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32851200000054

第54章 拔罐拔出一身轻松

拔罐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它因简便实用的特点而被人们崇尚,并将在未来的人类历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是21世纪的“自然疗法”。

拔罐疗法,俗称“拔罐子”、“吸筒”,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至于它因何发明以及发明者是谁都没有明确记载。拔罐在古代多用于外科痈肿,其起初只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为“角法”。关于拔罐的最早记载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书中说:“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其中的“以小角角之”,指的就是用小兽角吸拔痔疮。据考证,《五十二病方》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元前6~2世纪,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提到了用角法治疗脱肿,但鉴于应用不当容易造成事故,所以葛洪特别告诫人们要根据病症慎重地选择拔罐。书中强调说:“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拔罐疗法发展到隋唐时期,它的使用工具已经有了突破性的改进。此时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竹罐取材广泛,价廉易得,大大有助于这一疗法的普及和推广。唐代著名医生王焘在他的《外台秘要》中较多地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

如果说隋唐时期还是用兽角和竹罐交替来拔罐的话,那么,到了宋金元时期,竹罐已完全替代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也由“角法”替换成“吸筒法”了。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也就是说,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经过众多人的研究与使用,拔罐疗法到了明代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的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这种疗法。而清代是拔罐疗法再次大发展的时期,这主要体现在拔罐工具上。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而漏气。为弥补这种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此外,拔罐的部位也有所改变。以前都将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而清代则是通过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拔罐疗法的适用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仅用于吸拔脓血、疮毒,而且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拔罐疗法起作用的原理是它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地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拔罐疗法走到今天,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拔罐用具和拔罐操作方法上都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在适应病症上,拔罐疗法已经普遍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症。拔罐疗法在与其他治疗方法相配合使用方面也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空间。

知识小百科

拔罐方法

拔罐方法有很多,从拔罐起作用的方式来看,大概可分为单纯拔罐和复合拔罐。

所谓单纯罐法,是指以罐具为唯一工具而不配合其他药物或器械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有留罐法、走罐法和闪罐法。留罐法,是以火力或水煮排气后迅速将罐具吸附在对应部位,留置一段时间再起罐;走罐法,又叫推罐、行罐,是在罐具吸拔后,推拉或旋转罐具,使治疗面积扩大;闪罐法,是指罐具吸拔住治疗部位后立即取下,这样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发红。亦有拔罐后稍推拉或旋转后用力拔下,罐具会发出响声,反复数次,故称响罐。

所谓复合罐法,是指在拔罐前后或拔罐过程中结合其他器械或药物治疗的一种方法,根据所用器械可分为针罐法、药罐法、红外罐法、紫外罐法、激光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