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御史衙门的制度:凡新上任的御史,一百天内若不上奏言事,对朝廷提出批评建议,即算不称职,被罢免而去充任外官。有个叫王平的人接受了御史之任,上任快满一百天了,却未曾向朝廷奏上一言。同僚们对此感到十分惊讶。有人说:“王端公(端公,对御史台长官的尊称)必定是等待着适当的机会提出意见,而这个意见必定是一鸣惊人,所奏的必定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啊。”一天,终于听说王平向皇上进呈奏章了,众同僚都争相去看王平所奏何事,一看奏章内容,却是指责御膳中有头发。他的奏章上写道:“皇上进膳时为何表情那样严肃郑重?那是因为忽然看到膳中有卷曲的头发。”
皇上的龙体至尊至贵,一心想保重皇上的身体,还有比这更忠的吗?
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谈概》,收集了言官们这些近乎搞笑的建议,对“高官厚禄者见识浅陋”极尽夸张讽刺。
御史们拿着纳税人的钱,却不敢仗义执言,提出点有建设性的意见,的确也有些尸位素餐之嫌。但是自古伴君如伴虎,不进言的,顶多是无所建树,官职得不到升迁罢了,可一旦触了君主之怒,掉脑袋的可能都有。
汉元帝刘爽上台后,将著名的学者贡禹请到朝廷,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这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对此,贡禹不置一词,他可不愿得罪那些权势人物,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即请皇帝注意节俭,将宫中众多宫女放掉一批,再少养一点马。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施了,其中就包括裁减宫中多余人员及减少御马,贡禹只不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于是,汉元帝便博得了纳谏的美名,而贡禹也达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
古代的帝王在即位之初或某些较为严重的政治关头,时常要下诏求谏,让臣下对朝政或他本人提意见,表现出一副弃旧图新、虚心纳谏的样子,其实这大多是一些故作姿态的表面文章。有一些实心眼的大臣却十分认真,不知轻重地提了一大堆意见,这时常招来忌恨,埋下祸根,早晚会招来帝王的打击报复。但贡禹却十分精明,专拣君上能够解决、愿意解决,甚至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去提,而回避重大的、急需的、棘手的问题,这样避重就轻,既迎合了上意,又不得罪人,表明他做官的技巧已经十分圆熟老道了。
如果不信这个邪,那么你不妨撞上去试试。
新来的主管第一次主持会议,他很诚恳地要求大家以后多提“建议”,并且说:“如果发现问题,也欢迎大家告诉我。”
现场鸦雀无声,没人说话。第二次会议,主管再次重复那些话,才到职两个月的小王终于站起来提了一些工作上的建议,主管当场表示“嘉许”。小王的动作有了示范的作用,有好几位同事相继发言。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王每遇会议,必不放过建议的机会,除了工作上的建议之外,也针对主管个人的言行有中肯而且诚恳的建议。
大家都认为,小王一定不久就会“升官”,谁知他却被调任一个闲差,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在开会时提“建议”。
新主管上任,总要做做姿态,因为他要符合大家对主管的“角色期待”,塑造“开明形象”,免得手下对他产生排斥。另外,也可以趁此机会,对手下人的性格和相互关系摸摸底。小王却拿着棒槌认了针,相信经过这次挫折之后,他也许会调整一下自己的思路了。
大事当前,“进谏”的招灾惹祸,不发言的尸位素餐。如此真的没办法了吗?非也,你可以根据对方的性格和立场,婉转地提出你的方案。
对于自信心十足、甚至有些自负的人,不要直接谈到他的计划,可以提供类似的例子,从暗中提醒他。
要阻止对方进行危及大众的事情时,需以影响他自身的名声为理由来劝阻,并且暗示他这样做对他本身的利益也有害。
对方如果是颇有自信的人,就不要对他的能力加以批评;对于自认为有果断力的人,不要指摘他所做的错误判断,以免造成对方恼羞成怒;对于自夸计谋巧妙的人,不要点破他的破绽,以免对方痛苦难过。
说话时考虑对方的立场,在避免刺激对方的情况下发表个人的学识和辩才,对方就会比较高兴地接受你的意见。
这些“进谏”方法,适合于下级对上级,也可以适用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替他考虑分析的话,那么你就可以真正取得对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