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0~3岁幼儿进行音乐教育
近几年,许多家长开始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早期音乐教育也纳入到家长的关注之中,有的家长在准妈妈时期就开始听“胎教音乐”了,这是早期教育的可喜现象。为使更多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在这里为0~3岁儿童的音乐教育提几点建议,仅供家长们参考。
让婴儿感受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人在胎儿期就对声音有特别敏感的反应。胎儿在母体内与母亲有十分密切的信息联系,而母子之间信息的相互作用是借助于感觉系统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来进行的。因此,早在胎儿6个月时就能听到声音了。
胎儿在母体内听惯了的便是母亲的心跳声,听久了,习惯了,便会产生一种安全感。此外,母亲和谐的心音、血流声、肠蠕动声及轻声的说话声,都是胎儿最初的听觉对象。有了小婴儿,很多人都习惯于尽量保持家里的“绝对安静”,甚至连家人之间的正常交谈都悄悄的、走路也蹑手蹑脚的,生怕弄出点动静吓着婴儿。实际上,新生儿是需要感受各种声音的,这对训练他们的听力大有好处。
刚刚出生的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父母家人和婴儿“聊天”,绝对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刻——轻声细语能让婴儿感觉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柔和、缓慢、优美的声音同样也能给婴儿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对有节奏的声音更为敏感,而且这些声音能让婴儿产生安全感。给新生儿听有节奏的乐曲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时间要有一定的限度,不可随心所欲,没完没了。
与日常活动有关的各种声音,如走路声、开门声、流水声、炒菜声、说话声、物体碰撞发出的声响等等,我们都没有必要回避婴儿,这才能给婴儿营造一个真实的、有声音的世界,听多了他们自然也就会区分了,婴儿的听力也就一步步发展起来。
尖锐和吵闹声都容易使婴儿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激烈和大起大落的音乐对婴儿来说太刺激,都不适合婴儿。
发展听力
0~3岁婴幼儿有较强的敏感性,能够吸收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特征,获得大量的印象。这个年龄的孩子,参与音乐活动的方法,主要是听音乐,从孩子出生开始就需要家长为他创造听音乐的环境,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借助孩子的吸取能力,感受音乐艺术动听的旋律美,吸取音乐艺术内涵的高雅情趣。给孩子以音乐艺术的熏陶感染,发展听觉能力,特别是培养“音乐的耳朵”,发展比一般听觉能力更为精细的音乐听觉能力。如:辩别音准的听觉能力、感受音乐情趣的音乐感受能力、在头脑里留有音乐印象的音乐记忆能力、对音乐内涵的领悟能力等。
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可以逐步增加有节奏地说儿歌、唱歌、随音乐做一些韵律活动。从说儿歌、学唱歌、做韵律活动等音乐初中活动中,感知音乐节奏的乐趣,获得用歌声和动作抒发感情的乐趣,并获得参与音乐活动的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音乐艺术活动可以从一个人的听觉发生之初或新生儿开始,贯穿其一生,成为有益于终身的艺术活动。
从新生儿到1岁,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听音乐,由家长给孩子选择听音乐的内容、时间和方法,由于小婴儿只是能听,还没有选择听什么音乐、喜欢什么音乐的能力,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怎样给孩子听音乐,就成为家长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了。家长要给孩子选一些优美、动听、和谐、高雅的音乐,作为精美的、富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以熏陶、感染的方式,培养孩子开朗、活泼、健康的性情和品格,至于选择西洋古典音乐还是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戏曲音乐,可随家长的喜爱和具有的条件而定。还可以随教育的需要,选听一些不同风格、不同情绪的音乐,丰富孩子的感受。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给孩子听音乐时,音响要清晰、纯净、好听,音量要适中或稍弱,一次连续听音乐的时间不要太长,每次听音乐不超过15分钟,就要休息一会儿再听。长时间、大音量地听,不但对孩子的培养无益,还会使孩子听觉疲劳,损伤孩子的听觉能力,造成终身遗憾,家长千万不可大意。至于听音乐的时间,可以配合孩子的生活活动,早起、洗漱、吃饭、游戏、睡眠,先听不同体裁、不同情绪类型的音乐。如:当孩子情绪烦躁不安时,可以听一些亲切、活泼、有趣的音乐,帮助孩子稳定、调节情绪,激发愉快的情绪。当孩子玩得兴奋,但要准备睡觉的时候,要给孩子听安静、柔和的摇蓝曲,给孩子创造安静入睡的心境。配合孩子生活的音乐曲目,变换的频率不要太快,在1~2个月内,相对稳定地听一组音乐,给孩子有一个感受、记忆音乐的过程。早期儿童听音乐留有的音乐印象,对孩子以后学习、感受音乐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孩子选听什么样的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1~2岁的孩子,开始学习说话、走路,参与音乐活动的路子可以拓宽一些。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鲜明、短小活泼的歌曲或乐曲,帮助孩子随音乐合拍地做拍手、招手、摆手、点头等动作,然后逐步增加踏脚、走步等动作。孩子手的动作发展比脚的动作要早、快而灵活。因此,先让孩子随音乐合拍练习手的动作,然后再练习踏脚、走步等脚的动作。练习手、脚动作的合拍、协调,感知音乐节奏的快乐,发展孩子手脚动作的灵活、协调、优美。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可以教孩子有节奏地说儿歌,也可以拍着节奏说歌词,在会说歌词的基础上,随家长学唱适合孩子歌唱能力的歌曲。重要的是,家长的歌声和伴随孩子歌唱的乐器,一定要音调准确,因为不准确歌声和乐声,这是造成孩子“五音不全”的根源。
选择适合的音乐
家长都知道让孩子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商,还可以陶冶琴操。家长从小就该给孩子听音乐,包括早期的胎教音乐,但是如何选大一点孩子的音乐呢?选择适合孩子歌唱能力的歌曲,主要指适合孩子理解、感受能力和演唱、表达能力的歌曲。如:反映孩子生活和孩子能理解的事物;能感受的情绪和情感;歌曲的篇幅短小;节奏简单、易唱;音域在六度以内;定调适合孩子的歌唱能力;歌词简练、上口、易懂、有趣味;旋律优美、动听,能表达孩子的情趣。歌曲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歌唱能力和兴趣的发展,选择一首好歌,孩子会曲不离口。那些对于孩子来说,音域广、定调过高或过低、节奏复杂,内容情绪难以理解、感受的歌曲,对孩子的歌唱是有害无益的。
难唱的歌曲会使孩子的嗓子疲劳,损伤孩子的嗓子,而且容易让孩子失去唱歌的兴趣和信心。让孩子唱难理解、难感受的内容,会破坏孩子的歌唱心理,误认为唱歌可以有声无情,可以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0~3岁儿童的音乐活动是人生最早的音乐活动,不仅是发展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也是发展孩子的智力才能、陶冶性情和品格的需要。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依赖家长的养育和呵护,因此,孩子能不能从音乐活动中,得到应有的发展关键在于家长,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希望家长重视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和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贴士:
供家长参考的游戏和音乐:
1.小手跳舞
●目的要求:
练习手腕花或手的其他舞蹈动作。
●玩法:
全体幼儿围坐成圆圈,双手一起做或左右手交替做手腕花或其他手的舞蹈动作。8小节后幼儿将手放在背后,教师问:“小手哪儿去啦?”小朋友立即伸出双手,手心向上给教师看。听到最后一个和弦时,幼儿把双手放在膝上,动作要准确、合拍。
2.拍拍踏踏
●目的要求:
培养小班幼儿手脚协调合拍地做动作。
●玩法:
按歌词内容合拍地做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要求动作合拍、协调,灵活自如。
婴儿的情商教育
在出生的前2年,婴儿的小手变得越来越灵活,小腿越来越有力。在我们的眼中,他的手脚在不停地忙啊忙。可有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与个性是如何发展的呢?毫无疑问,他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种独一无二有很强的先天成分。
0~6个月
新生儿并非白纸一张,他已经带着父母的基因。甚至在子宫中,他就在形成自己的个性了。平静、放松的孕期,顺产的经历,都有助于生出一个健康的婴儿。
婴儿一出生,个性就开始显现。有的兴奋,你都困了,他还不肯闭眼睛;有的安静,整天睡觉,让你觉得没事可做;有的随和,凡事随遇而安;有的“困难”,稍不如意就哭闹不休。但是,你这么评价他,也许反映了你内心的期望。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对婴儿说,他是个好宝宝。因为,你的积极暗示,对他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6~12个月
从6个月起,你的婴儿开始有了独立的意识。他开始有点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不同的个体,知道自己对周围的人和物会产生影响,他甚至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随着记忆力和对周围意识的发展,他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他开始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但你却不能从此就期望他是个“完美”婴儿。因为尝试打破你原来预期的“边界”,正是小家伙学习与探索的方式之一。
这个阶段,最亲近的人离开,会令婴儿焦虑不安。尽管这种粘人现象有时令人烦恼,但这正表明婴儿开始意识到你对他有多重要。
一些婴儿天生好交往、更大胆,他们会很快度过分离焦虑期;一些婴儿谨慎、胆小,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像块母亲身上的“小粘糕”,希望母亲寸步不离。
这个时期,与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能让婴儿更有自信。有安全感做后盾,婴儿将更乐于探索。
12~18个月
在第一个生日到来时,我们通常会让婴儿“抓周”。婴儿抓什么有偏好,也有偶然性,但由此对妈妈产生的暗示,又会影响妈妈对婴儿行为的理解。其实,就是不“抓周”,你对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也能看出个八九分了。
随着他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婴儿探索的范围也更宽广了,他在神速地发展着。你会觉得他根本坐不住,一刻不停地奔来跑去,因为他渴望通过小脚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几个孩子同时游戏,你会发现他们的个性各不相同。有的孩子易怒、攻击性强,有的孩子爱说话、好交往,还有的喜欢安安静静地一个人玩。孩子的个性就像父母的一面镜子,不必惊讶。研究表明,我们多数人天生就很像自己的父母。
18个月以上
在第二个生日到来时,你的小家伙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自我意识——他是谁,他想要什么,他不惧怕说出自己的愿望。他会时不时大发脾气,这可能是在试探你,同时,这种迹象也在表明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了。他知道自己想穿什么、想吃什么、想干什么。所以,当他达不到目的时会有挫折感,也就不奇怪了。
尽管,比起小婴儿的日子,他更像是个“小大人”了,他依然需要你对他注入大量的情感与关注。同时,他还需要有安全感和熟悉感。当习惯的事情发生了改变,或是突然看不见你了,他就会觉得像是天塌下来了。
其实,孩子的个性有多少是先天的,有多少是后天的,不必那么在意。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你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如果你快乐而自信,善良而富有爱心,孩子也会模仿你。
关注幼儿艺术和才艺的培养
注重婴儿的早期教育,关心婴儿的潜能发展,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如果父母不适当地对待婴儿的艺术潜能,就有可能把它扼杀在摇篮中。以下3点,是培养婴儿艺术潜能时请父母注意的:
切莫把婴儿的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培养宝宝艺术能力,爸爸妈妈可以的引导宝宝涂鸦,并对宝宝涂鸦始终抱一种赞叹、惊喜、鼓励的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会鼓舞宝宝用积极的心态去探索这个色彩斑斓的纸笔世界。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多带宝宝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
即使婴儿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婴儿的艺术兴趣点就在画画或唱歌上。在婴儿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为“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因此,过早地、简单地把婴儿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婴儿的片面发展,对大多数婴儿来说,强烈的某方面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
大多数婴儿在早期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婴儿的一会儿喜欢画画,一会儿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婴儿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婴儿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不要把发展艺术潜能同化为技能技巧的训练
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婴儿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必须给予婴儿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婴儿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说:“诸如艺术天才等这类更特殊的潜能,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对婴儿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婴儿的这些潜能。”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婴儿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婴儿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幼儿艺术审美的体验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幼儿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不仅不利于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而且使幼儿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
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幼儿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试想,如果没有生动的、活的审美源泉,何以激发幼儿内在的艺术潜能呢?
父母要审慎对待幼儿的艺术潜能,对幼儿艺术潜能的发展切莫盲目跟风,以免幼儿的艺术幼芽在尚未绽放之前就已经枯萎。
适合幼儿的才艺
幼儿学习一些才艺是件好事,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和动脑得能力,还可以陶冶琴操。但是你知道什么时候最适合幼儿学习才艺吗?幼儿学习才艺的时间也要根据他的年龄和接受力而定。过早得学习,幼儿会很难跟上其他幼儿得学习进度,只有在最适合的时候学习,才能让幼儿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小提琴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这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的幼儿来说过于勉强,所以5~6岁学习比较适当。
钢琴
不适合太早让幼儿学习钢琴,幼儿还不能接受,一般在4~5岁开始学习比较适宜。
绘画
可别小看了婴儿,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在2~3岁时就开始发展了,这时候,他们对形状、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从2.5~3岁开始学习绘画,最为适宜。
书法
学习书法,年龄也不要太小,可以让幼儿在上学以后再学习,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让幼儿先学会一些字再学较为适当。
围棋、象棋
比较适合学习围棋和象棋学的年龄是3~4岁,这时只要幼儿能够区分棋子的黑和白,认识棋上的文字就可以开始学习了。
以上的项目应该把握住学习的时间,在正确的学习时间学习,尽早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因为幼儿的接受能力是最强的,同时也学的最快,此时也是开发幼儿大脑得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