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介绍“心理技巧”的书,其中提到,有一次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州长选举中,兄弟二人双双出马竞选。哥哥以吻婴儿般的微笑战术来扩大支持者的层面;相对的,弟弟却对于这些漂亮的姿势一概不采用。当他站在讲台上时,边摸着口袋边对听众说:
“你们谁可以给我一支香烟?”
结果是弟弟大胜。
选民们因为能对伟大的政治家的平易近人,向普通百姓要香烟,而支持弟弟。这也可说是使用“给”这句话,让图谋心理立场得以逆转的手段之一。
能够跟大人物这么近乎地打交道,在普通人看来是一件很荣耀的事。领导者有时故意做出某个举动,把自己降到普通人的地位,甚至通过语言的表达,使对方格外受尊重,这是借着立场的逆转,挑起对方的虚荣心。
有些领导喜欢摆架子,任何事情都用命令的方式去指使下属,殊不知,这是一种缺乏领导艺术的行为。人有一种逆反心理,越是强硬的命令,越是不愿意服从。然而,同样是上司的命令,如果用“拜托”这句话来扭转彼此的身份,人的反抗心理便会微乎其微,常常不会感觉出这是命令。
在职场上,有一种语言叫“职务语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言语呢?
比如上司把部属叫到桌旁:“喂!你,听说你不听经理的命令。”怎么听也是上司的口吻,又如:“这是经理的命令”或“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不过是个普通职员”等等。这种“职务言语”,不用说就知道,很容易招致职员们的强烈反抗心理。
但是,如果反用这种“职务言语”的话,却可使得公司内人际关系融洽许多。
有一位上司很会使用暗示语言:他的妻子打来电话,说女儿很想晚上去看一场音乐会,而他此时却无法抽身去买票。恰好秘书小黄送文件过来。
“小黄,听说你对音乐很内行是吗?”
“哪里,不过是我的业余爱好罢了。”
“大明音乐厅今天晚上有一场贝多芬音乐会知道吗?”
“是吗?那太好了,经理,咱俩一起去吧!”
“好啊,顺便多买两张票,我让我爱人和女儿也去凑凑热闹。”
“好,经理,我请客!”
我们从上例可以看到,有些事并不适宜用命令去处理。不过,如果用命令的口气,叫小黄去买音乐票并陪他听音乐,小黄也可能去买,然而效果可就相差十万八千里啦。
又如经理交给部属某件工作时,故意走到部属的桌旁,说:“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经理本来应该用命令的语气,却对部属称“拜托”,由于措辞使得立场、身份逆转过来,如此一来,部属便产生了干劲,更卖力于被委托的工作。
公司中居下属地位的人,经常对上级抱有坏印象。但上级如果冠以“先生”来称呼下级,那么彼此之间的情势便会扭转过来,使他抱有优越感,对上级尊敬、信赖。
总之,在工作场所,为了巧妙调动部属,不让他们把命令当命令,用足语言魅力是非常必要的。
当权者更要把握好为人处世的分寸,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尽量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可能的反应。
有一个电视剧,讲述一群芭蕾舞演员应征百老汇歌剧院的舞蹈主角。经过了几天严格的审察过程,许多演员都被淘汰了,结果只留两名。又经过一番审察,到了最后,其中一人又被淘汰了。当然评审委员不能直言相告那位被淘汰的演员,于是对她说:“你的舞艺实在不错,并且非常有潜力,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估量,但本剧所需的角色,可能不适合你。因为我们需要一位较为活泼的演员,与你的个性不太符合。但你不用担心,我们还会有新的剧本,必定会有更好的角色等待你来发挥。希望你再继续努力,等待我们的通知。”
这真是令人伤感的场面,被人拒绝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因为这往往显示自己的能力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对一个人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那位芭蕾舞演员十分的幸运,虽然没有得到好的角色,虽然被淘汰了,但却没有因此伤及个人的自尊心,她心中的希望也并未因此而破灭。
需要裁员时,高明的主管总是把因由推归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欠佳,专业思路调整,大的市场环境等等。反正中心意思不外乎是:你的能力足够,只是目前对我们不太适合。即使听者心知肚明,感觉苦涩,但总算是没把一个人的自尊剥夺干净,留了个以后相见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