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中国文明发祥地之一。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在秦晋豫三省交界处——号称陕西省东大门的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昔日“渭水银河清,横天流平息”、“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泾渭分明”、“八水绕长安”描述的是渭河美景。
渭河干流全长818公里,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其中宝鸡峡以上为上游,河长430公里,河道狭窄,河谷川峡相间,水流湍急;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80公里,河道较宽,多沙洲,水流分散;咸阳至入黄口为下游,河长208公里,比降较小,水流较缓,河道泥沙淤积。渭河流域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占44.1%、宁夏占5.8%、陕西占50.1%。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110.5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0.4立方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100.4亿立方米,占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的17.3%。渭河两岸支流众多,水系属不对称、呈扇状分布。南岸支流数量较多,均发源于秦岭山区,源短流急,谷狭坡陡,径流较丰,含沙量小,较大支流集中在北岸,多发源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源远流长,比降较小,含沙量大;集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4条,泾河、北洛河分别是渭河第一、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分别占渭河流域面积的33.7%和20%。
渭河流域地貌复杂,山地包括横贯陕甘的秦岭山脉北坡及六盘山、陇山,断陷盆地包括关中冲积平原及黄土台塬,流域地形特点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南部为秦岭山脉,北部为黄土高原,上游主要为黄土丘陵区,中部为黄土塬区,下游进入关中地区,为黄土阶地与冲积平原区。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000~2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南多北少,山区多而盆地、河谷少,最大月降水量多发生在7、8月份,7~10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60%以上。
渭河俗称陕西人民的母亲河、三秦儿女的生命河,它集中了全省61%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68%的粮食产量和8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渭河流域地理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气候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处在南北分界的秦岭北麓,戏称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全国交通大枢纽之一,在军事上可称战略重地,是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陕西民间的八大怪在渭水河畔随处可见,地道标准的陕西话尤以关中渭河两岸人的发音最为正宗。陕西省防汛的重点“一江两河一库区”,渭河占到一半,就连2007年F1世界摩托艇锦标赛也在渭河岸边的浐灞生态区水面上举行。
渭河流域处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承东连西,接北续南,在西北地区可算得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从古到今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渭河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文化积淀很深。历史和近代著名人物有秦始皇、白居易、孙思邈、杨虎城、李仪址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五岳中以险著称的西岳华山、中华第一陵黄帝陵、全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等都坐落在渭河两岸,丝绸之路从这里走向西方,1935—1947年党中央在革命圣地延安工作战斗了13个春秋,1936年发生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都与渭河流域这块神奇的地方有关。成语“泾渭分明”由此而来,国内十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产自宝鸡凤翔,中华大地原点在渭河北岸仅20公里的泾阳永乐店,标准北京时间从渭南的蒲城天文台发布,渭河源头的大地湾遗址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文化发祥地。
渭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史上也是一个文化悠远的重要区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政治中心的京畿之地、农业畜牧的发祥之地、造就人才的摇篮之地、科学技术的发达之地、文化艺术的策源之地、水陆交通的枢纽之地、国际商贸的中心之地、名胜古迹的荟萃之地。渭河流域融汇了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头山文化、梁家坪文化、张家坪文化、暖泉山文化以及半坡文化等古老文化,从传说中的舜、尧、禹、华胥氏、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和黄帝,到战国时期的秦国,无不在渭河流域留下印记。中华文明的光辉不仅仅需要河流的灌溉,更需要沐浴在这种光辉中的人们善加呵护。在沉沉的渭河历史文明面前,唯有让河水尽情地浸透,让我们融入渭河,才能用我们的全部谱写渭河新世纪的乐章。
第一节 概述
渭河甘肃段位于甘肃省中东部,在甘肃省境内流域范围是东经104°~106°43′,北纬34°12′~34°43′之间,东西长约270公里,南北宽约165公里。流域北与祖厉河、宁夏清水河流域相邻;西与洮河分水岭接壤;南以西秦岭和西汉水、白龙江流域相隔;东北与泾河流域毗邻;东侧接陕西省境。东、南、西三面为陇山、西秦岭、关山、六盘山等山脉所环绕。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部高程3508米的豁豁山,上源叫清源河,东北流经渭源县(清源镇)折向东偏南流,经陇西、武山、甘谷、天水等县市,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岔乡牛背里村东流入陕西省境,再经宝鸡、咸阳、西安、临潼、渭南、华阴等市县,于潼关的港口汇入黄河(三门峡水库区),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826平方公里(含泾河、北洛河流域)。在甘肃省境内长360公里,流域面积27300平方公里(不含泾河流域)。渭河甘肃境内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74条,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0条。
渭河干流划分上中下游三段:源头到宝鸡峡为上游,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9200平方公里(含泾河部分支流面积);宝鸡峡到咸阳桥为中游,长180公里,流域面积17200平方公里;咸阳桥到潼关河口是下游,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8400平方公里(含泾河、北洛河)。甘肃省境内河段全部在上游区。
渭河支流众多,在甘肃省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咸河、漳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与牛头河。其左岸支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和丘陵区,河道长,流域面积大,水量不丰,而泥沙含量大,如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芦河等;而右岸支流发源于西秦岭山地,流程较短,坡度较大,水量较丰,泥沙含量较小,如榜沙河、大南河、藉河等。
1.气候水文
渭河流域属干旱半干旱区大陆性气候,西部和东部有差异,西部气温低,干旱,东部气温略高,略显湿润。多年平均气温自西向东5.7℃~10.9℃,多年平均降水量440~607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660~1270毫米,日照时数2030~2420小时,无霜期138~206天。流域气候适合于农作物生长。渭河甘肃省出境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8.7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59.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4100万吨。径流量年际变化悬殊,最大与最小相差4.9倍,年内分配亦极不适农时,5、6月只占全年水量的15%。
渭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峰多出现在6~9月,主要来自丘陵区各支流。渭河洪水具有典型的山区性河流特点,峰高、量大、沙多,猛涨陡落,历时短。渭河麦积区河段,纳入葫芦河、藉河、牛头河三大支流,支流洪水大于汇口以上干流洪水,是渭河洪水的特征之一。据武山、南河川、秦安、天水、社棠等干支流32场年最大洪水分析,渭河天水麦积区段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及北岸较大支流,全流域同时发生洪水的机遇小,32年中只有一场,占3.13%,而葫芦河洪水与渭河干流洪水遭遇有9场,遭遇率达28.1%,且葫芦河洪水峰值占渭河下游干流南河川峰值的60%左右。据历史洪灾调查,渭河洪水灾害周期十年一中灾,二十年一大灾,小灾害年年有。1933年8月7日,渭河、葫芦河、藉河三水齐发,渭河南河川站洪峰流量达6150立方米每秒,是有记载以来最大值;1954年8月16日,渭河、葫芦河暴发洪水,渭河南河川站洪峰流量达4370立方米每秒;1966年7月2日,渭河、葫芦河暴发洪水,渭河南河川站洪峰流量达4920立方米每秒;渭河干流1933年、1954年、1959年、1964年、1966年、1970年、1973年曾发生大洪水。
渭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支流不对称,南北两岸处于不同的地貌单元,北岸为黄土高原,支流源远流长,水少泥沙多。南岸为陇南山地,源近坡陡、流急、水多泥沙少。如南岸榜沙河流域面积为355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5.55亿立方米;而北岸的葫芦河流域面积10730平方公里,约为榜沙河的3倍,径流量还小于榜沙河,为5.0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高达榜沙河的73倍,河水平均含沙量是其70倍。渭河水沙异源,泥沙主要来自于北岸黄土沟壑区,流域中部北岸支流葫芦河、散渡河两河泥沙总量占干流南河川站沙量的63%。渭河泥沙含量年内分配高度集中,汛期沙量占90.2%,主汛期沙量也占75%以上,省界处多年平均输沙量1.41亿吨,平均含沙量达75.2千克每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为5540吨/平方公里。在渭河下游,泥沙主要来自泾河。
据资料分析,渭河河口处1956—2000年平均输沙量6.09亿吨,其中泾河来沙3.06亿吨,占50%,北洛河来沙1.06亿吨,占17.4%,渭河干流来沙1.97亿吨,占32.6%。渭河泥沙是黄河三门峡泥沙的主要来源。1970—2000年统计资料,渭河年平均输沙量4.57亿吨,减少了四分之一,泾河、北洛河、渭河干流分别是2.46、0.85、1.26亿吨,所占比例依次为53.8%、18.6%、27.6%。说明五六十年代的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明显,三河的输沙量均大幅度减少。
从渭河干流近几年监测结果看,由于渭河陇西段水质较差,进入天水市武山鸳鸯镇水质达标率仅为55%,随着下游榜沙河及散渡河、葫芦河等支流汇入,水质COD达标率明显升高,在南河川站达到92%以上。渭河天水段属以总磷、有机类和三氮为主的混合型重污染,综合评价水质为劣Ⅴ类(2004年)。渭河水质污染在下游尤为严重。位于陕西省礼泉县陈家滩泾河入渭处,由于污染变色,“泾渭分明”现象已难寻觅,而呈现“泾黄渭黑”状态。
渭源水文站设站于1979年8月1日,属一般水文站。隶属于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所属的甘肃省定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管理。地处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上磨村,位于东经104°13′,北纬35°08′。测站以上集水面积114平方公里,距河口(渭河)距离2.5公里。从1957年至2006年的径流变化看,总体上天然来水量趋势性变化不明显,年际之间变幅不大。最小年径流量0.0447亿立方米发生在1997年,最大年径流量0.4430亿立方米发生在1984年。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衡,5~10月径流占年总量的80%,1~4月及11、12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20%。一般最小径流出现在1月。
2.地理地貌
渭河上游段河道地貌,基本是川峡相间,自上而下依次为陇西川、哑子峡、鸳鸯川、邱家峡、甘谷川、琥珀峡、新阳川、余家峡、三阳川、窦家峡、南河川、槐树湾峡、麦积川、鹞子嘴峡、伯阳川、黄石峡、元龙川、宝鸡峡。流域地貌大致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河谷川台区。
渭河属秦岭北坡以深大断裂控制发育的著名构造河流。渭河沿构造线自西向东而流,流域地势西高东低。渭河北部黄土峁梁沟壑区,海拔高程一般为1200~2400米;渭河南部为北秦岭山地,海拔高程2600~3900米,山势高耸,沟谷交错,山麓有黄土堆积。由于黄土疏松,加之降水变率大,因而地面侵蚀严重,地形破碎,黄土峁梁沟壑地貌形态是渭河流域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
渭河流域地层岩性复杂,以下古生界牛头群、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分布最广。火成岩主要分布于干流下游、中游及沿西秦岭一带,为多期的酸性、基性侵入岩。前下古生界地层为一套变质岩系,主要为:云母片麻岩、角闪片岩、大理岩、变质砂岩。上古生界分两大层:下部为以石灰岩为主的浅海沉积岩,分布在干流南部;上部主要为陆相沉积岩,岩性为石英砂岩、粗砂岩、板岩、灰岩和砾岩等,分布在北部各支流。白垩系分布在庄浪上游和渭源以南地区,岩性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新生界第三系则为山间盆地沉积,为一套红色地层。区域内广布第四系黄土地层。河流穿行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区,一般形成峡谷。第三系地层则河谷开阔。
在大地构造上渭河流域位于秦岭褶皱带、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陇西系旋捲构造与北部鄂尔多斯地台向斜接合部位,构造极为复杂。本区是我国强震区之一,北部海源、西吉等地区的地震活动与陇西旋捲构造有关。历史上地震震中集中在通渭、甘谷、张家川—清水、天水—西礼一带。区域基本烈度为Ⅷ度,部分地区为Ⅸ度。
甘肃省渭河流域共含17县市,2001年底,流域总人口574.7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63万人,城市化率10.4%,耕地面积119万公顷。
渭河干支流河谷盆地自然条件较好,甘谷、武山、天水河谷川台地是本流域的主要产粮区。流域内的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著名风景名胜以及较扎实的工业生产基础,是甘肃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00年流域内(包括天水、定西、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184.6亿元,预算财政收入14.4亿元,预算财政支出2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3元。流域内天水经济开发较早,上世纪初,雕漆、纺织、面粉等传统工业就开始萌芽。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一批企业相继搬迁天水后,天水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城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电子电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三大行业为主导,食品、建材、化工、冶金、皮革、烟草、塑料等行业竞相发展,门类较多、技术装备较好、具有一定实力和特色的区域工业体系。2000年流域内天水市工业总产值为3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7.85%。
流域内交通便利,陇海铁路穿越全境,310、312、212、316国道横贯东西,辐射南北。天水市是甘肃省的东大门,是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特别是近年来,宝兰铁路复线、兰定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该流域交通更加便利。“十一五”期间将建设的天宝(天水—宝鸡)、天定(天水—定西)高速公路和天平(天水—平凉)铁路过境渭河流域。
3.自然资源
渭河流域上游天然径流量25.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1.76亿立方米,主要表现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复量,不重复量仅为2.08亿立方米,因此,渭河流域上游水资源总量为27.33亿立方米。
渭河干流甘肃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36.5兆瓦,技术可开发量128.34兆瓦,经济可开发量22.09兆瓦。
该流域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马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分复杂,森林资源丰富,自然生长的树种有300多种,经济果木有苹果、桃、梨、柿子、核桃、花椒等20多种。广阔的森林资源,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
该流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矿产有40多种,其中金属矿主要有铅、铜、锌、金、铁等15种;非金属矿有花岗岩、石灰岩、蛇纹岩(玉石)、白云石、滑石、煤炭、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盐石、重晶石等20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品位高,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为发展水泥、大理石材、保温材料、陶瓷等建材制品和各种玉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流域内有历史悠久、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是******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麦积山石窟风景区;还有天水伏羲庙、卦台山、甘谷县大像山、武山县水帘洞、拉梢寺、秦安县大地湾原始村落遗址、漳县贵清山和遮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解板沟地貌景观、渭源首阳山森林公园、通渭温泉草场、华家岭林区、定西县李家峡景区等人文景观等等。
流域内土壤、气候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西北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花卉生产基地之一。苹果、桃、梨、核桃、花椒、辣椒、韭菜、马铃薯等果品和蔬菜产量大、品质优,特别是天水“花牛”苹果、秦安桃、武山蔬菜、甘谷月季和辣椒、定西马铃薯、陇西黄芪、渭源党参、通渭红豆草、漳县蚕豆在海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4.自然灾害
渭河流域自然条件差,地形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且降水分布极为不均,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据史料记载,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秦州(天水)大水,淹死居民36人。北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冀县(甘谷)山崩,压死60多人。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三月,秦州大雨,三阳寨崖崩,压死62人。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正月,秦州成纪县(秦安)山崩,压死60余人。清高宗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五月二十五日,濛水(罗峪河)泛滥,漂没秦州房屋,淹死100多人;六月二十七日,濛水暴发,冲入秦州所属北关菜园及河滩,淹死49人,倒塌房屋69间。清德宗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八月,宁远(武山)大夫沟北山崩,壅塞漳水三日,淹没民房,伤亡100多人。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六月二十五日,秦安县陇水泛滥,冲没田园房屋,陇水流出新阳崖,与渭河流通,三阳川淹死居民90人。民国22年(公元1933年)8月18日,甘谷县大水,房屋被冲数千间,人畜死亡甚多。19日夜,大小河堤破坏,县城西、南、北三关被淹没。7月7日,渭河、葫芦河、藉河暴涨,淹没天水县琥珀沟、新阳村等田地2.88万亩,冲毁水磨42座,房屋2994间,淹死36人。民国23年(公元1934年),天水、秦安、清水、武山、甘谷等县水灾,死伤194人。
1954年8月16日,天水市普降暴雨,甘谷、武山、秦安、清水、张家川、天水等县受灾,冲淹庄稼6.89万亩,倒塌房屋4092间,死亡53人、牲畜243头,冲毁桥20座,华双公路被冲断。1959年1月7日,社棠镇附近山体滑坡,压毁铁路,中断行车49小时,压死25人。1965年7月7日,秦安郑川、好地公社山体滑坡,毁坏粮田97亩,压死49人,22个村庄发生裂缝。同日秦城区罗峪河流域普降大暴雨,洪水翻堤冲入市区,人民路、红旗剧院至东关地区医院一带受灾严重。共造成1556户受灾,死亡278人,毁坏房屋3800间,淹没农田580公顷,毁坏桥梁3座,20多个单位受淹。1985年8月12日武山县桦林沟流域普降特大暴雨,历时70分钟降雨量436毫米,迅速汇集的洪水强力冲刷山坡掏蚀沟底,挟带着大量泥团和砂石,形成了罕见的大规模泥石流,洪峰流量达1470立方米每秒。泥石流造成沟口天局村遭到毁灭性破坏,全村64户366人有87人死亡,重伤40人,轻伤172人,486间房屋被冲毁倒塌,残存的61间也沉陷裂缝,25公顷川地变成沙石滩,死亡大家畜87头,损失粮食20万千克,果园、学校、家具厂、农电及通信线路和河堤全部冲毁。
流域内的定西、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武山、甘谷、秦安等县区属甘肃中东部干旱县之列,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劣,尤其是定西市自古就有“苦脊甲天下”之称。流域内旱灾是危害最重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如天水市1949—2000年干旱灾害资料分析,全市有干旱的年份为41年,占总年数的78.8%,平均1.27年可有一遇。且愈趋现代,旱灾愈频发,例如1949—1989年的41年中,有干旱的年份为31年,占年总数的75.6%,平均1.32年一遇;1990—2000年的11年中,有干旱的年份为10年,占年总数的91%,几乎每年都有旱灾发生,且全部为严重干旱或特大干旱。
5.开发治理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甘肃省水电设计院等有关单位对渭河流域治理开发进行了多次勘测规划,形成了一系列成果。流域内天水市、定西市、平凉市也对一定的开发治理目标作出了相应的规划。
渭河流域是开展水利建设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唐代,境内就有自流灌溉渠。宋代,今渭河洛门至三阳川段两岸有了川水地,开始种植水稻。明代,随着流域内农业生产的发展,开渠凿井等农事活动,已较为普遍。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伏羌(今甘谷县)拓修县城,开通济渠(今通广渠)、陆田渠(今渭济渠)和中渠、南渠,时宁远县(今武山县)有红峪沟、乐善河、脱篆川、盘古川等20条渠。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伏羌新开广济、分波、永济、永利等渠,灌田5000余亩,时称“堰渠流玉”,为伏羌八景之一。清代,开渠数量、规模均超过前代,乾隆年间,宁远城东有引灌渠13条,其中东川官渠自城东引渭水入渠,经庙峪河滩、陈家门,至高家铺,渠长20里,灌田几百顷。伏羌开恒泽渠、黄家渠、蒋家渠。秦州三阳川先后开中渠、磨渠、陈家渠、中镇渠、善济渠、惠济渠等10条渠,渭水流过的宁远、伏羌和秦州三阳川,已有1000亩以上的灌区。
民国时期,渭水及各大支流均有水利工程,水浇地面积不断扩大,灌田1000亩以上的灌区有武山东顺渠,甘谷通济渠、中渠、广济渠、黄家渠、南渠、永济渠、永利渠、普济渠,天水新阳通惠渠、三阳川渠和马跑泉公渠。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天水电厂在城西修渠引水,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王家磨水电站。新中国成立后,流域内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坚持分类指导、大中小并举、以小为主、突出效益的发展思路,大搞以兴修水利、平整田地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流域内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1956年武山县在海拔1500~1970米山区建成了灌溉面积达8200余亩的东梁渠,成为全国引水上山的典型。1958年8月12月,武山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的典型和山区建设的榜样,受到******总理的嘉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域内重点进行了老灌渠改扩建、提灌和水库建设,先后改造扩建了老北渠、渭济渠、安丰渠等10多条灌溉渠道,建成了东坪、柴家坪等一批提灌工程和苏家峡、东峡、石峡等10多座水库。改革开放以来,流域内各地立足当地山多川少,水资源短缺的实际,坚持“三水”齐抓,大中小并举,兴修水利,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山地节水灌溉,加快农村供水和防洪工程建设,水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以灌溉、供水、防洪、水土保持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洪涝、干旱灾害、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渭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率很小,由于渭河干流比降小,河谷地形川峡相间,川地均为优良的灌溉盆地和高产区,建库建坝淹没损失代价极大,而且流域水资源缺乏,水力发电与国民经济发展用水矛盾突出,河川径流变差大,河水泥沙含量高,陇海铁路、312国道和新建的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贯穿其中,直接限制了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流域水力资源开发潜力不大。
流域内是全国最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1942年国民政府农林部在天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治理、控制水土流失的实验区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主要从事植物与土壤的调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以及水土保持方法的实验示范,任承统、傅焕光、叶培忠、吕本顺等一批农林专家在天水开创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实验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流域内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工程建设,目前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09.8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21197.8平方公里的48.2%。
第二节 人文与考证
1.历史文化
渭河流域有着非常悠久的文明史。早在6000年前,渭河流域就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河流中有丰富的水生物,河畔陆生生物亦非常丰富,中华民族祖先就选择在渭河流域的半坡村定居,在这里开展了早期的农业活动,养殖家畜和渔猎作业。渭河以她宽广而博大的胸怀,哺育着她的儿女。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先祖三皇都发祥于渭河流域,伏羲诞生在渭河上游的天水,炎帝起源于渭河中游的宝鸡(陈仓)地区,黄帝则崛起于渭河下游的广大区域,华夏文明的摇篮就在自然条件优越的渭河流域。在人类发展史上,渭河与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印度的恒河,古巴比伦的阿拉伯河一样,是人类最早的乐园。“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形象地说明了渭河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和实现国家大一统的强大基地。周、秦、汉、隋、唐等王朝凭借渭水之利,在此建都千余年之久,使中国在全球工业革命之前的农耕社会发展阶段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引渭河之水灌溉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从西汉成国渠到民国渭惠渠再到今天的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无数先辈用勤劳的双手铸造了一座座丰碑式的水利工程,滋润着辽阔的关中大地,为陕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秦汉时期,以长安为政治中心的关中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为全国之冠。关中平原亦称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北抵北山,南界秦岭,面积有三万四千平方公里。这里土质肥沃,组织疏松,利于耕作。但年降雨量较少,一般只有六百毫米左右,且雨量分布极不平衡。从地区来说,西部雨量多于东部。季节分布也相差悬殊,雨量多集中于夏秋之交,冬春干旱,以致旱灾频仍。为了克服这些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汉武帝在关中大力兴修水利,利用流贯关中平原的渭河及其支流泾、洛等河丰富的水源,大规模兴建引水灌溉工程,进行抗旱洗盐,形成了关中农田水利网。其中主要的引渭人工灌渠是惠泽关中一千多年的成国渠。
成国渠首见于《汉书·沟洫志》:“而关中灵轵、成国、渠引诸川”。是知成国渠、渠可能修建于六辅、灵轵渠以后。《汉书·地理志》在右扶风郡县记载了成国渠道引水之源、起始与终到地点:“成国渠首受渭,东北至上林入蒙笼(茏)渠”。据此,汉武帝时开凿的成国渠从今眉县引渭水,东北流,穿过漆水河,至今兴平县境入蒙茏渠最后至皇家园林上林苑,灌溉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一带田地。
三国时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卫臻又重新整修成国渠,并在汉代基础上向西扩展,自今宝鸡以东之千水开渠引水。《晋书·食货志》载:“青龙元年,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泻卤之地三千余顷,国以充实焉。”这是说修筑了两个水利工程,一是扩建汉成国渠,引汧水自陈仓到槐里;二是兴筑临晋陂,引洛水灌田。二渠灌田三千顷,增产丰收,使关中这个抗击蜀汉的基地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晋书·宣帝纪》所载基本相同:“青龙一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焉。”从而把汉代的成国渠向西延伸了近百里地。这是成国渠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建。
西魏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又曾在武功县西筑六门堰,堰有六座闸门,故名曰“六门堰”,以解决成国渠横跨漆水的工程难题。这一工程措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古人在治水方略上的巨大创新。六门堰这一过沟建筑物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渠库结合工程,具有过沟和泄水的功能,是成国渠的咽喉工程。其中的堰用以连通过沟渠道,门用以排泄漆水。
据现代学者的勘查,曹魏时的成国渠从现在陈仓区虢镇西北临河村附近引汧水,位置在宝鸡峡千河王家崖水库上游附近,经土家崖、冯家咀、李家崖、刘家崖村,然后绕虢镇南侧,又北曲至贾家崖,顺周原脚下向东延伸,与汉成国渠故道相接。这一段是曹魏时扩建,目的是西引汧水以增加成国渠水源,是今日宝鸡峡工程汧河以东渠道历史上的首次创修。向西延长的这一部分相当于现今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的一部分,只是渠道位置较低,大致沿坡原底部而行。
唐朝是成国渠取得最大灌溉效益的时代。唐初即全面恢复了西汉时兴建的成国渠,引渭水灌田,对中游横绝漆水河谷西魏时兴修的六门堰,贞观年间(公元627—649)曾花大力气进行重修,且取得了成功。《长安志》曰:“贞观中役九州夫匠,沉铁牛、铁剑以御魑魅,始就其功。”其后各代屡有兴筑,使其功能逐渐增强。“咸阳通十三年夏四月戊子,京兆府奏修六门堰毕,其渠合韦川、莫谷、香谷、武安四水,溉武功、兴平、咸阳、高陵等县田二万余顷,俗号渭白渠,言其利与泾白相上下,又曰成国渠”。
成国渠在宋代熙宁时有修复,只是效益无法达到唐代水平。在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中明确说明为“今废”。因此,成国渠前后延续了将近1200多年,随着宋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和战乱,渭河流域的发展也日渐衰落,成国渠终于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