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儿童性早熟信号与对策
32610200000028

第28章 青春期孩子的骨密度有什么特点

骨密度或称骨矿含量,反应骨组织的矿物质含量也称之为骨量,是衡量和评价骨组织健康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人类骨量的改变也经历了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骨密度在儿童期和青春期迅速上升,人在30岁左右骨成熟时骨密度达高峰,男性32岁、女性28岁骨密度最高,此时的骨密度称为初始骨密度或峰值骨密度,以后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生长期获得最大骨量,初始骨密度高,可防止成年后因骨质丢失所引起的骨质疏松,因此防止骨质疏松的重点措施是增加骨峰值和减少骨丢失率。

成年男性的骨密度大于女性,腰椎的骨密度在青春期增加10倍,主要表现在骨皮质厚度增加,男性增加量大于女性。骨密度增加持续时间女孩为3年,男孩为4年,女孩初潮后2年达到平台期。

了解青春期生长突增阶段骨密度的变化,以及与第二性征发育、营养状况、身高增长速度的关系,可提高青春期骨密度峰值。青春早期身体各部位骨密度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但各部位骨密度增加的幅度和时间并不一致。有人观察一年时间,发现身体多部位骨密度增长最明显的部位是脊柱、胸廓,其次为腰椎、骨盆等,上臂骨密度增长幅度最小。骨盆、上臂、小腿的骨密度在11岁以后有明显增加,而脊柱、胸廓、腰椎、头部的骨密度则在12岁以后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