长2000多米的滨河路河堤护卫着县城,江边的亲水平台是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坐落在城区河南岸,建有大熊猫馆和动植物博物馆。文昌宫、文昌楼古建筑耸立在白水江畔,显示出小城悠久的文化历史。河南岸设有文县水文站(原鹄衣坝水文站,1990年迁到城区桥南新村),上城设有文县气象站。干流上建有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的园茨头水电站和总装机容量3×320千瓦的白林局电站。

文县县城饱经沧桑,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城池几经迁移,四建县城:唐以前县城在今西园村,历史上为曲水县县城,即古文州旧城,至今有西魏曲水县及唐文州城墙遗址;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移文州曲水县城于今日上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元兵攻破文州城,改文州置文县,移城于现在的“所城”(因明置军事管制“千户所”而名);明成化六年,延建“县城”(因县衙地而名),并筑三道城墙。现城区建设日新月异。

县城城关关家沟火烧关,也是文县著名雄关之一,险峻至极,为阴平古栈道关隘要塞,元朝兵马征战火攻厮杀的古战场。关家沟五里关有明代傅友德伐蜀时部下大将汪兴祖战死的五里关遗址和汪兴祖墓。三国时期姜维城(今贾昌行政村)、邓艾城(今园茨头行政村)遗址依稀可辨,为阴平三国文化增添了奇异的风采。

城关镇至尚德镇和丹堡乡境内河段,是白水江川坝地带,距河口40.06公里处有丹堡河从右岸汇入白水江。干流上建有文县骨干水电站——尚德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750+630千瓦(包括河滩电站)。境内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沟壑发育,江畔悬崖峭壁上,当年古栈道遗址依稀可辨。据考古发现在白水江畔水坝坪上有新石器时代石岭下文化遗址和王家坪新石器时代寺洼齐家文化遗址,是白水江古人类活动开发较早的农业区。在尚德镇水坝设有尚德水文站(此水文站前身是刘家河坝水文站,因修建碧口水库1970年迁至蒿坪,称蒿坪水文站,2004年因修建汉坪嘴电站又迁至水坝)。

2.4 下游

从横丹至玉垒乡关头坝,为白水江下游,两岸山大沟深,水多地少,河流湍急,易造人工水头,干流上装机2.8万千瓦的金口坝水电站正在施工之中。在页头坝(金口坝电站进水口附近)有道山梁“蚕子梁”绵延百余丈,从南至北延伸“横亘”于白水江上,遥望仿佛虹桥卧波,大有截断阴平之路锁住阴平之意境,是文县八景之一——“虹桥百丈锁阴平”。河流两岸呈左、右陡缓相间的不对称“V”型河谷,山体雄厚,岸坡陡峻,有不对称的阶地发育。白水江最末级梯级电站汉坪嘴电站修建于此,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759.7米,总库容51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2.51平方公里,水库长17.56公里。

白水江在玉垒关头坝与白龙江汇合,此处两岸地势极陡险,为唐、宋以来置戍守处,旧称为“秦蜀咽喉”。三国时魏将郭淮所筑的郭淮城遗址和魏将邓艾伐蜀所过的阴平桥头遗址均在此,现已淹没于碧口水库。白水江与白龙江交汇口中心地理位置为东经105°08′21″,北纬32°48′11″。

3.水文特征

白水江设有尚德水文站,是白水江把口站,本站于2004年由蒿坪水文站上迁18公里设立,属国家重要站。位于文县尚德镇水坝村,地理位置:东经104°53′,北纬32°49′,集水面积7970平方公里,至河口(白龙江)距离44公里,为大河控制站。从1957年至2004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增加的趋势,年际之间变幅不大。最小年径流量23.24亿立方米发生在2006年,最大年径流量32.44亿立方米发生在2005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6~10月径流量的占年总量的71%,1~5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29%。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2月。

第四节 中路河

中路河是白水江左岸支流,上游叫博峪河,中下游称中路河,旧称安昌水。发源于甘肃省舟曲县海拔4085米的日也札,流经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的博峪乡,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的永和乡,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的中寨乡、石鸡坝乡,在石鸡坝乡安昌河村汇入白水江,全长79公里。

中路河流域位于东经104°9′18″~104°33′42°,北纬33°35′45″~33°03′15″之间,流域面积964平方公里。流域左侧分别与拱坝河流域、马连河流域相邻,右侧和白水江干流相接。

中路河支流众多,由64条山涧溪流汇集而成,多年平均流量11.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66亿立方米,河床比降20‰,天然落差2600米。水流湍急,比降大,水量稳定,水能资源丰富,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16.2万千瓦。

中路河流域山大沟深,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东西两面高山,中部河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0.6℃。流域平均降水量471.9毫米,上游多于下游。中寨乡境内年降水量在467~700毫米之间,下游石鸡坝乡年降水量在450~550毫米之间。

中路河自发源地向东南流,至博峪乡折向南流,进入文县境内,在中寨乡北部穿越九寨沟县13公里,复进入文县境内,继续南流经中寨、马营,直至安昌河汇入白水江。

中路河流域中下游山势开阔,平坝地较多,有耕地2600公顷,境内虽水资源充裕,但现有灌溉工程年久失修,且多为土渠,渠道破烂,淤积渗漏严重,灌溉得不到有效保障,为促进该流域农业经济发展,文县政府正积极争取实施中路河流域万亩灌区工程。

文县境内截至2006年初已建成小水电站4座,装机1.2万千瓦,规划水电站16座,装机容量为2.75万千瓦。建成各类水利设施34项,其中水渠7条,人饮10处,河堤13处,有效灌溉面积1020公顷。粮食作物有玉米、洋芋、小麦等,经济作物有纹党、当归、生漆、花椒、核桃等。文县纹党,为甘肃省“四大名药”之一,该乡民营企业代元纹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纹党等药材加工与营销,产品远销东南亚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甘肃大宗出口中药材,目前已成为文县龙头支柱产业。有优质用材林木冷杉、云杉、桦木、椴木等和珍贵动物香獐,麝香是名贵香料和药材。中寨乡花庄坝驻有白水江林业局中路河林场。上个世纪末由于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以及纹党种植业的发展,中路河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下游马营乡地势西高东低,植被覆盖率低,岩石裸露,灌木稀少的荒山荒坡占到了总面积的40%,高山草坡和杂灌木丛各占20%。

流域内中寨曾是文县四大边寨之一,历史上称为“安昌古郡”。2005年政府撤乡并镇,将马营乡10个行政村以古家沟为界,以下6个行政村归属石鸡坝乡,以上4个行政村归属中寨乡。

第五节 岷江

岷江是白龙江上游左岸最大支流。古名羌水,《辞海》羌水条:“古水名,即今发源于甘肃岷县东南的岷江,因在羌族地区得名”。《水经注》羌水:“羌水出羌中参狼谷,彼俗谓之天池水也。《地理志》曰:出陇西羌道,东南流经宕昌城东,西北去天池五百余里”。古籍曾有误以岷江为白龙江正源者(详见白龙江条目)。

1.概况

岷江发源于南北秦岭的分水岭,由北向南流经宕昌县阿坞、哈达铺、何家堡、城关、新城子、临江、官亭、两河口等10个乡镇,于两河口注入白龙江,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25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243米,多年平均流量16.7立方米/秒,合年径流量5.27亿立方米。

岷江流域位于陇南地区的西北部,其南部属温带湿润气候,北部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夏季风的迎风面上,受地形影响,降雨量以东南两侧多,年雨量达700~800毫米,且随海拔高度而增加。宕昌县城位于岷江中游,年降水量630毫米,多集中在7~9月,无霜期147天。

根据自然地理情况,岷江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河源至脚力铺为较为开阔的山间盆地,Ⅱ、Ⅲ级阶地发育,上部黄土状土,土层较厚,下伏第三系红色岩系,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脚力铺至通北口为石质高山区,盆地、峡谷相间,河床较陡,流速较大,两岸冲刷严重,推移质多,宕昌县城及谢家坝一带河谷开阔;通北口至两河口为深切峡谷区,两岸陡峭,阶地少而窄狭,特别是秦峪公社以下,因受多条区域大断裂影响,岩石风化严重,加之地震、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滑坡发育,且体积巨大,沟口泥石流极为严重。

流域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6.44万千瓦。截止2005年底已经建成小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1.1万千瓦,年发电量0.40亿千瓦时。在建电站6座,装机容量1.26万千瓦,年发电量0.5亿千瓦时。

2.经济社会与纪实

宕昌县2001年总人口28.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4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345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0713万元,第二产业4054万元,第三产业8688万元。粮食总产量56286.9吨,人均占有粮食195.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669元。财政收入902万元,财政支出10371万元。沿岷江有甘川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岷江上游又称秋未河,自脚力铺纳入理川河,曲折流至高桥与南河相汇后进入中游。中游是全县人口最集中,汇入河流最多的区域,先后有缸沟河、官鹅河、红河、贾河、大河坝河、车拉河等汇入。中游河床较宽,两岸山势渐陡,谷地宽300~600米,经邓桥纳入官亭河后进入下游,继续向东南流,纳入秦峪河,在两河口与舟曲县交界处汇入白龙江。

岷江流域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此繁衍生息,古有羌族曾建立政权为宕昌国,共经历了12代国王142年。宕昌遗留下诸多的文化遗址,古城堡全县就有21处,其中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有宕昌古城遗址,羊马古城遗址,阿坞古城遗址,理川古城遗址,良恭河古城遗址5处。还有三国蜀将姜维置点将台遗址。

岷江上游哈达铺历史上即为陇南商贸重镇,一度称“白龙镇”。1935年9月2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到达这里进行休整,并确立了挺进陕北根据地的方针。哈达铺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建有长征纪念馆。

岷江中游地段植被良好,森林茂密,建有省级森林公园,包括大河坝、马圈沟、官鹅沟三大景区,总面积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68%,属温带常绿针叶林区。

岷江流域自然灾害繁多,主要有洪灾、泥石流、旱灾、冰雹、霜冻、低温阴雨等。1976年7月24日宕昌县化马公社石院沟、化马沟5小时降雨量达320毫米,产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滑坡体积达800万立方米,两沟泥石流堵塞岷江长达11公里,淹没村庄两座,冲毁房屋450间,死亡48人,阻塞甘川公路3个月。2000年5月31日宕昌县北部阿坞片乡镇发生了特大洪水,相当于150年一遇,岷江河流城区段最大洪峰流量达到677立方米每秒,6个乡镇15.4万人严重受灾,死亡人员34人,因灾受伤183人,淹死冲走大家畜833头、羊2187只、猪1457头、鸡4115只,冲走房屋167户610间,倒塌房屋568户2148间,冲毁土地330公顷,淹没土地2200公顷,成灾面积万余公顷,水毁公路85公里,经济损失1.7亿元。

3.水文特征

岷江设有宕昌水文站,是岷江控制水文站。始建于1983年1月,属省级重要站。位于宕昌县城关镇,地理位置:东经104°24′,北纬34°02′,集水面积1449平方公里,至河口(白龙江)距离49公里,为区域代表站。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小趋势,年际之间变幅不大。最小年径流量1.535亿立方米发生在1997年,最大年径流量7.936亿立方米发生在1967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5~10月径流量的占年总量的76%,1~4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24%。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2月。

第六节 达拉沟

达拉沟是白龙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位于白龙江右岸(南岸),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由南向北穿过岷山山脉进入甘肃省迭部县境内,于尼傲村上游4.5公里处的卡坝汇人白龙江。达拉沟正源叫包座河,在包座河西边与其平行有一支流叫倒豆沟,两河在若尔盖求吉乡汇合始叫达拉沟。河源至河口全长136公里,流域面积2689平方公里,河道总落差1260米,多年平均流量22.4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7亿立方米。在甘肃省境内河长43.5公里,流域面积756平方公里,落差600米,河段平均比降为13.8‰。

达拉沟流域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逐渐过渡到高寒湿润气候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据迭部县气象站统计(1973—2000年),年平均气温7℃,绝对最高气温35.5℃,绝对最低气温零下19.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5.9毫米,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4%;多年平均蒸发量1461.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5%;平均风速1.8米每秒,最大风速15米每秒;最大积雪深度0.15米,最大冻土深0.75米;年日照时数2267.6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数102天。

达拉沟流域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洪水由暴雨形成,大洪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洪水平缓,峰型矮平,持续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流域内植被良好,虽然水流湍急,但含沙量不大,平均含沙量0.65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39万吨。

达拉沟流域为西秦岭侵蚀、剥蚀高山深切割地形,沟窄谷险,河谷基本呈“V”形,两岸陡峻,基岩裸露。流域在大地构造部位上隶属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秦岭南部印支褶皱带内,北以临潭-宕昌断裂带与西秦岭北部华力西褶皱带分界,南以玛曲-石坊-岸门口略阳断裂带与松潘-甘孜地槽系毗邻,区内构造形迹以大型的紧闭线状褶皱和大规模的压性、压扭性断裂为基本特征。构造线总体呈NWW向及NW向展布,并构成区内基本构造格架。距工程区较近的白龙江断裂带F4在工程区附近活动性相对较弱,沿断裂带5公里范围内无5.0级地震发生的记录。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白垩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主要岩性有千枚岩、板岩夹砂岩、灰岩、白云岩、页岩、泥质灰岩、砾岩等。

迭部地处青藏高原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带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本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迭部是甘肃省重点林区之一,连绵起伏的原始森林,数量多、质量高。全县林地面积3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8.86%,森林覆盖率为54.1%,活立木蓄积量4670.9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4。县内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等木本植物种类共60科、123属、314种,其中:主要乔、灌木树种约26科、53属、140种。树种以冷杉为主,云杉次之,兼有列入国家二、三级重点保护的稀有植物,如连香树、水青树、独叶草、星叶草、领春木、桃儿七等。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地下矿产有金、银、铜、铁、钒、铀、钴、锑、硅、磷、砷、铅锌、石墨、白云岩、石灰石、陶土、黏土等20种。其中,铁矿总储量1.44亿吨,铜980万吨,岩金18吨,白云岩15亿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金、铜、锑、煤、陶土白云岩等,还有丰富的地下矿产尚待开发利用。

迭部县境内野生经济植物和菌类资源种类多、分布广。药用植物有大黄、丹参、当归、黄芩、党参等127种,中药材总量在3200吨以上。有动植物类和菌类药材30多种。储量大、经济价值高的野生经济植物和食用菌类,主要有沙棘、蕨菜、木耳、羊肚菌(狼肚)、珊瑚菌、猴头菌、蘑菇等,均系制作高级保健饮料或美味佳肴的原料,其中蕨菜、羊肚菌已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多营养丰富、具有保健作用的野生植物和菌类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

迭部境内野生动物有鸟纲12科、34种,爬行纲9目16科。羚羊、雪豹、熊猫、梅花鹿、苏门羚、红腹锦鸡、雪鸡、水獭等21种野生珍贵动物,被国家列入一、二、三类保护动物。

迭部美丽富饶,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颇多,民族特色浓郁,自然风光独特,风土人情各异。境内沟壑相间,林、山、水相互映衬形成大自然奇特、壮观、秀丽的自然风光。独具特点的自然景观有扎尕那石林、九龙峡峡谷、高山湖泊“骨麻海”、“查鲁米”、腊子口水帘洞、阿夏熊猫栖息地等。境内奇峰对峙,雪峰栉比,其独特的地形地貌,优美的自然风景,可同九寨沟的山、水、瀑布等景点相媲美。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草原栖息着包括大熊猫在内的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给迭部山山水水增添几分灵气。人文景观有俄界会议遗址、茨日那******故居、热闹马家窑文化遗址和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建筑33座。还有许多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宗教节日,民间歌会等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

达拉沟流域主要行政区域在迭部县境内,迭部县总面积5108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2001年全县总人口5.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2万人,藏族人口占70%以上。

2001年迭部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05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5100万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563万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3845万元。粮食总产量10640吨,人均占有粮食197公斤,地方财政收入597万元,财政支出62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68.3元。

交通以省道313公路线为骨架,岷代、江迭及县乡公路构成公路网络,交通尚属方便,但公路大多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运输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河流主要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沿岸无重要城镇,无工矿企业,人口稀少,耕地也很少,无其他综合利用要求。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根据河流特性、地形地质条件,规划按三级开发,即才让寺、勾结寺、达拉河口。总装机容量8.04万千瓦,年发电量4.18亿千瓦时。

第七节 腊子沟

腊子沟为白龙江上游左岸支流,又名格格河,亦作道佳隆哇,在甘肃省迭部县境内。腊子沟源出迭部县东北部边界,东流折向南流,经迭部县腊子口,至县边界洛大镇附近注入干流,全长约54公里,流域面积81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57立方米每秒,年均径流量3.65亿立方米。全程流经迭部山脉东南麓,海拔高程在3098至4920米之间,为不规则河型,支流较发育,水源较充沛,水力资源丰富,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5.8万千瓦。较大支流有桑巴沟,中游流经著名“腊子口战役”遗址。

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腊子沟中游一道关隘,是迭部通往外界的门户和重要交通孔道。“腊子口”藏语意为“险绝的山道狭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剑削,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岸林密道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长征途径腊子口,与凭借天险阻碍红军北上的国民党鲁大昌部新编十四师进行了激烈战斗,一举突破天险,为红军进入陕甘宁边区打开了通道。因而,这次战斗和腊子口一起被载入史册。为纪念腊子口战役,******将腊子口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有“腊子口战役纪念碑”,杨成武将军写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文。

第八节 拱坝河

拱坝河是白龙江右岸支流,发源于岷山山系甘肃省舟曲县境内羊不梁、青山梁和大草坡一带,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舟曲县的茶岗、拱坝、大年和武都县的槐树坝、黄鹿坝等地后,于两水汇入白龙江,全长94公里,发源地海拔4145米,河口高程1059米,落差达3086米,河道可利用落差2261米,多年平均流量12.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0亿立方米,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15.7万千瓦。拱坝河流域呈西北东南向的长条形,位于东经104°00′~104°49′,北纬33°14′~33°46′之间,面积1284平方公里,四周与白龙江干流流域、白水江流域及其支流中路河流域相接。

拱坝河是一条不对称的山区河流,右岸支流较多。流域地貌为剥蚀高山,相对高差在400米以上,阶地不发育,除沙滩林场、角儿桥附近为两个山间盆地外,其余多是峡谷,尤以茶岗沟口至阳庄坝一段为深切峡谷区,鬼门关处一线天仅3米宽。拱坝河流域气候属副热带气候区,因地势高耸,垂直变化明显。河谷地带多年平均气温13℃,极端最高气温35.2℃,最低零下10.2℃,最大冻土深25厘米,年平均日照1831小时,无霜期25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435.8毫米,蒸发量1972.5毫米。因为植被较好,河流含沙量不大,最大为3.53公斤/立方米,年输沙量37万吨。

拱坝河流域具有开发水电资源的有利条件,20世纪进行的水力资源普查中,该领域黄鹿坝等10座水电站,总装机6.2万千瓦,到70年代末又建成黄鹿坝、拱坝河和张坝3座。从90年代起至今,由于融资体制的变化,进入迅速开发时期,截至目前,又建成骆驼坝、阳庄坝、茶坪一级、二级、瓜子沟一、二、三级、木耳等电站多座,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

拱坝河主要在舟曲县境内。舟曲县2001年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847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8933万元,第二产业1826万元,第三产业7704万元。粮食总产量28143吨,人均占有粮食21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98元,财政收入684万元,财政支出8294万元。

第九节 北峪河

1.流域概况

北峪河是白龙江左岸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北部山区鱼龙镇白崖岭和安化镇牛蹄梁一带,由东向西流经安化、柏林、马街、城郊、城关五乡镇,于武都城西侧汇入白龙江,全长43公里,流域面积4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77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0.87亿立方米,河道总落差1606米,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1.3万千瓦。

北峪河流域气候处于温带向副热带过渡区,武都区年平均气温14.5℃,1月平均气候2.7℃,7月平均气温24.7℃,无霜期250天,年降水量468毫米。北峪河是条著名的泥石流河沟,流域内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是重点流域治理区。由于历史上多次泥石流在沟口的堆积,致使北峪河河床高于武都城,形成武都城独特的“河比城高”现象,严重威胁着城区安全。

流域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据《甘肃省水旱灾害》记载,北峪河流域侵蚀模数达到1万吨每平方公里。因长时间干旱,北峪河冬、春、夏三季时有断流发生,两岸土质疏松。汛期多发暴雨,河流猛涨,极易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根据资料分析,北峪河百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844立方米/秒,五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733立方米/秒,三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630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588立方米/秒。

1987年5月22日,全区普降特大暴雨,北峪河洪峰达到760立方米/秒,冲毁两岸堤防57条11.6公里,冲毁粮田1.4万公顷,冲毁房屋2112间,因灾死亡19人,直接经济损失4500万元。北峪河洪水和泥石流如果和白龙江洪水遭遇,将造成更大灾难。1984年8月3日,白龙江洪峰流量高达1920立方米/秒,同时北峪河洪峰流量达733立方米/秒,并与武都城东侧东江水沟泥石流遭遇,武都城三面受洪水夹击,江面水位骤然升高,白龙江城区堤防决口长31.5米,汹涌澎湃的江水居高临下直泻城区,1/3城区和10多个郊区乡镇的大部分农田被淹没、冲毁,13200多间房屋因受冲刷、浸泡而倒塌,11200多人无家可归,121个地县机关单位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9亿元,酿成了历史上最惨痛的洪水灾害。

流域内作物以小麦、洋芋、玉米为主,高半山地区可栽植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北峪河自发源地向西流,均在土石山区,经安化镇折向西南,到马街、石坪,右岸纳入几条支流,河道比较开阔。石坪以下折向南流,河道变得窄狭,深切山谷,两岸极易发生滑坡,是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主要来源地。河口紧邻武都城西侧,泥沙大量堆积。

北峪河流域内两岸仰韶文化遗址众多,1974年陇南市(原武都地区)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在北峪河流域发现的文物类型区别于寺洼文化器形,因此,把这些古文化遗产命名为“寺洼文化任家型”,是武都古代特有的白马氐族遗物。

2.水文特征

马街水文站是北峪河控制水文站,始建于1976年6月,属省级重要站。位于武都县马街乡寺背村,地理位置:东经104°57′,北纬33°28′,集水面积278平方公里,至河口(白龙江)距离13公里,为小河站。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小趋势,年际之间变幅较大。最小年径流量0.0307亿立方米发生在1997年,最大年径流量0.5670亿立方米发生在1984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7~10月径流量的占年总量的59%,1~6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41%。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

第十节 白马峪河

白马峪河旧称白马水,又称达嘎河(藏语为“白马”之意),是文县境内流入白水江的四大支流之一。发源于文县铁楼乡海拔3534米的岷山山脉石垭子梁北麓,由西向东流经铁楼乡和城关镇干沟坪、刘家咀行政村,于城关镇西元村汇入白水江。

白马峪河为白水江右岸一级支流,流程45公里,天然落差2400米。白马峪河由26条小溪流汇集而成,流域形状为椭圆形,集水面积34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53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1.46亿立方米。

白马峪河流域境内山峦重叠,山高谷深,气候温暖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4.9℃,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零下7.4℃。上游温润潮湿多雨,年均降雨量700~800毫米,中下游年均降雨量442.7毫米,年蒸发量2122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只有9厘米,冻土时间出现在12月到次年2月间。白马峪河汛期5~10月,多成洪水,峰高量大,峰型尖瘦,高水持续历时一般不足1天。

白马峪河上游植被良好,森林茂密,中游灌木杂草丛生,下游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差,水土流失严重。在左岸的阳坡上,金条山存在大滑坡痕迹。

白马峪河河床比降在36.4‰,容易造人工水头,引水方便,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3.10万千瓦,已建成小水电站2座,装机2560千瓦,规划开发小水电站10座。其他开发利用项目还有人饮工程16处,渠道12条,提灌站1座,有效面积133公顷(水田23公顷),可利用量0.026亿立方米,占总年径流的1.5%。白马峪河流域水资源初步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白马峪河流域上游由两条沟道组成,在寨科桥汇流,上游在秋家坝成立有大熊猫驯养场,下游以马家坝村早坝山为界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范围30650公顷,区内森林茂密,沟壑纵横,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宝大熊猫、扭角羚、金丝猴、黑熊、裂腹鱼等受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26种,珍稀植物有银杏、红豆杉、毛叶珙桐、水青树等32种。

中游石门沟有石门瀑布,为铁楼八景之一。石门沟村后有一悬崖,在高80米处有一石洞,深4米,宽10米,高5米,洞内两侧各有一小洞,有清泉从洞中流出,至正洞口合二为一,飞流直下,形成宽3米,高80米的瀑布,天晴时经太阳照射五彩缤纷,蔚为壮观。瀑布周围灌木荫郁,鸟语花香,引人入胜。有诗云:“苍壁绝岩幽洞开,悬泉瀑布垂空来。欲深雾乱丝飞雨,绕翠瑛落锁绿苔。”

文县是古代白马氐族的发祥地,白马峪河流域内藏汉杂居,具有悠久的白马文化,传统的白马风情为文县又一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