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入长江口位于重庆市区。发源于秦岭南麓,主流经陕西凤县以下流入甘肃省两当县境内,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沿两当县茨坝、徽县嘉陵镇一线进入陕西省略阳县境内。主要支流两当河、永宁河、洛河、长丰河、西汉水、燕子河、安乐河、柯家河和白龙江从上至下依次在右岸汇入嘉陵江。河源高程2500米,甘肃省境内流域面积38131平方公里,河长77.5公里。流域内以土石山地为主,山丘连绵起伏,天然植被较好,森林覆盖面广,大部分山地有天然林与灌丛覆盖。
嘉陵江甘肃出省断面设有谈家庄水文站,始建于1975年1月,属国家重要水文站、中央报汛站和国家水质监测站。位于徽县嘉陵乡谈家庄,地理位置:东经106°12′,北纬33°42′,集水面积6694平方公里,至河口(长江)距离961公里,为大河控制站。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小趋势,年际之间变幅较大。最小年径流量3.562亿立方米发生在1997年,最大年径流量35.00亿立方米发生在1981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7~10月径流量的占年总量的65%,1~6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35%。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2月。
第一节 燕子河
燕子河为嘉陵江一级支流,由岸门口河与铜钱河汇合而成。发源于甘肃省康县西部南秦岭山脉的牛头山西端,东南流穿过康县,在邱家营附近进入陕西省,于宁强县燕子砭汇入嘉陵江,全长119.2公里,在甘肃省境内长107.2公里。
燕子河流域地跨康县中南部碾坝,城关镇、岸门口、贾安、白杨、铜钱、阳坝、托河8个乡镇4个行政村和陕西省宁强县,流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境内1151平方公里。
燕子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年均气温12℃~13℃,上游和中游段年降水量550~650毫米,下游段降水量650~900毫米。燕子河每年汛期暴雨频繁,暴雨多出现在6、7、8月,最大洪峰流量505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输沙量44.7万吨。燕子河流域径流深由上游的250毫米渐增到下游的450毫米,径流模数在8.72~14.75立方米/平方公里每秒之间。
燕子河流域为强烈侵蚀的高山区,河谷呈“V”字形,切割较深,相对高差在200~500米左右。康县以下河谷地带前古生代碧口群,属正常碎屑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性有绢云母千枚岩、砂质板岩夹安山凝灰岩;铜钱以下夹层较多,在铜钱附近有花岗岩侵入体,为绿泥石化黑云母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地质构造属秦岭东西构造带,秧田—瓦子坝北斜,走向南东,在贾安附近向东倾伏,两翼不对称,南翼陡倾70°~80°,地层出露较全;北翼受东龙门山区域断裂影响,地层多倒转,出露不全。
燕子河多年平均流量16.98立方米/秒,全年径流量5.35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33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现建成的电站有4座,即:岸门口许家河,装机150千瓦;岸门口后曲子,装机168千瓦;贾安电站,装机容量640千瓦;托河阳坝叶子坝电站,装机容量2400千瓦。总装机3358千瓦,年发电量1187.4万千瓦小时。
燕子河流域有矿产10余种,以金矿、铁矿为主,含金的品位最高,储量在1000吨以上。流域内有众多的土特产,主要有茶叶、生漆、香菇、油桐、黑木耳、中药材、核桃等。
第二节 永宁河
永宁河为嘉陵江一级支流,因流经甘肃省徽县永宁镇而得名。位于嘉陵江右岸,是嘉陵江上游较大支流之一,又名党家川。
1.流域概述
永宁河流域位于甘肃省徽县东部东经105°42′~106°14′,北纬33°43′~34°27′。流域东邻两当县两当河流域,北与天水市渭河流域相接,西南与徽县麻沿河流域、洛河流域、西河流域接界,东部和两当县庙河流域相邻。流域形状东西窄而南北长,流域面积2162平方公里,地跨天水娘娘坝、李子园、党川马家坪、徽县高桥柳林、永宁、嘉陵等7个乡镇。
永宁河干流发源于西秦岭南麓,徽县西北部大山(2064.8米)的东南坡,自北向南流经天水娘娘坝、李子园、党川马家坪、徽县高桥、柳林、永宁、嘉陵镇,于中坝汇入嘉陵江,全长170公里,总落差1067米。按河谷地形及河道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段:①上游段从河源至徽县柳林镇,长123.3公里,落差1229.8米,占干流总落差的95.2%,平均比降9.97‰。河道流经深山峡谷,两岸陡坡达60~80°。枯水面宽约50~80米,水深一般为1.5米左右。②中游河段从柳林镇至永宁镇,长约6.4公里,落差9米。两岸山势开阔,山体低平,水势平稳,枯水面宽约150~350米。上游挟带的石块石子,大半在此段停留沉积,出现许多石滩。③下游河段从永宁镇至河口,长约14.3公里,河流基本在狭长水道中穿行,落差52.6米,枯水面宽50~70米。
永宁河支流众多,左岸一级支流有32条,右岸一级支流有24条,河长一般较短。其中较大支流有刘家河、北峪沟、李子河、李家河、关陵河、花庙河、高桥河、大沟河等8条。干支流呈对称性羽状分布。
永宁河流域属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为12℃,最热月平均气温23.4℃,最冷月平均气温零下0.7℃,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5℃。年平均降水量为708毫米,水面蒸发量715.3毫米。霜期平均约5个月。永宁河流域属于徽县暴雨区,每至汛期,暴雨频繁,且遍及全流域。暴雨形成洪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230立方米/秒(1977年)。
永宁河径流产自流域内降水。多年平均径流量4.82亿立方米,自产水量1.97亿立方米,入境水量2.85亿立方米。径流深242.1毫米。径流年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6.72亿立方米(1965年),最小年径流量1.65亿立方米(1974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雨季(5~10月)水量占年水量的81.9%,多数年份发生在后半年的7~10月,以9月为最大,占全年的40.8%。旱季(11月至次年4月)占18.1%。
永宁河流域上游植被较好,含沙量较小。中、下游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467吨每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输沙量96.8万吨。永宁站实测多年平均悬移质含量9.7公斤每立方米。
永宁河流域地处“徽成盆地”东部,地形地貌属秦岭褶皱地带内一个较为开阔的断陷地堑,纵跨南北秦岭,横穿流域东西,地质构造属秦岭-昆仑山构造带。地层组成主要由强烈褶皱的太古代变质岩和褶皱不太强烈而基本没有变质的震旦系及部分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组成。中部主要有中生代到早第三纪陆相红色岩系、砂岩、砾岩、页岩等互层而构成。上部覆盖着5~20米厚第四纪黄土和马兰黄土等湖相沉积物。在强烈风化和水流割切下,形成了景象多姿的丘陵地貌。流域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南岭山区、北岭山区和中部丘陵河谷区。①南岭山区:俗称南秦岭。流域中的嘉陵镇即属于南岭山区,平均高程1109米。地貌特征是群峰起伏,青山叠翠,沟溪纵横,清水淙淙。②北岭山区:包括高桥全部、柳林镇部分地区,平均高程1578.1米。地貌特点:山峦起伏,植被茏葱,支流众多。③中部丘陵河谷区:包括永宁镇全部和柳林镇部分地区。地貌特征:丘陵起伏,河流纵横,平均海拔高程1020米,相对高程250米,是流域内主要水土流失地区。
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永宁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4.83亿立方米,理论水力资源蕴藏量7.5万千瓦。森林资源:永宁河流域地处天水小陇山林区,北部山区主要树种有松、柏、杉、桦木、栎类等;中部低山丘陵区有油松、白皮松、柏树、楝树、栎类、槐树、核桃、柿树、杨树、柳树等;南部山区主要有松树、柏树、银杏、杨树、柳树、核桃、柿树等。矿产资源:永宁河流域矿产资源有铅锌、金、磷等。铅锌矿储量大,沿河两岸有10家铅锌选矿企业,包括徽县最大的铅锌选矿企业——甘肃洛坝集团公司。铅锌采选业已成为徽县的支柱产业。土特产:流域内有银杏、木耳、板栗、西瓜、核桃、梨、桃、苹果、中药材等土特产品,银杏茶、银杏果制品很受人们欢迎。
自然灾害:永宁河流域南北山大沟深,土地瘠薄,易涝易旱,灾害频繁,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干旱、冰雹、滑坡、瘟疫、虫害等。流域内的水灾由暴雨造成,常是突发性的山洪灾害。根据《徽县民政志》记载:1963年10月11日晚,高桥、太白发生暴雨,冲走耕牛11头、羊35只、生猪5头,倒塌房屋16间,受灾农民306户,冲走12人,伤2人。1979年7月4日,天降暴雨,永宁降水量142.5毫米。山洪暴发造成人畜伤亡,冲毁公路、桥梁,邮电中断。1988年8月,高桥乡梨树村,局部暴雨,冲毁房屋6间,高(桥)太(白)公路冲毁1公里。2000年6月24日,东关乡、永宁乡、柳林镇境内发生局部暴雨,降雨量60毫米,8个行政村,29个社,405户受灾。冲毁梯田660亩,受灾农田8000亩,绝收870亩,迁移5户,房屋进水46户。经济损失26万元。2000年7月14日,柳林镇以何儿沟为中心,40分钟降雨50毫米,山洪冲走2人,倒塌房屋2间,屋内进水4户,冲毁河堤50米,受灾农田2300亩,经济损失43万元。流域内旱灾经常发生,尤其是中部低山丘陵地区。根据《徽县民政志》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雨、夏旱、秋涝,庄稼两季无收,县境以内,饥荒甚重。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末秋初旱象严重,气温升高,禾苗干枯,秋粮无收。同年七月,一门镇(即今城关镇)、汪川、大门、高桥、榆树、麻沿等地普遍遭受雹灾,麦穗、禾苗多被打坏,果木凋零。冰雹击毁房屋多处,人畜伤亡严重。同年,流行性感冒蔓延。民国十八年(1929年),流行性感冒继续蔓延扩散,农历四月,黑虫成灾,遍及城乡。同年农历六月,天大旱,秋田颗粒无收,又遇瘟疫及黑虫之灾。加之陕西关中已天旱三年,大批饥民涌入徽县,群众多以草根树皮充饥,死者众多,当时县政府派人专事挖坑掩埋死尸。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伏旱持续时间较长,秋粮绝收,造成当年冬季及次年春荒严重。1957年,伏旱秋旱相连,全年降雨量只有579毫米,秋田严重减产,且有部分绝收。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降雨逐年减少,冬春旱、伏旱每年都有发生,小沟小溪断流,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损失,造成粮食连年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永宁河流域是徽县滑坡高发区,历史上也有记载,现已查明的滑坡地区有高桥梨树村、太白村,柳林沙坝、峡口村,永宁镇的太伯、周沟、青山、高山村以及嘉陵镇的庙垭、田河、黄桥村等几个村社。
社会经济:截至2005年底,流域有人口33937人,农业人口32623人,约占96%;居民有汉族和回族,回族人口占少数,主要居住在永宁镇永街一带。流域内耕地面积48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马铃薯、红薯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桃、梨、苹果、西瓜、烤烟等。
永宁河流域经济比较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永宁镇是徽县主要的粮食产区。工业主要是铅锌采选企业和粮食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柳林镇,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22934.4万元,工业生产总值8036.75万元,农业总产值13382.02万元。粮食产量33062吨。
永宁河流域交通不方便,流域内无铁路,只有316国道东西穿过,交通运输主要靠山区公路。遇到山洪,洪水冲断公路,交通完全阻断,严重影响到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
治理开发:由于地形、交通、社会经济等原因,永宁河流域历史上几乎无“水利”可言。改革开放后,永宁河流域治理开发进入了新阶段。八十年代针对当地出现的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病,进行了人饮病改,修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部分病区群众吃水问题;九十年代中后期流域连年干旱,修建了塘坝、水窖,开凿了水井等集雨节灌工程,以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同时,开展以“治山、治土、治水”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从局部的水利开发发展到全流域的综合治理;对永宁河干流的治理开发也进入了关键时期,计划在永宁河干流上修建集灌溉、饮水和发电为一体的太白电站、草石下电站、韩湾电站、鲤鱼滩电站;对永宁镇至柳林镇的公路进行加宽、取直和铺油,对其余山区公路也进行了整修,交通面貌有所改观。
2.流程纪实
源头:永宁河发源于徽县西北部大山的东南坡、高程2064.8米秦岭山脉的西延部分。经大山东南坡面收集降雨,逐渐汇成小流,向东南方向顺沟流到大山坝处,长1.4公里,与江(洛)天(水)公路相遇,之后与江天公路齐头并进至樊家窑。沿途有西沟、南沟、李寨子沟等小溪水注入。大山和大山坝处山高林密,河道狭窄,为山洪沟。大山坝至樊家窑两岸高山对峙,山间植被葱郁,水流小而缓,河水清澈。高程在1700~2071米之间。樊家窑地势较为开阔平坦,支流有黑沟、板棋沟注入,会合流向下游。
上游:自河源沿东西方向流经舒家坝,途中北受伊家沟、拐沟、铁炉沟,南受大河沟等水,在舒家坝又有猪坡沟和来自上庙川、党家沟、马家沟的支流汇入,在大草坝,水量渐大,支流渐长。樊家窑至大草坝河长8.2公里,河谷宽150~300米,落差不大,水势平稳。沿河有零星耕地,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豆类。两岸森林茂密,主要树种有油松、落叶松和栎类等。从大草坝到街子下是一段狭谷地带,河长1.7公里,谷宽平均不到100米。出街子下,河流流经刘家沟、钱家坝,接纳了刘家河、从娘娘坝流来的河水后,在上尧转而向东流,沿途又有对长沟、梁家沟水流入。
街子下到李子园北面的柳林村,河长13.8公里。此段河谷较宽,流入的支流也越来越长。只有董水沟门至柳林村的3.3公里的河谷为狭谷地带,其余河谷比较开阔,沿河两岸高山树木繁茂。北面有大佛背山与南面的主峰在海拔1951.1米的云光山对峙,皆为西秦岭余脉,沿岸有零星村庄。在柳林村,河流进入长4.2公里,平均宽600米,形状像一蚕豆的山间小盆地。在此处,北有山峪沟河,西有前驮阳沟,西南有流经李子园的李子河分两路从盆地四周流过,于西南角汇为一处。盆地高程为1460米左右。盆地周围林线后退,水土流失严重,加之3条河流从不同方向流入,是洪涝灾害多发区。人们居住在盆地西北角和支流前驮阳沟、李子河河口处。
汇合后的河流一路曲折南下,流经上场、杜家庄、长沟门、徐家庄等地,同时接纳了望天峡河、上场沟、松沟、对窝沟、松川沟、宽沟、长河沟、黑响沟、阎家沟、杜兰沟、石阳沟、关陵河等水,蜿蜒穿行在北秦岭的狭谷中,此段河长11.7公里,河谷忽窄忽宽。河谷宽50~200米,总落差5.6米。其中河流在铁炉坝与关陵河口之间呈水平“S”型,徐家庄和张家庄位于倒“S”的两个内弯道上。关陵河口至党川马家坪是一狭长水道,长29.3公里,河谷总宽不足50米,落差271米,比降9.2‰。两岸山脉海拔在1443~1992米之间,植被较好,河水清澈。河流曲折向南,途中又有柳树坪沟、倒须子沟、麦垛石沟、吊潭沟、马圈沟、龙潭沟、爷洞沟、小青水沟、羊城沟等水汇入。
马家坪河段河岸渐宽,水量变大,此段河称为白家河。从马家坪至太白,河流曲折穿行在两岸深山峡谷中,在桑树垭接纳了花庙河、白家河,水量增大,河床渐宽,两岸山脉变低。此段山脉是西秦岭向南拓展部分,属徽成盆地北部中山地区。两岸高山海拔在1400~1600米之间。山体裸露岩石为花岗岩,河谷为砂卵石、砾石。白家河从桑树垭开始向正南方向流淌,途中不断有小支流流入。在太白接收了较大支流高桥河后,水量大增。从边境到太白长13.8公里,落差4.3米,比降3.1‰,河宽在50~80米之间。河陡弯急,在宋家湾接纳了王家沟、龙床沟水后,白家河始称永宁河。
永宁河继续穿行在狭谷之中,沿途两岸为散落的村庄。山势渐低,海拔由1500米降为1200米左右。途经宋家湾、姚庄里、高崖下、韩家湾、甘沟、庙坪、景坪、江口、峡口、任家坪至柳林镇。其间有李家沟、通中河、干沟里、磨沟、后村子沟、扫帚沟、老哇沟、洛坝沟等水流入永宁河。两岸山势开阔,水势平缓,河长33.5公里,落差182米,比降5.4‰。
上游挟带的石块石子,大半在这一带沉积,开始出现许多石滩和旋涡,也有从两岸崩落河中的岩石,阻滞河流。这一带植被较好,山上有油松、白皮松、柏树、栎类等。其中白皮松为稀有树种。这里也是铅锌矿主产区,铅锌矿储量大,品位高。柳林镇以上至边境处河段总落差225米,水力蕴藏量大,计划在高桥太白村修建太白电站,坝高50米,装机容量0.6万千瓦,年发电量4320万度;在柳林镇大河村修建草石下电站,坝高50米,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量8640万度;在柳林镇庙坪村修建韩湾电站,坝高50米,装机容量0.4万千瓦,年可发电2880万度。
中游:柳林镇和永宁镇位于徽成盆地的东部边缘。属低山丘陵带。柳林镇高程为850米左右。永宁河流出峡口后,即进入了开阔地带,两岸河谷宽阔,水流平缓,多石滩和旋涡,有阶地发育,山势渐低渐缓,高程在800~1100米之间。山体裸露岩石为砂岩、板岩和千枚岩。河谷地带为河湖相冲-洪积粘性土、砂砾石及淤泥,分布在河漫滩和阶地上。柳林镇至永宁镇河长6.4公里,河床宽150~350米之间,沿途有西沟、张沟等支流流入。
永宁镇高程为830米。这一带人口稠密,居民多为汉族和回族,耕地多,是徽县主要的产粮区。人类活动频繁,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侵蚀模数467吨每平方公里,河流含沙量大,多年平均输沙量96.8万吨。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黄豆、马铃薯;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苹果、桃、梨等。1958年12月,在永宁镇建成了水文观测站,对流域雨量和径流进行了长达48年的观测。
下游:永宁镇大桥至两当县交界处的中坝(入嘉陵江口)河段为下游河段。河长14.3公里。河流进入徽县南部中山地带,此带为被徽成盆地割断的南秦岭山脉。河流在此处变窄,河床深切,属深切割地带。河流曲折南流进入狭谷地带,水随山转,河水量大流急,山高水低。两岸高山海拔在1000~1300米之间。沿途有杨家沟、苏沟、四方沟等支流流入。落差52.6米,比降3.7‰。下游河段植被较差,河水泥沙含量大,枯水季节河水清澈。下游计划在永宁镇郭坪村修建鲤鱼滩电站,坝高60米,装机容量0.5万千瓦,年可发电3600万度。
位于下游的嘉陵镇是人类活化石——银杏树的生长区。1990年,嘉陵镇政府组织人员,通过查阅《徽县县志》和询问当地年长者,了解到该区现有成年银杏树约80多棵,树龄最长的距今有1200多年,500年以上的银杏树有50多棵。这里出产各类银杏果制品和银杏茶。
3.水文特征
永宁水文站始建于1959年1月,属一般站。位于徽县永宁镇,地理位置:东经106°11′,北纬33°50′,集水面积2071平方公里,至河口(嘉陵江)距离15公里,为区域代表站。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小趋势,年际之间变幅较大。最小年径流量1.404亿立方米发生在2002年,最大年径流量9.299亿立方米发生在1964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7~10月径流的占年总量的62%,1~6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38%。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2月。
第三节 青泥河
青泥河是嘉陵江一级支流,又名长丰河,成县县城以上亦称东河,位于嘉陵江西岸,是嘉陵江中游在陇南境内仅次于白龙江和西汉水的第三大支流。
1.流域概述
青泥河流域地处甘肃省陇南市东北部,流域东邻洛河流域,北、西、南均与西汉水流域接壤。流域形状东西窄而南北长,流域面积1842平方公里。地跨天水市秦城区、陇南市的礼县、西和县、徽县、成县、陕西省的略阳县等六县。
青泥河干流发源于天水市南部的苏成乡马坊一带,自北向东南流经秦城区、西和县、徽县、成县,至陕西省略阳县白水江镇汇入嘉陵江。干流纵贯北秦岭山地和南秦岭山地,中穿徽成盆地,总长144公里,干流落差660米。河床大部分为裸露岩石,流经盆地的河段多为卵石砂层覆盖。
青泥河支流众多,年径流百万立方米以上支流有35条,大致呈对称性羽状分布,主要的一级支流有发源于徽县的麻沿河和发源于成县的南河。
青泥河流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9℃,7月平均最高气温23.3℃,1月平均最低气温零下0.8℃,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5℃,多年平均降水量631.3毫米,下游大于上游,7~9月份降水338.4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3.6%,而11月至次年3月份降水仅53.8毫米,仅占全年降水量的8.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118.2毫米,冬季多西北风,春夏季盛行东南风。
青泥河径流产自流域内降水,多年平均流量11.76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为3.71亿立方米,径流深170毫米。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300立方米/秒(1964年),最小流量均值为1.33立方米/秒。该流域地面植被相对较好,多年平均输沙量146.7万吨,多年平均含沙量5.38千克每立方米。但因近年来受铅锌矿采选的影响,含沙量有上升的趋势。水质为Ⅳ类,其中铅、COD超V类水质标准。
青泥河流域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内南、北秦岭褶皱带和成县上迭凹陷地带,地势东南低西北高,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强烈隆起与流水的急剧下切,形成山高谷深,峰锐坡陡的土石山区。青泥河流域早在四亿四千万年前的早古生代志留纪开始海浸接受沉积,在二亿二千万年前中生代三叠纪早期的华力西运动中流域处于海水浸没之中,褶皱构造开始产生,到了一亿八千万年前三叠纪晚期的印支运动,海水北移,南北褶皱成形开始脱离海浸,直到二百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后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引起新的构造运动,早期的大断裂几乎再次激活,形成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总体来看,青泥河流域的地貌发生于四亿前的加里东运动,发育于华力西运动和印支运动,成形于二百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这样就构成了流域内北秦岭为晚古生代泥盆纪海相地层,以碎屑岩为主;徽成盆地为中生代三叠纪海相地层,属地槽型沉积;南秦岭为晚古生代泥盆纪海相地层,以灰岩为主。在流域最南端汇流处为早古生代志留纪海相含碳质与硅质板岩、硅质岩地层。全流域地层出露颇多。
青泥河流域水、旱、地震、风、霜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但主要是水灾和旱灾。由于流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差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全省实测60分钟、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最大暴雨均发生在青泥河流域的中腹区域,降水量分别为58.5、133.0、190.9、201.6、208.3毫米,洪灾多发生在7、8月份。据《成县志》论载,宋宁宗嘉定二年(己巳,1209年)六月,成州霖雨,十四日,大水入城,圮垒舍;嘉定十四年(辛巳,1221年)成州水;清宣宗道光三年(癸未,1823年)夏五月,成县暴雨成洪,圯村舍;民国二十二年(甲戌,1934年)秋七月,霖雨,十四日晚,暴雨骤降,至十五日晨,洪水入城,民舍圯者十之三;1964年7月21日,成县暴雨,过程量135.2毫米,水泛屋圯,受灾人口9.4万人,损失之物资、设备甚巨。
旱灾的发生率高于洪灾,主要为春旱和伏旱。历史上旱灾的发生《成县志》有诸多记载,如晋武帝泰始七年(辛卯,271年)夏,闰五月,旱,雍、凉、秦三州饥;北魏文成帝太安五年(己亥,459年)秦、雍二州旱,年谷不收;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丁巳,477年)八月,秦、雍二州旱,饥;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1112年)春,成州大旱;宋光宗绍熙二年(辛亥,1191年),成州旱,亡麦;明神宗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年),巩、秦各州县大旱,饥;民国十七年,民国十八年(1928—1929年),成县大旱,饥民流入,死者枕藉。
虫灾在《成县志》上亦有记载。唐德宗贞元元年(乙丑,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殣枕道,民蒸蝗,曝,扬去翅足而食之。
2.流程纪实
上游:青泥河源于北秦岭南鹿天水市秦城区西南隅的土石山区。其基流出于泉,由东向西至苏成转向南下,在伯家磨流入徽县境内,与麻沿河(第二支流)在店子汇流后继续南下,于三渡水进入成县境内。三渡水以上约43公里为青泥河的上游及源头,两岸均为高山峻岭,河道狭窄,多巨石,水流湍急,飞流涡潭易见。两岸山坡为山地棕壤土覆盖,林草茂密,耕地不多,为水源涵养的自然环境。
中游:在成县境内流经黄渚镇及铅锌矿区,经王磨、水泉一直南下,在成县城区东南角与南河(第一支流)汇流。南河古名丁令溪,《水经注》云:“其水北出丁令谷,南经武街城西,东南入浊水。”青泥河在县城南3公里处的飞龙峡转向东南,进入峡谷地带。以地理位置来看,纵贯徽成盆地西端,地势平坦,河面宽敞,水流缓稳,河床内覆盖卵石砂层,两岸为浅山丘陵,表层为黄土覆盖,林草植被稀疏,耕地面积占17%,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由于黄渚矿区铅锌矿的采选,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该区域为青泥河流域的地理中心,亦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青泥河中部的开发较早,名胜古迹和自然风景围绕成县城区环势而就。城东南3公里飞龙峡西坂,唐肃宗乾元三年(759年)冬月,杜甫入蜀时寓于凤凰村(今龙峡村),悲歌行吟。传世名篇中《凤凰台》、《同谷七歌》作于此时。其后,构祠以祀,名杜工部祠堂,始建于宋徽宗宣和中(1123年)。东南则有栈道远通巴蜀。汉高祖刘邦铁骑曾经此逐鹿中原,南宋吴氏将士曾驻南谷以屏障西南。在今抛沙镇丰泉行政村之西峡之中,西距县城12公里,有摩崖汉碑,又名西峡颂,刻于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记武都太守李翕凿壁修路之事。汉熹开三年(174年),太守耿勋于其下游之北壁摩崖记功,题额汉武都太守耿君表,俗称耿勋碑。其后,两碑浸为学界珍视,造访者屡履,每题记其事。另有文化胜迹世功保蜀忠德碑、石马坝墓葬、青泥河栈道、吴王城遗址等。自然风景有鸡峰山、裴公莲沼、五仙洞、苍龙叠翠、华阳洞天等。
下游:从成县飞龙峡始,青泥河转东南流向,于成县宋坪乡史家坪出境进入陕西省略阳县,在白水江镇汇入嘉陵江,长约54公里。下游为高山峡谷地带,河岸宽窄悬殊,河床坡降陡缓交替。在飞龙峡以下,《后汉书》有云:“下辨东三十余里有峡,中当泉水,生大石,障塞水流、每至春夏,辄溢没秋稼,坏败营郭。”这是对该段河道的生动描述。河岸岩石多有裸露,悬崖峭壁依山临水,树木附石而生,凌空俏立,奇观险境层出不穷。东岸铁矿贫富不均,分布不匀。两岸山坡主要为褐色土壤覆盖,次生林茂盛,耕地不多,如鳞斑星布,植被与上游相当。河床内砂砾覆盖,基岩少有裸露。在略阳境内临河有铁佛寺稍为胜观。
青泥河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58万千瓦,可开发量2.37万千瓦。矿产资源有铅锌、金、铁、铜、煤、大理石矿等。土特产有核桃、花椒、樱桃、中药材等。森林资源有松、柏、白桦、红桦等。野生动物有麝、苏门羚、水獭、羚牛、梅花鹿、红腹锦鸡等。
青泥河流域已建成防洪河堤21.8公里,分布在干流及一级支流上。小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1475千瓦。小型水库4座,总库容341万立方米。
徽成盆地是青泥河流域的地理中心,亦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主要文化胜迹有西峡摩崖汉碑、世功保蜀忠德碑、飞龙峡杜工部祠堂。自然风景有鸡峰山、裴公莲沼、五仙石洞等。
3.水文特征
青泥河设有成县水文站,始建于1958年10月,属省级重要站、中央报汛站。位于成县东南5公里处的支旗乡庙湾村,地理位置:东经105°45′,北纬33°43′,集水面积1502平方公里,至河口(嘉陵江)距离57公里,为区域代表站。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为减少趋势,年际之间变幅很大,最大与最小相比差10倍。最小年径流量0.6297亿立方米发生在2002年,最大年径流量6.809亿立方米发生在1967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衡,7~10月径流量的占年总量的63%,1~6月、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37%。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2月。
第四节 文县天池
文县天地又名羊汤天池、天魏湫,属高山堰塞湖类型淡水湖泊。位于白龙江一级支流羊汤河上源,行政区划属陇南市文县天池乡,于洋汤寨上游汇入羊汤河。
文县天池准确地理位置是:东经104°44′22″~104°45′04″,北纬33°14′34″~33°15′38″。天池形状成长葫芦形,长2.15公里,最大宽度0.65公里,平均宽度0.41公里,面积0.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9.3米,最大水深75米,蓄水量0.32亿立方米,湖面高程1728米,水位比较稳定,年变幅2.0~3.0米。境内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池周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2月有雪,但池水冬不结冰。堰塞坝高约90.0米,坝顶宽150~200米,由西向东倾斜。湖水经由堰下五指洞渗出,泻入天池脚下的羊汤河。五指洞高程为1702~1715米,出流量为0.5立方米/秒。
湖区属中山地貌,相对高差500~100米。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大陆性季风气候,据文县城关镇资料,年平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4℃,7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高气温37.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11小时,无霜期218天。多年年均降水量450.3毫米,最大年降水量560.6毫米,最小年降水量397.7毫米,年蒸发量2122毫米。湖面比文县城关镇高出780米,湖周气象因子显然与城关镇有较大差异。地带性土壤以棕壤为主,天然植被良好,垂直地带性分异显著。湖水依赖周围山涧溪流、泉水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溪流有响水沟、捉鱼沟、苦桃坝沟、干沟和雪草坪沟5条,其中响水沟、捉鱼沟为常流水沟,其余为季节性流水沟。
文县天池的形成显然是山体岩崩封堵山涧,潴水成湖,但形成年代有待考证。据史料记载:“白龙江流域地震频发、烈度高,例如1879年文县-武都大地震,震中就在天池附近,烈度达Ⅹ度”(《水力资源普查成果第23卷》);1789年(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洋汤河水涨发,隔河民人数百家被水阻隔,淹压饿毙者不计其数。十六日南河暴涨,漂流人畜无算”(《阶州续志》)。文县天池的形成,是否由1789年的大地震和洪水造成,尚无确切记载。据《文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文县乡土诗人萧籍曾赋《天池澄碧》:“林外平湖万壑,虚涵空翠影重重。日临清濑常浮鲤,云护深潭疑隐龙。水洞波澜时荡漾,水幽萝薛自蒙茸。欲知庙貌钟灵远,但看苍茫两树松。”可见天池的形成最迟也在明代以前。
文县天池镶嵌在陇南山区万山丛中,四面环山、峰峦耸立、千姿百态、松柏峥嵘、滴绿溢翠。山上雪花飞舞,山下桃红柳绿,集北国之雄奇、南国之秀美于一身,堪称大自然的一大奇观。湖中生长有裂腹鱼类和蚌,周围有很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西侧有象嘴石,东侧有狮子峰、捉鱼沟、仙女石;东面400米一梁之隔有饮马池,形如月牙,水面0.09平方公里,池周芦苇茂密,胜似九寨沟的芦苇海;天池南侧山腰有牧马坪、五指洞;西南侧百米有古刹——羊汤庙。近年来文县天池成为西部旅游圈中的重要中转站和旅游景区。2005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以林场许准[2005]924号文件准予设立“甘肃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