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32847600000103

第103章 千年沧桑奇葩——聊城杂技

聊城杂技以风格朴实、英武、粗犷、富有地方特色饮誉杂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为繁荣新中国的杂技艺术,培养输送了大批杂技人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杂技历史悠久,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富有齐鲁特色的杂技行业体系。聊城杂技主要包括马戏、魔术、表演三大类别,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等特色,引人入胜,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杂技的历史

据《史记》载:杂技源于角抵,又名蚩尤戏。传说中最早的角抵英雄蚩尤就是一位杂技高手,生前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就在聊城一带,死后,其头颅葬在聊城寿张。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著名文学家、诗人曹植就是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魏太和三年(229年),曹植被封为东阿王后,昔日结交的俳优术士会集东阿参加百戏会。据传,他墓前的一块风水地就是他当年的娱乐场。1951年在曹植墓发掘的132件出土文物中,有蒜头形五花石球1个,据考证即为曹植“跳丸”用的道具。

曹植是一位出色的杂技艺术家,史料记载他“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在《白马篇》中“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就是他当时表演马术的生动写照。“踢丸击剑谁家子,鱼山杂技自此兴”则是汉魏时期对聊城杂技的褒奖。经过魏晋南北朝,杂技艺术已经非常成熟。

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的杂技有严密的师承传统,其中不少是代代相传,这在聊城尤其明显。聊城的杂技拥有极大的的适应性,表演形式、场所多样化。广场、剧场、街巷、客房均能适应,总体上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中国杂技自古重视顶功。汉代画像砖石和壁画、陶俑中,有许多拿顶和翻筋斗的形象。中国杂技艺人,即使是表演古代戏法的演员也要有扎实的功夫基础,所谓“文戏武活”,即是指此。

第二、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如“走钢丝”中种种惊险的表演,都要求“稳”;这必须有极冷静的头脑、高超的技艺与千百次刻苦训练相结合才行,这显示了对势能和平衡的驾驭力量,表现了人类在战胜险阻中的超越精神。

第三、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预示人类的创造力量。这种艺术特色在举世惊绝的“古彩戏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第四、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最能表现这一艺术特色的是“蹬技”节目,蹬技多数是女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以双足来蹬。蹬得飞旋如轮,只见影子不见物象。

第五、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相结合。《叠罗汉》的底座负重量是惊人的。唐代《载竿》有一人顶十八人的记载。现藏日本,作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代漆画弹弓,弓背上就有一个顶六人的形象。

第六、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碗、盘、坛、盅、绳、鞭、叉、帽等等,在中国杂技艺人手里,变幻万状,显示了中国杂技与劳动生活的紧密关系,有些节目就是劳动技能和民间游戏结合的产物。

第七、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的结合。“耍坛子”、“转碟”等节目把中国的瓷绘艺术与杂技交溶在一起。

延伸阅读

杂技名家——李禄友

李禄友(1858~1936年) 又名李禄来,艺名“李半仙”。平县杜郎口乡南李村人。戏法表演艺术家,鲁西杂技最早传人之一。自幼习武,尤喜戏法。曾随师进京为慈太后演出,受到赏识。1884年(光绪十年),拜由日本归来的吴氏魔术师为师,学习外国魔术和传统戏法,得其真传。1894年(光绪二十年),吴氏病故,李禄友葬师后返回故里,一面务农,一面收徒授艺,并以亲属和庄乡为班底,成立李家马戏班,是山东成立最早的马戏杂技班。此后,开始了近40年的领班巡回演出生涯,有“戏法把式李半仙,名震九省半个天”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