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32851200000029

第29章 解剖学上的革新之作:《医林改错》

王清任历时42载写成的《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以往中医学著作中的诸多错误,成为中医学发展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它反映出的解剖学思想和创立的活血化瘀学说,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清任(1768—1831),清代名医。字勋臣,直隶省玉田县(今河北玉田县) 鸦鸿桥人。王清任自幼习武,是武科举出身,后来靠捐资得到千总衔(下级军官)。他性情磊落,耿直不违,在任职千总期间,目睹和经历了晚清官场的腐败,逐渐形成了“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愿望。后来在北京开设药铺“知一堂”,逐渐“名噪京师”,终成一代名医。

王清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人体解剖在医学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他对历代医家有关脏腑的论述进行了研究,发现前人很多对脏腑的描述和绘制的图形都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王清任不愿做盲从者,他决心要纠正古人的错误。

在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清任路经滦州的稻地镇,正遇当地流行瘟疫,很多小孩子染病死了。穷家孩子多用席子裹埋,且又有不深埋的风俗,因此许多童尸被狗吃过而破腹露肠,王清任决定观察、收殓这些童尸,并详细描绘其形态。连续数天,他看了100多具尸体,更正了前人对脏腑的描述和所绘图形的多处错误。

古代医书中有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的说法,王清任很是怀疑。嘉庆四年(1799年)6月,在奉天行医时,听说有一女犯将被判处剐刑(肢体割碎),他赶赴刑场,仔细观察,发现成人与小儿的脏腑结构大致相同。

王清任一直认为人体中的横膈膜很重要,但是,一直没有观察到横膈膜的形貌和位置。1829年的一天晚上,他在一个患者家中见到了曾领兵打仗的恒敬。王清任知道恒敬曾多次亲见尸体的横膈膜,就当面询问此事。恒敬为他详细说了横膈膜的形貌。

1830年,王清任将42年间实地所见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连同他的临床心得及其他有关的医学论述,著成《医林改错》。

改正医林之错

《医林改错》论述了以往医书中从来没有提到过的一些人体组织,如腹主动脉(王清任称为卫总管)、上腔静脉(王清任称为荣管)等;书中还纠正了古代医书中关于脏腑论述中的许多讹谬,如肺、肝的叶数,会厌形状等,并对这些脏腑作了详细的描绘和说明。王清任对脏腑的这些论述,基本上是符合现代医学解剖位置的。

独创活血化瘀新方

王清任非常重视气虚与血瘀,强调“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活,何患疾病不除”。在这一基础上独树一帜,大胆创新,确立了补气、活血、化瘀、通阳等治则,通过自己大量临床实践,终于研究出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临床实用价值极大的方剂,对各种瘀血症的治疗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创“脑髓说”

在理论上,王清任勇于创立新说。在《医林改错》的“脑髓说”这篇著名论文中,列举了人体器官的解剖形态,及目、耳、鼻、舌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大脑的密切关系,明确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并通过分析小儿、老年人脑功能的表现及一些疾病的症状,进一步说明他的“脑髓说”。

《医林改错》集王清任多年观察脏腑成果之大成,被誉为中医学向实证解剖进步的里程碑。

专家点评

实践精神难能可贵

清代医学研究家唐宗海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说:“中国《医林改错》中,剖视脏腑与西医所言略同,因采其图以为印证。”

近代梁启超在其《中国三百年医术史》中,对清代医学仅用“不具举”三个字一笔带过,却唯独强调说:“唯有一人不可不特笔重记者曰王清任,所著书曰《医林改错》诚中国医界极大胆革命论者,其人之学术,亦饶有科学的精神。”

现代医史学家范行准所著《中国医学史略》评价王清任:“就他伟大实践精神而言,已觉难能可贵,绝不逊于修制《本草纲目》的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