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32847600000043

第43章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陵寝——明清皇陵

明清皇家陵寝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家陵园,代表了古代建筑的较高成就和装饰水平。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03年将明孝陵及其周围功臣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清东陵和西陵也都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代(公元1368~1911年)是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他将地上的封土堆由以前的覆斗式方形改为圆形或长圆形,又取消寝宫,并扩大了祭殿建筑。清代沿袭明代制度,更加注重陵园与周围山川形胜的结合,注重按所葬人辈分排列顺序,还形成了帝后妃陵寝的配套序列,在祭祀制度上也更加完善、合理。

明孝陵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它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陵垣周长达22.5公里。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图。孝陵的神道以弯曲幽长有别于历代帝王的宽阔直接,一直使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并由此附会出很多传说。研究者根据星象学说揭示了这一离奇现象: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蕴含“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等传统思想,朱元璋尤其对崇仰天象,因而在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墓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从平面图上看,孝陵的“七星”排列走向与南北朝、辽代、唐代所绘制的“北斗七星”图是相同的。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代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下,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埋葬皇帝最多的皇陵群,均依山面水而建,建筑模式相仿,但规模不一,其中以长陵的规模最为宏大、雄伟。

清东陵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的昌瑞山下,在这里共建有15座陵寝,埋葬帝、后、妃及皇子、公主等共161人。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1644年清军入关前,满族努尔哈赤已建立汗国,史称后金,后金在辽宁省建都。当时沈阳称为盛京,迁都盛京的第二年,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时受伤而死,其子皇太极继位后称帝,改国号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均安葬在东北地区1643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第二年越过长城的山海关,迁都北京,入主中原。此后的历代帝王均安葬在关内。

清东陵是一部用砖、木、瓦、石写就的清王朝盛衰的历史。孝陵的建筑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财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规模庞大的石像生则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马开创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则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时代特征,定陵和惠陵则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写照;慈禧陵则是权力的象征,反映出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的那段特殊的历史。

清西陵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妃陵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基本上保持了原貌。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延伸阅读

清东陵的来历

传说,有一次福临带着王公大臣去遵化马兰峪一带猎,看到此处青山葱荣,生机无限,王气十足,龙脉清晰。北有昌瑞山做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如持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格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福临一下子感动了,希望死后能葬在这里。当即,他摘下手指的白玉扳子,往前投掷下去。陪臣找到后,就在扳子跌落处做下记号,此处即为福临地宫所在,后来置放棺的宝床正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