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目前,已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族也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的传说
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均,禾苗枯死,人畜遭灾……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王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可惜,当帕雅晚飞到最高一层天时,不慎撞在天门之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惩处了捧玛点达拉乍。他变成一位英俊小伙子,佯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既惋惜又痛恨。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用它割下了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由于头颅落地老百姓就会遭殃,由此她们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据说这就是人们在傣历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来历。
泼水节习俗
傣历新年佳节,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 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玛点达拉乍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类似于古代火箭的燃放),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
传承意义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延伸阅读
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
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
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