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即神农氏,相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称炎帝。《周易》云:“庖羲氏没,神农氏作”。炎帝神农是继伏羲之后又一历史代表人物,与黄帝一起被并称为中华“人文始祖”。《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氵襄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与黄帝系兄弟,原居于西北姜水流域(一说为羌水,在甲骨文中姜、羌相通),后其部落日益强盛,治渭水、黄河向东发展,到达今山东地区。因侵凌其他部落,先后三次与黄帝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被黄帝击败。后来遭凶猛残暴的蚩尤侵凌,炎帝求助于黄帝,黄帝击杀蚩尤,炎帝与黄帝结为联盟。
关于炎帝的出生地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两种说法的不同两地,都遗存有纪念石碑。一说陕西宝鸡是炎帝母亲受孕生炎帝之地。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载炎帝“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母为有瀼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感而生炎帝”。相传宝鸡市南姜城堡相邻的峪泉村村西有九龙泉,是当年炎帝沐浴处,因此,历史上成为后人纪念炎帝的圣地,至今除有规模恢宏的神农庙等建筑遗址外,还留有明清时所立的残碑,上刻“浴圣九龙泉”五个大字,1956年,陕西省将这一遗迹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帝出生的另一说是在湖北随州。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载:“神农本起烈山。”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典籍追根溯源,烈山在古厉国,即今湖北随州城北20公里处的厉山镇。历史上,这里也是后人纪念炎帝的圣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来此游览后曾留下“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的名句,如今这里除有“神农洞”和神农殿、神农社、神农祠等古建筑遗址外,还在神农洞南的山梁上,留有明代随州知州阳存愚所立的汉白玉《炎帝神农碑》。
据《史记·五帝本纪》、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和汉班固等撰《白虎通》等史籍记载,炎帝曾“作耒耜”(发明农业生产工具)、“殖五谷”、“尝百草”(发明中草药),首倡“日中为市”(集贸市场),“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开创农耕文化,使我们的祖先摆脱茹毛饮血的狩猎畜牧生活,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炎帝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受到炎黄子孙的高度敬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历朝历代都修陵建庙立碑拜谒祭祀。
关于炎帝死后的葬地,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均载“崩葬长沙”。宋罗泌《路史》说得较为具体,“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日茶陵”。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的记载更为明确:“炎帝墓在茶陵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宋太祖赵匡胤登基,遍访天下古陵,终于在康乐乡白鹿原找到了炎帝陵。于是,于乾德五年(967年)在白鹿原(原湖南酃县、今湖南炎陵县城西南19公里处塘田乡鹿原陂)建庙奉祀。炎帝陵自宋代建庙“肖像而祀”后,“三岁一举,率以为常”,明清两代,炎帝陵祭祀更加频繁隆重,留下了众多祭文碑,现有碑文可查的朝廷御祭就有53次之多,这些存放于陵殿厢房里的历代炎帝陵告祭碑文,是研究炎帝和历代祭祖仪礼的重要资料,弥足珍贵。除历代留下的祭文碑外,炎帝陵殿迎门处近年来还竖立了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在炎帝墓土冢前竖立着胡耀邦同志题写的“炎帝神农氏之墓”石碑。在炎陵南龙脑石的咏丰台上,还有清道光七年(1827年)知县沈道宽取神农氏丰年之咏以志庆的“咏丰台”石碑,在咏丰台前并立有一石碑,上镌“耕不尽”三个大字,其内涵至为深刻。所有这些石碑,令瞻仰炎陵者观览后感奋不已,对先祖炎帝肃然起敬。
1995年10月,在山西省东南部高平县新发现了一块炎帝陵庙碑,并由此新现了又一座炎帝陵庙,这是继湖南酃县之后发现的第二处炎帝陵。这座陵庙坐落于高平县羊头山,建筑年代不详,石碑镶在居住守庙人的东厢房的墙正中,高近l米,直书“炎帝陵”3个大字,碑文曰:“炎帝神农氏陵庙,历代相传,载在祀典,其形势嵯峨,林木深阴久矣,吾邑封内之胜迹。”此碑发现后人们对羊头山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了神农庙、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等遗迹,从山上到山下分别有炎帝古高庙、中庙、下庙、自成体系。陕西省史学工作者曾通过查阅《国语》、《世本》、《水经注》、《史记》、《后汉书》、《帝王世纪》、《明一统志》、《陕西通志》、《宝鸡县志》、《姓氏寻源》等200多部典籍史料,作出了炎帝后裔分支在古代就从宝鸡姜水流域分别流徙到中国的河南、四川、河北、湖北、湖南、山东、山西、浙江、云南、贵州、海南、北京、安徽、江苏、辽宁、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广大地区及老挝、越南、缅甸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推断。山西高平县羊头山炎帝陵碑及陵庙的发现,无疑是这一推断的有力印证,它证明炎帝部落曾从陕西东迁到达过这里,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