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被公认为是现实“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一设计理念的典范。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姑苏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的造园风格,越来越多的被世界其他国家所吸收并获多项荣誉。
狮子林的传说
苏州城里有一座园林叫狮子林,是元代狮林寺的后花园。狮林寺又称画禅寺,相传是元朝的天如禅师创建。传说造狮子林的时候,请了不少能工巧匠,画了不少精巧的图样,天如禅师都不中意。后来大画家倪云林加以指点,才获得了天如禅师的认可。至今,倪云林画的《狮子林图卷》犹在传世。
造园方法
在造园的方法上,苏州园林大多采用欲露先藏的形式。以拙政园为例,刚跨入拙政园大门,便是“曲径通幽”的翠峰,这块假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使人产生更急切的观赏心理。等绕过假山,园中的景观豁然展现在眼前,这一收一敛,含蓄悠远,趣味盎然。园林中花样繁多的漏窗设计,更体现了苏州园林“欲露先藏”的特点。园林景色透过这些漏窗,半藏半露,配以光线的变化,更使得园林的景致变化万端。通过这虚实相映、藏露相显、明暗相映的手法彰显出中国园林的优美意境:含蓄而富于变化,以有限的园林景色蕴涵无限美。
宅院合一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需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的城市建设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意境之美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私家园林的典范,表现出浓厚的美学价值,其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意境美。中国的私家园林大多讲究在有限的空间内布景铺陈,从中体现精巧的构思,雅致的情趣;从而在内敛含蓄之中引出无尽的情思与遐想,展现出一份闲情雅致。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产生,正是造园者把自身心灵深处的意蕴物化于具体的景致之中,使主观在客观中得到观照,使意与境,情与景有机融合。也反映了造园者的主观意趣、造园思想,负载于具体物象上的志趣。通过暗示、象征等手段,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物化形象的同时,体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从而产生园林的意境美。
文化意味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雨惊诗梦留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裁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易趣,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延伸阅读
留园三绝之鱼化石
留园三宝为“冠云峰”、“
木殿”和“鱼化石”,其中保存在五峰仙馆的“鱼化石”堪称天然杰作。鱼化石是一幅天然的大理石画,恰似一面石屏,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瀑布飞悬;上部流云
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中,厚度仅1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