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1岁婴幼儿全脑开发
32819200000061

第61章 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游戏

听音乐,打节拍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节奏感,从而刺激宝宝的大脑回路发育。

训练方法:在宝宝吃完、睡醒时,他的精神会比较好,可乘机给宝宝放一些节奏感鲜明但不激烈的音乐,母亲一边陪着宝宝一起欣赏音乐,一边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晃动着宝宝的身体;一会后,拉着宝宝的手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左右晃动;还可以让宝宝舒服地躺下来,握着宝宝的双脚,让宝宝的下肢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在不方便放音乐时,母亲可喊“1、2、1”来代替音乐,让宝宝随着母亲的口号晃动身体和四肢。

注意事项:晃动的时候动作要轻,尤其是晃动宝宝上肢的时候,要避免过度晃动到宝宝的头部。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听同一首曲子,一个礼拜之后,再给宝宝换另一首曲子。连着听四五首曲子后,可返回来听听之前的曲子。

球滚开了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追视能力。

训练方法:让宝宝坐在宽敞的地板上,准备一个彩色的大软球,放在宝宝正前方80厘米左右处,母亲站在宝宝对面,让球处在母亲和宝宝之间,然后拍着手向宝宝打招呼,引导宝宝将注意力放在球上。等宝宝注视着球的时候,母亲轻轻地拨动球,让它缓缓滚动,这时宝宝的眼睛会追随着球。还可以母子二人相对而坐,母亲轻轻地向宝宝的方向推球,看宝宝能否预测到球的运动方向并伸手去抓。

注意事项:对于宝宝来说,追视快速移动的球是件比较难的事情,因此游戏中一定要掌握好球的速度。如果觉得不好掌握,可用毛线球或布球等表面比较粗糙的球,这样摩擦力大一些,滚动得也相对较慢,而且宝宝摸着也很好玩。

认亲人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记忆能力。

训练方法:准备亲人的大彩色或黑白照片,越多越好,尤其是宝宝经常见的人,如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姑姑、哥哥姐姐等。在宝宝睡醒或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和宝宝一起坐在床上或地板上,母亲与宝宝面对面坐着,告诉宝宝“我们要认亲人了”。然后拿出一张照片,最好先从宝宝比较陌生的照片开始,展示在宝宝眼前,念出照片中人物的称呼或姓名,如“姑妈”,停留四五秒钟即可换上另一张照片。当宝宝看到父母的照片时,看看他会有什么反应。每次用八张的照片即可,每张照片让宝宝轮流看3次。最好每天都练习。

注意事项:宝宝的记忆具有短暂性特征,他刚刚还记着照片上的奶奶,转眼看了另一张照片后,就已经忘了前面所看的内容了。因此要反复让他看,但最好在宝宝厌烦前结束游戏。训练几次后可拿出一张照片,先别念人物称谓或名称,而是等几秒钟,给宝宝机会,让他自己念,然后再给宝宝纠正。

做鬼脸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的幽默感,从而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宝宝的幽默感大约三成与生俱来,其余七成则需靠后天培养。

训练方法:具有幽默感的宝宝大多开朗活泼,长大后能够很好地溶入他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能拥有更加快乐积极的人生。父母应该为宝宝创造训练幽默感的机会。下列几个小游戏可训练宝宝的幽默感。吐吐舌头: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冲着宝宝吐舌头,吐完舌头后冲着宝宝笑一笑,观看宝宝的反应。吐舌头的速度要慢一点,以便宝宝能够仔细观察、模仿。玩的次数多了,可突然冲着宝宝吐一个舌头,给宝宝一个小惊喜。瞪瞪眼睛:和宝宝面对面坐着,让宝宝看着你的脸,然后使劲鼓起腮帮子,将宝宝的两只小手放在腮帮子两侧,轻轻地挤压腮帮子,然后往外吐气。摸摸鼻子:让宝宝去摸你的鼻子,当他摸到时,你就使劲皱眉,做出很滑稽的表情。

注意事项:和比较小的宝宝做这些游戏时,父母处于主导地位,要吸引宝宝的注意,让他试着学习父母的动作。和大一点的宝宝做游戏时,要让宝宝成为游戏的主导者,鼓励他创造性地玩出更多的花样。

哪个大,哪个小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大小的概念,提高宝宝的数学能力。

训练方法:准备两对大小差异明显的玩具猫和玩具老鼠,两只猫的颜色一致,两只老鼠的颜色也一致,这样可避免宝宝将颜色概念和大小概念混淆。让宝宝坐起来,将两只小老鼠摆在宝宝跟前,母亲拿着两只猫,告诉宝宝:“猫咪抓老鼠啦!”然后将小猫咪放在小老鼠旁边,跟宝宝说:“小猫咪吃小老鼠。”在将大猫放在大老鼠旁边,说:“大猫咪要吃大老鼠。”反复两三次后,将猫咪给宝宝,让他自己将两只猫咪分别放在老鼠旁边。如果宝宝放错了,就告诉宝宝,如“这个是大猫咪,要吃这个大老鼠”并帮助宝宝纠正过来。如果宝宝放对了,就亲亲他,给予鼓励。玩几次后,母亲可拿起两只猫或两只老鼠,问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注意事项:两只猫咪的颜色样子最好是一样的,两只老鼠的颜色样子也最好是一样的,以免让宝宝混淆了颜色、形状和大小。这个游戏可让宝宝对“大”和“小”有一个模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