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32851200000056

第56章 “狗皮膏药”有奇效

膏药最早起源于中国,我国古代医生使用它治病也由来已久,它的疗效也颇受认同。后流传到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目前部分发达国家也在逐步使用膏药。

传说,在很久以前,河南安阳有一个王医生,他做的膏药特别好。而且他乐善好施,不论贫富,只要生了疮,他就用膏药给医治,在当地很有名气。

有一天,王医生带了一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上碰到一个背着葫芦的乞丐。这个乞丐一条腿瘸着,上面还长着一个小疔疮。王掌柜就拿出一贴膏药给他贴上,告诉他第二天一定会好的。第二天,王医生在出诊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个乞丐。结果乞丐告诉他,疔疮不仅没好,自己的腿反倒疼得更厉害了。王医生又拿出一贴药力更大的膏药给乞丐贴上,并跟他说如果再不好就去他的药店找他。第三天一早,王医生家人发现乞丐在自家门口,就叫来了王医生。王医生一看,不好,腿上的疮已经变得碗口那么大了,他决定让乞丐去自己家里,自己再配一贴好的膏药。就在进门的一刹那,自家的黄狗扑上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医生情急之下抄起木棍打死了黄狗。当王掌柜将用名贵药材配好的膏药拿来给乞丐时,发现乞丐正在吃狗肉,地上摊着狗皮。乞丐接过膏药贴在腿上,顺便拿起一块狗皮也捂在上面。吃完狗肉后,乞丐揭下狗皮和膏药,腿已经完好如初了。正在王医生感慨时,乞丐突然不见了。他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是神仙铁拐李来传授自己仙方。

因为这个传说,民间特别是医药行都把铁拐李敬奉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狗皮膏药”之所以现在听来颇含贬义,那只是因为一些小人利用膏药的易制作的特性谋取利益而产生的恶果。

其实,“狗皮膏药”是膏药的俗称。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古代称为薄贴,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

膏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呢?这是因为膏药一般包括膏与药两部分。膏的部分主要有油、丹组成,油滋润皮肤使丹药不干,更有解毒杀虫保持药效持久的作用。丹可杀虫解热、坠痰祛积、拔毒去淤、长肉生肌等功能。药的部分比较复杂,往往因病、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主要是根据中药归经的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制作好膏药后,如果是治疗痈疖疔疮、肿疡、溃疡等疾病,就直接贴在患病部位,可以起到防腐消炎止痛的作用。如果是治疗经络等疾病时,一般多贴在经络穴位处。这些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膏药的这些药理作用,使得膏药的疗效比较显著。此外,膏药的适应症也很广,无论内外科、妇科、儿科都可以使用,无论老人、孩子也都可以使用,并且很安全,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正因为膏药有这些优点,所以很多人对它情有独钟。

膏药不是今人的发明,这种用外贴膏药治疗疾病的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发现用某些植物的树叶、树皮或草茎之类来贴敷伤口或疼痛部位,不但可以减轻疼痛或止血,甚至能加速创伤的愈合,这样的经验不断积累就产生了膏药的治疗方法。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就因为用膏药治病而被称为神医。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又赋予了膏药疗法新的内涵。“膏药”被现代医学概括为“透皮给药”或“透皮缓释给药”等名称,透皮缓释技术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这种给药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给药的主流方式。

延伸阅读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诞生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马金堂在当时的河北定县精心研制出了一种眼药,不仅用料考究,而且适应症广。使用后的人们口耳相传,于是这种眼药的美名不而走。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马家继承人马应龙正式挂起“马应龙眼药”的招牌,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店,生意非常兴隆,“马应龙”之名也由此传世。当时的北京城甚至流传着“身穿瑞福祥(布店),脚踏内联升(鞋店),头戴马聚源(帽店),眼看马应龙”的民谣。

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一位农民在痔疮发作时难以忍受,就将马应龙眼膏涂在患部来应急。没想到几天后,症状竟然明显好转,连用一个月后,痔疮慢慢消失了。这一消息被反馈到公司后,“马应龙”品牌的第14代传人马彩丽将错就错,研发出了后来闻名全球的“马应龙香痔疮膏”。