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理宗皇帝开庆元年,是为蒙古大汗蒙哥接位后的第九年,时值二月初春,黄河北岸的风陵渡头扰攘一片,驴鸣马嘶,夹着人声车声,这几日天候乍寒乍暖,黄河先是解了冻,到这日北风一刮,下起雪来,河水重又凝冰。
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车,许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给阻在风陵渡口,无法启程。风陵渡上虽有几家客店,但北来行旅源源不绝,不到半天,早已住得满了,后来的客商也无处可以住宿。
镇上最大的一家客店叫作“安渡老店”,取的是平安过渡的彩头。这家客店客舍宽大,找不到店的商客便都涌来,因此更是分外拥挤。掌柜的费尽唇舌,每一间房中都塞了三四个人,余下的二十来人实在无可安置,只得都在大堂上围坐。店伙搬开桌椅,在堂中生了一堆大火。门外北风呼啸,寒风夹雪,从门缝中挤将进来,吹得火堆时旺时暗。众客人看来明日多半仍不能成行,眉间心头,均含愁意。
在店中店楼上,靠近窗口处坐着一男一女,都是十五六岁年纪,男的浓眉大眼,神情粗豪,女的却是清雅秀丽。那少男和少女都穿淡绿缎子的皮袄,少女颈中挂着一串明珠,每颗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头大小,发出淡淡光晕。只是此刻,两人似乎在等什么人似的,时不时往楼下门口焦急一看。
正当这时,忽听得马蹄声响,六骑马急奔而至,停在客店门口。堂上一个老客皱眉道:“又有客人来了。”
不一会,那店帘一拉,随着一阵风雪呼啸灌入,只见一男子带着五个女子走了进来,众人见到这一男五女,眼前都是陡然一亮。
只见那男子年纪约在三十出头,剑眉英挺,看向众人的俊眼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温润之意,身材颀长,一袭宝蓝色长衫,行进步履之间却处处透着一股从容淡定的飘洒。
紧随他身后的五个女子个个俱是国色天香,姿容脱俗。
在那男子的左侧,一白衣女子身披白色大髦,容貌清丽绝伦,衣袂翩翩之间,恰似仙女下凡,只是看向店中众人的目光中却透着一股淡淡的冷意,但当这女子视向身旁的那名男子之时,目光中又极为温柔。相差如此悬殊,倒教众人心中一阵感慨。
在那男子的右侧,却也是一极为美丽的女子,纯白大裘之下却是身着一淡绿色的绫棉裙,眉目如画,鹅蛋脸儿上,有一个小小酒窝,见那蓝衫男子回首向自己看来,却是轻垂螓首,微现腼腆之意。
紧随三人之后是一年轻少妇,身穿大红色的锦缎皮袄,只见她杏脸桃腮,体态丰腴,肌肤如雪,两腮之上如施淡红胭脂,容光焕发之下,全身上下弥散着一股极为妩媚成熟的风韵。众人为其所倾倒的同时,却又凛于她的高傲,一时间竟不敢逼视。
在这年轻少妇的身旁,另有两名女子携手而入,立于左侧的那名女子,身着月白夹袄罗裙,一张很匀整的瓜子脸上,长着极为精致的柳眉乌目,颇为俏丽,只是当她发觉众人的目光向自己看来时,却是恨恨的回瞪了几眼,倒叫店中一些脸皮薄的男子尴尬得低下头去。
而她的身畔的另一名女子却似乎不是中原人氏,一袭淡黄色的绫花裙,蓝眸雪肤,身材虽不甚高挑,但却窈窕合度,娇小可爱。待她瞧见身旁的那名女子在与店中的男子比眼力时,不禁嘴角飘过一丝笑意,掩唇而笑,一股少女的纯真与可爱迅即溢上她那如白玉瓷般的脸颊。
若非众人见她高挽发髻,几欲认为她是未出阁的少女。而一些自负品貌双全的年轻侠客,在惊讶感叹之余,心下却有惋惜之感。
那坐于楼上的少女瞥见这六人进来,脸上立时满是喜意,冲楼下数人招手喊道:姐姐,姐夫,蓝眼儿,三位姑姑,襄儿在这里。
见楼上少女冲自己招手,那身着红衣的年轻少妇却是眼前一亮,娇鲜欲滴的红唇上漾过一丝笑意,随即提裙快步的往楼上赶去,哪知那蓝眸女子却是跑得比她还快,早已三步并成两步赶到她的前头,窜到楼上。
那蓝衫男子起初听见楼上少女一阵“姐姐,姐夫,姑姑”乱叫时,却是摇摇头,苦笑了下,待瞧见那红衣少妇与蓝眸女子已跑到楼上去,便回过头对身后那身着月白夹袄罗裙的女子笑道:双儿,你也一同去吧,算是三位姑姑中的代表,不然这小东邪又该冲我发脾气了。
他身旁的那名身着淡绿长裙的女子,见自己的丈夫一脸的无奈何,却是低首含笑。
而那名身着月白夹袄罗裙的女子心中本就有意上楼去凑凑热闹,只是此时已身为人妇,却也不敢像其他两人一般随便,问道:夫君,那你们呢?
那名蓝衫男子笑了笑,答道:龙儿与瑛儿一向喜静,待会我们就在你们旁边另开一桌吧,你们四个也难得凑成一块,快去吧。
见蓝衫男子允准,那名女子却也是满脸笑意,径直往另外三名女子处匆匆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