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老百姓流离失所。于是,尧向四方部落首领征求意见,最后各部落首领们一致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叫作鲧。就这样,尧任命鲧为治水官员。
鲧是一个尽心尽职的官员,他率领老百姓用泥土和石块筑堤,把洪水围住来制服洪水。这就是传统的“水来土掩”的治水方法。可是,洪水终究是会将土堤冲垮的。
后来尧死后,舜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对鲧说:“你应该想想其他的办法。”
可鲧实在想不出别的好办法了。于是,他率领百姓将所有的土堤继续增高和加固。可是没过多久,洪水依旧吞没田地,冲毁房屋,老百姓还是担惊受怕地躲在高山上。舜定了鲧的罪名并处死了他。
随后,在各部落首领的举荐下,舜任命鲧的儿子禹为治水官员。禹从小跟随鲧治水,他对黄河的地形、地势、泛滥周期了如指掌,刚得到任命的消息,禹对妻子说:“如果再不治理,老百姓面临的灾难会更大。爹爹死于治水,我是他的儿子,如果我不把洪水治理好,我就决不回家。”第二天,禹就告别了妻子和年老的母亲,开始了治理洪水的事业。
禹站在堤坝上,他想老办法只能暂时堵住洪水,时间一长,水的冲力变大,就会冲破堤坝,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洪水引到其他的地方去。可是滔滔洪水又要引到哪里去呢?“引到大海里呀!”禹突然叫了起来。
首先,禹将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粗略地考察一遍;其次,他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上作下记号,以便于治水时作参考;最后,禹制定出严密、完整的治水办法。
禹做完准备工作之后,就开始亲自带领百姓,在风风雨雨中治理水患。禹起早贪黑,从不敢懈怠,他常常因为过度疲劳而昏倒。
老百姓被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都让自己的孩子跟着禹治水。由于老百姓积极参与治水,工程比预期的时间快了很多。
在治水过程中,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禹经过自己的家门口时,听见了婴儿的哭声,可他忍住眼泪匆匆离开了。
第二次是禹经过自己家门口时,他的妻子正抱着儿子站在家门口。禹多想抱抱自己的儿子啊!可他很快就消失在扬起的尘土中了。
第三次是禹经过自己家门口时,儿子抱住禹的腿说:“爹爹,娘病了,你进去看看她吧。”禹推开儿子,忍住眼泪又离开了。
在禹的指挥下,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九条水渠全部开通,堤坝的洪水开始流进大海,治水事业终于完成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禹治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